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出兵条件

等李邦彦和吴敏,一个口若悬河,一个口吐莲花,像是在说相声一般,一唱一和将他们想说的,全都委婉的表达出来,直到巧舌如簧的他们再也说不下去了以后。

李存才抬起眼皮:「说完了?」

「呃……」

李邦彦和吴敏同时点了下头。

李存淡淡的说:「你二人恁地会说,我有几个问题,你二人不妨为我解答一下,如何?」

李邦彦拜道:「吴国公但说无妨。」

李存也没去计较李邦彦管自己叫「吴国公」,而是直截了当的就问了第一个问题:「燕云远?淮南荆襄远?」

这还用回答吗?

以李存的地盘为基点,淮南和荆襄就在李存的家门口,唾手可得的地方,而燕云十六州,先不说距离要远多了,中间还隔着一个国家或者是隔着一大片海域。

这么明显的问题,李存肯定不是想要答案。

不论是李邦彦,还是吴敏,都能想到,李存的意思是:既然淮南荆襄离我如此之近,燕云十六州离我如此之远,我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李邦彦和吴敏绞尽脑汁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说服李存干这个舍近求远的蠢事的答案。

可头脑正常智商在线的人,谁会这么蠢啊,所以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以回答了。

见李邦彦和吴敏一时之间回答不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李存又问出来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是你家弱?还是即将灭亡也能以少胜多打得你家大败而归的契丹弱?亦或是以两万人马便将契丹打得只胜一隅之地的女真弱?」

李存此言一出,李邦彦和吴敏的冷汗瞬间就涌了出来!

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完了!李贼知道燕云之势!」

来的路上,李邦彦和吴敏就已经商量过了,

准备利用李存不了解宋辽金之间复杂的关系,诓骗李存去打燕云十六州。

这可不是李邦彦和吴敏痴心妄想,而是,这个时代因为交通不便,信息就是这么不发达。

更何况,李存的地盘和燕云十六州中间还隔着一个大宋王朝。

这种情况下,李存对燕云十六州的情况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其实是很正常的。

可谁想,李存不仅知道,而且还能一口道出女真人的跟脚。

这足以说明,李存对燕云十六州那里的形势知道得非常清楚。

如此一来,李存还有可能上这个当、受这个骗吗?

至少在李邦彦和吴敏看来,他们此次的出使,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渺茫了。

毕竟,是个人就会想,我可以挑近在咫尺的软柿子捏,又何必舍近求远的去跟强敌死磕到底呢?

吴敏心想:「死便死罢,不说,我的政治生命,便结束了,说了,兴许还能有点机会。」

念及至此,吴敏朗声道:「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写下的《冬十月》。

李存知道这首诗。

吟颂完这首《冬十月》,吴敏一抱拳:「不知吴国公如何评价魏武曹公?」

李存没有犹豫,就评价道:「英雄也。」

吴敏说:「敏与大都督所见略同,三国争霸,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刘皇叔凭天府险要势割据西南,孙仲谋占据东南富庶之地称霸一方,魏蜀吴为兼并对方一统天下而频繁发动战争。中原政权动乱之时,边疆胡虏往往趁机而入,如秦末匈奴崛起,西晋八王之乱后北胡南迁。然曹

公虽与天下群雄争霸,却不愿汉民遭受胡虏涂炭,亲征乌桓,震慑群胡,使胡虏不敢南下牧马,此真英雄也。」

说到这里,吴敏激道:「外臣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吴国公可否叫外臣言之?」

李存:「说。」

吴敏这回也不再拐弯抹角了,他直截了当的说:「若吴国公遣兵来打我大宋,我大宋为求自保,必退守易守难攻的关中,后必顷全国之力与吴国公一决雌雄,恁地时,你我两家全力争战,必叫胡虏渔翁得利,到那时,吴国公不杀伯仁,伯仁却因吴国公而死,吴国公何以面对天下万民?」

