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0章 辞去归来无定期

四五月间,距离诸多动荡已经过去了漫长的一段时日,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两个士大夫家中连遭大火自然算不上什么大事。而即便是那些关心事情进展的官绅,渐渐地也在明里暗里的暗示提醒之后不再多问,一件明明可以震惊朝廷的事,就这么无声无息地遮掩了下来。

尽管死了一个人,就连完颜阿骨打本人也受了伤,但是,一群女真使节依旧对于这一次南行的效果相当满意。不过,既然北上的季风已经刮起,他们自然不可能再留在这里,因此早早地提出要离去。只是,这一次搭乘海船的却不止他们,还有高俅早就精心挑选并培训出来的二十个军官。

按照女真人的标准,大宋的这批军官自然是一等一的勇猛之士,仅仅是各自身上散发出来的骠悍气息,就足以让他们相信这些都是久经战阵的勇士。因此,对于高俅所说工匠等人逾后再派的言辞,他们也就对此深信不疑——不相信也没有办法,如今的女真,暂时没有和南北两朝同时抗衡的实力。

完颜阿骨打怀着踌躇满志的心态离去的,他很自信,凭借自己的雄才远略和绝世武勇,女真一定可以打败强辽,继而雄踞北方,甚至南下中原。这一次没有见到大宋皇帝虽然遗憾,但是,将来他一定能够用同等的威仪睥睨对方,对于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直到海船完全消失在了视线中,码头的一个角落中,几个人影方才现出了身形。为首的人一袭月白长衣,脸上挂着淡然的笑容,正是高俅。打了这么久的交道,阿骨打却始终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对于这一点他相当满意。当然,纸包不住火,倘若将来阿骨打知道了。那也没什么打紧。等到辽国和女真两败俱伤之后,又哪里有实力来问罪于大宋?外交原本就是隐藏在礼仪廉耻之下的无耻勾当,到时候大可推得一干二净。

“相公。”

“京城的消息确实么?”

“赵相公已经告病,他任用的人这些时日不是黜落便是外放,赵相公孤掌难鸣,大约支持不了多久!”

“赵正夫还是不聪明啊!”高俅感慨了一声,随即露出了一丝淡淡地苦笑。说来容易做来难,赵挺之一个人接替的是两个宰相。不管他如何做,都避免不了别人拿他和蔡京比,这样一来,高下立判。人都是有私心的,即便赵挺之刚刚上位的时候还存有公心,那么,一天天在政事堂呆下来,一天天发现自己这个位子有无数人窥伺,他难免要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一些举动,而这些举动。恰恰成了把他拉下这个位子的关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天下事就是如此!想起自己和赵挺之当初还算融洽的关系,他生出了一种仿若隔世的感觉。最后干脆挥了挥手,仿佛借此可以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全都驱出脑海。图穷匕见,蔡京出手地日子,大约已经不远了。

吴广元见高俅的脸色变幻不定,突然开口问道:“相公,照你估计,圣上大约会在什么时候召你回朝?”

“大约快了!”高俅漫不经心地答道,“赵正夫如今告病,刘逵早已去位,政事堂如今管事的不过是何执中和阮大猷两人。何执中是惟蔡元长之意是从,而阮大猷则是都惟我马首是瞻,这政事堂的格局早已回复了从前,若是再拖下去也没有意思。崇宁星变早就已经过去,圣上该做的已经做了,难道还要因为外头的谣言而弃置大臣?”

说起星变,金坚和吴广元同时对视一眼,脸色都不太好看。自古而来,以天象决定人事的前例不知凡几。毕竟,那是天公示警,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够等闲视之。去岁的星变几乎引起了朝中一场莫大的地震,那么下一次呢,谁能担保不会再有这样的奇观?

“你们不用担心,有了这一次,圣上下一次一定会固执己见。”高俅如今终于隐隐约约回忆起了一些史书片断,似乎,宋徽宗赵佶执政地这一段时期着实是多灾多难,彗星频繁出现只是一桩,造反也是此起彼伏,内因可以拔除,但是,如彗星明灭这样地天象,就是他也没有办法。回去之后,也只能希望司天监能够算出准确的时日,这样一来,只要人人都知道会出现彗星,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了。

他突然想起另一件事,连忙开口问道:“对了,西北战事如今如何?”

“不太妙。”金坚上前一步,低声说道,“辽国地兵马频频有进入西夏境内的倾向,而李乾顺的大臣也似乎在上京盘桓,不能保证两国就没有合流的可能。相公,女真人真的能够牵制辽国的步调?”

