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茂德帝姬赵福金

干军兵分两路气势汹汹的杀来,己方的防御又出现了两个巨大的漏洞。

这让不少宋军将士吓得掉头就往城下跑。

可就在这时,原本守卫北面城墙的何灌,突然带着大量的宋军杀来。

见到这些胆敢擅自逃下城墙的宋军将士,何灌二话不说就张弓搭箭向这些逃兵射击,并大声呵道:「胆敢擅自撤退者,杀无赦!」

在何灌的雷霆手段的震慑之下,西面城墙上的守军再也不敢跑了。

此时,已经有近百干军将士爬上了城墙。

见此,何灌身先士卒,与这些干军将士展开了厮杀。

先登的这批干军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他们以一击十不敢说,但一个打四五个没怎么经历过战阵洗礼的宋军将士肯定没有问题。

关键,先登的这批干军将士,人人都带着不少轰天雷,这让他们能对宋军造成巨大的杀伤。

如果不是何灌带来了三千增援的宋军将士,如果不是何灌抱着必死的精神勇敢作战,被轰天雷炸伤了仍然死战不退,别看爬上城墙的这批干军将士不多,也肯定能夺下这片城墙,然后慢慢接应后续干军的到来。

然而——

正是因为有何灌以身作则,不少宋军将士都杀红了眼,开始跟干军将士玩命,他们不顾轰天雷的可怕,顶着轰天雷往上冲,然后一有机会就抱着干军的将士往城下跳。

在付出了不知多少人命的情况下,在老将何灌力战不退最后以身殉国的情况下,宋军将士可以说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是打退了干军将士的这波攻击。

——这主要也是因为,赵立事先并没有准备在这里发起进攻,因此在这里准备得很不充分,使得干军将士只能一点一点的靠木筏过河,进而使得干军的后续攻击跟不上,否则,再有十个何灌,宋军将士就是再拼,恐怕也抵挡不住干军夺取这段城墙,甚至是夺取东京汴梁城。

另一边,干军和宋军在被炸药包炸出来的那个缺口处展开了浴血拼杀。

曾经有好几次,干军的将士都打进了城中。

可第一次由于徐处仁亲临战场第一线指挥这场战斗,使得宋军将士的士气大振,然后从上到下全部奋勇作战,结果,他们仗着人数的优势,将干军将士又给打了出来。

很快,在干军越聚越多了之后,干军将士靠着轰天雷和虎蹲炮的强大火力,又打进了汴梁城。

可得知战场情况不妙了之后,赵佶的第九子赵构,连忙跑进皇宫,请赵桓立即派亲卫去增援。

此时,已经有大量的赵氏皇族和宗族逃出东京汴梁城,散落在各地州县。

不过也有一些赵氏的皇族和宗族并没有离开东京汴梁城。

比如,赵佶的两个弟弟燕王和越王。

比如,赵佶的五子肃王赵枢。

….

比如,赵佶的五女茂德帝姬赵福金和二十一女柔福帝姬赵多富。

还有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

赵构的母亲韦氏出身贫寒,在怀赵构之前只是平昌郡君,怀赵构期间才进封婕妤,生下赵构以后累封婉容,不算是比较有权势的妃嫔,娘家也没有什么势力。

好在,赵构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并学习琴、棋、书、画,尤其在书法上颇有造诣,他彷得瘦金体,差不多有赵佶的六七成功力,他的行书圆和润媚、劲健隽秀,颇得「二王」的精髓。

同时,赵构也习武,能挽弓至一石五斗,达到武学上舍生(一石三斗)的水准。

可以说,赵构文武双全。

对于赵构的请求,赵桓有些迟疑,因为要是把他这些精锐

的亲卫派去增援,他的安危就没法保证了。

见赵桓犹豫,赵构劝道:「都城若破之,官家纵有护卫,又能如何?」

赵桓一想也是,问道:「何人可统之?」

赵构挺身而出,说道:「若皇兄信得过九弟,九弟愿往。」

随后,赵构又康慨激昂的说道:「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我赵氏子弟不抛头颅洒热血,何人肯为我赵氏效力?!」

