四百九十六章 认清大势

四百九十六章 认清大势

李大人与工部的人不是很熟,对方冒出这一句,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想了想实在判断不出对方意图,所以随便支吾几句就走人了。

接下来他又去了兵部,在这里办事很顺利,尚书高升大学士,兵部里气氛自然不错。

提督五城御史的关防印信在他上次到兵部索要之后,已经铸造好了,只等着任职者来取而已。此外又商定了从京营调拨一百官军,在五城提督御史衙署听用。

辞别时,听到兵部官员说“袁阁老朝思暮想的意欲前进一步,这次却又被彭阁老挡住了,甚为巧妙,李大人没少出力罢。”

李佑不知说什么好,怎么人人见了他都要提上一句,传到满天飞舞的阴谋还能叫阴谋么?

本来他想着别人体察不到他的心血,故而默默无闻的充当幕后英雄,没有成功快感,但貌似事态有点相反。

问题出在哪里?那新宁侯的嘴巴不至于如此不牢靠,导致将底细都泄露出去罢?李大人始终百思不解,满腹狐疑的又去了吏部办事,顺便到文选司左郎中那里闲谈几句。

果然,又见左郎中笑道:“袁阁老这一记闷棍挨的不轻,必定是你所为。”

在泛泛之交的人面前,李佑不好多说什么,但与左郎中关系不同,便严肃的问道:“左部郎是从哪里听说的?”

左郎中对李佑的一本正经表情颇为纳罕。“随口说笑而已,怎的如此认真?”

说笑?李大人很奇怪,反问道:“如此事情。也能胡乱说笑?”

左郎中解释道:“你还不知道?上次皇极门早朝,我等六部属官在一处闲谈,语及今次内阁之事,有人戏言,虽无凭无据,但知必是李佥宪所为。

我等问其原因,他说内阁变动的好处尽归于你。满朝看去,只有你最得利,如此还需要什么证据?但凭心证也是你操弄其事了,别人谁能闲得费这心。这话在六部之间传来传去,当个笑谈而已,你何必较真在意。”

这个…知晓情况后的李大人无语凝噎。朝廷中永远不缺少聪明人啊,就这样全无证据的胡猜也能猜到真相。

回想起来,话说本次内阁变动,可以总结为三件——

第一件。卢尚书力压晏尚书入阁。他李佑在中枢有了新靠山极其得利;第二件,徐首辅与彭阁老决裂,他李佑的死对头遭到削弱。相当得利;第三件,年事已高的彭阁老超过袁阁老担任次辅,为许阁老复职埋下伏笔。他李佑还是得利…

这三件事,涉及立场各不相同,别人有可能在其中一件上得到好处,但要在三件事上全都得到好处的,貌似除了他李佑一个再无别人。

而且第一件和第二件都是他李佑借着廷鞫名义公开促成的,但次辅位置易手这件却让朝廷诸君莫名奇妙。找不到来龙去脉,只有彭阁老投靠了太后这么一个很值得推敲的理由。

所以别人闲谈说笑时。也就顺便将第三件事扣向李大人头上了,反正李大人已经干了两件,不差再多上一件。况且他与彭、袁二阁老关系都很恶劣,也不在乎多这一件。

至此李佑总算明白,原来工部和兵部的官员都是抱着谈笑的心态与他戏言,倒叫他如临大敌一般胡思乱想了半天。

李大人突然神容凝重起来,对左郎中说:“你们所猜得不错。彭阁老担任次辅,确实是在下说服了太后所为,没想到轻易被你们看透了,叫本官何以自处。”

左郎中哈哈大笑,“戏言就是戏言,茶余饭后徒增笑耳,你胡乱承认也成不了真。”

李佑也相对而笑,一直到出了吏部,他的笑容才渐渐收敛起来。通过这个说起来像虚构、其实是真实的戏谈,他感觉似乎悟到了什么,不禁站在道边上陷入了沉思。

最近的这段时间事情顺利,一切照着自己所预想的发展,自家表现也很突出,但物极必反四个字果然意境深刻,居然出现了如此情势。

这种情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表面上看只是玩笑,此外没有什么,暂时也不会产生威胁。

但无论如何都被惦记、处处躺着也中箭,这便成了一个无所遁形的人,在政争中将是极其悲催的。等若是你在明别人在暗,最起码失去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能力。

继续往深里挖掘,这个情势又是很微妙也很危险,能出现这种玩笑,那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才是真正值得重视之处。

