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码头

赤月朝,长宁二十年,仲春二月。

若要说京畿繁华,且不用看东西两市售的珍珑奇物,也不用说满街的高官显贵摩肩接踵,只错开眼看看离安阳城门三十里开外的广宁渡头,也能知晓一二。

广宁起先只是一片野河滩。只因当年疏通洛川时将民夫营帐设在那里才终于有了人迹。百十年一过,仅凭着入京的码头这一宗好处,广宁居然就几乎有了县城的气象。通衢大道自不在话下,茶楼酒肆、青楼楚馆也是一应俱全。而这修得整整齐齐的渡头边上,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等着揽客的脚妇、轿妇,有能说几句夷狄土话的掮客,还有卖果子卖茶水、算命卜卦、代写书信的摊子更是比比皆是。刚从船上下来的人,真不知有多少直接将这小小的广宁渡头错看成了京师安阳。

这一日万里无云暖风习习,码头边只靠着几艘小船在等客人。天气实在是好,又因没有客人过来,多数人就有些懒洋洋的,码头上竟是难得的一片清静。

这时,一艘木篷船在水上慢慢晃悠着向码头边靠过来。围在码头边的小贩们大多只瞟了一眼就转开,只有离得极近的几个才露出一点关注的样子。

在码头边讨生活,拼的就是一个眼力。是达官贵人还是行商富贾,是赶考书生还是普通人家,眼力差了可不只是赚不上银子的事。碰上脾气暴的,只因为一句话没说中听,挥拳头打残废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

众人看这木篷船,篷子又旧吃水又浅,估摸着就是寻常人家雇来走个短程的。访亲也好办事也罢,这种客人大多手头没几个余钱。又因离家极近,连零嘴一般都卖不过去,能从她们手里掏摸出十个铜板就算是有本事的了。

在小贩和掮客们都提不起兴致的眼神里,老旧的木篷船终于慢吞吞地在码头边停稳。一个年轻的女人从船舱里钻了出来。

百无聊赖的小贩们不由多看了一眼,这人居然一身的月白。

照说如此浅淡的颜色并不衬人,这个人却因为背挺腰细,双腿又稳稳当当地站在摇摆不定的船板上,看起来居然很清爽利落。这人与船妇结过账后,轻轻一步便跳上码头。她落地后一抬头,适才不过看景似的小贩们都忍不住在心里赞一声好。

年轻人乌发如墨肌肤光洁自不在话下,但那双眼睛却生得实在是好,水杏一般清亮有神不说,只那微微挑起的眼尾却带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隽秀风流之色。险险要被人说成女生男相的容貌,却因为似笑非笑的唇角染成了一片爽气天然。这人就跟她此刻背后一片通朗开阔的水面一样,只要一眼就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只是再看一眼,却又不由得让众人在心底为她叹息一声。

赤月朝在穿戴上规矩极大。虽说当官的也不是日日穿着官袍到处晃悠,但平常穿的衣裳用什么料子却也有大讲究。所谓“民人不帛”,说的就是普通百姓不能穿丝绢绸缎的衣裳。这年轻姑娘虽因为尚未成年,所以头上只用锦带束发,但通身的细棉衣裳却实在逃不过众人的眼睛。广宁渡口上来来往往的贵人也不少了。但那些穿得上绫罗的,又有多少人的品貌能及得上眼前这个?偏偏人家穿绸她穿棉,真真只能叫人叹一声“同人不同命”了。

这年轻姑娘自是不知道自己才下船就已经被别人可怜了一回,她朝码头边张望了几下后朝茶档走过来。支了布幔卖茶水的是个老妇,见生意上门顿时就扬起笑,她一边拿肩上搭的毛巾拍打了矮凳,一边道:“大姑娘,这里坐这里坐。”

“大娘,”她步子爽快利落,走路带起一阵风来,进了茶摊也不嫌坑坑洼洼的凳面硌人,直接就坐下了,“有新茶来一碗。”

“大姑娘先坐着,马上来。”

茶摊也就巴掌那么大块地方,新茶也不过就是往粗茶末里兑点热水,吃食就更简单,从木桶里拿出来的一碟糯米丸子而已,都已经半凉不热了。

老妇把东西朝年轻姑娘面前一放,再看看码头上也不像是再会来船的样子,便也坐下,一副寻人唠嗑的样子,“大姑娘这是刚回来?”

