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丰收了(求月票!)

得知了秦桧作出的选择,李存不禁感慨:“聪明人可真多啊!”

赵明诚就不用多说了,那就是一个老滑头,把他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于情于理,李存都会让他安度晚年。

再者,在李存看来,赵明诚也没有几年好活头了。

而且,赵明诚贪污得那点小钱,真不够李存看的。

而秦桧嘛?

老实说,李存真用得挺顺手的。

李存这真不是在抬举秦桧。

叫李纲、赵鼎、李光这些人,包括现在的宰相吕将,他们搞一搞政治、搞一搞传统的农业经济什么的还行,搞这种新生的海上贸易,他们这些死脑筋还真玩不转。

也正是因为如此,虽说李存讨厌秦桧至极,但李存短时间内其实是不想收拾秦桧的——等到秦桧将海上贸易的底子全都打好了,李存再收拾秦桧也不迟。

谁想,偏偏出了李存错把王氏当成李清照一事。

更麻烦的是,王氏还因此怀孕了。

如果秦桧因此撂挑子,甚至是做出什么激烈的反应,那李存就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了。

什么最坏的打算?

第一,虽然李存并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但这次的事影响实在是太不好了,因此,李存准备让武德司、亲军都卫府和军情处一块出动将秦桧贪腐的事情全都抖露出来,坐实秦桧贪官奸臣的名声,然后再派得力之人弄死秦桧。

第二,李存准备将跟张悫一块管理大乾王朝货币和钱庄的赵开调去代替秦桧管理海上贸易这一块。

老实说,现阶段,李存真不想走这一步。

首先,秦桧目前阶段搞得那些贪腐,虽然确有其事,但公平公正的说,与秦桧为大乾王朝创造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相比,用这些罪名杀秦桧,终究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而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大乾王朝的那些文武百官当中,肯定不缺乏消息灵通的人,他们一定能看出来,李存到底是因为什么才杀的秦桧。

这样一来,这件事李存无疑就会办得不漂亮了,甚至可以说,这件事以后没准会成为李存巨大的污点。

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李存这个人始终信奉:做自己该做的事,把握好当下,生前快活就好,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真正让李存感觉麻烦的还是,李存担心赵开取代不了秦桧的作用。

是。

赵开也是一位理财能手,历史上有“一跬步而能运百货,一咳唾而能济三军”的美誉。

在历史上,为了支撑川陕地区的抗金战争,赵开绞尽脑汁,在增本上不增加按土地和资产征课的农业二税的前提下,他改革茶、酒、盐法,着力在茶盐酒三项收入上敛财,以茶盐酒税收为支柱,建立了四川的战时财政体系,创立了劝谕激赏、增敷役钱、助军头子钱、免支移米脚钱、盐酒增息钱等新税种,使南宋初年的财政收入连年勐增,超过北宋末年一倍多,年收入达到三千余万缗。

赵开后来又于秦州置钱引务,兴州鼓铸铜钱,官卖银绢,作为准备金,大量发行纸币,为川陕地区、乃至为历史上的南宋小朝廷提供了巨大的财政保障。

可一来,赵开的能力明显更偏向于理财,能不能搞好业务范围更广阔的海上贸易,李存也拿不准。

二来,与能力明显更适合干财政的赵开不同,秦桧在历史上的南宋初期可是一连当了十七年宰相。

——而且,需要着重说明的是,那十七年,秦桧一直都是独相,也就是说,那十七年连个副宰相都没有。

而那十七年,南宋小朝廷从一个流亡政府变得极为富饶,并且中间有一段时间还一直在打仗,花销巨大。

由此可见,秦桧治理国家和敛财的能力绝对不在蔡京之下,甚至还有可能在蔡京之上。

从个人的履历上来看,李存肯定更愿意用秦桧来负责实施自己构建的海上贸易蓝图。

所以,如果可以,李存当然不愿意现在就捻死还有不少潜力没有榨出来的秦桧。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秦桧不能为李存所用,哪怕秦桧不甘心为李存所用,李存都肯定不会留秦桧。

是。

秦桧是有能力。

但这并不是说,秦桧就是不可代替的。

不说别人,就说赵开。

赵开可能没有秦桧那么能干。

可是别忘了,还有李存在后面指挥赵开。

另外,你以为仅凭秦桧一人,就能将大乾王朝的海上贸易干得这么出色吗?