战胜了人,也连带制造出了这种情势,不能不警惕。就算能战胜所有对手,但只要忽略大势,最终还是必败无疑。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纵横无敌,可是目光短浅几分,就要以悲剧收场。如楚霸王项羽,此人能够敌得过天下之人,但却敌不过天下之势,一连数年几乎战无不胜,然而最后却自刎乌江。

想到这里,李佑暗暗做出了决定。

近一个月时间,因为许次辅丁忧去职,他一时间中枢无人,无法在京师官场稳稳立足,所以不得不竭尽全力借用形势,屡出奇兵不停策划各种阴谋阳谋。在带来丰硕后果的同时,这超常发挥也对朝廷上下诸君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

如今不利形势得到扭转,卢老大人顺利入阁成了第四号武英殿大学士,预计和许阁老的盟友、文渊阁大学士杨阁老可以互为臂助,而他本人也该稍稍远离朝堂了。

所以重新担任五城提督,又被免掉朝参也未必是坏事,既不用离开京师官场,又可以实现与朝廷之间的缓冲,专心于本职即可。

自此李大人便抛开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朝廷中的是是非非,全心投入了提督五城御史衙署建设。

提督五城御史衙门和绝大多数都察院外差一样,采用的是独官制,衙门里堂官只有主官一人,不设属官,内部只有吏员办事。从巡抚到巡按,莫不如是。

接近月底时,宛平县送来了四十差役、兵部调遣来了一哨官军,吏部划来了十名吏员。一时人手齐备,房屋也打扫清洁,锦衣卫留下的诏狱监牢甚为坚固,仍旧可以继续使用。只有围墙还在施工,但衙署已经可以开张了。

崔真非和周杰希两位师爷闲置月余,也终于重新有了用武之地,一个负责文书和狱案,一个负责承发和钱粮。

李大人向京师宣布本衙门开张,仪式地点并不在衙署这里,而是颇为与众不同的。

九月二十九日,是朝会之日。凌晨天气已经微微寒冷了,朝臣们起床后纷纷出了家门向宫城汇集。

天色蒙蒙亮,很多朝臣在上朝路上看到一道新的风景线。

街面上出现了一支普通而又不普通的队伍。有一对红漆木棍前导,二十差役前拥,四十官军后呼,有马车一架尾随;中间是一顶四人抬大轿,还有壮士二人手持青罗伞盖紧随左右,垂下的流苏绦饰在晨风中微微飘动。

说它普通,这要放在府县十分不稀奇,亲民官的威风出行差不多都是这样的,甚至犹有过之。很多担任过地方官的朝臣望见这支队伍,不由得记忆起了自己当知县时的青葱岁月…

但不普通的是,这里是天子脚下的京师,宰辅出行仪从也绝对不会有伞盖当头,以及不会有如此多差役官军前呼后拥。

于是乎一个早晨,李佑便让京师官场纷纷晓得,提督五城御史衙门开张了!

按照诏令定制,李佑花了将近两个时辰才绕着皇城巡视完,午时回到衙署。用完饭食,又开始思虑下一步动作。

一般新设衙署的最大问题就是职权划分。朝廷诏令所规定的只是个大概方向,具体细分还得靠实践中摸索并奏请朝廷批准。

例如朝廷允许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拥有收受词讼和审理之权,但能判什么等级的案子,那还得与刑部协商清楚。是依照巡城御史惯例,只能判决田土婚姻契约钱债等民事案件和杖刑以下刑案,还是抬高等级,可以判决一百杖以下案件?

李佑知道,从现有秩序中重新划分出新的权力边界,那就要同时与上司和下属对接好。

巡城及兵马司系统的职责及其细碎,内外五城三十六坊,涉及到城市管理几乎无所不包。若只论主要职责,他这个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所管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治安刑名二是街巷沟渠管理,向上对应刑部与工部。

但与上司对接之前,还得将内部关系理顺了,才好有底气的与上司协商明白。

提督五城御史衙署按照朝廷的定义,是下辖五城兵马司,节制五城巡城御史,共计十个单元,这可真是不少。

还要注意的是,对五城兵马司与巡城御史是有区分的,一个是下辖,一个是只是节制。

这些关系慢慢理顺是需要时间的,李佑不禁感慨道。接手一个新设衙门没有任何前规,一切都须得自己去开创,堪称任重而道远哪。

他随即下达了第一道命令,传五个兵马司的五个指挥到提督五城御史衙署相见!

