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闽江口大海战上

多铎实力强大,正鴻逵并不看好浙军,觉得以郑军现在的状态,冒然参战,或许并不能取胜,所以想要为郑家留点家底。

郑联和郑彩支持出兵,让郑家内部的意见不统一,郑鴻逵神情冷峻,目光如炬,思索一阵之后,才沉声表态道:“夏监军,这件事情,本侯需要找众将商议!”

夏完淳闻语,知道郑家人要统一内部意见,明白正鴻逵的意思,于是先行礼告退。

等夏完淳出帐后,郑鴻逵沉着脸问郑彩、郑联两人,“如今军中情况,你们不是不知,那多铎兵强马壮,就是我们郑家为一体时,也斗不过多铎,何况如今四分五裂,只有三万无家可归的残军!”

郑彩道:“叔叔,夏监军说的有些道理,如今存亡之秋,若是不出力,浙江若败,我们不能久持,难以独立支撑。浙军若胜,必然会记恨我们,我们同样难以生存!”

郑联道:“鲁王现为太子,今后的大明皇帝,我们此时投靠,必能获得太子好感,而且咱们乘船而去,胜则上岸收复福州,败则入海,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郑鴻逵沉默一阵,郑森被围,隆武皇帝陷入险境,他并非不想救,其实很想起兵勤王,只是他心里明白,隆武和鲁王朱以海,眼下虽然因为抗清走到一起,但今后并非不可能没有矛盾。

如今是皇长子还小,要是大一点,难免不会生出事端。

郑鸿逵并不想与朱以海走得太近,不过郑联和郑彩说的有理,现在是存亡之秋,不帮助浙系,他便救不出郑森和隆武皇帝。

郑鸿逵沉吟片刻,呼出一口浊气,“既然你们两个人都赞成,那就一战吧!”

夏完淳得知郑鸿逵同意出兵,当即派人去通知朱以海和赵铭,而他则留在金夏,负责联络沟通事宜。

既然决定出兵,郑鸿逵遂即召集众将商议,并派出人手,分赴福建各州县,联络郑家的旧部,准备配和他们的行动。

朱以海和赵铭在福建威望不够,只有郑家人才能号召福建,这也是赵铭要联合金夏的一个原因。

在派遣细作深入内地之时,郑鸿逵、郑联、郑彩和夏完淳等人则紧急磋商出兵问题。

最后,郑鸿逵决定留下一万人守金夏,率领两万人马参战,而夏完淳提出的第一个作战目标,便是归降清军的郑军水军。

这让郑家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夏完淳则劝说道:“郑家立足的根本是大海,水师为清军所有,诸位何以安身?”

郑鸿逵等人听了,沉默半响,只能沉重的点了点头,没有在多言。

正月十五日,上元节。

这天金夏两岛上的郑军士卒,匆匆用了一顿饭,便齐齐上船,准备起锚升帆,往福州而去。

郑家不愧是东亚地区的海上霸主,郑军残兵退到金夏两岛,不到三万人,居然有上千艘海船。

当然这些海船,并非都是战船,也不是每艘都能出海,其实有许多船只都是无人操作,停泊于海港内。

这次出征,郑鸿逵挑选了三百条海船,其中还有两艘仿造西夷炮船,两万名水手和士卒随行,要与清军的海上力量决一死战。

这时在海港内,郑鸿逵登上旗舰观海号,挥手喝令,“起锚升帆!”

观海号高大的桅杆上,挂起了令旗,海港内号角声响起,各艘海船上的水手们,纷纷起锚升帆,船只浩浩荡荡的开出海港,三百余艘战船,乘风破浪,船帆如云,迎着初生的太阳向东,阳光给船队上了一层金色,船尾的航迹泛着金光,甚为壮观。

正月十八日,闽江口,马祖列岛官塘山岛北面海湾内。

浙江水师指挥使郭忠站在舵楼上,远眺南方海面,等待郑军消息传来。

多铎知道赵铭水师厉害,发兵连江时,便考虑到明军会突袭福州,断他后路,所以留下一万清军,两万郑军海船四百余艘,布防福州和闽江口。

同对待郑军步军不同,多铎对于投降的郑军水军,其实还很优待,保证了他们的粮食和物资供给,对于投降将领也是大家笼络。

现在多铎在连江,郭忠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多铎陷在连江后,率领船队突袭闽江口,剿灭清军水师,然后切断多铎粮道。

此时,明军水师在马祖列岛,已经泊船十余天,而金夏岛的郑军还没有赶来,让郭忠有些担心。

如果清军水师发现,明军水师踪迹,做好了准备,又或是金夏的郑鸿逵不来,那这一战就将是一场恶战。

“指挥使!”忽然一声吆喝,顾三麻子从一条小船上顺着船梯,登上镇海号旗舰。

明军水师一部,还在围困鸡笼的西班牙人,这次参战水师原本只有两艘炮舰,但是赵铭感到力量不足,又将顾三麻子调来。

四艘炮舰,二十余艘大型福船,共计约三千水军,藏在马祖列岛。

郭忠回头看见顾三麻子,只见他形色匆匆,神情肃穆,心头立时一动,挑眉问道:“老顾,是郑鸿逵出兵呢?”

