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永远不回头

夜晚十点左右,林强生此时正在热*那亚的一处港口区。他坐在一辆黑色的轿车里,双眼盯着远处的两辆大货车将两个集装箱运进港口。

集装箱里分别装的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一套东芝四轴数控联动加工中心和八套2.5英寸单晶硅生长炉。后面还会有一些设备被运到热港,然后出海运回国内。

这套早期的东芝产品不太经用,让意大利人十分懊恼的是它的配件和维护费用竟然出奇的昂贵,于是有人愿意接手他们就便宜的转卖了,合同上还写明的是废旧钢铁制品,连以后想查都无从找起了。

2.5英寸的单晶硅生长炉则是淘汰设备,目前在欧美大行其道的已经是3英寸单晶硅生长炉了,有的电子行业巨头甚至已经开始研究4英寸炉子。老旧的2.5英寸炉不但热消耗大而且浪费能源不环保。在欧美日益严峻的环保法面前,都是应该淘汰的东西。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些2.5英寸的炉子也是很难得到。

像这样的二手设备在欧美国家多的是,林强生打算把回收事业做大做强,充分的挖掘这块市场。

他组建的回收公司,聘用了高级经理人,打算把这个公司当一项正经的事业来做。

这些设备是他此行来意大利最大的收获之一,电子产品一向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名词,在后世哪个公司不与电子搭边好像就是土老冒似的,为了让自己不是个土鳖,有机会林强生当然要占这个便宜。

林强生驾驶着轿车回到了酒店,他的座驾是一辆70年代产的宝马2002,这是从酒店租来的车。现在的宝马车前脸非常滑稽搞笑,就像两个小鼻孔挺立在车前。

二手货回收公司的职业经理马修十分感谢老板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给了自己一份工作。对待工作的态度,他也是兢兢业业,跟着林强生一起来到热港。忙着设备的运输和预订船位,把一切安排的都很妥当。如果马修能在以后为林强生提供更多的二手设备。那就更完美了。

第二天,林强生飞回了美国,在纽瓦克查看了xpress公司的财务,和这边的经理人罗伊聊了聊就赶回了纽约。

林强生对于时尚品牌的定义是宣传宣传加上宣传,因此他瞄上了在模特经纪公司混了很久的罗伊作为xpress的总经理。对于在时尚界打拼很久的罗伊来说,时装公司总经理的地位要比一个经纪代理人强多了。为了激励她,林强生甚至给出了每年5%的利润奖励。

国内,h省滨城汽车公司和dbr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正式签约。林强生已经把dbr公司的注册地,转移到了开曼群岛。签约以后,这家公司掌握了汽车公司的50%股份,同时还负责80%的汽车产量外销权,双方合同期限为30年。

这条件太特么好了,林强生欢天喜地拉着莱恩在屋子里跳起了舞,两个人大晚上的在屋子里转圈,差点惹得邻居报警。

这样好的条件,憨厚的德国人竟然不同意!不知他们是严谨呢,还是严谨呢。德国谈判方,竟然在和sh谈判组的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扣。而且不解决一个问题,绝不往下谈。你要想和他换下一个问题。比如谈产量问题的时候,同时谈外销的问题,或者再谈谈法律问题。德国人偏不,就跟sh方面的人耗着。很多方面掣肘的情况下,虽然sh在78年就开始和德国人谈判,但是直到h省后来居上出了结果,成立了汽车公司之后,sh方面才沮丧的觉得似乎德国人也不是那么的好。

h省滨城有了大动作,开始在江边一带破土动工建设新的大型工厂区。这个汽车工厂要年产轿车30万辆。消息释放开后惹得整个国内都被震动了。这么一家大型的工厂是国内任何汽车厂都难以望向其背的,这一家年产30万辆的汽车工厂比79年国内汽车产量的总和还要多十几倍!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省城都群情激动了。天天有人大老远的骑着自行车过来观看工地建设。

中央迫切希望工厂快点建立,h省也下了严令。动用一切资源,保证汽车厂10月之前完工!

原来的汽车厂家属区也因为在厂区的规划之内被整体拆迁,他们将被安排在南边建设的工人小区。

这些工人及家属将免费入住工人小区,小区内的楼房还是由外方建筑师设计的欧式房型,每户标准120平米使用面积的大房型。这可把他们美坏了,直夸合资公司奏是好!

合资公司还没正式建成,就先给了工人们画了一张大大的馅饼。这个馅饼在现有的2000多个工人当中立刻掀起了一片热烈欢迎外资的小高@潮,工人们纷纷打听着自己能不能也进入要盖起来的新小区。

李刚和林向荣,同外方经理巴尔商量后,决定向工人们发布消息,将来谁先在新厂培训后迅速的进入工作状态,严格的按照合资公司的规定要求自己,谁就优先上楼。

这个消息发布之后,可把2000多个工人高兴的不得了。工人们纷纷表示,不就是要听大鼻子的话吗?老少爷们和妇女姑娘们为了上楼房,干了!