“嗯,去看个朋友,在新安住了小半个月。”这年轻姑娘拿起茶碗,就在唇边喝了口,一放下茶杯,就露出一张笑盈盈的脸来,“今天才回来。”

新安,乃京畿道下新安郡城的名字。由渡头衍生而成的广宁县就归在新安郡治下。别看这里离京师安阳更近,广宁县令的顶头上司却是新安郡守。

茶摊老妇见这年轻客人不像是不乐意闲话的,便又殷勤了几分,“两个丸子够不够?不够我那里还有几个茶鸡蛋。”

这年轻姑娘又喝了口茶,“好啊,谢谢大娘。”她说着,又朝码头外瞟了一眼,似是在寻什么的样子。

“老婆子也爱去新安呢。”老妇说,“咱们广宁虽然说离安阳近些,家里要扯个布添点什么东西,老婆子还是爱上新安去。”

“那是。”年轻姑娘放下茶碗,“安阳入城就得缴二十个大钱,况且什么东西,只要一进了那道城门,立时三刻就能贵上不少,自然不如新安那里实在。”

“是啊是啊,就是这个理儿。”老妇也是因为帮补家用才出来摆摊,立时点头,“大姑娘果然是出过门的,比我家那死小子明白多了。”

“这事还是不用明白的才好。”年轻姑娘撇了下嘴角,也不知想起了什么,一脸的心有余悸,“这一文钱一文钱掰着算的日子……”

老妇又朝年青姑娘身上打量了一下。她虽然穿棉,衣料却是上等细棉,且衣裳合身针脚细密,这一身真还便宜不到哪里去。她老妇奇道:“大姑娘家计很艰难吗?”

“艰难?”年轻姑娘也是一愣,随即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不瞒您说,这吃穿上头我家还真是不用愁的。只不过我家大人说,孩子不能惯。”说着说着,这年轻姑娘牙疼似的抽了抽嘴角,伸手比出个“二”字,“有个规矩,每个孩子到了十四岁只给两贯钱,就一脚踹出家门,不过满整个月不许回家。”

“大姑娘家……”茶摊老妇听着也是瞠目,半晌才憋出一句,“真是规矩大。”

“不过,”年轻姑娘笑得一脸得意,“我家姐妹几个就没出过败家的呢……”她喝着茶,又朝空地那里看。

广宁码头一侧有一大片空地,专门预备给接人的马车停用。一般有马车来接的多半是官宦人家,所以广宁码头边上的特别规矩,车马行的马车要在更远些的地方候客。也所以,接人的马车有没有到,从茶摊这里一目了然。

“大姑娘在等家里的车?”老妇顺口问道。

“是啊。”年轻姑娘眉头一皱,奇怪后转为恼怒的情绪一闪而逝,“说好今天回来的。”

老妇看了眼年轻姑娘。穿得上这样的衣裳,家里有马车也不奇怪。只是离家十几日,居然没有车来接……

老妇爱唠嗑,却也不是没点见识的人,不想平白触人霉头的她立刻换了话题,“大姑娘要雇车吗?”把客人介绍去车马行也有一笔钱好拿,老妇不由就多了句嘴。

“再看看吧。”年轻姑娘说,“许是迟了。”

坐久了茶水钱还多些,老妇本就是顺口一说,闻言只是乐呵呵地应了声便罢。

“大姑娘是赶巧了。”粗茶本就没味道,老妇换了新茶上来,“昨日魏王殿下从这里下船,整个码头都封了。如果大姑娘是昨天回来,要在船上等好长一阵才能靠岸下船呢。”

“昨天?”年轻姑娘却一怔,显然不信,“魏王殿下昨天回来了?”

“就是昨天。”老妇兀自说得起劲,“老婆子这茶摊都少摆了半日……”

年轻姑娘还是不信,“她不是刚刚才去的燕州,如今怎么会回来?”

所谓魏王,乃是当今皇帝一父所出的同胞妹妹。因为差了十几岁,魏王自小在皇帝身边抚养,姐妹感情甚好。如今天下或许会有人不知皇帝最疼哪个皇女,但是最喜欢的皇妹是魏王,这个却是铁板钉钉的了。所以别的藩王都拘在封地轻易不许入京,而魏王却是每年必要回京过年的。

不过再怎么受宠,魏王也不能把封地燕州晾着不去。今年魏王是在正月底走的,照常理来算总要待到入夏才回来。如今才走了一个月,怎么就回来了?