“出了!”顾三麻子窜上舵楼,喘着大气,大声说道:“夏监军送来信息,定虏侯已经于十五日,率领两万水师出发了。”

有两万郑军水军助战,明军水师兵力和战船,便超过了清军水师,机会便来了。

这一战,关系到连江战役的胜败,同时也关系着天下局势的走向,明军能否在丢失福建之后,力挽狂澜,稳定局面,防止局势继续恶化,就看这一战了。

郭忠一拳砸在舵楼上,脸上露出激动和振奋之色,大声说道:“老顾,这一战,必胜!”

顾三麻子郑重点头,附和道:“对,大明不会亡,咱们必胜!”

当下,旗舰令旗挂起,沉寂多日的明军各条战船都沸腾起来,水手们冲出船舱,来到甲板上,巨大的船锚被拉起,铁链摩擦着甲板,咯咯直响,船帆被升起,遮蔽天日,三千水军不到一刻钟,便准备完毕。

郭忠遂即下令,“传令各船,兵发闽江口,引诱清军水师出战!”

船队扬起满帆,浩浩荡荡的离开海港,直接冲向西北方向。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下午送媳妇出门,晚上十二点前更新。)

第七十七章紧急军情第548章张煌言谏言第739章汉王震怒第646章江北大火第858章孙可望的震惊之旅第790章金陵春之阵(六)第774章举城而降第693章先下手为强第794章金陵春之阵十第315章闷声发大财第1090章赵铁棒第703章政变下第695章淮江酒肆前面一章已经修改第750章太监急第137章浙东失陷第579章爪哇事变第六十一章逃出生天第317章巡视东番第870章安置降军第481章弹劾多尔衮第619章攻陷马尼拉第832章都来了第716章席卷河北第664章西南奸雄第638章兵贵神速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978章急往增援第三十五章吴江县群英聚首第458章施琅避战第581章扩军备战第720章江北生变第123章夏完淳第401章精锐云集第二十九章救援嘉定第1014章军心动摇第1034章异域称帝第244章粮食缺口第769章定国撤军第590章抵达台湾第七十一章太特么残暴了第112章杀掉鲁王使者第615章南京消息第八十八章迎头痛击第350章第二次复杭之役第905章紧急求援第252章打上门来第333章多尔衮的忧郁第1020章河东名门的陨落第665章隐瞒不报第774章举城而降第七十五章马士英的坚持第364章布告天下第246章台北冲突(为了掌门)第287章闽江口大海战中第688章喜闻捷报第753章福临末路中第603章出兵吕宋第887章轰塌城墙第394章束缚第787章金陵春之阵(三)第253章初战受挫(为掌门)第377章更无一个是男儿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第906章周国出兵第八十五章防线缺口第291章八旗进攻第538章攻陷泰州第896章最后的晚餐第1011章预设战场第493章俘虏施琅第1014章军心动摇第125章夜占崇明第183章依山避战第712章阿济格称帝第881攻上城头第772章惊惶失措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群英战太湖第283章击退郑军第771章胡汉三又回来了第778章银弹攻势第143章人心思汉第414章生死激战第274章占据福京第133章激烈搏杀第830章上京朝拜第254章存在差距第572章第一块殖民地第869章入城安抚第1027章开伯尔山口第619章攻陷马尼拉第507章线列步兵第449章为国结社第808章换个皇帝第335章准备再战第644章胡马南侵第685章大败清军第266章意见分歧第177章临近夏收第861章太上皇
第七十七章紧急军情第548章张煌言谏言第739章汉王震怒第646章江北大火第858章孙可望的震惊之旅第790章金陵春之阵(六)第774章举城而降第693章先下手为强第794章金陵春之阵十第315章闷声发大财第1090章赵铁棒第703章政变下第695章淮江酒肆前面一章已经修改第750章太监急第137章浙东失陷第579章爪哇事变第六十一章逃出生天第317章巡视东番第870章安置降军第481章弹劾多尔衮第619章攻陷马尼拉第832章都来了第716章席卷河北第664章西南奸雄第638章兵贵神速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978章急往增援第三十五章吴江县群英聚首第458章施琅避战第581章扩军备战第720章江北生变第123章夏完淳第401章精锐云集第二十九章救援嘉定第1014章军心动摇第1034章异域称帝第244章粮食缺口第769章定国撤军第590章抵达台湾第七十一章太特么残暴了第112章杀掉鲁王使者第615章南京消息第八十八章迎头痛击第350章第二次复杭之役第905章紧急求援第252章打上门来第333章多尔衮的忧郁第1020章河东名门的陨落第665章隐瞒不报第774章举城而降第七十五章马士英的坚持第364章布告天下第246章台北冲突(为了掌门)第287章闽江口大海战中第688章喜闻捷报第753章福临末路中第603章出兵吕宋第887章轰塌城墙第394章束缚第787章金陵春之阵(三)第253章初战受挫(为掌门)第377章更无一个是男儿第1052章大明菜菜子第906章周国出兵第八十五章防线缺口第291章八旗进攻第538章攻陷泰州第896章最后的晚餐第1011章预设战场第493章俘虏施琅第1014章军心动摇第125章夜占崇明第183章依山避战第712章阿济格称帝第881攻上城头第772章惊惶失措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群英战太湖第283章击退郑军第771章胡汉三又回来了第778章银弹攻势第143章人心思汉第414章生死激战第274章占据福京第133章激烈搏杀第830章上京朝拜第254章存在差距第572章第一块殖民地第869章入城安抚第1027章开伯尔山口第619章攻陷马尼拉第507章线列步兵第449章为国结社第808章换个皇帝第335章准备再战第644章胡马南侵第685章大败清军第266章意见分歧第177章临近夏收第861章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