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狭路逢庙

甄湄呆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扔下床单,扑到门边,奋力打开屋门,人高马大的厉仁垂下眼帘并不看她。

甄湄嘴唇哆嗦着,“仁表哥,你,你回来了?你……”

“我出去才想起,京城宵禁了,我哪儿也去不了!”厉仁硬着头皮道,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且已足可以使得他的回转不那么尴尬,最主要的是,他不愿甄湄因此而心生感激,甄湄不欠他的,成为皇后或者成为现在的弃妇,那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俩人,谁也作不了这个主。

甄湄似乎有些失望,但失望只是一闪而过,厉仁毕竟回来了,他迈回来的那一步,就是她的希望。

“对不起,厉仁,我……”一时间甄湄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无论孩子姓厉还是姓卓,都有厉家的一半骨血,湄儿,好好养大他吧,我……我们一起养大他!”厉仁似乎下了很大决心说。

又一次逃过危险,使厉仁骤然清醒,这个世界还剩下什么?除了他和甄湄相依为靠相濡以沫,他还能指望什么?如果连剩下的唯一的亲人都弃之不顾,那他厉仁便是活着,也如死了,既然两个人之前的命运无法选择,那为什么他不能选择今后?

甄湄再次怀疑自己听错了,厉仁态度的转变,快得她都还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你,你说什么,我,我没听懂啊,仁表哥?”

厉仁闷闷的,吭哧了半天,“我,我是说,他是真正的,厉家的后代,就算以后,他再添弟弟妹妹,也,也没什么不同!”

甄湄鼻子一酸,“仁表哥……”

“别,别哭,你一哭,我就不晓得该如何哄你”,厉仁温声软语劝道,“何况你现在的身子,更应该多保重才是,哭多了可有伤胎气,啊?”

甄湄含泪点点头,“那仁表哥,你不再走了?”

“不走,不走了,以后若是能回,我天天回来,等你的身子显迹后,我再去郊外另寻个僻静安定之所,让你稳稳当当把孩子生下来,然后我们一起过我们自己的日子,你说好么?”厉仁看着甄湄,“不过,也许没法像从前那样富贵无忧了。”

“我明白,仁表哥,以前是富贵,但也并非无忧啊,不管怎样,我这里还剩不少珠子,足够我们过很长一段好日子了,等珠子变卖的差不多,我们再另想办法,或许到那时,世事又不一样了呢?你放心仁表哥,我甄湄心里,若不是姨母的眷顾,那我也就是一介寻常的乡绅丫头,过眼云烟的富贵荣华,我不会跟你计较。”

厉仁欣慰的点点头,其实他倒也并不担心钱财,厉津的地下秘库中还藏了不少值钱东西,虽然他一把火烧了厉府,可密库在荷塘下,是绝不会受到损毁的,只要不被人翻动荷塘,厉府的地下密库就将永远得到保存,这也是他一直按捺不去顾及厉府的原因。

不过那笔巨额财富对厉仁来说,原本是有更大的打算的,他不确定郎定远会不会帮他,但有了那笔财富,实在万不得已,他还可以等待时机,重新招兵买马,目的只有一个,娄训一日不除,他厉仁一日不安。

所以他对甄湄的话,只有一半是真的,作为男人,他自然有必要让自己的女人过上安定的日子,只是除了安定,他也必须报了厉家的仇,除非亲眼见证娄训死了,否则他怎能真正的安定下来。

这些自然是不好对甄湄说的,或许之前的甄湄还能理解他的复仇执念,一旦他们真正的在一起之后,情形绝对会发生改变,若不是甄湄突然有了身孕,打乱了他原有的计划,厉仁本是不准备这么快和甄湄走到一起,他小心翼翼的保持着距离,尽量只是隔三岔五来探望甄湄一回,为了就是不让甄湄把太多的心思系在他身上,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甄湄现在的情况,已由不得他再逃避躲闪,甄湄的身边,需要有一个能负起责任的男人,能让甄湄有一天宽慰也是好的,厉仁在心中长长的叹息了一声,面上却堆起难得的笑容道,“闹了半夜,饭都凉了,我去帮你热热吧,不管你多么难受,现在也要尽量吃啊,吃的越多越好。”