厂区建设完全按照现代化工厂的标准建设,采取严格要求。林强生打算建成这个工厂后,20年内都不落伍,也不用有大的改动。工厂车间之内都采取洁净处理,地面都要求采用自流平。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自流平水泥,所以这样的水泥也要在国外进口。

这在中方看来,外方的要求简直多此一举又浪费时间。一个生产汽车的工厂,你要那么干净干什么!

没事,林强生有钱,就是这么任性!你想要在十月一日之前完工。我不同意,你也不行!

外方经理巴尔无论如何都要严格按照母公司的要求办事,他表示这是公司总部的决定。要建设一家高标准现代化的工厂就得这么干!

h省的上下领导也没办法,既然人家外方这么热情。我们也不好打消人家的积极性吧!既然人家热情,我们也要热情!那就白天晚上轮着干,以前是二班倒,这回充分的发挥聪明才智,三班倒!以前两千多个工人,这回翻两番,组织八千多个建筑工人上工地,全省都行动起来!一批批的建筑工人。从全省的各个城市被集中进了省城,就为了突击这一个大项目。

h省和外方合资公司成立的消息,彻底的震动了这个泱泱大国!

改革开放的头一年,就有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落户到国内!不得不说是高层英明领导的远见卓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外方的积极响应,技术和资金都迅速的引了进来,说明中国道路没有走错,更加坚定了上面改革的决心。

同时,中央也在研究,是不是让h省的滨城也成为特区。这样就能更方便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了啊!毕竟滨城已经率先的走在改革的前列,已经和外方率先的成立了合资公司。

改革的成果,也需要精心的维护啊!

但是滨城这个地方太独特了!离着苏联近不说。又不靠海,内陆地区交通也不方便。这让中央的领导们都觉得把这么一家合资企业放在这个地方,怪可惜了得。这要是地方能更理想些,那就太好了!

苏联至今还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虎视眈眈的威胁着中国的三北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更是聚集着苏联的重兵集团。

这个地方要是弄个特区什么的也不牢靠,最后还是邓老拍板了,先等等看,过个两年之后。如果这家生产轿车的汽车厂发展的好,苏联又没有什么动作。那就不妨在东北内陆也设立个经济特区!改革的春风,要吹满大地。也不差这一个城市。

随着七月中旬gd、fj两省率先甩开全国单干,正式建立经济特区;国内最好的政策,大量的资源都往两省集中;尤其是他们还可以留存大量的税收!

其他省份还没有感觉到什么,但h省的领导和官员们却开始着急了起来。

省内尝到了合资公司的好处之后,很多官员就向上面建议促成和外方关于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的投资计划,先把技术引进来。因为他们的子女正想着等合资公司一成立,就纷纷往里边进呢。如果外方继续投资在本省,势必又能解决一大批官员子女的安置问题。

下面着急起来,上面也有更大的忧心。自从合资公司确立以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国内各界都开始关注起了h省的动态。这种在风口浪尖的日子,虽然让大家心跳加速,但没有被关注的日子,不更难受不是。

何况自从合资公司成立以来,中央的政策和物资就马上接踵而至。原来省内的央企,省内领导想动一根指头都难,人家根本就不理地方领导,你算哪根葱。可是现在有了中央的政策扶植和计划内配额,很多央企就马上对省里转变了态度,他们也纷纷开始支持省内的工作了。

这立竿见影的效果,让省内领导们欲罢不能。有了上面的政策,干什么都顺风顺水,没有政策立马就成了土鳖。大家好日子没过几天,可不想立马就成了打酱油的路人甲乙丙丁啊!

所以没到7月末,h省就放松了态度,外方可以独立投资建设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省内不再要求占股了!

dbr公司立刻与h省签订了协议,在滨城的西北角画了一大片的荒地,成立了工业制造基地。随后不久,几十辆工程设备被运到了dl港,然后是一批批的工业机械设备向港口卸货。

在海外存放也是要钱的啊,这笔花费就不在少数,得赶紧的运回国内,以减少损失啊!

外方独资的消息,一时又震动了全国。在中央不发声的默许之下,虽然全国舆论凶凶,大有淹没改革成果之势。

但是h省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永不回头了!()

