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正七品把总

当然,张雷并不知道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被多少人所知晓和关注,当然,这或许也是他有意为之,到底是如何,除了他自己以外恐怕谁也说不准确。

正所谓人心难测,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更不要把自己对一个人的理解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只会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又或许,世界上最真实的都是最简单的,张雷这么做,目的也或许是最单纯的,仅此而已。

事实到底是怎么样,谁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现在不可否认的是,张雷的名声已经传到了皇宫里面,传进了崇祯皇帝的耳朵里面。

“老臣知道的也就是这么多了,还请皇上原谅,这都是老臣爱才心切,纵容他了。”将张雷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徐光启身子有些抖动地双腿跪了下来。

他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按照历史记载,他死于崇祯六年十一月初十,现在已经是崇祯六年四月了……

崇祯对于徐光启是十分尊敬的,见他跪下来,顿时起身跑下龙椅来亲自将他扶起,说道:“老爱卿你这是干什么?朕又没有说你什么。朕也知道,你这一辈子都在钻研那些科学,现在遇见一个如此出色又和你观念相同的年轻人,爱才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又何罪之有?再说了,看看他现在的表现,可是比那些光知道吃粮饷不干活的官员们要强太多了,朕应该奖励你才是。”

徐光启站起来说道:“皇上心怀天下。广纳英才,实乃明主。”

“你怎么也学学着他们拍马屁了?好了。这个年轻人朕也会关注的,希望他能够给朕带来惊喜。好了,不说他,接下来咱们……”

朝会继续开着,张雷那边的工作也还在继续,大量的难民涌入,导致修建的材料和难民营住宿饮食问题都跟不上,张雷不得不往松江府发信派人过来。这才稳住局势。

对于灾民的问题,张雷向来是十分宽容的,但凡是自己能够照顾到的,他都尽量照顾到了,这些都被罗德曼看在了眼里,按照他的话说,张雷这种行为就是一个标准的典型的烂好人。

这一日早上。又有一批难民过来,张雷才刚刚出门准备到工地上面去,从住宿的地方出来,难民营要出工的人都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待会儿张雷就要和他们一起上工地。

从张雷住的地方到前面整个难民营的区域的唯一出口还有一段距离,从他这里刚好能够看到下面的全貌。这个时候的雨已经渐渐小了,下了这么多天也终于有了要消退的迹象了,张雷看到栅栏外面又多出来几十个人,看起来像是灾民。不过他一路下来却没有看到一个灾民被放进来,这是不合常理的。因为他已经规定了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来求助的,签字画押之后都可以进来。

随着他们越来越近。终于听到了,下面的一群人都争吵了起来,张雷不由得有些疑惑,于是走过去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今天安排轮值的是一个叫做乐秋的小伙子,他在张家第一卫队里面算是比较卖力的一个,因为肚子里面还有点墨水,所以张雷叫了他和另外几个人轮流来做这个事情。

“张老板,这么早就下来了。”乐秋说道。

张雷看了看外面依旧吵吵嚷嚷的人群,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

乐秋回答道:“张老板,他们都是想要进来这里面的。”

“那还不快点让他们进来?”张雷有些愠怒,如果因为下面的人设卡而将人拒之门外,若是这事情传了出去,那这一阵子的事情都算是白做了。

人就是这么传奇的一种生物,当你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接济他们一把他们就对你感恩戴德,但是如果你不继续接济他们,却会被各种咒骂,好像你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一样,但是他们却从来不会去想,这东西本来就是你的,你可以决定他的用途和归属,而不需要向任何人回报。习惯真的是很害人的东西,它会让人们将帮助和友好视为理所当然的给予。

看到张雷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张雷心中也有些不安,和张雷相处久了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容易生气的人,那也就意味着他一旦生气了事情就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地步了。

“张老板,我们已经将这里能够建造房屋的地方都已经建造完了,而且人也已经住满了,实在是没有地方再给他们住了啊。”乐秋苦着脸说道。

张雷都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听他这么说,不由得往后面看了看,确实是半山腰上面已经把所有能够安置灾民的地方都全部占用了,如果人数到了的话那确实没办法继续安置更多人了。

“那就再给我造,在这平地上面造,现在雨已经渐渐小了,我预测过不了多久雨就会停下来,现在洪水已经在消退了,制作一选择建造在这里也是因为这里是一片坡地但不高,不会有泥土滑下来的危险,现在就在这地方造也是一样的。总而言之,不管怎么说一定不能够将任何一个来这里求助的灾民拒之门外。”