“当初有谁能够相信区区女真能够打败辽国东京道数十万大军,他们还不是办到了!”高俅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又缓缓吐了出来,“契丹铁骑也许还保持着当年的战力,但是,无论底下的兵卒如何勇猛,却不能弥补将帅无能的缺失,你看着吧,虽然这两年辽国有所防备,但是,一旦开战,那必定是惊天动地日月无光。到了那时,西北的兵马再多,恐怕也只有回撤一途!”

正如高俅推断地那样,大观元年五月初,尚书右仆射赵挺之罢为佑神观使。中太一宫使,魏国公蔡京,复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两浙路江南东路经略安抚使兼都转运使高俅,复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至此,两位离朝一年余的宰臣,重新回归中枢。

此时,整理行装的不单单是高俅,还有奉旨陛见的赵鼎和李纲。两人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殊荣,心中不免兴奋难挡。而另外两个心中欢喜的便是胡嘉良和申朝贵了,胡嘉良以通判杭州有功,起知杭州,而申朝贵则以江南谍案的缘故,进两浙路江南东路都转运使。任命一下,两人双双来到安抚司道谢,却正好遇到了赵鼎和李纲。

“圣上亲自下旨召见,这可是难得的殊荣,元镇和伯纪年纪轻轻,再历练一番恐怕就要大用了!”胡嘉良见两人都只有二十出头便有如此好运,心中不免有些嫉妒,但一想到此番自己也靠上了一棵大树,也就释然了。

申朝贵也在一旁附和道:“不错不错,别人说雏凤清于老凤声,两位都是年轻才俊,圣上必定是看重的,将来升任馆阁指日可待!”

赵鼎和李纲免不了谦逊几句,他们毕竟还年轻,骤然有这样的大好机缘,自然不可能完全掩饰脸上地得色。四人正攀谈间,却见高俅从旁门走出,连忙站了起来。

“都坐吧,不用多礼!”高俅摆了摆手,自己便在主位上坐了下来,然后看着胡嘉良和申朝贵道,“江南这一块地方能够安定,朝廷的钱粮上就可以自如许多,所以,此事少不得请你们两个多多操心。税法初改,中间还有莫大的干系,也请你们随时注意,莫要让人钻了空子。从目前来看,这一项上要减的赋税相当大,但是,从别的上头也可以逐项贴补,至少我在朝一日,便不会让别人动了这一项。”

胡嘉良和申朝贵连忙欠身答应,而一旁的赵鼎则不觉拿目光去瞥李纲,两人的目光顿时直直撞在了一起——大宋赋税之重是以前历代都没有的,江南这么减税也就罢了,倘若天下都施行这样的税法,以后庞大的军费和官俸开支从哪里来?

三言两语打发了两个地头蛇,高俅便示意李纲和赵鼎随他来书房,从架子上取下了两本书递给了他们。”面圣之前,好好看看这个,这是圣上写的,也就几个宰臣各得了一本,其他人都没有。圣上之所以要见你们,不过是为了你们年轻,又有锐气,自然不希望你们重复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你们拿回去好好琢磨琢磨,面圣的时候便可事半功倍。这两本都是我命人抄录的,你们务必保管好了!”

赵鼎和李纲当然不会领会到这是后世的小抄,但对于这份心意依然是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接了过来。倒不是两人热衷名利官场,身为读书人,学成之后卖与帝王家乃是所有人根深蒂固的认识,更何况两人对于自己的才干都有相当的自信,自然难以免俗。

等到两人也告辞离去,高俅这才命仆人打来热水擦了一把脸,然后随口问道:“子廷来过没有?”

“回禀相公,苏大人前时来过了,只是不让我们禀报相公,留下了一些土特产便走了。”

高俅微微皱了皱眉,随即想到了那个永远风度淡然的年轻人,心中免不了有些感慨。苏元老更适合于在地方而不是在朝廷,听说其治所的讼案是整个江南最少的,而且从来不以严刑峻法息讼。只是可惜了,无论是以什么角度来看,他的越级拔擢都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想必对方也不需要这种特例。

人各有志!