错。

大乾王朝的海上贸易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除了有李存超越千年的眼界和智慧作总指挥和有秦桧强有力的执行力,还有李存给秦桧派去得一个强大的团队。

这些年李存陆陆续续派到海上贸易方面的高端人才,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可以说,李存从赵宋王朝接收的太学生,以及李存自己培养的太学生,还有科举选拔出来的应届人才,有三分之一都被李存给派到海上贸易那里去了。

这些人才如今遍布在大乾王朝的海上贸易的各个角落,他们才是真正支撑起来大乾王朝的海上贸易的基石。

所以,就算李存把秦桧拿下去,大乾王朝的海上贸易也肯定不会垮,最多也就是发展的慢一些罢了。

当然了,现在这种秦桧识时务的结果更好。

毕竟,李存也希望大乾王朝的海上贸易能有更快的发展。

而且,千万别忘了,这三年难得的和平期一过,李存可是还要发动战争的,到那时,李存还需要海上贸易源源不断的给战争那个极为烧钱的机械大输血……

……

洪武六年八月。

大乾王朝如愿以偿的迎来了大丰收。

连红薯、土豆以及玉米的产量都算上,大乾王朝今年粮食的总产量已经高达一千三百零七亿斤,超过了赵宋王朝巅峰时期的一千二百八十四亿斤。

赵宋王朝时期粮食的总产量可是比唐代翻了一番还多,比汉代增长三倍有余。

——汉代粮食的年产量约为三百二十亿斤,唐代粮食的年产量约为五百九十五亿斤。

大乾王朝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追平了赵宋王朝巅峰时期的粮食产量,原因有很多:

但这其中肯定不包括大乾王朝多了流求、李朝、占城、燕云地区这几个粮仓的因素,因为大乾王朝还没有收复的川陕地区的粮食产量差不多就可以抵消这几个新增地区的粮食产量,所以说,在基本条件上,大乾王朝和赵宋王朝其实差不多。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李存这些年一直努力保存中国的国力和人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战争发生之前,赵宋王朝拥有人口一亿两千六百万。

如今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大乾王朝的人口仍就有一亿多。

——川陕地区还有不少人口,但同时,大乾王朝又得到了不少李朝、占城以及燕云地区的人口,一番加减过后,大乾王朝截止到目前为止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刚刚好过亿。

人多好种田。

上亿人口,就意味着劳动人手的充足。

将这上亿人口调动起来,大乾王朝肯定不缺种地的人。

还有就是,不能否认,赵宋王朝给大乾王朝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像什么占城稻的推广以及踏犁、秧马、龙骨车等等,都是很先进的农耕技术。

关键,有李存大力推动改进农耕技术、改进农作物的品种,这使得大乾王朝的农耕技术比赵宋王朝的农耕技术还要先进一大截。

再加上,已经开始大范围种植的红薯、土豆和玉米爆发出来的强大产量。

这才导致,即便因为赵构开决黄河大堤造成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使大乾王朝比赵宋王朝减少了不少可耕种的耕地,大乾王朝的粮食产量还是强势赶超了赵宋王朝。

大乾王朝的这次大丰收,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它不仅让早已经被战火烧得筋疲力尽的大乾王朝的民众可以好好休养生息一番,也让大乾王朝的民众尤其是那些新收复地区的民众认可了大乾王朝的统制——他们开始相信,大乾王朝能够给他们带来和平、繁荣与富强。

