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伦贝格战线

凛冽的北风席卷巴尔干半岛之时,欧战惨烈战局揭幕之战在伦贝格防线上展开……

俄国方面,在伊万诺夫大公的强力催促下,因后勤补给问题停滞的俄国东线2个军团开始伸出重拳,向正面奥匈国防军构筑的防线发起了人潮般的进攻,第一天,俄国萨尔扎将军所辖的第四集团军就投入了4个师的兵力直接打击奥军丹克尔集团军的正面,而普列维大公所辖的第五集团军则猛攻奥军第四、第五集团军防线的结合区域。

12月4日当天,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后,奥军伦贝格防线上中段和西段成为了整个战场的绞肉机,双方炮火都毫无顾忌的向对方进攻部队全力倾泻火力,而这两处地形上仅有十几处不到一百米的小高地周围,成为了整个战场上的堆尸场。

仅仅一天的战斗,刚刚抵达前线的奥匈帝国丹克尔第一集团军就打残了一个半师的编制,战场上,双方扔下了超过5000具尸体,此外还造成了至少一倍于此的伤员,犬牙交错的小高地,在双方步兵的反复冲击中失而复得,反反复复……

康德拉大公站在沙盘前关注着不断更替的团级编制补充军,整个战线上,俄国人发起了超过20个点的重点攻击,这让处于整体防御态势的他大感惊心……时值现在≥,俄国人军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信息,但俄国人除了3个集团军外,是否还有援军。对奥匈帝国而言。却始终是一个谜。

这也就意味着。康德拉手里除了第一、第四集团军不到45万大军外,也仅有一周前几乎濒临崩溃的布鲁德曼第三集团军大概15万人,但是,正面俄**队规模已经超过了80万人,根据俘虏报告的消息,这至少出现了3个集团军的番号!

但这可仅仅是整个漫长的奥、俄国境线上的东线侧翼会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几乎堪称一场举国之战。要让康德拉大公相信俄国人不存在其他的增援,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持续两天双方围绕防线的攻防,导致双方战斗人员的惊人损失,7日,跟随德国战地观察团抵达前线的中国驻匈牙利武官刘庆,是参加过20年前中俄双子城血战的老兵,还是被整个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战局吓了一跳,双方竟然在短短几天内就互相杀死了超过一万人以上,外加3倍的伤员。

而在战地医院调查后,他很快向国内转发了秘密的报告。他认为,奥匈军队在防御战中显然取得了远超之前进攻战略的战果。但是,由于伦贝格防线完全是急于伦贝格城构筑的战线,而伦贝格除了成为成片的小高地外,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军事防御点,而且,俄国人在过去3天内就夺取了至少4个高地,根据目前收集到的消息,俄国人的军力至少一倍于奥匈国防军!

他向国内提出的建议,是向奥匈帝国提供人道医疗救助,以避免奥匈帝**队伤员的大面积死亡,目前奥匈帝**队虽然也有战地救护体制,但根本无法为如此惨烈的战争服务,不断增加的伤员死亡率,在刘庆看来,可能比前线每天惨烈的死亡率更容易摧毁军队士气。

康德拉大公面对俄国人越来越猛烈的进攻,早已感到压力山大,在德国战地观察团的建议下,他谨慎的抽调了左翼布置在科希策方向的第二军团1个军、刚刚赶到米什科尔茨的第七集团军1个军,尽快向丹克尔集团军靠拢,而这一命令,最终被证明是十分正确的决定。

丹克尔第一集团军接下来遭遇到前所谓有的猛烈打击,俄国两个集团军显然已经把赌注压在了他们防守的西侧防线上,俄国人至少在西线布置了集团军7成以上的重火力,猛烈轰击奥军不算完善防线,然后以哥萨克骑兵与步兵的协同进攻猛攻奥军占领的小山头阵地,逐步蚕食西线的防卫。

就在整个第一集团军防线岌岌可危之时,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到康德拉大公的身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双方的攻势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施虐的狂风暴雪足足让整个战线的激战推迟了3天,而获得喘息的丹克尔第一集团军终于重新加固了防线,并且将被打散的师级编制进行了临时整编。

但是,光靠幸运显然无法取得胜利,暴风雪过后的仅仅两天,俄国人就再次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攻击,不到四天的时间里,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俄国人冲击下,奥军失去了整个伦贝格西线21个重要的阵地中的15个,康德拉大公与丹克尔将军、奥芬贝格大公进行紧急磋商后,也意识到失利将是迟早的事情。

当天的商议最终并未作出战略撤退的决定,因为康德拉大公显然不甘心让俄国轻易越过防线,而奥军增援部队将在一周内逐步抵达前线,到时候则足以弥补军力上的损失,他完全明白消耗战的意义!

