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87章 小心谨慎

bookmark

梁满仓迟疑了一下说:“这是为什么那,难道说这件东西是一件赝品,不能够开鉴定的话我怎么样子卖掉啊?”王海东笑呵呵地说:“其实古董还有一个途径,献给国家啊,这东西一定是真东西,只要是你先给国家的话,那立刻就有无数的砖家叫兽跑出来证明这玩意是真的。”

这帮人水平怎么样先不好说吗,除了个别的老辈子的人之外,剩下的人估计也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多了一点。但是要是让他们歌功颂德什么的话,那这些人马屁一个个的比谁都厉害,什么国家级别的那些博物馆里面的宝贝一张破纸片都能够被考证出来三五篇文章来。

梁满仓虽然是觉悟非常的高,但是他不是傻子,捐献给国家,似乎那是不可能的,要是捐献给国家了在这样子的时候顶多奖励给几千块给个证书什么的,对村子里面的学生是没有什么帮助的,那证书农村要了有什么用,就算是农村的人卷烟都不会用证书那样子的纸张。

梁满仓当下就说:“那不成,这玩意我还打算有用呢,小学校虽然是有了着落,但是有请教师,孩子们上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什么的,那这样子的时候没有钱可是不成。

这些专家也太混蛋了不是,我这明明是真的,但是他们就是不给鉴定吗,还不让我卖掉。”

王海东严肃地说:“不是不让你卖掉,而是在这样子的时候不让你把这玩意卖给外国人,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第一,他们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而且,这些青铜器如果是传承有序的还好说,比如说毛公鼎什么的,出土到现在,都是有证据可以考证的,而且研究毛公鼎的专家学者大多数都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你想想看,现在的这些专家和教授哪个不是这些大师的弟子啊。他们总是不能够把自己的老师的研究都给推翻吧。

因此,对毛公鼎这样子的传承有序的东西他们是不敢否认的。但是对这鲁国的五谷丰登鼎,说实在的,虽然也是解放前出土的,但是没有什么专家大师研究过,而且水知道是不是什么赝品啊。这玩意就算是碳十四鉴定这鼎本身就是春秋时期的,我也有办法证明这是赝品。”

王海东说的这些话让梁满仓有点糊涂了,要说让他明白什么是碳十四的鉴定,多少他还是懂得一点的不就是科学鉴定意见古董的年代,对经常看报纸的梁满仓来讲这个是比较熟悉的。

而且他自己也曾经是古董行里面的人,虽然不过是纪念学徒,但是毕竟算是行里面出来的。但是他那点古董知识还真的是没有什么样子的现代化的意识,他的古董作伪的办法还是在解放前的那些办法,对现在的一些古董作伪的办法他还真的是不怎么样的清楚。

比如说王海东讲的这你用科学鉴定的办法证明古董是真的,我也有办法证明这是赝品,这就比较让梁满仓意外。

梁满仓疑惑地说:“不是说科学鉴定都是不可能推翻的吗?那是怎么样认定这是假的啊,要是连科学鉴定都能够推翻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谁还去鉴定啊。倒是不如我们农村的一个中间人来的有用。”

这梁满仓说的农村的中间人,一般就是那种消息灵通,比较有威望的人。

比如说东村有一件老家具要卖给西村的,但是东西两个村子的人不怎么样熟悉,谁也信不过谁。那就要找个中间人,买卖双方成交了之后给中间人一点好处,就相当于古董行里面的提成什么的。但是这中间人一个是要保证卖家卖出去的东西是没有什么问题,二是要保证买家在这样子的时候不管是怎么样都不能够赖账,拿了东西一定给钱。这中间人就算是一个背书的人了。

梁满仓一听这玩意,还没有我们农村的中间人管用呢,科学鉴定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啊。

这个时候王海东笑呵呵地说:“这个事情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的,科学鉴定我也是不能够推翻的,我也不是神仙,科学鉴定是有一定的严谨性的,虽然有错误的时候,但是错误是比较少的。不过也正是因为科学鉴定的严谨性,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在这样子的时候不挂你是怎么样都是重视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就算只作伪的青铜器你也比能够保证一定用科学鉴定的办法鉴定出来。比如说这青铜鼎,如果鼎本身是真的,是春秋时期的,但是上面的字迹是后面加上去的,这样子的作伪的办法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鉴定出来了。而且去做碳十四的鉴定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也就是取鼎本身的一点样品,绝对是没有人敢取文字上的样品吧。”