“这还能有假的。”茶摊老妇有点不高兴了,“如果不是为了她家大丫头,怎么可能千里迢迢地来回赶?”

“她家大……”年轻姑娘更加愕然,顿了好一会才说,“您是说……李凤宁吗?”

“除了她,还能有谁。”老妇撇了撇嘴角,她表情里颇有不屑,倒是见这年轻姑娘似乎并不知道,便有意显摆,一时间也不计较她刚才的不信了。

皇帝的妹妹不是只有魏王一个,而魏王也不是只有一个女儿。偏生这个李凤宁,也实在忒会闹腾了。

“去年时候,她就出名了呢。”老妇冷笑一声,“好好的贵人女儿,她娘能缺了她吃喝?不好好待在家里,却混进一班学生里考什么春闱,结果闹得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老妇说的却是去年春闱时一桩舞弊大案。

李凤宁身为魏王嫡长女,自然不用像贫苦书生那要靠考试晋身。偏她不知玩心重还是什么,竟然在去年春闱的时候去考了。谁知便有那么巧,被隔邻号房的考生发现不妥后吵闹起来。好一通大乱后,不得将所有考生全部排查一遍,居然找到了冒充代考的考生和收受贿赂的考官,最后扒拉出一长串扔进大牢,罪重的几个还判了斩刑才算了事。

年轻姑娘眉头一皱。

“老婆子也知道那些人是做了坏事。只是她再聪明再会读书,想做大官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何必跟那群穷书生搅在一起。就连她娘也骂过她,可见她是真做错了。”

年轻姑娘眉头一皱,表情瞬间就阴了下来。她张了张嘴,却到底什么都没说。

“现在总算是好了,魏王殿下给她定亲了。”老妇继续说,“多好的事啊。娶了亲成了家就是大人了,总该定定性了吧。”

年轻姑娘一怔,更加愕然,“……定亲?谁说的?”

“但是你知道么?她居然住青楼里去了。为了个粉头!”茶摊老妇啧啧了两声,鄙薄之色遮都遮不住,“居然连家都不回了。”她一边说,还一边摇摇头。

“住进青楼?”年轻姑娘眉头皱了下,“您是听谁说的?谁有家不回,却住在青楼里?”

“谁还冤枉她了?”老妇突然凑近过来压低声音,“我昨儿收摊迟了,只好躲在货箱后头。魏王殿下从船上下来时亲口说的!”

“亲口……说?”愕然之后,年轻姑娘看了老妇一眼。

“真的!”老妇见她似有不信,“老婆子虽没那个福分见过魏王殿下,但是绣着金凤凰的衣裳也能认错?真是殿下亲口说的。”

年轻姑娘看她好一会,像是信了,但眼神却渐渐冷了下来。

老妇下意识心里一颤,这才想起她是偷偷躲起来才听见的这话,再开口时讷讷地,“老婆子只是听了那么一耳朵……”

年轻姑娘脸色只是稍缓,到底语气平和了很多,“既然家里没车来接,我还是早些雇车走的好。大娘,茶钱多少?”她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

“十三文。”老妇接过年轻姑娘递来的铜钱,数完之后却见那人已经走远的背影。她拍了拍胸口,半晌才反应过来,“大,大姑娘慢走啊”。

而那个年轻姑娘,已经走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他的不说了。先强调一下,此文乃“女尊”。