只是,计划显然永远赶不上情况的快速变化……12月16日凌晨,一直来让康德拉担心的事情终于成为了现实,已经岌岌可危的丹克尔第一集团军侧翼,突出出现了俄罗斯帝国鲁斯基第三集团军的部队,而且,对方从乌日霍罗德方向直接威胁第一集团军的后方,如果让俄国人突破侧翼薄弱的防线,那奥匈帝国东线集团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而随着俄国人四个集团军出现在战场上,整个奥匈帝国东线战场上的军力对比已经彻底倒向俄国人,康德拉不得不命令全军有组织的准备向后撤离,命令还未下达,丹克尔第一集团军侧翼防卫的第七师已经遭到鲁斯基军团包围,并迅速崩溃,这意味着,奥匈帝国东线部队将会在撤退路上不断遭遇俄国人的截击、甚至的阻击!。

就在康德拉大公绝望之时,早先从科希策方向赶来策应的第二军团13个军、刚刚赶到米什科尔茨的第七集团军18军出现在战场上,并从两翼对正在蹂躏丹克尔军团的俄国第三集团军发起了攻击,这才为正东线军团向后撤退创造了关键的时间点。

12月17日到19日,被誉为东线奥军战场上最糟糕的三天,康德拉大公命令部队逐级抵抗并想普米勒尔要塞退却,但撤退立刻演变成一场大溃逃,紧随攻击的俄**队如同割草般收割着奥匈国防军,短短3天,崩溃的伦贝格防线上,各自为战的军队失去了互相间的联系,一部分军队被放弃,以确保整个军团的利益。

而接下来的2天里,普米勒尔要塞迎来了溃散如潮水的溃兵,就连一项优雅的康德拉大公也回头土脸的逃进了要塞,而要塞上巨大的炮塔,终于激发了这位屡败屡战的奥匈指挥官!

毫无疑问,堪称完美的普米勒尔要塞,是充分展露奥匈帝国引以为傲重炮装备的武器平台,整个要塞群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更是反复修缮,奥匈帝国参谋部一直来都希望在东线直接面对巴尔干冲突时,能够建立足够的缓冲区。

而普米勒尔要塞正是这一战略思想的产物,当然,这一做法显然与奥军崇尚进攻的战术理念并不矛盾,强大的俄国人,一直来都是让奥匈帝国头痛的对手,即便是在三皇同盟的时代,奥匈帝国依然处处警惕着来自北方最长国境线的俄国。

这座堪称整个匈牙利东线最突前的、也最庞大的要塞,奥军一共部署要塞炮兵两个团,共拥有12门240毫米以上口径重迫击炮和24门15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这种战舰上才会用上的巨大口径主炮,在陆地战争中,绝对是令人发指的大杀器。

而要塞的布局,更是堪称完美,5座核心主炮台、12座附属炮台,组成了一个环形对外的巨大火力库,以箭头方式排列的炮台,确保在任何方向上的敌人,都将遭到至少3个以上炮台的火力覆盖,而且都是安装有升降式装甲炮塔、能够270度大角度回旋的巨炮!

至于采购自中国、德国以及奥匈捷克兵工厂自产的重机枪,几乎遍布要塞的任何一个射击点,厚达1米半的要塞墙壁,可以抵挡同口径要塞炮的轰击,至于布置在外围的奥军阵地,也都建立起了战壕、堡垒式的固定工事!

整个外围工事,以要塞为核心扩张到三公里外,9月11日奥匈伦贝格战役失败后,部分残兵退入普米热尔要塞,又给要塞带来了大量的野战炮,这些野战炮被分配到各支撑点,给俄军后来的攻击带来了极大的杀伤。

血色黎明终于拉开了序幕!

