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临城下

打下保州后,李存率领大军径直来到了中山府城下。

中山府城中的守将是詹度,他不仅率领全城军民坚壁清野做好了与中山府城共存亡的准备,更是用浇水成冰的方法将中山府城变成了一座冰城。

就这样的冰城,哪怕李存拿炸药包去炸,都炸不开。

退一步说,哪怕李存炸开了一部分,只要詹度率领中山府城中的军民再浇上水,那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将炸开的缺口给修复了。

而且,冰城到处都是站其上稍稍不注意就会摔倒的冰面,就是想强攻,都没办法强攻。

说真的,李存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头一次对一座城池,如此没有办法。

这让李存不禁感慨,历史上,如果赵佶不是支持郭药师这个三姓家奴,而是支持詹度成为燕京的军事第一人,亦或者就让詹度来当燕京的守臣,金人是否就没有南下的机会了?

在这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李存所率领的四五万铁骑可以任意驰骋,但让李存头痛的是:很多城池,就像一道道障碍,让李存和他的铁骑不得不放慢脚步。

这其中,河北三镇——真定、中山、河间,更像是三颗钉子,死死地钉在李存刚要策马加鞭的地方。

如果换成一个求稳的统帅,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是要跟河北三镇死磕到底,将这三根钉子一一拔掉,然后再继续南下。

可熟知这段时期历史的李存却知道,河北三镇这三根钉子真不是那么好拔的。

中山府守将詹度,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智将,他一招浇水成冰,就让李存在明年开化以前拿中山府城一点办法都没有。

真定府守将是刘韐,也是一个难缠的角色,历史上,他守卫的真定府,也是让金人望城兴叹。

历史上的河间府守将是陈遘,后来陈遘又接替詹度成为中山府守将。

当时,整个河北,到处都是金国的铁骑,其它地区全都被金人所占,只有中山府城和河间府城,像两棵小树苗,孤零零地立在那里,随时都在遭到狂风暴雨的摧残,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陈遘率领中山府军民一直苦苦坚守了两年零四个月,

他们吃战马、吃树皮、吃草根,吃一切能吃的,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就这样,金人都没能打下陈遘守卫的中山府,而是出现叛徒杀死了陈遘一家十七口,中山府城才被攻破。

最后,金人看到陈遘的尸体都敬畏的说:「南朝忠臣也。」,恭恭敬敬的收敛起陈遘的尸身,将他葬在铁柱寺。

不过,此时的陈遘已经被李存给收服了,丢到中南半岛,去镇守大干王朝的南疆了。

那是不是说,河间府城就好打了?

不好意思,河间府城的守将,虽然不是陈遘了,但也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历史上,就是此人从陈遘手上接过了河间府,使得「河间保卫战」守了十四个月,在金军俘获赵佶、赵桓北返的途中,他们还试图用皇帝的命令让河间府(以及中山府)的军民开城投降,可是,却没一个人听赵佶和赵桓的命令,最后落得全城战死,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的结局。

河北三镇不是不能打,但肯定不是轻易就能打下来的。

关键,熟悉这段时期历史的李存清楚,河北三镇虽然如鲠在喉,让自己很不舒服,但绕过此三镇,对整个战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关键的关键,李存着急南下将赵氏一锅端了。

所以,鉴于河北北部已经被李存给彻底收复了,李存令韩世忠率领部分金吾军南下将河北三镇给锁上,而李存则率领大军继续南下,长驱直入,直扑东京汴梁城。

李存要孤军深入,肯定遭到了很多保守的人的反对

,他们认为,李存是大干王朝的皇帝,关系重大,绝不能以身犯险。

当然,也有不少人支持李存这个大胆的战略战策。

这其中又以最想表现他自己的郭药师最为积极,他劝李存道:「宋朝未必有备,汴京富庶及宫禁中事,非辽国之比,今陛下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势,急趋大河,将士必破胆,可不战而还。苟闻有备,耀兵河北,虎视宋朝,以示国威,归之未晚。不如姑行。」

李存没有浪费口水去跟那些不支持自己这个大胆的战略战策的人解释什么,而是直接下令:继续南下。

与此同时,岳飞仍在锁着太原城。

在此期间,岳飞也没有闲着,他把太原城附近的所有县城、堡寨、关隘全部打通,使其彻底跟云地连成一片。

最近这段时间,岳飞正在研究怎么攻打由折家军控制的麟、府、丰三州。

如果岳飞能将这三个州打下来,那么大干王朝在河东北部地区的统治就将变得安稳了。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大干王朝要跟西夏接壤了。