张雷的选址也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的,这里地势比较高,但是也是相对于平地来说的,充其量也就算得上是一个土包,在这样的地方是绝对不可能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因为根本就称不上是山。所以张雷才放心大胆地在这里建设灾民安置点,就算是之前雨水最大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问题,现在雨水逐渐小了起来,那发生事故的概率就更加微乎其微了,因此张雷才让人在平地上面建造灾民安置点。因为这已经基本上宣告绝对安全了。

既然张雷已经下了这样的命令,乐秋自然也不会违抗了。他开始放开一点点栅栏,仅供一个人通过的,然后让他们签字画押,不一会儿的功夫,这几百人就全部进来了。

张雷说道:“好了,大家听我说几句。”

人群本来是吵吵嚷嚷的,张雷接连说了几句,再加上旁边的人帮腔。大家也都安静了下来。

张雷说道:“我就是张雷,我希望大家进来之后要遵守规矩,服从安排,如果有谁做出任何影响和谐的事情来,那我绝对会毫不留情地将他驱逐出去——哦不,我会利用手中的职权,决定这个人是蹲大牢还是直接杖毙。好了。我的话说完了,现在我要带着人出去做工,按照国剧,你们到来这里休息两天之后,也要上工地上面去做工的。乐秋,接下来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就交给你了。”

乐秋一下子站直了身子,说道:“张老板请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张雷点点头,然后对后面的人说道:“好了,不耽搁时间了。我们快点走吧。”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修建皇陵的工程在张雷的新材料的帮助之下进度是单纯的用石块修筑的好几倍。到现在已经快要完工了,相信等到雨停歇下来的时候,这个工作就已经做好了。

张雷将今天的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都交代了下去,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在工地上面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吩咐完这边之后他马上又去往黄河决口的地方。

从他开始出工修建皇陵大坝,刚刚开始几天还有官员带着人来到处溜达溜达,几天之后就连一个官员的影子也见不到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张雷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那么他们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该拿的照拿,该得的还是有,而且不用出来淋雨,何乐而不为?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家对张雷的一些行为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雷自然知道他们这些人心里面想的是什么,所以才会行为大胆,他可是有直接证据的,若是谁敢告自己,那他反将一军,不说其他的,就一个消极怠工的罪名绝对可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的时间,皇陵终于修建好了。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中都凤阳,然后传到了京城,传进崇祯皇帝的耳朵里面。

这一日上早朝,他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说道:“众位爱卿可知,皇陵已经修好,而且保护皇陵的大坝也已经修建完成了。”

下面一群大臣赶紧鞠躬,齐声歌颂道:“皇上洪福齐天,英明神武,大明江山永固,一统万年。”

一对马屁拍得崇祯心情更加舒畅,说话的声音也一扫前段时间的阴郁而变得高亢明快起来。

“朕听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修建好这些工程,可全都是这个张雷的功劳,而且他安置灾民,维护治安,更是大功一件。徐爱卿,你可知做这些需要多少银两?”崇祯先是夸奖了一番张雷,然后向徐光启问道。

徐光启从怀里面拿出来一本奏章,让太监交给了崇祯,然后说道:“皇上,这都是老臣派人出去调查了之后得到的数据,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个张雷自己出的钱的数额,请皇上过目。”

“快些拿上来给朕看看。”崇祯迫不及待地说道。

奏折很长,里面详细地记载着张雷接到消息之后从徐家营出发以来的各种支持。当然,私生活方面并没有提到,只是着重说了在青神县以及松江府购买物资所花费的银两,再加上将水泥石灰砖头折算成市场上面的价格,总额高达十三万之巨,看得崇祯也都是暗暗咂舌,现在的国库里面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他将奏折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却是越想越不对劲,他张雷只不过是短短一两年的时间,竟然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这简直就是神乎其技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便开始怀疑起来了,虽然锦衣卫的地方行政并不受行政官制的影响,但是这张雷一下子成了锦衣卫的百户。他却一点儿也不知晓,这其中是不是有些猫腻呢?