赵桓觉得赵构很有气魄,也很有担当,他很是欣慰,随即任命赵构为都统,率领他的亲卫去增援。

在赵构的率领下,赵桓的亲卫迅速到达战场,然后参战。

这些赵桓的亲卫,在赵构的带领下,顺着内环路上了城墙,然后凭靠在马面战棚上躲在女墙后连续向干军射击。

由于赵桓的亲卫箭法精湛,很多干军将士都应弦而倒。

结果,干军又一次被打出了东京汴梁城。

可是,没过一会,干军故技重施,再次以虎蹲炮和轰天雷开路,很快就又打进了东京汴梁城。

徐处仁见干军的攻势实在是太勐了,宋军有抵挡不住的架势,他迅速招募上千名敢死队,然后缒城而下,去烧毁干军的木筏。

与此同时,宋军将士浴血奋战,赵构率领的赵桓的亲卫也是拼命的射杀干军的将士。

被宋军的敢死队烧掉了大量的木筏了以后,豁口这里的干军也有些后继无力了。

关键的关键,此时天已经亮了,宋军借着晨曦看出来了干军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全都是羊攻,因此,他们从另外三个方向抽调来了不少援军来增援西面这面城墙。

李存拿起千里镜看了看战场上的形势,然后下令鸣金收兵。

见此,赵立很不甘心的跑过来面见李存:「求陛下再给臣一个时辰,臣定然能打下这东京汴梁城。」

这次伐宋,李存没带那些曾经立下过大功的战将,只带了赵立等以前并没有太多机会出战的将领来伐宋。

所以,赵立很想把握住这个机会一战成名,拉进他与赵憨儿、韩世忠、吴玠等将领之间的差距。

….

可机会李存给赵立了,但是赵立却没有把握住。

对此,赵立很不甘心,他怕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立大功的机会了!

李存拍了拍赵立的肩膀,说道:「欲速则不达,你若肯花些时间在护城河上填出几条兵道,此战又岂会至此?」

见李存一语就道破了他此战失利的关键,赵立顿时就明白,这仗肯定打不下去了。

赵立不敢违抗李存的命令,所以他只能很不甘心的应道:「诺。」,然后去组织退兵。

再说赵宋王朝那边。

见干军退兵了,从赵桓往下,赵宋王朝的人,无不暗呼侥幸!

虽然干军退去了,可干军将士的战斗力之强、战斗意志之坚,干军火器之犀利,赵宋王朝的人这次是充分领略到了。

不夸张的说,很多人都曾以为,东京汴梁城这次肯定丢了。

要不是,在关键时刻,老将何灌反应快,放弃部分北面城墙的防御,亲自增援西面城墙,又极有牺牲精神。

要不是,赵构请来了战斗力强悍的赵桓的亲卫。

要不是,徐处仁反应快派出敢死队去烧掉了干军的大量木筏。

要不是,宋军上下奋力。

此战,宋军必败无疑。

可虽说赢得了这一战。

但是,除了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底层将士以外,其他人全都没有高兴,只有深深的沉重,甚至就连一直主战的徐处仁都不例外。

赵桓更是在第

一时间将李邦彦等宰执大臣叫到福宁殿来商量对策。

又听说李棁、郑望之、高世则和李邺也回来了,赵桓立即派内侍去宣四人觐见。

事实上,到现在,赵桓都没有搞明白,怎么李棁等人去出使了一趟青城,大干王朝就发动了一场这么凶勐的攻击?

李邺是奉赵佶的命令前去拜见李存请和的。

算算时间,那差不多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了。

赵桓觉得,李邺跟干军接触得时间最多,可能知道的更多一些,便让李邺最先汇报。

一听赵桓让他汇报情况,早已经憋了一肚子话的李邺,立马就说道:「干军精锐,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敌强我弱,朝廷宜速与之议和也……」

李邺这番话一出,让在场的赵桓君臣,无不震惊得无以复加。

——后来,李邺的这席话传到了东京汴梁城中,让东京汴梁城中的军民也全都震惊不已,不少人在给李邺送了一个「六如给事」的外号的同时,对干军更加害怕!

李棁很赞成李邺对干军的判断。

所以,在李邺说完他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了以后,李棁随后主动说道:「干军的确兵强马壮,乃我军远远不及也,敌强我弱,未可轻易抵挡,此次我大宋打退干军攻击,只凭侥幸,非战之力,宜从速许之,不可缓也。」

….