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脏了地砖第15章 老爷纳妾小吏犯愁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与失控二百九十章 各种苦恼的人们啊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来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传说第81章 巾帼不让须眉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没有节操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第165章 丑闻迭爆第120章 无题五百八十六章 没有心理准备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险三百四十五章 来得好二百九十章 各种苦恼的人们啊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00章 老爷虽然品行不端…五百二十二章 准备就绪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书初体验五百七十二章 诛心之言第185章 有了个女儿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闲谈第210章 入宫后阁老都要结好你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语四百二十四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141章 所谓宽严相济…六百二十章 要正确对待舆论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万不要误会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无用五百四十二章 儿女琐事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险第158章 扭曲的事态四百五十章 百变的人五百九十二章 也该有个了结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四百二十八章 独钓寒江雪三百二十六章 高邮州见闻二百六十七章 庞大的计划二百三十一章 失态的大学士二百八十四章 离别京城之前第132章 畏威才能怀德三百三十五章 烂好人李佑第209章 一夜两尚书六百二十九章 贬低与捧杀上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爷托孤第7章 报复与反报复(上)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语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二百六十三章 举重若轻五百七十一章 让你高兴高兴三百七十六章 一错再错的时间差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个阴谋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论报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难用第191章 李佑进京四百二十章 闹得越大越开心加更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风声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四百一十五章 春游惊变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不言中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见六百二十章 要正确对待舆论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筹谋第110章 李巡检的“遗产”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烟第209章 一夜两尚书第101章 巧取豪夺第73章 名人书法纠纷第83章 被礼贤下士了一百三十六章 年终岁尾的琐事五百四十四章 语惊四立第209章 一夜两尚书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干爹是谁四百二十三章 连环闷棍再解释一下吧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盘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后果第177章 史上最夸张的评价二百七十三章 入驻国子监第146章 热闹背后的那些事儿第75章 迎接考察团五百五十三章 你祸事快上门了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与情妇三百三十一章 白龙鱼服扮猪吃虎最爽第56章 盛名之下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头土脸第43章 最近比较烦第26章 这是良家妇女?六百三十二章 开张琐事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诰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东家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第11章 欢场得意渡春风六百四十一章 银钱业小地震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当做执金吾五百七十一章 让你高兴高兴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诰
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脏了地砖第15章 老爷纳妾小吏犯愁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与失控二百九十章 各种苦恼的人们啊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来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传说第81章 巾帼不让须眉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没有节操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第165章 丑闻迭爆第120章 无题五百八十六章 没有心理准备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险三百四十五章 来得好二百九十章 各种苦恼的人们啊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100章 老爷虽然品行不端…五百二十二章 准备就绪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书初体验五百七十二章 诛心之言第185章 有了个女儿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闲谈第210章 入宫后阁老都要结好你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语四百二十四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141章 所谓宽严相济…六百二十章 要正确对待舆论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万不要误会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无用五百四十二章 儿女琐事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险第158章 扭曲的事态四百五十章 百变的人五百九十二章 也该有个了结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四百二十八章 独钓寒江雪三百二十六章 高邮州见闻二百六十七章 庞大的计划二百三十一章 失态的大学士二百八十四章 离别京城之前第132章 畏威才能怀德三百三十五章 烂好人李佑第209章 一夜两尚书六百二十九章 贬低与捧杀上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爷托孤第7章 报复与反报复(上)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二百二十六章 狂悖之语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二百六十三章 举重若轻五百七十一章 让你高兴高兴三百七十六章 一错再错的时间差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个阴谋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论报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难用第191章 李佑进京四百二十章 闹得越大越开心加更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风声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四百一十五章 春游惊变五百七十七章 尽在不言中第6章 人生弱智如初见六百二十章 要正确对待舆论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筹谋第110章 李巡检的“遗产”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烟第209章 一夜两尚书第101章 巧取豪夺第73章 名人书法纠纷第83章 被礼贤下士了一百三十六章 年终岁尾的琐事五百四十四章 语惊四立第209章 一夜两尚书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干爹是谁四百二十三章 连环闷棍再解释一下吧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盘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后果第177章 史上最夸张的评价二百七十三章 入驻国子监第146章 热闹背后的那些事儿第75章 迎接考察团五百五十三章 你祸事快上门了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与情妇三百三十一章 白龙鱼服扮猪吃虎最爽第56章 盛名之下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头土脸第43章 最近比较烦第26章 这是良家妇女?六百三十二章 开张琐事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诰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东家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第11章 欢场得意渡春风六百四十一章 银钱业小地震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当做执金吾五百七十一章 让你高兴高兴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