女尊哟,女尊。

不爱看女尊的,请右上角叉,就酱。

第319章 安王惊宫中第58章 借阅第378章 各处心思异第91章 萧端宜第123章 告黑状第140章 上巳节 - 7第129章 十四留第336章 凤辇令仪对第235章 帐中定计谋第8章 嫌隙第233章 楚王私房话第200章 周围的人 - 下第23章 回家第389章 度闲命贵君第68章 自冠第185章 回到锦叶第231章 多西珲相劝第237章 书房小计议第203章 似姐实母第145章 偷懒亭第367章 梓言偶听秘第305章 城外上林署第317章 无疾京外闻第362章 御书房论政第286章 池中定将来第196章 清容辞行第300章 夫贤妇祸少第304章 诚王与魏王第189章 往事如风第268章 宫中凤后难第23章 回家第368章 枕月查隐秘第261章 腊冬同沐汤第262章 登门见少卿第2章 王府第378章 各处心思异第368章 枕月查隐秘第167章 再遇凤七第207章 梓言之离第372章 郡君猜机密第111章 洗尘浴第184章 逃出王帐第51章 来信第287章 你让我想想第129章 十四留第36章 原谅第92章 海路崎第303章 凤后临秦府第111章 洗尘浴第292章 你是小米粥第250章 梓言的茶馆第179章 心生一计第71章 小憩第286章 池中定将来第327章 沁芳馆中见第306章 漫长的满月 - 1第128章 嫁我吗第241章 府中传喜讯第308章 漫长的满月 - 3第139章 上巳节 - 6第137章 上巳节 - 4第295章 无疾将离宫第312章 都尉救清容第232章 山雨起微风第231章 多西珲相劝第264章 政事堂议定第255章 大理寺寻盟第347章 梓言谗随儿第92章 海路崎第333章 鸾仪又生事第353章 梓言留栖梧第98章 下决心第319章 安王惊宫中第230章 帝崩城外营第147章 偶然事第229章 噩耗突来临第369章 时显斥令仪第244章 意外的客人第62章 误解第119章 定赏罚第366章 颐安殿微澜第147章 偶然事第263章 驲落世女来第67章 满城第283章 随儿来相劝第88章 渭阳乱第90章 京师远第346章 清容有身孕第286章 池中定将来第274章 让我来帮你第190章 在马车上第221章 书房议政事第117章 连家人第49章 再遇第159章 官舍洗尘第241章 府中传喜讯第241章 府中传喜讯第235章 帐中定计谋第165章 锦叶草原第11章 长史
第319章 安王惊宫中第58章 借阅第378章 各处心思异第91章 萧端宜第123章 告黑状第140章 上巳节 - 7第129章 十四留第336章 凤辇令仪对第235章 帐中定计谋第8章 嫌隙第233章 楚王私房话第200章 周围的人 - 下第23章 回家第389章 度闲命贵君第68章 自冠第185章 回到锦叶第231章 多西珲相劝第237章 书房小计议第203章 似姐实母第145章 偷懒亭第367章 梓言偶听秘第305章 城外上林署第317章 无疾京外闻第362章 御书房论政第286章 池中定将来第196章 清容辞行第300章 夫贤妇祸少第304章 诚王与魏王第189章 往事如风第268章 宫中凤后难第23章 回家第368章 枕月查隐秘第261章 腊冬同沐汤第262章 登门见少卿第2章 王府第378章 各处心思异第368章 枕月查隐秘第167章 再遇凤七第207章 梓言之离第372章 郡君猜机密第111章 洗尘浴第184章 逃出王帐第51章 来信第287章 你让我想想第129章 十四留第36章 原谅第92章 海路崎第303章 凤后临秦府第111章 洗尘浴第292章 你是小米粥第250章 梓言的茶馆第179章 心生一计第71章 小憩第286章 池中定将来第327章 沁芳馆中见第306章 漫长的满月 - 1第128章 嫁我吗第241章 府中传喜讯第308章 漫长的满月 - 3第139章 上巳节 - 6第137章 上巳节 - 4第295章 无疾将离宫第312章 都尉救清容第232章 山雨起微风第231章 多西珲相劝第264章 政事堂议定第255章 大理寺寻盟第347章 梓言谗随儿第92章 海路崎第333章 鸾仪又生事第353章 梓言留栖梧第98章 下决心第319章 安王惊宫中第230章 帝崩城外营第147章 偶然事第229章 噩耗突来临第369章 时显斥令仪第244章 意外的客人第62章 误解第119章 定赏罚第366章 颐安殿微澜第147章 偶然事第263章 驲落世女来第67章 满城第283章 随儿来相劝第88章 渭阳乱第90章 京师远第346章 清容有身孕第286章 池中定将来第274章 让我来帮你第190章 在马车上第221章 书房议政事第117章 连家人第49章 再遇第159章 官舍洗尘第241章 府中传喜讯第241章 府中传喜讯第235章 帐中定计谋第165章 锦叶草原第11章 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