“徐爱卿。不知道你的这些数字是从哪里得到的?”他问道。

徐光启说道:“这张雷虽然博学多才,但是毕竟是年轻气盛,为了能够让他不出错误,老臣派了人暗中看着他,这些都是他报告给老臣知道的。”

“嗯,原来是这样,不过你就不觉得奇怪,这么大的数额。他短短几年的时间怎么会拿得出来?”崇祯接着问道。

徐光启说道:“老臣认为这并不奇怪,这些银两当中,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材料折价之后所得,可想而知这个名叫张雷的年轻人出售这些东西的利润有多大,况且他还有那么多方便了工厂的新东西,据说现在大部分的船只所用的都是他名下生产的麻绳,纺织机械也都是他带头生产的。更有水师提督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虎将这些机械出售到了海外。所以老臣认为,这些钱用他的利润已经完全能够支付了。”

既然徐光启都这么说了,崇祯觉得自己再追究下去恐怕不但会让大家觉得他没有容人之量,更进一步的,要是被张雷发现了岂不是寒了心,到时候万一他撂担子不干了那就糟糕了。

“假如真的如同你所说的那样。那这个张雷也太让人吃惊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立了大功,若是不给他一点奖励,恐怕在世人面前朕也不好交代,这样。朕就许他一个正七品把总吧。徐爱卿,要不要你去宣旨吧。”崇祯说道。

锦衣卫的职务和朝廷的职务分开的。虽然在锦衣卫的体系里面,张雷已经是百户之职,但是在官员体系里面,他还是巢县焦湖司从九品巡检,现在直接就从从九品升级到了正七品了,算得上是巨大的飞跃。

“皇上,这一下子将连升几级,恐怕会有些不妥吧?据徐大人刚才说,这可是一个没有读过一天书的农民,现在已经有了这么高的地位,也算是光耀门楣了。”一个看起来四五十岁的留着山羊胡子的官员说道。

徐光启争锋相对道:“和大人说的这话就欠考虑了,你只是看到了他连升了几级,却没有看到他的大功劳啊。老臣倒是觉得皇上的这点奖励还略显寒酸了呢,若是咱们在场的各位能够像他一样做这么多事情,恐怕皇上的赏赐会更加丰厚吧。”

“徐爱卿深得朕的心意,没错,就算是他没读过书又能怎么样?他这几年做的事情徐爱卿已经跟大家说得明明白白,再加上现在他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像他这样的,朕绝对是毫不吝啬。”崇祯今天的心情极好,说话的时候还算是带着笑容的,这也让下面的大臣们放松了不少。

他的话让大家都沉默了,确实就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在场的谁能够做到张雷所做的这些事情的其中的一半来?

于是将张雷提升为正七品把总的这件事情就算是这么定了下来,崇祯当场就写好了诏书,钤了印章,交给徐光启。

上了早朝,徐光启就准备好了东西前往中都凤阳而去。仇崖原本还跟着他在京城的,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徐光启要去凤阳宣旨,而且宣旨的对象还是张雷,于是便央求徐光启带着自己前去。

自从上次将地图和地球仪带给徐光启,仇崖就一直留在京城。

徐光启原本想着自己已经七十岁了,路上加上仇崖,有个照应,也有个说话的人,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来到中都凤阳已经是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了。找当地人一打听,几乎没有不知道张雷搞出来的难民营在哪里的,于是他们也不休息,直接朝难民营这边过来。

看到山坡上面绵延不断的难民营的时候,不管是仇崖还是徐光启都是惊讶万分,虽然早已经听说了,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当这些东西真正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的时候,他们还是被震惊到了。

“你觉得怎么样?”徐光启向仇崖问道。

仇崖惊不住说道:“不可思议,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很难想像,他才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

“唉,是啊,不到二十岁,正七品把总,我活了这么多年,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徐光启叹了一口气,说道。

两人还在谈论着张雷,谈论着眼前这一片堪称奇迹的工程,原本只有雨声的街道上却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不仅如此,甚至能够听到他们开心地交谈发出来的开心的笑声,很难想象,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他们还有心情说笑。

张雷的身影在队伍的最前面,是那么地醒目,根本就不需要费力气去人群中寻找他。而张雷也是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栅栏外面的这一群人,徐光启身穿官服的模样也同样显眼。

张雷加快了脚步,比后面的队伍更加迅速地来到了徐光启他们面前。

,!