鼎上面的文字经过了千年的腐蚀本来就未必怎么样清楚了。一般的来讲话,别说是历史学家舍不得动鼎上的文字,就算是一般的古董商人也是知道一件青铜鼎上面要是有文字的话应该是更值钱,在以前是一个子一万大洋,但是现在估计少说就是十万块了。

反正找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鼎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是找一件有文字或者是有花纹的什么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就未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就会有些人找那些没有文字花纹的青铜器,未必一定是青铜鼎,反正只要是古时候的青铜器就可以了,在上面做上了文字花纹什么的,那这件青铜器的价格立刻身价百倍。

这并不是王海东危言耸听,实际上在古董市场泛滥的那些有花纹和文字的青铜器相当的一部分是赝品,有的整个就赝品,比如仿制博物馆里面的什么铜鹤方壶一类的青铜器。要说这种仿制至少还算是做点功夫的话,那有些青铜器根本就是臆造品,稍微有点行家知识的人就知道是赝品。

王海东曾经见过一件据说是燕国时期上将军荆轲用过的青铜面具,据说是荆轲这家伙在刺秦王之前太子丹赏赐给他的。这不是扯淡吗?先不说那青铜面具做的根三星堆的文物一般眼睛是直接突出向外的,丫的燕国和三星堆那帮疑似外星人有什么关系啊。就算是在这样子的时候有这样子的青铜器,燕国的人真的见到过外星人弄出来了这样子的一个面子也不成啊。

就算是太子丹是白痴,那也知道他想要找人做掉秦始皇这春秋时期道上的老大,这消息是要绝对的保密的。找了荆轲,而且给他一个上将军的职位,难道他闲得发慌了,怕秦始皇秦老大不知道他要荆轲刺秦王吗?

反正这就是臆造品,一点都不靠谱的。比较上档次的赝品就是最后一种了,那就是拿着真正的当时的青铜器,别管是鼎杯子什么的,反正在上面弄出来一点花纹或者是文字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就算是一件国宝了。

去潘家园看一看,这样子的所谓的国宝绝对不是一件两件的。要是真的是国宝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国家早就派人下来收回去了,还能够留在潘家园整天风吹日晒的。

反正梁满仓现在是非常的糊涂的,他没有想到现在作作伪的人已经是到了这样子的一个登峰造极的境界了,居然是能够找出来科学的漏洞来。于是他急忙说:‘那你说我的这件青铜鼎是不是这种办法做出来的,要是的话,那就不怎么样子值钱了。”

梁满仓是总担心自己的古董不是真的,他自己拿着照片也是不知道找了多少人了,但是没有一个靠谱的,这样子的时候他也是不敢拿着真的青铜器出来给他们看,万一被掉包了或者是遇到仙人跳什么的那就麻烦了。

反正梁满仓对自己的古董还是相当的有信心的。他也就是遇到了王海东,经过多方面的考察认定了王海东这家伙算是一个不错的人,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才算是把这件东西给拿过来看看。

要是这玩意王海东也是不怎么样拿得准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他想着这个用古董换钱的计划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

不管是怎么样,王海东算是第一个开诚布公的和他说这件青铜器算是一件宝贝的古董商人,这一点比别的古董商人都要强的多。

而且,在这样子的时候王海东还说了一些古董行里面现在的内幕,说来也是实在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些砖家叫兽要是不维护自己的圈子的利益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天诛地灭呢。在这样子的时候不管是怎么样梁满仓对王海东都是非常的佩服的。

至少王海东是很愿意帮助自己的,而且是那种有办法有能力,真金白银的帮助自己解决困难的一类人,这总是比那些电视上的专家教授什么的要高尚的多了。而且到现在为止梁满仓也没有看到王海东给自己划拉什么好处。