“还是我去热吧,怎么能让仁表哥你动手呢?”甄湄忙道,“你稍作片刻,我马上就去热好。”

“那……我把院子里的灯盏添点油,今儿高兴,可得好好庆祝!”厉仁笑道。

添好油,厉仁将油灯的防风罩扣好,提了灯架重新在石桌边坐下,看见桌上还摆着那两个铜板,甄湄说笑间尚未来得及收捡,顺手就放在了桌边,结果两人吵闹后,也没谁注意石桌。

厉仁放下灯架,重又捡起那两个铜子看了看,忽然,他发现铜板刻花纹的一面似乎被人刻意划过,有细细的,像字一样的划痕,厉仁很是好奇,将两枚铜子都凑到了灯下,仔细分辨。

的确,两个铜子的背后都有字,一个是篆书的黄,一个是篆书的老字,厉仁的脸色变了,郎定远赏赐他铜板的时候,他急于凑上去跟郎定远搭上腔,故而根本没仔细看过铜板,而郎定远被接走后,他怀着失望将铜板揣进了怀里,直至推给甄湄,那么铜板上的两个字,究竟是不是郎定远故意留给他的呢。

两个字连起来,最大的可能就是指京城东郊外的黄老庙,那里香火旺盛,一年四季不断,这是郎定远在约他去黄老庙见面么?可黄老庙人多眼杂,根本不适合碰面啊,再说,只有黄老两个字,却没有约定见面的时辰,难不成他得一天到晚守在黄老庙附近不成。

厉仁看着两个铜子,若有所思,会不会是约他二更天?但郎定远应该知道,二更天京城尚在宵禁,内外城门全都紧闭,任何人不得出入,他又怎么能出得了城?

要不就是午后二时?大白天的,那时正是黄老庙人最多的时间,或许郎定远觉得如此混迹在人堆当中,才不会被怀疑呢?厉仁想来想去,决定明日去黄老庙附近看看情况再说。

翌日,厉仁一大清早就出了门,临别前,甄湄拿起厉仁的衣服,羞涩道,“仁表哥,我昨夜将你撕坏的衣袖给补好了,不过我的女红一向不怎么样,希望你别嫌弃。”

厉仁低头一看,果然,袖口撕裂处,缝得歪歪扭扭的针脚清晰可见,当下笑道,“这样挺好,我一个叫花子,若是穿得齐整才会让人心疑呢。”

穿了衣服,厉仁故意将头发又扯乱些,遮住自己的脸面,再抹了一把墙灰在脸上,这才一路紧走慢走出了东城门,来到京郊外的黄老庙。

很有些日子不来,厉仁大吃一惊的发现,黄老庙已远没有以前的香火旺盛,零零落落的,偶尔来几个香客,亦是神情冷漠,脚步匆匆,几乎是进了庙,拜完香火就走,而庙前,倒是还有其他几个花子在行乞,厉仁便故意装作又冷又饿的样子,挨到他们附近,自己蹲在一棵枯树下,摆起了行乞的架势。

其中一个花子狠狠的瞪了厉仁一眼,似乎是责怪厉仁抢占了他们的地盘,对此情形厉仁早习以为常,现在便是要饭也不容易,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蹲守点,再多来一个分走一杯羹,厉仁不想惹事,只得垂下眼皮,只作视若不见。

守了一早上,连一个铜子也没讨到,厉仁暗暗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想从前,自己跟爹娘来黄老庙烧香的时候,可是随手就甩给这些叫花子十两一锭的银子,本来嘛,来此烧香的人多半求个善因善果,不论老少,多半都会乐善好施,谁想今日轮到自己来讨饭的时候,香客们都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厉仁心里很是憋闷,早知道当初就不那么出手阔绰了,乐善好施个大头鬼,施了半天,却落得如今独自面对人世冷暖,再偷睨其他的花子,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个个瑟缩在风里,像打蔫的瘟鸡,心中不免平衡了些,有没有我占这地盘,你们不也一样一无所获嘛,他心想。

挨过了中午,厉仁开始感觉饥肠辘辘,不过自他作上叫花子以来,倒比从前多练出一种本事,那就是对寒冷和饥饿的忍耐,越是寒冷越是饥饿,他的头脑反而越是清醒,求生的本能令他在逆境中像埋伏在草丛里,伺机捕获猎物的野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时辰快到了,郎定远会不会来呢?厉仁抬眼看了看天色。

他的头尚未低下,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马蹄声和踏步声,人数不少,大约在百名以内。

厉仁心中震骇,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多人来黄老庙,而且听那规整有序的马蹄声以及踏步声,只有他所熟悉的兵甲军队才会如此,郎定远啊郎定远,是你骗我来准备围捕我的么?可我只有一人而已,你又何必大动干戈?