李存听完,淡淡一笑:「你家皇帝穷奢极欲,又酷爱花石,以至苛捐杂税猛如虎,不给我东南民众活路,逼我东南民众不得不反,他尚且能面对天下万民,我有何不可?」

吴敏顿时就被李存给怼得哑口无言。

跟历史上这个时期花石纲一事赵佶还可以将责任推诿给臣子不同。

现如今,因为李存剐了朱勔,坐实了是花石纲逼反的东南民众,赵佶的昏庸基本上已经盖棺定论了。

所以,李邦彦和吴敏就是想帮赵佶辩解,也没办法帮赵佶辩解。

吴敏只能避开这个话题,改为恭维李存道:「吴国公生乃人杰,又为万民而起,自当为万民而计深远。」

想要促成此事的李存,没说「你的意思是,我是人杰,赵佶不是,所以对我的要求就比对赵佶的要求高?」,也没说「你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造反有理,是正义之师?」,更没有提醒吴敏「你这么说话,要是被赵佶知道了,能有你的好果子吃吗?」,而是假装顺着吴敏的话沉默不语起来。

吴敏一看,李存果然像童贯所说得那样「深明大义」,不禁暗喜:「总算被我捉到你的弱点了!」

吴敏继续加大攻势:「自古大英雄皆出自于抵御外敌入侵之上,外臣从未听闻对内恃强凌弱之人可冠以大英雄之名,那燕云十六州自古便是我汉人故地,今已被胡虏强占二百余年,实乃我汉人之耻,外臣狂言,若外臣与大都督易位处之,即便不给外臣秦岭-淮河以南五路疆土,外臣亦会提举大军北上收复我汉人故地,扬我汉人之威,不叫胡虏小觑我汉人无英雄也!」

虽说李存心知,吴敏鬼话连篇,就算真让吴敏坐在自己这个位置上,吴敏也绝不会率军北上的。

可即便如此,李存也让吴敏说得有些意动。

说真的,抛开利益大局什么的不谈,真要是有一个人像吴敏所说的这样,不管不顾,一心带兵北上去跟胡虏干一下,把胡虏打到长城以北,收复沦陷在胡虏手中二百多年的汉人故地燕云十六州,帮汉人将喜欢南下烧杀抢掠的胡虏挡在关外,那这个人可能蠢是蠢了点,但却也真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李存没隐藏自己对这样的大英雄的敬畏,甚至是向往。

这让李邦彦和吴敏大喜过望,他二人不约而同的想:「敢情李贼是一个莽夫!」

这也附和李邦彦和吴敏所想象的李存。

豪侠。

义气千秋。

因看不惯民众遭遇苦难,率众而起。

做事好意气用事。

不屑于内斗,志在封狼居胥,崇尚卫青、李靖那样的大英雄。

头脑灵活的李邦彦和吴敏都能找到佐证。

这个佐证就是虎贲军的名字。

虎贲者,宫廷禁卫军的将领也,亦是勇士也。

李邦彦和吴敏甚至脑补,李存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就是想建一支强军,等待朝廷降下招安,然后为国争战,成为皇帝的亲卫,之后像卫青、李靖那样为皇帝收复燕云十六州,再之后北征漠北,封狼居胥,

马革裹尸。

只可惜,后来造化弄人,李存打着打着突然发现,本想成为皇帝亲卫的他,竟然成了亲卫的皇帝。

这么一脑补,李邦彦和吴敏不禁在心中捶足顿胸!

——李邦彦和吴敏心想,但凡童贯他们那些人给力一点点,眼前这位吴国公就是我大宋王朝的征北大将军了!