李棁的这番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很少见的,就连之前一直主战的徐处仁都没有出言反对。

事实上,在看过干军的真实战斗力以及干军的火器的犀利程度了之后,徐处仁已经有些后悔没让赵桓逃去陕西了。

真不是徐处仁懦弱,而是徐处仁真的没有把握再一次打退干军的进攻了。

赵桓君臣缓和了一会之后,郑望之才出列,然后将他们出使青城的过程如实奏报,并主动说起:「大干皇帝胃口极大,势要割据河北、河东,以大河为界,又索要金千万锭、银两千万锭、绢帛千万匹,牛马各万。」

听到李存索要的条件哪样都不是赵宋王朝能答应的,徐处仁说:「犒师之钱,实天文数字,我大宋竭尽天下,亦不足以充其数,况一城乎?必以策使其酌减至一合理之数量。河北、河东乃我大宋屏障,又辖数十州县,且塘泺险阻皆在此二地,又且我等皆知,大干皇帝非只欲河北、河东,乃欲中原,使其疆土贯连,任地时,割之,我大宋何以立国?何况,保塞乃翼祖、顺祖、禧祖陵寝之所在,子孙奈何与人?」

徐处仁又说:「为今之计,莫若以议和之名,实缓兵之计,拖延几日,待我大宋勤王大军四方云集,大干以孤军深入我大宋腹地,势不敢久留,必怕我大宋擒贼先擒王,任地时,其所得虽不逞心如意,也必求速归。后我大宋再视情况与大干约盟,以重兵护卫干军出境。如此,大干定不敢再轻视我大宋,两朝之和方可久也。」

徐处仁说得很好,不,应该说,徐处仁的饼画得很好。

可问题是,大干王朝会让赵宋王朝牵着鼻子走吗?

就在这时,有前线内侍来报:「陛下,大事不妙矣,干军正集中兵力填充护城河,其速甚快,最多三二日,怕是就会填出数条攻城兵道。」

赵桓君臣一听,全都大惊失色!

昨夜那一战,谁都清楚(不清楚的,也听明白人讲清楚了),干军之所以没能攻打下来东京汴梁城,主要就是因为干军过护城河的速度太慢了,导致后继无力。

现如今,干军已经在弥补这个不足了,那等大干王朝的兵道填好之日,恐怕就是东京汴梁城城破之时。

缓兵之计?

这种情况下,怎么施展缓兵之计,大干王朝会给赵宋王朝施展缓兵之计的机会吗?

赵桓连忙看向自己的一众宰执重臣。

结果,连刚刚嚷嚷得特别欢的徐处仁,此时都是皱眉不语。

见没有人说话,赵桓看向自己的宰相李邦彦。

不想,李邦彦突然给赵桓使了个眼色。

赵桓很机灵,立即就反应过来,李邦彦这是想要单独跟他说自己的看法。

赵桓很迫切的想要知道李邦彦到底有没有退敌之策。

所以,赵桓冲张邦昌等人摆摆手,说道:「诸位爱卿先回去想想,如何才能退此强敌保全我大宋宗庙不失,若有良策,朕必不吝惜赏赐。」

….

一众宰执听言,告退离去。

李邦彦也跟着众人一块离开了。

不过很快李邦彦就又一个人回来了。

见此,赵桓问:「爱卿有何退敌良策?」

李邦彦没有回答,只说:「愿请间。」

见李邦彦如此慎重竟然连宦官都防,赵桓不禁有所期待,然后将内侍也给撵了出去。

等殿中只剩赵桓和李邦彦。

李邦彦才说:「李给事和李枢密所言必真无疑,干军绝非我大宋可力敌之强敌,且干军今已兵临城下,而我大宋又准备不足,唯有议和,方能保全我大宋江山社稷。」

赵桓说:「朕亦想议和,奈何大干皇帝胃口太大,他索要条件,无一条我大宋可应之。」

李邦彦沉默了一会,才试探道:「割河北、河东怕已是必然之势也。」

赵桓听言,也沉默了——他何尝不知,大干王朝谋划北伐这么长时间,不将河北、河东割让给大干王朝,大干王朝岂会善罢甘休?

赵桓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又说:「金银绢帛之数亦不是我大宋可应下的。」

见此,李邦彦哪能不知,赵桓动了将河北和河东割让给大干王朝的心思?