厉仁脑中的念头快速闪动,是逃还是故作无知的等待事情发展?若是逃,黄老庙处于丘陵凹谷中,除了往庙后面的山坡上逃,别无他路,可是那又能逃多远呢,而且只要自己有所动作,就等于暴露行迹了,即便侥幸脱身,接下来的全城围捕,将会连累更多无辜的人,包括甄湄。

厉仁想着,身子动也没动,他忽然觉得自己和郎定远并无多少往来,偶尔照面不过一两次,郎定远凭什么就认定他是被朝廷缉拿的厉家人?何况昨天,自己是在郎府对面行乞,郎定远如果真想抓他,完全不必大费周章把他诱到这儿来,只要郎定远大喊一声,他的家将府丁,甚至是娄训呢派来的人,都会立即一拥而上将他拿下。

那么郎定远究竟在搞什么鬼!

就在厉仁心乱如麻的时候,小道的尽头已经出现了二三十名兵甲朝他们冲过来,“滚开,快滚,圣驾即临,你们想找死吗!”喊话的同时二三十支朔枪齐刷刷亮出、逼近,吓得叫花子们嗷叫着忙不迭的爬起来,向身后的庙林中躲去。

黄老庙的前面是一片参天柏树林,受地域限制,占地仅四五亩,不是很大,但林荫深邃,足够这些叫花子避进林木深处,平时林中置了不少石桌石凳,以供来访香客们稍作休憩,所以厉仁对这面林子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随着叫花子们跑进去后,厉仁却并没有直接朝后林子跑,而是悄悄的闪入一棵大柏树树后,静静的等了等,听到林外的兵甲也在将庙中的香客驱赶入林,一男二女惊恐万状的跑过厉仁藏身的大树,但无人察觉到他。

很快又来了些兵甲,将树林边缘和黄老庙团团围住,并立身戍卫,紧接着是马队到来,厉仁悄悄的窥视着,可惜林木遮蔽,他根本看不见外面的情形。厉仁想了想,暗运内力,轻身上了树梢,接连攀越过十余株柏树,厉仁才终于可以从树冠的缝隙中,瞧到一些状况。

他不敢靠得太近,因为他很清楚,娄训的贴身侍卫中也一定有不少高手,所以他尽量将身子隐藏在枝叶中,并竖起耳朵倾听。

一辆华丽的大马车缓缓驶来,有随侍的舍人撩开车帘,厉仁屏息凝神,看了个清清楚楚,下车来的人,正是娄训确凿无疑,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厉仁只觉胸中怒气上涌,恨不得直接冲出去,一刀结果了这个害死他爹娘的人,然而外面那么多的侍卫,恐怕还没等他接近,便已经将他截杀了,厉仁痛苦的闭上眼,心头结痂的伤口再次被撕裂,汩汩流血。

娄训到黄老庙来做什么?好奇怪,当真是做了皇帝都会祈求长生不死长盛不衰么,但是这个时辰是自己从郎定远施舍的两枚铜板上猜出来的,是巧合还是确实为郎定远所安排?为什么郎定远要做如此安排,自己却不出现呢。

厉仁打了个哆嗦,借刀杀人?

娄训下了马车,负手观望了一会儿四周,似乎是在等什么,不多时,一个挽着发髻的老道姑跟随着通传的侍卫匆匆前来拜见,娄训抬手,示意道姑免礼,遂问道,“她还好么?”

“回皇上的话,姑娘好着呢,就是有点受不惯粗茶淡饭!”老道姑双手合什,十分虔诚道。

娄训挤出一丝轻笑,“随她吧,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好了!”