第十二卷 暗潮汹涌 完)

第23章 痛定思痛虑军事第39章 闻首告警惕顿生第32章 弱质女流撑残局第17章 老少将军论旧制第15章 阉宦手段第26章 忧西征各怀鬼胎第36章 正是出游好时节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24章 闻弦歌不知雅意第4章 人生难得几回搏第29章 俏千金通风报信第21章 临奠礼猜忌横生第30章 迷雾重重前路茫第30章 玄机重重因何悟第25章 议出使天子阻行第6章 重操旧业第2章 福宁殿官家说亲第34章 御前蹴鞠第32章 为固己锋芒骤转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8章 初识童贯第8章 闻捷报隐迹面圣第15章 元旦大朝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章 不老神翁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2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28章 说权相少蕴复出第19章 千金公主齐溜号第2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33章 同仇敌忾应大敌第40章 为招纳纷争再起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35章 引金兰希图固己第40章 连暗示好事第2章 临危机陈王受命第38章 各奔前程第5章 殿中论财第3章 为婚事两府生波第2章 相见时难第26章 抽丝剥茧见真章第28章 击掌为誓第26章 西宁州风云又起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6章 闻谏言夜审心腹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诫忙第32章 探陈王兄弟交心第8章 横生波折第6章 重操旧业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37章 柳暗花明第4章 酒肆论书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1章 慧文妃暗谋谏君第17章 风起朝堂第10章 校场炫技威武扬第36章 蒙圣恩渐生异心第36章 浴血苦战第28章 接将令平仲调兵第13章 各路才俊齐聚首第2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烟起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门幸第24章 运筹帷幄指掌中第26章 忠心见疑第1章 川中马帮太猖狂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马第35章 兴灵故地近咫尺第32章 隐门弟子第12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第10章 贺新人陈王登门第24章 俏高嘉直闯李府第31章 喜得巨舰可扬帆第16章 朝会风波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线第15章 使高丽另有要务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门幸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4章 君王自古无家事第1章 为固己引狼入室第37章 夏主低头结和议第2章 相见时难第28章 威逼利诱第26章 忠心见疑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现第6章 坚冰渐融端倪现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烟起第2章 计议将来第10章 高门他日出才女第36章 调虎离山急动手第14章 殿中召见有深意第4章 酒肆论书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4章 紧锣密鼓第27章 百般笼络第25章 殿帅府官家临奠第16章 君臣闲来谈家事第9章 揣心思状元得意第12章 福宁殿廷议伐夏
第23章 痛定思痛虑军事第39章 闻首告警惕顿生第32章 弱质女流撑残局第17章 老少将军论旧制第15章 阉宦手段第26章 忧西征各怀鬼胎第36章 正是出游好时节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24章 闻弦歌不知雅意第4章 人生难得几回搏第29章 俏千金通风报信第21章 临奠礼猜忌横生第30章 迷雾重重前路茫第30章 玄机重重因何悟第25章 议出使天子阻行第6章 重操旧业第2章 福宁殿官家说亲第34章 御前蹴鞠第32章 为固己锋芒骤转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8章 初识童贯第8章 闻捷报隐迹面圣第15章 元旦大朝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章 不老神翁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2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28章 说权相少蕴复出第19章 千金公主齐溜号第2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33章 同仇敌忾应大敌第40章 为招纳纷争再起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35章 引金兰希图固己第40章 连暗示好事第2章 临危机陈王受命第38章 各奔前程第5章 殿中论财第3章 为婚事两府生波第2章 相见时难第26章 抽丝剥茧见真章第28章 击掌为誓第26章 西宁州风云又起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6章 闻谏言夜审心腹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诫忙第32章 探陈王兄弟交心第8章 横生波折第6章 重操旧业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37章 柳暗花明第4章 酒肆论书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1章 慧文妃暗谋谏君第17章 风起朝堂第10章 校场炫技威武扬第36章 蒙圣恩渐生异心第36章 浴血苦战第28章 接将令平仲调兵第13章 各路才俊齐聚首第2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烟起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门幸第24章 运筹帷幄指掌中第26章 忠心见疑第1章 川中马帮太猖狂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马第35章 兴灵故地近咫尺第32章 隐门弟子第12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第10章 贺新人陈王登门第24章 俏高嘉直闯李府第31章 喜得巨舰可扬帆第16章 朝会风波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线第15章 使高丽另有要务第38章 兴学校各持己见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门幸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4章 君王自古无家事第1章 为固己引狼入室第37章 夏主低头结和议第2章 相见时难第28章 威逼利诱第26章 忠心见疑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现第6章 坚冰渐融端倪现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烟起第2章 计议将来第10章 高门他日出才女第36章 调虎离山急动手第14章 殿中召见有深意第4章 酒肆论书第14章 为家书各具思量第4章 紧锣密鼓第27章 百般笼络第25章 殿帅府官家临奠第16章 君臣闲来谈家事第9章 揣心思状元得意第12章 福宁殿廷议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