这导致不少曾经抵抗大乾王朝统治的人,都选择了归顺大乾王朝……

话说,当初李存打下东京汴梁城以后,其实河北、河东还有许多州县并没有被乾军占领。

这些州县,有的是由赵宋王朝的军队固守着,有的则是由自动纠集起来的民兵固守着的。

赵构当初之所以能逃到陕西去登基称帝,跟这些州县的亲宋武装一直在跟大乾王朝斗争牵制住了大乾王朝不少的军事力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当时,李存不是不想剿灭这些地区的亲宋武装。

可一来那时处处都需要布防的大乾王朝实在是调集不出来更多的军队去剿灭这些并不正面作战只打游击的亲宋武装,二来河北、河东地区险要之地太多,那些地区无不是易守难攻,别的先不说,只说一条太行山脉,就是藏匿上百万亲宋武装,都绰绰有余。

迫于现实,那时大乾王朝只能是派一些军队看着这些亲宋武装,尽量不让他们捣乱。

后来,乾宋议和。

大乾王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去剿灭那些亲宋武装。

在这个过程当中,李存并没有选择一律赶尽杀绝。

首先,大家同种同源,李存实在没必要对自己的这些同胞赶尽杀绝。

其次,这些人之所以反抗大乾王朝的统治,很多只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大乾王朝,又信了亲宋的人的蛊惑,罪不至死。

再次,兵法有云,围三阙一,如果李存一点活路都不给这些亲宋武装留,那他们就只剩下顽抗到底这一条路可以走了,那样一来,大乾王朝付出的人员成本、财力成本、时间成本全都得大大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亲宋武装当中,其实也有一些不错的人才,甚至是英雄。

像梁兴、赵云、赵邦杰等人,就是历史上的抗金英雄。

历史上的北宋末年,金军攻破太原府后,梁兴、赵云、李进等人组织太原府和绛州的“忠义民兵”抗击金军,他们先后曾克复河北路的怀州和河东路的泽州府、隆德府、平阳府等地。

梁兴等人还曾率领他们的部伍冲过黄河,想要去投奔南宋小朝廷。

但因为遭到伪齐军的拦阻,他们又不得不中途折回。

后来,梁兴等人就在太行山建立根据地,组织“忠义保社”,四出游击,他们还引军东下,攻击磁州、相州一带的金军。

八、九年间,梁兴等人所率抗金义军,同敌军大小战斗几百次,光杀死对方头目即有三百多人。

在翟兴遇害,翟琮南撤了之后,忠义保社成了北方人民抗金武装的核心和台柱,声威远播。

河东、河北各路民众都亲切地称呼梁兴为“梁小哥”。

赵云也有类似的遭遇,金军逮捕了他的父亲赵福和母亲张氏,并以平阳府路副总管的官封对赵云进行胁降。

可赵云的抗金意志坚如磐石,纹丝不动,于是赵福遇害,张氏被囚禁在绛州垣曲县。

直到绍兴四年十一月,赵云乘金和伪齐联军攻打两淮的机会,突破封锁,投奔岳飞。

岳飞后来派赵云带领人马北上,渡黄河,破垣曲县,方得以救出其母张氏。

至于赵邦杰,河北地区最盛大的一支民兵,最初就是由赵邦杰组织起来的——他以庆源府五马山作为基地,组织了数万人马。

历史上,马扩率亲属十三人投奔五马山寨,和赵邦杰一块,迎奉燕人赵恭(此人假称自己是赵佶的儿子信王赵榛,是被女真军所俘虏,在北行途中从俘虏队伍中潜逃出来的),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就聚集了十几万人马,然后在五马山上结扎了朝天、铁壁等营寨,形成了声势极为雄壮的军事堡垒。