第346章 一触即溃第99章 四海镖局第379章 秦洛风回来了第74章 招贤纳士第318章 与清决战(8)第373章 融资(2)第122章 岛上的原住民们第100章 镖师选拔第219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166章 车厢峡大战第24章 修战船第162章 被发好人卡了第265章 掌控琉球(3)第72章 施粥第381章 集 体婚事(1)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97章 谁的钱最好赚第45章 徐峰的麻烦第48章 张氏商会(2)第303章 岛津光久第374章 柳善府第76章 夫子说第二白九十一章 航空母舰第82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304章 荷兰人的进攻第289章 海上进攻第59章 同道中人第120章 和倭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第267章 血战1第119章 有钱的都是大爷第236章 远征李自成第284章 助战第315章 与清决战(5)第292章 飞机第128章 格物院第15章 砸钱第121章 惹火烧身第101章 乱世降至第336章 斩草要除根(1)第93章 高林镇首富第172章 回京辩护第43章 赌一把第366章 陈氏第146章 慕名而来第28章 年俗考第315章 与清决战(5)第38章 打劫第208章 滁州大捷第153章 第一节车厢第149章 明朝其实很牛叉(2)第349章 东进朝鲜第96章 第一个任务第307章 西班牙第249章 生了第365章 八大商家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启第38章 打劫第364章 整顿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20章 手摇式火柴梗制作器第255章 腰杆都挺直了第287章 来自海上的围堵第244章 龙泉镇第53章 博弈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163章 出售军火第204章 实力就是道理第177章 保皇陵第376章 崇祯服软了第9章 烤烟房第196章 叫板崇祯第85章 补兵第52章 走私品第168章 后退二十里第346章 一触即溃第384章 集 体婚事(4)第195章 冯庸面圣第361章 追杀第111章 难民营第29章 拜会衙门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48章 张氏商会(2)第234章 皮岛沦陷第95章 山的那边第132章 张家岛第77章 济慈院第261章 北川美幸和她的儿子第368章 好处大大滴第二白二十六章 安庆告急第三百七十章 第324章 白热化战斗第373章 融资(2)第223章 活靶子第49章 张氏商会(3)第109章 中都凤阳第124章 蒸汽机改变世界第354章 驾崩第97章 谁的钱最好赚第107章 规划第33章 徐光启
第346章 一触即溃第99章 四海镖局第379章 秦洛风回来了第74章 招贤纳士第318章 与清决战(8)第373章 融资(2)第122章 岛上的原住民们第100章 镖师选拔第219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166章 车厢峡大战第24章 修战船第162章 被发好人卡了第265章 掌控琉球(3)第72章 施粥第381章 集 体婚事(1)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97章 谁的钱最好赚第45章 徐峰的麻烦第48章 张氏商会(2)第303章 岛津光久第374章 柳善府第76章 夫子说第二白九十一章 航空母舰第82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第304章 荷兰人的进攻第289章 海上进攻第59章 同道中人第120章 和倭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第267章 血战1第119章 有钱的都是大爷第236章 远征李自成第284章 助战第315章 与清决战(5)第292章 飞机第128章 格物院第15章 砸钱第121章 惹火烧身第101章 乱世降至第336章 斩草要除根(1)第93章 高林镇首富第172章 回京辩护第43章 赌一把第366章 陈氏第146章 慕名而来第28章 年俗考第315章 与清决战(5)第38章 打劫第208章 滁州大捷第153章 第一节车厢第149章 明朝其实很牛叉(2)第349章 东进朝鲜第96章 第一个任务第307章 西班牙第249章 生了第365章 八大商家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启第38章 打劫第364章 整顿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20章 手摇式火柴梗制作器第255章 腰杆都挺直了第287章 来自海上的围堵第244章 龙泉镇第53章 博弈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163章 出售军火第204章 实力就是道理第177章 保皇陵第376章 崇祯服软了第9章 烤烟房第196章 叫板崇祯第85章 补兵第52章 走私品第168章 后退二十里第346章 一触即溃第384章 集 体婚事(4)第195章 冯庸面圣第361章 追杀第111章 难民营第29章 拜会衙门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48章 张氏商会(2)第234章 皮岛沦陷第95章 山的那边第132章 张家岛第77章 济慈院第261章 北川美幸和她的儿子第368章 好处大大滴第二白二十六章 安庆告急第三百七十章 第324章 白热化战斗第373章 融资(2)第223章 活靶子第49章 张氏商会(3)第109章 中都凤阳第124章 蒸汽机改变世界第354章 驾崩第97章 谁的钱最好赚第107章 规划第33章 徐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