不过,李邦彦并没有点破这一点,而是顺着赵桓的话,说道:「数目确实太大,可应给大干一百万两金,两百万两银,一百万匹绢帛,牛、马各千,羊一千。」

赵桓说:「只怕大干不肯削减至此也。」

这回,李邦彦沉默了更久。

直到赵桓的耐心都快被李邦彦给磨光了,李邦彦才又说:「臣曾出使过大干,听干臣田貌言,大干皇帝曾盛赞茂德帝姬之貌,言茂德帝姬乃世间极品美人,可惜有缘无分。」

赵桓只是胆小懦弱,不是傻子,怎么会不明白李邦彦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李邦彦已经不是第一个给赵桓出这个主意的人了。

第一个给赵桓出这个主意的人是耿南仲。

早在赵佶还没有离开东京汴梁城时,耿南仲就劝赵桓将赵福金留下,言赵福金或许是一张护身符。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桓才让朱琏将赵福金叫到宫中,然后将赵福金留下。

赵福金可能也猜到了赵桓的打算。

所以,赵福金派人去告诉蔡鞗她要留在宫中陪皇后,不出逃了,让蔡鞗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去陕西找赵佶。

蔡鞗也不傻,怎么会猜不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

自从几年前,李存指名道姓要赵福金,赵宋王朝的人就没有不知道李存对赵福金感性趣的。

而且,打赵福金主意的,可不只有赵桓,赵佶也曾动过拿赵福金去议和的念头。

只不过,李存更重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选择了放弃赵福金。

….

可这并不意味着李存就对赵福金不感性趣。

恰恰相反,帝王,尤其是像李存这么强势的帝王,惦记的女人,怎么会得不到?

自从李存越来越强大,不只是赵福金,甚至就连蔡鞗也想过,有一天李存有可能会夺走他的爱妻。

可知道了又能如何?

蔡鞗要是一个强势之人,又怎么可能尚驸马?

要知道,但凡是在政治上有那么一点点抱负的人,都不会选择当驸马这条路的。

关键,自从皇帝从赵佶换成了赵桓以后,不被赵桓看重的蔡家,很明显已经显露出来颓势了,这样的蔡家根本就帮不了蔡鞗保住赵福金。

这种情况下,蔡鞗就是明知道赵桓有可能将他的爱妻献给李存,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面对爱妻有可能被夺的情况,蔡鞗只能安慰他自己说「我必是自己吓自己,许是皇后的确想叫帝姬相陪,只是我多想了」,然后蔡鞗就带着他和赵福金的两个孩子跟蔡家人一块追赶赵佶去了。

虽说赵桓早有这个准备,但不和亲这事一向是赵宋王朝最大的骄傲,所以赵桓还是有些犹豫:「此事当真可行?李贼已数拒五妹也。」

见赵桓并没有反对将赵福金献给李存的意思,李邦彦立马说道:「有些事,站着说,李贼未必会听,但若是躺着说,李贼或许听之。且李贼若纳了茂德帝姬,便是官家妹婿,亲戚之间去谈议和条件,或许要好谈不少。」

赵桓被李邦彦说动了。

关键, 都这种时候了,别说嫁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就是赵桓嫁女儿能解决问题,赵桓都会毫不犹豫将他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给李存送去。