散处在河北其他州县的一些忠义社,大都和五马山寨互通信息,相为声援,都打着信王的旗号,总计共有几十万人。

赵邦杰、马扩等人不断用信王赵榛的名义,以蜡书向重建的南宋小朝廷报告山寨的活动情况,请求给予山寨民兵以物质支援,特别是调拨正规军来协同作战。

只可惜赵构等人对这些呼吁始终置之不理。

当时,两河忠义民兵的活动,大大牵制了金人的南侵,也使金人在华北的统治长时期不能稳定下来。

但是,这些忠义民兵在组织、指挥、武器等方面比之他们所面对的金人都远远不如,于是,在总是得不到南宋小朝廷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到金人军事首脑们集中力量对他们进行扫荡时,他们或被各个击破,或则转移阵地,或者化整为零,对于金军再也不能给予致命的打击了。

如今,这些历史上的忠义民兵,有不少也混在亲宋武装当中。

已经问鼎天下了的李存,不愿意将这些忠良之士也一块消灭掉。

所以,李存作出最高指示,对于杨进、高托山他们那些作恶多端的积年悍匪,坚决予以剿灭;对于梁兴、赵云、赵邦杰这样的并没有作下大恶的人,要尽量招安。

为了做好这件事,李存派出张所、傅亮、马扩等一大批有胆识、有口才、甚至是有威望的人去招安梁兴、赵云、赵邦杰等部。

马扩是当初游走于各个国家的杰出外交家,招安亲宋武装这种小事,对他而言,只不过就是一个投名状罢了,不值一提。

只说张所、傅亮等人,他们一直极力劝说李存不能仅靠武力解决两河地区的亲宋武装,因此,他们在社会舆论上获得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在河北、河东地区——用这时人的话说就是“声满河朔”。

李存给了张所、傅亮、马扩等人很高的身份、很灵活的招安条件、以及很大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全力施为。

张所、傅亮、马扩等人也没有辜负李存对他们期望,他们前前后后说服了近百伙亲宋武装离开他们固守的险要之地,投效大乾王朝。

当然,这也是因为大乾王朝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交出来了一张让两河地区的人民非常满意的答卷,再加上大乾王朝的数十万大军到来,不投降,他们就得死,他们才会这么痛快的投降。

在梁兴、赵云、赵邦杰他们这些熟悉两河地区的人的帮助下,吴玠、吴璘、翟兴、王彦、李彦仙等人的剿匪也变得非常顺利。

初步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大乾王朝就应该能彻底剿灭两河地区的亲宋武装,还两河地区一个彻底的和平……