第635章 叶家広东第157章 集结号第908章 刘厂长的请求第381章 底特律的恶性肿瘤第981章 心悬一线第25章 报名高考第872章 超级引擎、F1第946章 跨越长城,走向世界第597章 涨工资第23章 女孩陈瑶第81章 上机第462章 各谋心计第13章 三合土简易厂房第551章 女子特警队第537章 林强生的想法第886章 黄金奶源带第516章 参观格鲁门第107章 流行风潮吹来第935章 排位赛开门红第260章 芯片,龙之蛋!第490章 最爱的人第609章 哪有不爱自己儿女的父母第628章 设备第一第53章 金属材料研究所第110章 上面来人第305章 措手不及的价格战来临了第664章 林强生的金融家第16章 五色轿车出厂第708章 可怜的无名女孩第661章 远方的黑鹰第1010章 挚爱第342章 车展上的各家风采第821章 联合崔克第407章 小巧的惊人第805章 吕东的到访第142章 康柏第956章 诚信教育第440章 可爱的女孩第39章 有那么个人第1007章 抢购潮第619章 丈母娘的盘问第76章 贺家父子第363章 迈向国际化第538章 歼十第848章 林强生的飞机梦第421章 从乡村到世界第900章 蛮牛与野马的宿命之争第864章 价格低廉的矿产时代第145章 收购兰博基尼第74章 青工闹事第168章 情深深第141章 战略级规划第627章 务实和激进第819章 甲肝灭活疫苗第49章 学校与赚钱,得兼第1章 江岸汽修厂第481章 药不能停第1002章 西郊宾馆第629章 跑马圈地的汽车企业第886章 黄金奶源带第84章 交易第150章 伤残军人第305章 措手不及的价格战来临了第263章 代工生产第385章 最后都是钱的事第162章 大挖墙脚第212章 京城出租车公司第671章 基诺沙郊区的新汽车工厂第967章 苦泉第689章 拥有思科公司第573章 日化用品产业第241章 用钱狂砸,每年2亿4千万的研究经费够不够?第683章 AMX美式肌肉车第677章 宝石和中国文物第829章 艺林电影制片公司第305章 措手不及的价格战来临了第362章 83年的特别春节第174章 香江(一)第251章 机器人事业第996章 阻击日本?第257章 两项重要技术第751章 偷渡客第391章 钢铁第855章 集结航空人第566章 黑鹰到货第六十一章第1000章 甲肝灭活疫苗入市第918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974章 直达省委第995章 华尔街亮相第754章 丸之内第2章 想造车的领导班子第488章 拉近关系第612章 洋房公馆第58章 国禧手表厂第1005章 应对紧缺第756章 空手套白狼第585章 振兴第562章 本土“家乐福”第856章 说主管除障碍
第635章 叶家広东第157章 集结号第908章 刘厂长的请求第381章 底特律的恶性肿瘤第981章 心悬一线第25章 报名高考第872章 超级引擎、F1第946章 跨越长城,走向世界第597章 涨工资第23章 女孩陈瑶第81章 上机第462章 各谋心计第13章 三合土简易厂房第551章 女子特警队第537章 林强生的想法第886章 黄金奶源带第516章 参观格鲁门第107章 流行风潮吹来第935章 排位赛开门红第260章 芯片,龙之蛋!第490章 最爱的人第609章 哪有不爱自己儿女的父母第628章 设备第一第53章 金属材料研究所第110章 上面来人第305章 措手不及的价格战来临了第664章 林强生的金融家第16章 五色轿车出厂第708章 可怜的无名女孩第661章 远方的黑鹰第1010章 挚爱第342章 车展上的各家风采第821章 联合崔克第407章 小巧的惊人第805章 吕东的到访第142章 康柏第956章 诚信教育第440章 可爱的女孩第39章 有那么个人第1007章 抢购潮第619章 丈母娘的盘问第76章 贺家父子第363章 迈向国际化第538章 歼十第848章 林强生的飞机梦第421章 从乡村到世界第900章 蛮牛与野马的宿命之争第864章 价格低廉的矿产时代第145章 收购兰博基尼第74章 青工闹事第168章 情深深第141章 战略级规划第627章 务实和激进第819章 甲肝灭活疫苗第49章 学校与赚钱,得兼第1章 江岸汽修厂第481章 药不能停第1002章 西郊宾馆第629章 跑马圈地的汽车企业第886章 黄金奶源带第84章 交易第150章 伤残军人第305章 措手不及的价格战来临了第263章 代工生产第385章 最后都是钱的事第162章 大挖墙脚第212章 京城出租车公司第671章 基诺沙郊区的新汽车工厂第967章 苦泉第689章 拥有思科公司第573章 日化用品产业第241章 用钱狂砸,每年2亿4千万的研究经费够不够?第683章 AMX美式肌肉车第677章 宝石和中国文物第829章 艺林电影制片公司第305章 措手不及的价格战来临了第362章 83年的特别春节第174章 香江(一)第251章 机器人事业第996章 阻击日本?第257章 两项重要技术第751章 偷渡客第391章 钢铁第855章 集结航空人第566章 黑鹰到货第六十一章第1000章 甲肝灭活疫苗入市第918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第974章 直达省委第995章 华尔街亮相第754章 丸之内第2章 想造车的领导班子第488章 拉近关系第612章 洋房公馆第58章 国禧手表厂第1005章 应对紧缺第756章 空手套白狼第585章 振兴第562章 本土“家乐福”第856章 说主管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