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兵不厌诈

岑港,天空依旧下着雨,大批明军士卒,登上停泊在港湾内的海船。

金塘岛的人,忽然出现在舟山,黄斌卿的部下亦有所察觉,不过没有命令,也不敢擅自调兵,正当他们犹豫之时,令旗过来,全军出海,救援金塘岛。

士卒登上海船,军校们看见身披蓑衣的黄斌卿,站在码头边上,心中不再疑惑,纷纷从船梯上船。

不多时,舟山岛上,明军主力倾巢而出,全部登上船只。

赵铭遂即对黄斌卿道:“黄大帅,上船吧!”

黄斌卿无奈,赵铭拿匕首抵着他的腰眼,他哪里敢说个不字。

“好,希望赵大帅说话算话!”黄斌卿开口说了句,登上一艘金塘岛的福船。

赵铭跟上船,遂即挥手下令,“起锚升帆,直扑烈港,剿灭红毛夷!”

福船上,挂起黄斌卿的大旗,天黑下雨,不能举火,士卒敲响锣鼓发令,各条海船拉起船锚,升起竹帆,鱼贯出了岑港,扑向西南方的烈港。

近四百多条大大小小的海船,离开舟山岛,天空中大雨间歇,变成了细细的小雨,一大片移动的黑影,在海上移动,场面壮观。

次日清晨,下雨天对荷兰人的火炮,有了一些影响,不过底层甲板上的火炮,却依然轰鸣。

昨天三百荷兰士兵,差一点就占据山头,将尼德兰和东印度公司的旗帜插上山顶,但是守军使用的一种会爆炸的铁雷,扰乱了荷兰士兵的阵形,使得攻击失利。

这天的战斗,死了五十多名荷兰士兵,让考乌心疼不已。

虽说荷兰人至少打死打伤了五倍多中国人,但考乌依然觉得自己吃了亏。

荷兰是一个西欧小国,整个国家的人口,也就三四百万,不能和中国相比,而且没一个荷兰人都是经历一两年的航行才到中国,死一个少一个,公司很难得到补充。

对中国而言,死五十名士卒,只能算是一场械斗,但对台湾东印度分公司而言,就已经伤筋动骨了。

在南洋,荷兰士兵只需要排枪射击,就能轻松击溃成千上万的土著,而这次他们用上了火炮,用上了排枪,却没能击溃中国人。

这是自料罗湾后,东印度公司近十年来,遭受最大的损失之一。

考乌站在甲板上,用千里镜扫视山顶,“沉声下令,继续炮击,将山头砸烂,再发起攻击。”

这一次,考乌决定先用大炮,彻底摧毁岛上守军的抵抗,然后再令士兵去占领。

“是阁下!”旁边军官行礼道。

七艘炮船,开始继续轰鸣,港湾内硝烟弥漫,山头炮阵在第一日就被荷兰人摧毁,明军只能躲在壕沟内被动挨打。

这时考乌正欣赏着大炮轰击山头的壮观场景,忽然望斗上的荷兰士兵,敲响了警钟,惊呼道:“有舰队!”

考乌闻声,扭头望去,果然见海港外出现了一片片帆影,是中国的硬帆船。

一名军官忙走到船弦边上,向外看了一阵,走回考乌身边,“司令阁下,是中国人的船,足有数百条,我们应该立刻撤出海港!”

考乌放下千里镜,却微微笑道:“不,那是黄的船队,他们来的正好,这样就能避免我们的士兵出现伤亡了!”

说完,考乌将千里镜递给旁边的军官,对方一看,当先一艘福船上,果然有一面黄字大旗。

此时西方在经济文化军事上,对中国都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中国文化在东亚地区相当强势,西方的传教士需要学习汉文化,用儒家的方式来解释圣经,而来中国做生意的西夷,也需要认一些汉字说一些汉话。

军官看见之后,也松了一口气。

黄斌卿先找上郑芝龙,通过郑芝龙的关系,联系的荷兰人。

荷兰人能待在台湾,其实是得到郑芝龙默许的,对郑芝龙而言,他是个商人,注重的是利益。

这些荷兰人比较难缠,长期交战不划算,影响贸易,而且郑芝龙也需要荷兰人,从他手里将货物购买走,然后运往西方。

留荷兰人在台湾,郑芝龙一方面可以养寇自重,一方面料罗湾一战后,他打服了荷兰人,荷兰人每年都给郑家缴税,已经成为了他生意上的伙伴。

因此,荷兰人对郑芝龙其实还比较信任,而这次正是郑芝龙牵线,有了郑家的默许,他们答应黄斌卿,攻击金塘岛。

军官放下千里镜,“王不是说,他们会等到我们攻下金塘岛后,再过来吗?”

考乌耸了耸肩膀,“谁知到呢?或许黄改变了注意,怕我们独吞金塘岛吧!”

“阁下会独吞么?”军官问道。

考乌脸上露出微笑,“公司打下的地方,自然是公司的。郑一官,现在被鞑靼人牵制住,没有心思管理海洋,或许公司的机会又来了。”

正说着话,船队已经到了烈港外,赵铭远本以为,荷兰人看见船队会撤出海港,保持警惕,不想荷兰人居然还在继续轰击金塘山。

“黄大帅,看来红毛夷很信任你啊!”赵铭讽刺道。

黄斌卿看着海港内的荷兰人,知道他们完蛋了,叹道:“他们是给郑太师面子,我与他们其实没多少交集。”

旁边孙寺江道:“卑职在海上跑,听人说红毛夷很重契约,他们与黄大帅结了盟,等于是签订了契约,所以没提起防备吧!”