第七十一章 童贯,大宋就靠你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五年!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动第二百零一章 李清照来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决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议和罢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存:我屠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彦仙鞭打赵构(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过去的新皇帝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后第二百二十八章 优柔寡断的皇帝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心未改第一百七十一章 占城求和十万火急(对这书有期待的必读)!!!第二百八十九章 干都干了(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古第一反间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横扫河北、河东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凭夫贵第五十九章 陈箍桶的大胆建议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会玩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灭掉西宋!(求月票!)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存与四大名妓不得不说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坑爹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一统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刘锜和李彦仙好了(求月票!)第三百四十章 李彦仙鞭打赵构(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明矾密信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的孩子你不配养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声大噪的岳飞第十章 榜样的力量第三百零四章 真正的皇后驾到(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奸第一百七十七章 赵佶:南北朝分庭抗礼?第九十五章 警告第三百三十八章 陈箍桶:苗傅、刘正彦听封(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地道的赵构(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 米已成粥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吴国公真风流也第十章 榜样的力量第二百八十四章 孤勇者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适合当义军领袖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宠爱的女人(求月票!)第一百零二章 惊蛰,微风第一百零三章 任重道远第四十七章 抢钱抢粮抢娘们第三百八十章 李存安慰女人的方式第三百一十六章 约为父子之国(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颜仙儿:李存,你如何征服我?第一百零五章 幸灾乐祸第三十九章 梁小娘子第四百零九章 舞娘第三百八十五章 两个想要刺杀李存的痴情女人第三百四十章 李彦仙鞭打赵构(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药师的下场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存对赵构的报复(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存:朕就是心软啊(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存:岳飞是我的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国前线告急第一百一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二百零一章 李清照来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干都干了(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七章 风停了感谢大佬们大力支持!第二百零六章 被捉的辽妃和辽国公主们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二百一十七章 赵明诚:你腹中的孽种是谁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师道:仗,是这么打的第二百章 赵佶:我大宋不是软柿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存斩蛇第二百七十四章 处境艰难的朱皇后第三百九十章 让契丹人看管女真战俘第一百二十九章 疾风知劲草第一百零六章 最后的倔强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清照:求官家见赵明诚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来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性格刚烈的萧太后第三百九十四章 高丽王后第一百一十四章 贤后第六十一章 规矩奴家懂第一十一章 虎贲军第三百四十四章 赵构的新妃嫔与李存的初磨合第二章 方花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存:宋江,吾之陈平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第六章 心生嫌隙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存:赵宋是我的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七十四章 谭稹的忠告第三百零七章 全都千刀万剐(求月票!)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当此事并未发生过(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阳谋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桧:你腹中的孽种是谁的?!(求月票!)第五十三章 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桧:你腹中的孽种是谁的?!(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汉们的近况
第七十一章 童贯,大宋就靠你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五年!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动第二百零一章 李清照来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决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议和罢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存:我屠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彦仙鞭打赵构(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过去的新皇帝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后第二百二十八章 优柔寡断的皇帝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心未改第一百七十一章 占城求和十万火急(对这书有期待的必读)!!!第二百八十九章 干都干了(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古第一反间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横扫河北、河东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凭夫贵第五十九章 陈箍桶的大胆建议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会玩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灭掉西宋!(求月票!)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存与四大名妓不得不说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坑爹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一统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刘锜和李彦仙好了(求月票!)第三百四十章 李彦仙鞭打赵构(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明矾密信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的孩子你不配养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声大噪的岳飞第十章 榜样的力量第三百零四章 真正的皇后驾到(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奸第一百七十七章 赵佶:南北朝分庭抗礼?第九十五章 警告第三百三十八章 陈箍桶:苗傅、刘正彦听封(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地道的赵构(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 米已成粥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吴国公真风流也第十章 榜样的力量第二百八十四章 孤勇者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适合当义军领袖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宠爱的女人(求月票!)第一百零二章 惊蛰,微风第一百零三章 任重道远第四十七章 抢钱抢粮抢娘们第三百八十章 李存安慰女人的方式第三百一十六章 约为父子之国(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颜仙儿:李存,你如何征服我?第一百零五章 幸灾乐祸第三十九章 梁小娘子第四百零九章 舞娘第三百八十五章 两个想要刺杀李存的痴情女人第三百四十章 李彦仙鞭打赵构(求月票!)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药师的下场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存对赵构的报复(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存:朕就是心软啊(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存:岳飞是我的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国前线告急第一百一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二百零一章 李清照来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干都干了(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七章 风停了感谢大佬们大力支持!第二百零六章 被捉的辽妃和辽国公主们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二百一十七章 赵明诚:你腹中的孽种是谁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师道:仗,是这么打的第二百章 赵佶:我大宋不是软柿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存斩蛇第二百七十四章 处境艰难的朱皇后第三百九十章 让契丹人看管女真战俘第一百二十九章 疾风知劲草第一百零六章 最后的倔强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清照:求官家见赵明诚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来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性格刚烈的萧太后第三百九十四章 高丽王后第一百一十四章 贤后第六十一章 规矩奴家懂第一十一章 虎贲军第三百四十四章 赵构的新妃嫔与李存的初磨合第二章 方花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存:宋江,吾之陈平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第六章 心生嫌隙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存:赵宋是我的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七十四章 谭稹的忠告第三百零七章 全都千刀万剐(求月票!)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当此事并未发生过(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阳谋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桧:你腹中的孽种是谁的?!(求月票!)第五十三章 日日当新郎夜夜换新娘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桧:你腹中的孽种是谁的?!(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汉们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