“可是……”老道姑还欲解释这是修生养性的清静之地,岂能随便,却已被娄训打断了她的话。

娄训不耐烦道,“行啦行啦,带朕去见她吧!”

“是,皇上请随贫道这边走!”老道姑引路,带着娄训朝黄老庙侧边的别屋走去。

厉仁心中暗暗惊诧,以前的黄老庙明明就是几个男道士在执庙,怎么忽然换成了女道士?最离奇的是娄训已为九五之尊,还有谁能让娄训亲自探望,而不前来接驾?

可惜他藏身树上,无法看到别屋的情形,更无法跟随娄训,只得耐着性子,等娄训再次现身。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娄训出来了,不过身边跟着的人仍是那名老道姑,娄训一言不发,直接上了马车,起驾回程,待那些戍卫也陆陆续续撤走后,老道姑才回身返入黄老庙内。

厉仁跳下大树,百思不得其解,拿定主意趁着四下无人,潜身到别屋的窗下一探究竟。然而厉仁刚刚走出树林,却不想那老道姑也恰恰一腿刚迈出大庙的门槛,正好撞了个正着,厉仁只得赶紧停下脚步,假意朝皇帝车驾离去的方向探头探脑。

“死叫花子!”那老道姑一改先前的慈眉善目,变出副凶神恶煞的嘴脸,朝厉仁骂骂咧咧,“看什么看,真该让皇上把你们这些死叫花子都拉去砍了头,天天跑这儿来阻我香火,啊呸!”老道姑啐道。

厉仁见状,更是诧异,都道出家人慈悲为怀,哪有这样恶言恶语的道姑,连庙前的叫花子都要撵都要骂,这还是真道人么?

老道姑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拧着身子朝别屋而去,厉仁叹了口气,看来他是没机会一探究竟了,别屋中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正想着,身后又传来脚步声,同时还有几人的说话,其中一人道,“真是,现在连黄老庙都藏些不干不净的东西,怪不得人心不轨天下大乱呢!”

“嘘!别瞎说,当心隔墙有耳!”另一人道,“你咋知道不干不净呢?难不成你也讨过便宜?”

“嘿嘿”,其余的人低声哄笑起来。

“乱讲,那种便宜是你我敢讨的么?还要不要吃饭的家伙啦!”第一个说话的悻悻道,“没看这黄老庙的风水早就变了?连从来不拜神的皇上也隔三岔五的跑来,不是不干不净的藏在这里,会有那么大兴致?”

“行啦行啦,你们都别说了,给那老姑子听见,还不得把我们都撵走了?”一个嗓音极其沙哑的人道。

“就是就是,撵走算好的,别真的喊皇上把我们拉去砍头,可就惨了,咱们还是别招惹那疯婆子的好!”第一个说话的人赶紧附和。

几个叫花子走出树林,见厉仁早就在原先的位置蹲守,最先曾瞪过厉仁白眼的人终于忍不住愤愤道,“你哪儿来的你?咱这哥几个都没你跑得快,没你会躲是不是?”