可李存「动了动心」之后,就又平静了下去,接着「直言不讳」的说:「你所说确实令我有些动心,然今非昔比,我身后有数千万民众,我岂可不顾他们安危,冒险为你家夺取疆土。」

吴敏一听,忙纠正李存道:「非是为我大宋夺取疆土,而是我大宋以秦岭-淮河以南五路疆土跟吴国公交换燕云十六州加上平滦营三州。」

李存嗤之以鼻:「秦岭-淮河以南五路便在我手边,我唾手可得,何需你家送我?」

吴敏辩解道:「吴国公此言差矣,若我大宋不管北方边界,将北方边界上的那上百万大军调回秦岭-淮河以南五路,号召民众焦土抵抗,莫说吴国公未必真能得此五路,吴国公最后纵然得此五路,亦是经历战火煅烧过的五路疆土,满目疮痍,遍地难民,十室九空,怕只怕十年都未必能够恢复如初。」

接着,吴敏语气一转:「然则,若你我两家达成和约,我大宋将大军自秦岭-淮河以南五路撤出,再号召吴国公所不喜的豪绅大族自此五路撤出,退一步说,即便那时尚有部分豪绅大族留恋故土不愿自此五路撤出,无我大宋大军统领,他等必难成大事。」

说到这里,吴敏不无诱惑的说:「恁地时,吴国公便可兵不血刃尽得秦岭-淮河以南五路疆土,而后秦岭-淮河以南尽归吴国公所有,你我两家南北分治,井水不犯河水,岂不美哉?」

李存听完,品了品,说道:「有点道理。」

李邦彦和吴敏刚露出喜色,李存就语气一转:「然我若率大军北上,家中必定空虚,恁地时,你家趁我家空虚,率大军南下夺我疆土,那我岂不是千古第一蠢货乎?」

「这……」

李邦彦和吴敏心说:「你要不是千古第一蠢货,我大宋便危险了。」

吴敏狠狠一咬牙,说道:「若吴国公不信我大宋,我大宋可先将淮南荆襄两地大军撤出,以示我大宋诚意。」

吴敏此言一出,李邦彦不禁就是一惊,因为这个条件已经超过了赵佶给他们的底线。

李邦彦赶紧看向吴敏。

与此同时,吴敏也看向了李邦彦,然后借着扶冠的遮挡,用唇语对李邦彦说:「不给他亦可自取。」

李邦彦一下子就明白了吴敏的意思是,既然李存可以自己夺取秦岭-淮河以南五路,那他们还不如将主动撤出秦岭-淮河以南五路做个筹码。

李邦彦不是不知道,事情肯定没有吴敏所想象得这么简单。

可双方已经谈到这里了,如果吴敏不许这个诺,也谈不下去了。

关键,李邦彦和吴敏不论谈成什么样,最后都得让赵佶和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来确认。

如果赵佶和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不认可李邦彦和吴敏谈出来的条件,这个和约根本就成不了,更执行不了。

所以李邦彦并没有阻止吴敏继续说下去。

吴敏继续说道:「吴国公得秦岭-淮河以南五路,便可在秦岭淮河一线再建一道防线。比之前多了一道防线,吴国公境内总归安全了罢?」

李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点点头:「这还算有点诚意。」

见李存松口了,李邦彦和吴敏又想松一口气。

可谁想,李存竟然还不知足:「不过还不够。」

这回李存总算是有点

诚意的解释了一句:「以我唾手可得的秦岭-淮河以南五路,去交换我不知得付出多少代价方能取得的燕云十六州外加平滦营三州,不论怎么看,我皆吃亏也,我无法与臣民交代。」

眼见着差一点点就能说服李存了,李邦彦也拿出来了他的底牌:「若此事得以实施,我赵宋可册封吴国公为皇帝。」

这个册封可就不是大国对小国的册封了,而是大国承认你也是大国的册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国崛起以后,主动找辽国要求册封完颜阿骨打为皇帝,可耶律延禧不愿意完颜阿骨打这个他曾经的家奴跟他平起平坐,进而拒绝册封完颜阿骨打为皇帝,女真人一气之下继续向南打,使得辽国一败再败。

换而言之,这个册封主要就是承认你这个国家和你这个皇帝,两国可以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往来。