第424章 规矩第539章 合作基础第223章 安家古董的来历第596章 不了解情况第182章 老四的经历第14章 赌斗瓷器碎片第717章 不够级别第198章 各取所需第21章 抓捕盗墓贼第78章 所谓玩古董第392章 关键是什么第623章 相辅相成第495章 不容易啊第180章 变色龙第71章 骨瓷的秘密第148章 古董市场的规矩第435章 开始适应了第466章 羡慕嫉妒恨第139章 行有行规第718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第28章 偷梁换柱第714章 有不怕死的第669章 机会第197章 有事你说话第562章 区别对待第312章 回龙观古董市场第205章 唐刀(一)第118章 来头不小第289章 善后事宜第267章 江流市王家第695章 不了解情况啊第134章 挖个坑?第611章 拙劣的模仿第523章 规矩的重要性第52章 赔礼道歉第685章 表现自己第391章 缘由第170章 晾着他第590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586章 矛盾的心理第472章 风潮第171章 赚钱之道第666章 关系第264章 抱怨第373章 你猜第629章 手段坚决第485章 沉下心来第455章 恨铁不成钢第640章 怀疑第12章 高明的拼接手法第445章 各有办法第36章 水墨砚台第74章 古董行里的搬砖头第675章 感情用事第94章 谁的势力更大第141章 鬼面翡翠惹出来的家事第454章 立场问题第538章 为官之道第182章 老四的经历第494章 羡慕第483章 想法不同第354章 砸了它第363章 不可贪婪第564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615章 身份第328章 恩怨第447章 实话实说第192章 有没有规矩第715章 左右为难啊第55章 筹建艺术品公司第164章 潜规则第393章 运气好第101章 赌石第157章 古三喜第98章 废了丫的第191章 因人而异第139章 行有行规第622章 内外有别第683章 底气第590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224章 我埋起来了第240章 你不是忽悠我吧第411章 舆论监督第614章 威望第433章 什么叫做好领导第304章 我有更好的第322章 当局者迷第459章 和光同尘的重要性第662章 太慢了第441章 忍耐第423章 合作不合作第380章 不愿意操心第275章 左右为难的山本第609章 各有目的第437章 不彻底第514章 运气第447章 实话实说第672章 利益未必最大化第575章 目的第585章 来龙去脉
第424章 规矩第539章 合作基础第223章 安家古董的来历第596章 不了解情况第182章 老四的经历第14章 赌斗瓷器碎片第717章 不够级别第198章 各取所需第21章 抓捕盗墓贼第78章 所谓玩古董第392章 关键是什么第623章 相辅相成第495章 不容易啊第180章 变色龙第71章 骨瓷的秘密第148章 古董市场的规矩第435章 开始适应了第466章 羡慕嫉妒恨第139章 行有行规第718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第28章 偷梁换柱第714章 有不怕死的第669章 机会第197章 有事你说话第562章 区别对待第312章 回龙观古董市场第205章 唐刀(一)第118章 来头不小第289章 善后事宜第267章 江流市王家第695章 不了解情况啊第134章 挖个坑?第611章 拙劣的模仿第523章 规矩的重要性第52章 赔礼道歉第685章 表现自己第391章 缘由第170章 晾着他第590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586章 矛盾的心理第472章 风潮第171章 赚钱之道第666章 关系第264章 抱怨第373章 你猜第629章 手段坚决第485章 沉下心来第455章 恨铁不成钢第640章 怀疑第12章 高明的拼接手法第445章 各有办法第36章 水墨砚台第74章 古董行里的搬砖头第675章 感情用事第94章 谁的势力更大第141章 鬼面翡翠惹出来的家事第454章 立场问题第538章 为官之道第182章 老四的经历第494章 羡慕第483章 想法不同第354章 砸了它第363章 不可贪婪第564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615章 身份第328章 恩怨第447章 实话实说第192章 有没有规矩第715章 左右为难啊第55章 筹建艺术品公司第164章 潜规则第393章 运气好第101章 赌石第157章 古三喜第98章 废了丫的第191章 因人而异第139章 行有行规第622章 内外有别第683章 底气第590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224章 我埋起来了第240章 你不是忽悠我吧第411章 舆论监督第614章 威望第433章 什么叫做好领导第304章 我有更好的第322章 当局者迷第459章 和光同尘的重要性第662章 太慢了第441章 忍耐第423章 合作不合作第380章 不愿意操心第275章 左右为难的山本第609章 各有目的第437章 不彻底第514章 运气第447章 实话实说第672章 利益未必最大化第575章 目的第585章 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