赵铭看了孙寺江一眼,摇了摇头,“红毛夷只有在你实力与他相当的时候,才会重契约,若是他有能力灭了你,你看他会不会遵守契约,肯定是吃掉,或者逼你签一条压榨逼迫你的不平等条约。这样的条约,你还要遵守,强调什么遵守契约么?”

孙寺江闻语陷入沉思,赵铭看着海湾内的七艘炮船,眼中却露出了兴奋的目光,他忽然拔出刀来,“船令船队,蜂蛹而上,俘获夷船重赏!今天本帅就给红毛鬼上一堂生动的课!”

桅杆上挂起令旗,数百艘海船,升起满帆,猛扑向荷兰炮舰。

第八十五章防线缺口第670章阻止何腾蛟第154章灭明战略第196章追至城下第733章挖汉王墙角第641章重振雄风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荐轩辕第五十三章博洛震怒第1072章僵局第677章择主而事第1048章鸟羽合战下第788章金陵春之阵(四)第243章太湖义军覆灭第817章桂王继统第656章接应禁军第909章展示实力第184章三路合击第929章陛下臣来救驾第883章欲擒故纵第795章金陵春之阵十一第963章王铎效应第五十章李元胤大开水门第132章步军大战第901章突袭大胜关第二十四章突围求援第138章隆武帝的恳求第880章开始攻城第905章紧急求援第200章激战金华上第620章盆满钵满第754章福临末路下第717章北京震动第553章君心难测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献策第862章暗流第913章共讨国贼第371章花钱买路第993章威服群胡第281章选择战场第629章惊闻噩耗第1035章两条道路第一百零二章游击营第499章出城决战第331章军火生意第340章兵临宁波第634章控制浙江第623章被困城中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五十一章李成栋被逼反正第793章金陵春之阵九第464章不堪一击第九十一章歼灭李率泰第394章束缚第360章击败清军第三章好为人师第998章我要摊牌了第745章势如破竹第403章消灭清军斥候第718章羞辱阿济格第1054章铁幕初临第七十四章乱世相逢第527章惊闻噩耗第114章恶人先告状第184章三路合击第1097章归化侯安乐公第802章小觑于孤第987章女真细作第575章突袭土著第306章瑞金会师第526章光复武昌第368章清军撤军第六章侥幸逃离第937章追击吴三桂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587章决议出兵第893章北京城破第405章战机在上游第642章何腾蛟慌了第782章建武末路第419章赵铭的误会第961章更大的危机第229章孤军深入第657章旧江口撤退第848章停牌第253章初战受挫(为掌门)第931章东洲殖民地第820章组阁施政第493章俘虏施琅第421章南北议和第735章提前布局第621章图谋浙江第852章就想为殿下效力第186章激战四明山第四十六章赵博安八字方略第六章侥幸逃离第871章分配利益第350章第二次复杭之役第956章援兵赶来第770章擂鼓聚将第880章开始攻城
第八十五章防线缺口第670章阻止何腾蛟第154章灭明战略第196章追至城下第733章挖汉王墙角第641章重振雄风第九十二章我以我血荐轩辕第五十三章博洛震怒第1072章僵局第677章择主而事第1048章鸟羽合战下第788章金陵春之阵(四)第243章太湖义军覆灭第817章桂王继统第656章接应禁军第909章展示实力第184章三路合击第929章陛下臣来救驾第883章欲擒故纵第795章金陵春之阵十一第963章王铎效应第五十章李元胤大开水门第132章步军大战第901章突袭大胜关第二十四章突围求援第138章隆武帝的恳求第880章开始攻城第905章紧急求援第200章激战金华上第620章盆满钵满第754章福临末路下第717章北京震动第553章君心难测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献策第862章暗流第913章共讨国贼第371章花钱买路第993章威服群胡第281章选择战场第629章惊闻噩耗第1035章两条道路第一百零二章游击营第499章出城决战第331章军火生意第340章兵临宁波第634章控制浙江第623章被困城中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五十一章李成栋被逼反正第793章金陵春之阵九第464章不堪一击第九十一章歼灭李率泰第394章束缚第360章击败清军第三章好为人师第998章我要摊牌了第745章势如破竹第403章消灭清军斥候第718章羞辱阿济格第1054章铁幕初临第七十四章乱世相逢第527章惊闻噩耗第114章恶人先告状第184章三路合击第1097章归化侯安乐公第802章小觑于孤第987章女真细作第575章突袭土著第306章瑞金会师第526章光复武昌第368章清军撤军第六章侥幸逃离第937章追击吴三桂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587章决议出兵第893章北京城破第405章战机在上游第642章何腾蛟慌了第782章建武末路第419章赵铭的误会第961章更大的危机第229章孤军深入第657章旧江口撤退第848章停牌第253章初战受挫(为掌门)第931章东洲殖民地第820章组阁施政第493章俘虏施琅第421章南北议和第735章提前布局第621章图谋浙江第852章就想为殿下效力第186章激战四明山第四十六章赵博安八字方略第六章侥幸逃离第871章分配利益第350章第二次复杭之役第956章援兵赶来第770章擂鼓聚将第880章开始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