另一边,自从岳飞击败了孙翊,又在汾河北岸交城一带连续击败了折可求、刘光世等所率领的六万多援军了之后,赵宋王朝新的援军迟迟不见到来。

这使得张孝纯心急如焚,他很怕哪天,岳飞突然不锁城了,改为攻打太原城。

那样的话,太原城十有八九将会沦陷。

而王禀却不像张孝纯那样患得患失,他偶尔还会率领一队轻骑出城偷袭一下锁城的干军。

前天,王禀还捉了一个干军小校回来。

从那个干军小校的口中,张孝纯、王禀等太原城中的人,不仅得知岳飞已经将附近的地区全部打下了,还得知李存已经亲率大军南下伐宋了。

张孝纯得知这些事情了以后,心情非常沉重,他感到太原城已危在旦夕。

为了避免更大伤亡,为了防止干军屠城,张孝纯产生了开城投降的念头。

这天,张孝纯召集诸监司开会商议开城投降一事。

王禀得知后,立即率领刀手五百人来到知府府衙拜谒张孝纯。

王禀让刀手们列队于府衙门前,他大声问道:「汝等欲官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说:「为朝廷立功,则官可得。」

王禀又问:「汝等欲赏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说:「为朝廷御敌,则赏可致。」

王禀接着又说:「汝等既欲官,又欲赏,宜宣力尽心,以忠卫国。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

众人举起大刀回答:「愿以此戮之!」

王禀问:「如禀言降,当如何?」

众人又举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王禀又问:「宣抚与众监司言降,当如何?」

众人又举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张孝纯见状大惊,自此以后,绝口不再提投降一事,而城中的兵权尽在王禀手中。

此时,太原城中的军队与居民合计大约有两万余人,张孝纯和王禀号令全城行动起来,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居民全部发给武器武装起来,分派地段,昼夜守城。

他们又在土城之外挖掘了一条战壕,在土城之内又筑起了一道重城,并对城内存粮实行军事管制,不分贫富,均按人头每日供应。

张孝纯坐镇府中,统筹后勤安排。

而王禀则每日在城墙上督战守城,他身先士卒,每日往来驰驱,凡有告急之处,他都亲自前往查看。

所以,跟河北三镇一样,

太原城也做好了长期抵抗的准备……

在李存亲率大军大举南下之际,在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的劝谏下,赵佶改变原来的让赵桓以皇太子的身份留守东京汴梁城抵御干军入侵的计划,改为装病禅位,将皇帝之位传给了赵桓。

而赵桓则在哭哭啼啼中于福宁殿中继位,成了赵宋王朝新的皇帝。

赵桓继位了之后,按照惯例大赦天下:

「我国家创业守成,绍二百年之祚运;宅中图大,奠三万里之幅员。肆及眇躬,嗣膺神器。永念缵承之重,惧剧春冰;载惟临御之艰,忧深朽索。矧今边陲未靖,师旅方兴,肆推旷荡之恩,用慰迩遐之望,可大赦天下。应赦书到日,昧爽以前,罪人除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赦,基余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证未结证,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随后,赵桓颁布圣旨,皇太子妃朱琏被立为钦宗朝皇后,东宫重臣、赵桓相处有十年之久的耿南仲被任命为资政殿大学士、佥书枢密院事。

接着,赵桓又下诏,任命在赵桓继位的过程当中立下大功的吴敏为中大夫、门下侍郎,任命在终南山豹林里隐居的老将种师道为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河北河东路制置使兼都统制,任命帮赵桓当住赵楷的步军都指挥使何灌为河北河东路制置使兼副都统。

赵佶禅位给赵桓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赵宋王朝的很大一部分官员都以为,李存发动这场侵略针对的是赵佶,他们将皇帝换成口碑还不错的赵桓,李存就会停止南下,然后坐下来跟赵宋王朝谈判,商量两家该如何和平共处。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桓一当上皇帝,就派人带着他的手诏前往河北、河东诸州军,严令他们不得轻举妄动。