对于这样的虚名,向来务实的李存,一丁点都不感兴趣。

所以,李存还是摇了摇头,表示还不够。

李邦彦一咬牙,又道:「我大宋可嫁一位帝姬与大都督为妻。」

可李存还是不同意:「我已有正妻,你家帝姬来了,也只能是妾,然则,即便你家帝姬过来给我做妾,亦是不够我与臣民交代的。」

李邦彦这回也豁出去了:「我家可再赠与大都督一些岁币,多少你我两家再慢慢商议,如何?」

李存感觉差不多到赵宋王朝的底线了,所以说:「嗯……岁币就算了,你家直接给我一千万缗金银即可。」

李邦彦急道:「我家哪有恁地多金银,大都督莫要说笑。」

李存淡淡一笑:「五季失图,𤞤狁孔炽。艺祖造邦,基以募士。母畅侈心,要遵遗业。予不胜兹,何以成捷。龙虎兴昌运,山河镇国都。龟畴延宝祚,凤德显灵符。道盛尧咨岳,功高禹会涂。九重方执象,万里定寰区。」

李存此诗一出,李邦彦顿时就知道他又输了。

李存念得这首诗,直指赵宋王朝的内藏库。

所谓内藏库,其实就是赵匡胤活着的时候设置的封桩库,它也叫封椿库。

赵宋王朝对燕云十六州的执念其实从赵匡胤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然,你要是再往前点,说从柴荣,甚至是再往前一些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君主那说起也行。

总之,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所有汉人君主都心心念念的事情。

到了赵匡胤时期,赵匡胤也对燕云十六州陷于契丹之手无法被汉人收复耿耿于怀。

为了表示其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赵匡胤下令将赵宋王朝每年结余的财货置于封椿库储存起来,打算等到财货丰盈之时,或是用这些财货赎回燕云十六州,或是用这些财货来激赏战士以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还留有诏誓:封椿库中的财货,只能用于收复燕云十六州,不得别用。

李存所吟颂的这首诗一共七十二个字。

其每一个字,榜书为一库之号。

换而言之,封椿库一共有七十二座仓库。

而这七十二座仓库,每座都充满盈溢,里面是赵宋王朝积累了近二百年的金银锦绮与各种宝货。

李存相信,不,是知道赵桓在历史上拿出来过这笔钱的李存确定,赵宋王朝的封椿库中肯定有价值一千万缗的金银。

李邦彦有些颓然的说:「外臣做不了这个主,外臣需要派人回去向我大宋皇帝请示。」

李存点点头,又说:「你请示的时候,别忘了再跟赵佶说一声,我还要胶东半岛。」

就算李邦彦和吴敏的性格再好,也受不了李存的贪得无厌了。

而李存也觉得自己要得太多了,万一真把李邦彦和吴

敏给要跑了,那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李存又往回收了收:「不是让你家将胶东半岛割让给我,而是让你家将胶东半岛借我用几年,不然,没有一中转之地,我如何向前线运送恁地多粮草辎重,还是说这粮草辎重由你家为我提供?」