参战双方、乃至整个欧洲、美洲,都未曾预料到,这将是一场如何惨烈的战争。

第1126章 中国领地的价码第40章 技术的创造性第775章 决战双城子(一)第603章 英国人的胃口第372章 袭扰第570章 进军,京畿门户通州第943章那霸的集结号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842章 军事交流第513章 保家护厂第1334章 检个软柿子第7章 科技巅峰的磨床第927章 英国人的提议第76章 迫在眉睫第129章 狭路激战(一)第1188章 底线第1248章 模锻液压机第1141章 巴拿马需要革命第1291章 蝰蛇行动第525章 仰光城的末日第285章 干实业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663章战争威胁第593章 反扑第345章 旧金山谈判(一)第864章 撞击旗舰第893章 海军的秘密手段第88章 工业大布局第1144章 战争无可避免第1230章 意土战争打响了第786章 哥萨克骑兵的末日第400章 秦总督发飙了第681章 东北光复第106章 驻扎志灵县的目的第794章 工兵营出场第295章 华商联合会的宗旨第797章 中英二次密约第694章 战云乍起第1048章 怒海猛击第444章 顶级工艺的新战舰第747章 炮术和跨时代的炮座第429章 北方的异族团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动第1011章 海外工业区计划第191章 历史的小转变第1083章 新的改革征途第1186章 刚果的冲突第592章 三巨头第1017章 巨大的筹码第1208章 南美联合舰队第131章 狭路激战(三)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第1299章 陆地巡洋舰的毁灭第888章 静观其变第472章 婆罗洲大移民第1097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955章 目标,东京都第1303章 激战卡塔琳娜岛第790章 大战前夕第15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1292章 首战库克海峡第1043章 史上第一次空战第966章 凯旋大会第418章 怒江ii型浅水炮艇第1364章 会战在即第1058章 大战的序幕第476章 南华新动向第401章 要人要兵要钱第210章 秦铠的金融计划第451章 撞沉敌舰第326章 世界第一的富矿第1272章 致命时刻第509章 新舰队的成立第157章 良民? 海匪?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869章 针对本子的演习第1212章 无畏舰的时代来临第561章 光绪的决心第903章 地面战打响第398章 案中之案第908章 不对称较量(二)第611章 中堂的布局第796章 局势有变第1100章 德国的要求第1359章 琉球号的逆袭(一)第969章 欧陆烽烟第457章 不一样的谈判(二)大计划第640章 豹河突破战第240章 舰队火炮射击规范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1084章 中英停战条约第811章 产业的小问题第154章 中堂大人的价码第659章 依克唐阿的反击第889章 推动的机会第12章 宝芝林印象第51章 英租界风云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62章 灭国之灾
第1126章 中国领地的价码第40章 技术的创造性第775章 决战双城子(一)第603章 英国人的胃口第372章 袭扰第570章 进军,京畿门户通州第943章那霸的集结号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842章 军事交流第513章 保家护厂第1334章 检个软柿子第7章 科技巅峰的磨床第927章 英国人的提议第76章 迫在眉睫第129章 狭路激战(一)第1188章 底线第1248章 模锻液压机第1141章 巴拿马需要革命第1291章 蝰蛇行动第525章 仰光城的末日第285章 干实业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663章战争威胁第593章 反扑第345章 旧金山谈判(一)第864章 撞击旗舰第893章 海军的秘密手段第88章 工业大布局第1144章 战争无可避免第1230章 意土战争打响了第786章 哥萨克骑兵的末日第400章 秦总督发飙了第681章 东北光复第106章 驻扎志灵县的目的第794章 工兵营出场第295章 华商联合会的宗旨第797章 中英二次密约第694章 战云乍起第1048章 怒海猛击第444章 顶级工艺的新战舰第747章 炮术和跨时代的炮座第429章 北方的异族团第434章 小日本在行动第1011章 海外工业区计划第191章 历史的小转变第1083章 新的改革征途第1186章 刚果的冲突第592章 三巨头第1017章 巨大的筹码第1208章 南美联合舰队第131章 狭路激战(三)第1183章 德国的失算第1299章 陆地巡洋舰的毁灭第888章 静观其变第472章 婆罗洲大移民第1097章 布尔战争的序幕第955章 目标,东京都第1303章 激战卡塔琳娜岛第790章 大战前夕第15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1292章 首战库克海峡第1043章 史上第一次空战第966章 凯旋大会第418章 怒江ii型浅水炮艇第1364章 会战在即第1058章 大战的序幕第476章 南华新动向第401章 要人要兵要钱第210章 秦铠的金融计划第451章 撞沉敌舰第326章 世界第一的富矿第1272章 致命时刻第509章 新舰队的成立第157章 良民? 海匪?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869章 针对本子的演习第1212章 无畏舰的时代来临第561章 光绪的决心第903章 地面战打响第398章 案中之案第908章 不对称较量(二)第611章 中堂的布局第796章 局势有变第1100章 德国的要求第1359章 琉球号的逆袭(一)第969章 欧陆烽烟第457章 不一样的谈判(二)大计划第640章 豹河突破战第240章 舰队火炮射击规范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1084章 中英停战条约第811章 产业的小问题第154章 中堂大人的价码第659章 依克唐阿的反击第889章 推动的机会第12章 宝芝林印象第51章 英租界风云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62章 灭国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