此事大大方便了李存。

因为宋军打不还手,李存很轻易的就攻打下来了庆源府、信德府等城,大军直逼赵宋王朝在北方的最后一道防线——黄河。

赵桓君臣得知,李存明知他们赵宋王朝已经换了一位恭俭仁慈的皇帝,还继续南下,并且马上就要打到黄河了,一下子就慌乱了起来。

赵桓连忙任命梁方平为威武军节度使,火速率军前去守卫浚州黄河大桥。

梁方平是赵桓的亲信,属于东宫出身的宦官,他也是继童贯、谭稹,赵宋王朝第三个担任统军将帅的宦官。

去年和前年,由于天灾和人祸,河北、京东多地,盗贼蜂起,张迪、高托山等人也率众起义。

当时,在赵桓的举荐下,赵佶认命梁方平为统帅,率领刘光世等将前去平叛,稳定了河北、京东地区的局面,立下了不少功劳。

所以,赵宋王朝的不少人,都认为梁方平拥有统兵的才能,甚至有人认为,梁方平可能比童贯更能打。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桓才派梁方平去守卫东京汴梁城的最后一道天险黄河,希望梁方平能将干军挡在黄河以北。

此时的黄河上,一共有两座黄河大桥。

一座是建成于唐代的蒲津桥,位于河东蒲州;

第二座就是建成于政和五年的浚州桥。

蒲津桥与东京汴梁城的防御无关,暂且先不说,只说这座浚州桥。

浚州桥跨越大伾、凤凰、紫山,分为两段:

大伾至凤凰一段叫天成桥,属于浚州;

凤凰至紫金一段叫荣光桥,后改名圣功桥,属于滑州。

这「天成」和「荣光」之名都是赵佶御赐的。

此桥可谓东京汴梁城在北方的门户,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可以说,能否守住这座浚州桥,能否守住黄河,事关赵宋王朝的都城东京汴梁城的安危。

在派梁方平去守卫浚州桥的同时,

赵桓又派遣何灌领兵二万去守卫黄河。

对于赵桓的这个命令,何灌很抗拒。

何灌认为,大干王朝此次以有心算无心,必定兵强马壮,兵锋难挡,而赵宋王朝这边,目前严重缺少可战之军,处处防御,还不如放弃别的险关,集中力量据易守难攻又粮草充足的东京汴梁城而守,等勤王军到来,再里应外合反击,况且黄河沿线太长,根本就不是两三万人马就可以守得住的,而且目前是冬天,一旦黄河结冰,那么黄河就肯定无法坚守,将东京汴梁城中现在仅有的一点禁军全都调去守卫黄河,万一守不住黄河,那么赵宋王朝有可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可太宰白时中,就是一个纯纯粹粹靠熘须拍马当上宰相的文人,根本就不懂兵,他见何灌不愿去守卫黄河,还以为何灌畏敌不敢面对大干王朝的兵锋。

所以,白时中强硬的任命何灌为武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副使,强令何灌立即率军去守卫黄河。

此时,京畿地区,可以说是,既无良将,又无强兵,赵宋王朝昔日战斗力最强的京畿禁军,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群只会修园林、修宫殿的匠人。

高求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也只不过东拼西凑出来了两万「禁军健勇」。

梁方平从这两万「禁军健勇」中挑选出来了七千人,给他们配上战马,组成七千马军。

赵桓君臣便让梁方平率领这支「精锐骑兵」去守卫黄河大桥——浚州桥。

可这七千「精锐骑兵」中的很多人,上了战马以后,双手死死的抱住马鞍,根本就不敢放手。

这种情况下,这些「精锐骑兵」,别说是在马上打仗了,就是不从战马上掉下去,他们都得烧高香。

东京汴梁城中的民众见到这些「精锐骑兵」的本事如此不济,无不大笑不已。

Wωω.Tтkā n.C○

究其原因,这些「禁军健勇」已经太久没有打过仗了,有些可能从其加入到京畿禁军那天开始就没有摸过兵器,他们一直在给赵佶修皇宫、修艮岳万岁山或是为高求高太尉干各种各样的工程,让他们这些手艺人去打仗,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至于让何灌统领的那两万人,直到出发前都没有凑齐。