第二十八章 绝然生恨第二十章 内有隐情第四十章 琵琶心绪第二十五章 流觞晨叙第一百三十五章 巧妙渡河第一百六十七章 最后早餐第三十四章 料事如神(下)第一百六十章 芷阑思影第一百零五章 吴地千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祭扫先师第一百二十二章 雪后初晴第三十章 苦思良策第四章 暗自悬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托言相询第一百三十章 最坏打算第七十六章 设伏诱敌第一百七十五章 寻迹救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晦暗莫测第三十四章 料事如神(下)第六十一章 荒漠激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昨约在耳第一百七十八章 询知求证第一百三十章 最坏打算第一百九十四章 决议皇权第一百零一章 饯别无伤第二十三章 生擒刺客第五十一章 妃后交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机缘巧合第七十二章 容有余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择死犹憾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守无悔第一百二十七章 贤王践约第一百零一章 饯别无伤第八十五章 逆水行舟第七十六章 设伏诱敌第二十二章 子夜惊魂第一百五十七章 症候存疑第一百四十四章 诸将受封第一百二十六章 噩耗传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祭扫先师第八十一章 梦魇惊魂第一百七十九章 吐露真相第七十一章 闯监劫人第二十四章 别有幽径第九十七章 犹是坎坷第七十一章 闯监劫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吐露真相第四十四章 不祥之兆第二十三章 生擒刺客第一百八十一章 旧梦深离第一百二十二章 雪后初晴第一百二十九章 机缘巧合第一百九十二章 各相迷失第四十五章 阴云密布第八十八章 艰难抉择第三十二章 巧施妙计第一百六十六章 势难两立第一百九十一章 绝望断恩第一百一十一章 挥师南下第十七章 死水微澜(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巧妙渡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托言相询第六十章 煞费苦心第九十三章 易容换身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子难缠第一百五十八章 欢喜新嫁第七十三章 失离卫郡第七十七章 达成协议第一百二十章 转危为安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有戚戚第二十一章 继续捕蝉第二十九章 各为所图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待追忆第六章 各有谋合第四十一章 深入筹谋第一百八十二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零六章 庙中无道第十九章 卫郡布疑第三章 执弈乱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破城门第一百零七章 愁无良策第四十六章 悄然启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由衷善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机缘巧合第一百七十五章 寻迹救人第四十四章 不祥之兆第五十九章 母子余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患难厮守第一章 归期如铁第五十一章 妃后交锋第一百三十一章 翻越险峻第七十九章 绝地搏杀第一百五十八章 欢喜新嫁第三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一百五十六章 费心劝归第三十二章 巧施妙计第七十一章 闯监劫人第三十八章 对酒长叙第三十六章 另有发现
第二十八章 绝然生恨第二十章 内有隐情第四十章 琵琶心绪第二十五章 流觞晨叙第一百三十五章 巧妙渡河第一百六十七章 最后早餐第三十四章 料事如神(下)第一百六十章 芷阑思影第一百零五章 吴地千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祭扫先师第一百二十二章 雪后初晴第三十章 苦思良策第四章 暗自悬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托言相询第一百三十章 最坏打算第七十六章 设伏诱敌第一百七十五章 寻迹救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晦暗莫测第三十四章 料事如神(下)第六十一章 荒漠激战第一百二十四章 昨约在耳第一百七十八章 询知求证第一百三十章 最坏打算第一百九十四章 决议皇权第一百零一章 饯别无伤第二十三章 生擒刺客第五十一章 妃后交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机缘巧合第七十二章 容有余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择死犹憾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守无悔第一百二十七章 贤王践约第一百零一章 饯别无伤第八十五章 逆水行舟第七十六章 设伏诱敌第二十二章 子夜惊魂第一百五十七章 症候存疑第一百四十四章 诸将受封第一百二十六章 噩耗传至第一百五十五章 祭扫先师第八十一章 梦魇惊魂第一百七十九章 吐露真相第七十一章 闯监劫人第二十四章 别有幽径第九十七章 犹是坎坷第七十一章 闯监劫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吐露真相第四十四章 不祥之兆第二十三章 生擒刺客第一百八十一章 旧梦深离第一百二十二章 雪后初晴第一百二十九章 机缘巧合第一百九十二章 各相迷失第四十五章 阴云密布第八十八章 艰难抉择第三十二章 巧施妙计第一百六十六章 势难两立第一百九十一章 绝望断恩第一百一十一章 挥师南下第十七章 死水微澜(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巧妙渡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托言相询第六十章 煞费苦心第九十三章 易容换身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子难缠第一百五十八章 欢喜新嫁第七十三章 失离卫郡第七十七章 达成协议第一百二十章 转危为安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有戚戚第二十一章 继续捕蝉第二十九章 各为所图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待追忆第六章 各有谋合第四十一章 深入筹谋第一百八十二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零六章 庙中无道第十九章 卫郡布疑第三章 执弈乱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破城门第一百零七章 愁无良策第四十六章 悄然启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由衷善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机缘巧合第一百七十五章 寻迹救人第四十四章 不祥之兆第五十九章 母子余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患难厮守第一章 归期如铁第五十一章 妃后交锋第一百三十一章 翻越险峻第七十九章 绝地搏杀第一百五十八章 欢喜新嫁第三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一百五十六章 费心劝归第三十二章 巧施妙计第七十一章 闯监劫人第三十八章 对酒长叙第三十六章 另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