……

……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路上见闻(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赵构:李贼,你不讲武德!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求月票!)第二百零六章 被捉的辽妃和辽国公主们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八十三章 大都督的日常第六十二章 无间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赵明诚教秦桧(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四章 赵构的新妃嫔与李存的初磨合第三百五十六章 赵构:李贼,你不讲武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辽皇后第八十一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存:我屠城!第四百零七章 靖康耻罪魁祸首的末路第六十五章 锁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赵佶头上的又一道绿光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国前线告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个不够,得送俩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存:宋江,吾之陈平第四百一十二章 日本母女第三百九十九章 被李存戴了绿帽子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动第二百五十七章 横扫河北、河东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姬姐妹的交流第三百七十二章 岳飞的大胆战略第三章 乱世来了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欢喜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七十八章 总是棋差一招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乾太子李标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二百六十六章 将所有帝姬都送给李存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贯:大都督你不择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长成第七章 君无戏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换代第六十五章 锁城?第三十章 大将赵憨儿第一百四十一章 交手第一百章 钓大鱼第二百三十章 茂德帝姬赵福金第三百六十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丧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换代第二百二十七章 包围东京汴梁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存:我娘说,落袋为安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赵宋第一百零五章 幸灾乐祸第十章 榜样的力量第二百二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二十九章 二杆子的新名字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存:宋江,吾之陈平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换代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存:朱皇后,久仰大名第二百一十章 赵佶最后的挣扎第二百五十四章 二次伐宋第四百章 给天下美人一个家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适合当义军领袖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存:我屠城!第九十四章 宋军在行动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存回来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猛将如云也没用第二百六十四章 东京汴梁城破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种入浙第二百一十五章 朕帮你把他绿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赵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果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第二高手太子李标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颜仙儿:李存,你如何征服我?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朝亡第七章 君无戏言第八十八章 招降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姬姐妹的交流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红玉?!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统帅——岳飞!第一十四章 诉苦大会第三百三十四章 赵明诚教秦桧(求月票!)第九章 好伙食能顶半个指导员第二百六十二章 六甲神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错,就是有点费丈母娘第三百五十四章 赵构被阉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震中南半岛第一百零八章 衣锦还乡第三百七十二章 岳飞的大胆战略第三章 乱世来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窝囊至极的秦桧(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国号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个帝姬求和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存对赵构的报复(求月票!)第一十七章 送上门来第七十七章 伏击第二百二十章 干宋正式拉开了帷幕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求月票!)第六十一章 规矩奴家懂第二百九十六章 将靖康耻还给金人(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果第六十九章 背水一战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路上见闻(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赵构:李贼,你不讲武德!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求月票!)第二百零六章 被捉的辽妃和辽国公主们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八十三章 大都督的日常第六十二章 无间道第三百三十四章 赵明诚教秦桧(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四章 赵构的新妃嫔与李存的初磨合第三百五十六章 赵构:李贼,你不讲武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辽皇后第八十一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存:我屠城!第四百零七章 靖康耻罪魁祸首的末路第六十五章 锁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赵佶头上的又一道绿光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国前线告急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个不够,得送俩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存:宋江,吾之陈平第四百一十二章 日本母女第三百九十九章 被李存戴了绿帽子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动第二百五十七章 横扫河北、河东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姬姐妹的交流第三百七十二章 岳飞的大胆战略第三章 乱世来了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欢喜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七十八章 总是棋差一招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乾太子李标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二百六十六章 将所有帝姬都送给李存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贯:大都督你不择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长成第七章 君无戏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换代第六十五章 锁城?第三十章 大将赵憨儿第一百四十一章 交手第一百章 钓大鱼第二百三十章 茂德帝姬赵福金第三百六十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丧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换代第二百二十七章 包围东京汴梁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存:我娘说,落袋为安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赵宋第一百零五章 幸灾乐祸第十章 榜样的力量第二百二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二十九章 二杆子的新名字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存:宋江,吾之陈平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换代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存:朱皇后,久仰大名第二百一十章 赵佶最后的挣扎第二百五十四章 二次伐宋第四百章 给天下美人一个家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适合当义军领袖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存:我屠城!第九十四章 宋军在行动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存回来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猛将如云也没用第二百六十四章 东京汴梁城破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种入浙第二百一十五章 朕帮你把他绿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赵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果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第二高手太子李标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颜仙儿:李存,你如何征服我?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朝亡第七章 君无戏言第八十八章 招降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姬姐妹的交流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红玉?!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统帅——岳飞!第一十四章 诉苦大会第三百三十四章 赵明诚教秦桧(求月票!)第九章 好伙食能顶半个指导员第二百六十二章 六甲神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错,就是有点费丈母娘第三百五十四章 赵构被阉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震中南半岛第一百零八章 衣锦还乡第三百七十二章 岳飞的大胆战略第三章 乱世来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窝囊至极的秦桧(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国号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个帝姬求和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存对赵构的报复(求月票!)第一十七章 送上门来第七十七章 伏击第二百二十章 干宋正式拉开了帷幕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求月票!)第六十一章 规矩奴家懂第二百九十六章 将靖康耻还给金人(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果第六十九章 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