迫不得已,兵部只能从东京汴梁城中抓一些泼皮无赖充数。

其战斗力也可想而知……

第三百零九章 金人:这是奇耻大辱!(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割地和亲第一百三十章 我错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存:我就要玩这么大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五十一章 二哥这人能处第三百三十八章 陈箍桶:苗傅、刘正彦听封(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明矾密信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祚在海上筑宫室待陛下久矣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边风第三百六十一章 五年!第七十八章 总是棋差一招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四十六章 杭州!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八十九章 割地和亲第三百六十六章 赵桓“进大观园”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动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五十三章 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适合当义军领袖第四百章 给天下美人一个家第三百三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错,就是有点费丈母娘第二十七章 看走眼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赵桓“进大观园”第二百八十章 你高攀不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边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三十六章 三分之势第九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见李清照第三百八十六章 李存的后宫生活多姿多彩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二百零三章 怨妇李清照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辽皇后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贯:别打,有事好商量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五十一章 二哥这人能处第六十章 二浙第一世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赵构:大丈夫何患无妻第二百三十五章 李师师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来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五章 赵佶:赵桓你真是你爹的好儿子第二十九章 二杆子的新名字第二百零二章 李存:李清照你好大的胆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清照:求官家见赵明诚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辽皇后第三百八十六章 李存的后宫生活多姿多彩第一百三十七章 胜负第一章 造反大会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构改名为“李构”(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干部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狱”的两个小宫女(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四章 赵构被阉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红姑:他才是魔鬼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长成第二十九章 二杆子的新名字第三百零一章 李存:朕和赵构不是外人(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三分之势第八十五章 我不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过去的新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神器?!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朝亡第一百零六章 最后的倔强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狱”的两个小宫女(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没有白辛苦第七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女海盗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存:我娘说,落袋为安第四十一章 能当个妾就不错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后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须有(求月票!)第一百零三章 任重道远第二百三十二章 赵宋皇后嫁给大干皇帝第四十二章 闻战则喜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存:朱皇后,久仰大名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丧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朝亡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三十章 大将赵憨儿第二百三十四章 帝姬的美好回忆第二十四章 埋伏第八十章 年富力强步穿杨第一百七十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第五十九章 陈箍桶的大胆建议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第二高手太子李标第一百一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清照:你去看看病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辽皇后第四章 大势已成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赵明诚:你腹中的孽种是谁的?!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者归来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者归来
第三百零九章 金人:这是奇耻大辱!(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割地和亲第一百三十章 我错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存:我就要玩这么大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五十一章 二哥这人能处第三百三十八章 陈箍桶:苗傅、刘正彦听封(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明矾密信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祚在海上筑宫室待陛下久矣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边风第三百六十一章 五年!第七十八章 总是棋差一招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四十六章 杭州!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八十九章 割地和亲第三百六十六章 赵桓“进大观园”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动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五十三章 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适合当义军领袖第四百章 给天下美人一个家第三百三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错,就是有点费丈母娘第二十七章 看走眼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赵桓“进大观园”第二百八十章 你高攀不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边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三十六章 三分之势第九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见李清照第三百八十六章 李存的后宫生活多姿多彩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二百零三章 怨妇李清照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辽皇后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贯:别打,有事好商量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五十一章 二哥这人能处第六十章 二浙第一世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赵构:大丈夫何患无妻第二百三十五章 李师师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来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五章 赵佶:赵桓你真是你爹的好儿子第二十九章 二杆子的新名字第二百零二章 李存:李清照你好大的胆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清照:求官家见赵明诚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辽皇后第三百八十六章 李存的后宫生活多姿多彩第一百三十七章 胜负第一章 造反大会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构改名为“李构”(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干部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狱”的两个小宫女(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四章 赵构被阉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红姑:他才是魔鬼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长成第二十九章 二杆子的新名字第三百零一章 李存:朕和赵构不是外人(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三分之势第八十五章 我不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过去的新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神器?!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朝亡第一百零六章 最后的倔强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狱”的两个小宫女(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没有白辛苦第七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女海盗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存:我娘说,落袋为安第四十一章 能当个妾就不错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后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须有(求月票!)第一百零三章 任重道远第二百三十二章 赵宋皇后嫁给大干皇帝第四十二章 闻战则喜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存:朱皇后,久仰大名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丧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朝亡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三十章 大将赵憨儿第二百三十四章 帝姬的美好回忆第二十四章 埋伏第八十章 年富力强步穿杨第一百七十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第五十九章 陈箍桶的大胆建议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第二高手太子李标第一百一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清照:你去看看病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辽皇后第四章 大势已成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赵明诚:你腹中的孽种是谁的?!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者归来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