可话又说回来,虽然赵桓已经动心了,但他还是装着犹豫不决。

李邦彦见此,劝道:「城下之战,江山社稷之安危,请官家速决,以免错失良机。」

赵桓不敢也不愿冒险继续抵抗大干王朝的入侵,他甚至都不敢也不愿再跟大干王朝交手了。

现在,赵桓只想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和自己的小命。

所以,赵桓一咬牙,然后对外面喊道:「去将皇后请来。」

……

……

第一十六章 尾大不掉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国号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存:朕要窃玉偷香(求月票!)第四百一十章 拆长城第四十章 我代你调教一十二日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赵宋第二百二十七章 包围东京汴梁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郭药师:李存你卸磨杀驴!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贯:大都督你不择手段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养出来的接班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赵佶:我大宋已立于不败之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赵桓: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刀的速度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温也第五十六章 赵佶的应对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存斩蛇第一百八十九章 没有白辛苦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存很爽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接姑爷归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赵佶:我大宋已立于不败之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疾风知劲草第一百一十章 我家大小姐尚红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一百零八章 衣锦还乡第三百五十四章 赵构被阉了第一百零二章 惊蛰,微风第二百九十四章 赵构:我有百万大军!(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个帝姬求和第一百零九章 老情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炮射程内全部碾压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存:朕要窃玉偷香(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九章 儿子多到泛滥成灾(求月票!)第九十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二百八十七章 抱得美人归第九十六章 方腊:我拥兵万第一百零一章 请进军,战大胜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统帅——岳飞!第三百二十七章 静水深流(求月票!)第一百一十章 我家大小姐尚红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国的优势第一百三十二章 陈妙真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构改名为“李构”(求月票!)第五十三章 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第六十三章 明矾密信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中的那个女人是谁?!(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二百九十六章 将靖康耻还给金人(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时候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半老徐娘李清照第四百一十章 拆长城第八十四章 如出一辙第四百一十章 拆长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干部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求月票!)第二十二章 见过弟妹第三十四章 整军和监军第一百二十五章 粮食的战争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第三百六十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决战第二百七十二章 赵氏之女全入李存后宫第三百零二章 赵佶的眼泪(求月票!)第一百九十章 换成了真男人第三百六十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一百零七章 反思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腊:追悔莫及第一百五十六章 议和罢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佶、赵桓、赵构三皇相见第一十五章 包康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国号第二十二章 见过弟妹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当此事并未发生过(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二章 彻底撕破脸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凭夫贵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的孩子你不配养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存:赵宋是我的了第三百零七章 全都千刀万剐(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声大噪的岳飞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师道:仗,是这么打的第九章 好伙食能顶半个指导员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第四十八章 可恶至极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路向东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彻底撕破脸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个第一百三十章 我错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处境艰难的朱皇后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四百一十章 拆长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存:赵宋是我的了第一百七十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第七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来了第二十七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八十八章 招降
第一十六章 尾大不掉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国号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存:朕要窃玉偷香(求月票!)第四百一十章 拆长城第四十章 我代你调教一十二日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赵宋第二百二十七章 包围东京汴梁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郭药师:李存你卸磨杀驴!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贯:大都督你不择手段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养出来的接班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赵佶:我大宋已立于不败之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赵桓: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刀的速度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温也第五十六章 赵佶的应对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存斩蛇第一百八十九章 没有白辛苦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存很爽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接姑爷归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赵佶:我大宋已立于不败之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疾风知劲草第一百一十章 我家大小姐尚红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一百零八章 衣锦还乡第三百五十四章 赵构被阉了第一百零二章 惊蛰,微风第二百九十四章 赵构:我有百万大军!(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个帝姬求和第一百零九章 老情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炮射程内全部碾压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存:朕要窃玉偷香(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九章 儿子多到泛滥成灾(求月票!)第九十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二百八十七章 抱得美人归第九十六章 方腊:我拥兵万第一百零一章 请进军,战大胜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统帅——岳飞!第三百二十七章 静水深流(求月票!)第一百一十章 我家大小姐尚红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国的优势第一百三十二章 陈妙真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构改名为“李构”(求月票!)第五十三章 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第六十三章 明矾密信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中的那个女人是谁?!(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二百九十六章 将靖康耻还给金人(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时候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半老徐娘李清照第四百一十章 拆长城第八十四章 如出一辙第四百一十章 拆长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干部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横扫草原,二十年横扫世界(求月票!)第二十二章 见过弟妹第三十四章 整军和监军第一百二十五章 粮食的战争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第三百六十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决战第二百七十二章 赵氏之女全入李存后宫第三百零二章 赵佶的眼泪(求月票!)第一百九十章 换成了真男人第三百六十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一百零七章 反思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腊:追悔莫及第一百五十六章 议和罢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佶、赵桓、赵构三皇相见第一十五章 包康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国号第二十二章 见过弟妹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当此事并未发生过(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二章 彻底撕破脸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凭夫贵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的孩子你不配养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存:赵宋是我的了第三百零七章 全都千刀万剐(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声大噪的岳飞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师道:仗,是这么打的第九章 好伙食能顶半个指导员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第四十八章 可恶至极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路向东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彻底撕破脸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个第一百三十章 我错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处境艰难的朱皇后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四百一十章 拆长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存:赵宋是我的了第一百七十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第七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来了第二十七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八十八章 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