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李氏名驹

人在忙碌中,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这种感慨,李潼此前也有,不过眼下的繁忙较之前段时间又有不同。

眼下的他,身领三职,每天退朝陪他奶奶吃完早饭后,要去哪处办公都要仔细想一想。还有王府里访者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些他吩咐府员要留意的人,还要匆匆归府去亲自接待,可谓分身乏术。

不过好在三处职事也都是相辅相成的,比如他所检校的礼部瑞应诸事,想要准确评判祥瑞的等级,就需要对历代仪轨渊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在礼部坐堂,又能接触到大量的应时礼式,反过来又能督导礼书的编写重点所在。

至于崇文馆那里,李潼也时常前去坐堂,与馆臣交际还在其次,主要还是为了读书。他知自己仗着脑海里记忆还可自夸满腹诗才,但扒开这些表面,其实也是不学无术,基础薄弱得可怜。三板斧吓唬吓唬人还行,长期下来,难免露怯。

虽然一个人到古代不攀科技读古文有些挺没出息的,可他现在的状态终究有些特殊。身在朝廷中枢,不乏千年的狐狸,没点底蕴积累也实在不好讲《聊斋》。

当然他读书也是有选择的读,主要是翻阅事例与综合性强的类书,比如秘书省前辈虞世南所编的《北堂书钞》与欧阳询等人所编的《艺文类聚》。

这些类书广引古籍,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对于时下专业的学术经义研究或许显得有些浅薄,但李潼也不是真的要搞学术,略通大概,与人交流知其所言也就可以了。

而讲到类书,李潼又联想到由他举荐参与编书的徐坚。

徐坚也是湖州吴兴人,且是太宗后期妃子徐惠的侄子,另一个姑姑则是高宗李治的婕妤,年幼时便有聪慧之名,李潼他老子李贤旧封沛王时,还曾经在王府专门召见过徐坚。

如果说双方还有什么更亲密的关系,那就是徐坚的叔叔徐齐庄与李潼的生母沈氏族人还是姻亲。其人年近而立,早年登进士第而外放为官一任,最近是作为选人入朝准备参加制举,登门拜访少王,小叙前谊。

也是在徐坚口中,李潼才知他生母沈氏的确凿身世,而且还知道有两个舅舅如今还在流岭南。

不过这种事听过也就算了,李潼连他生母都没见过,前身虽有一些记忆,但也已经很模糊,更谈不上与母族其他人有什么深厚的情谊。

日后有暇倒可以托人寻访一下,吴兴沈氏这一南朝著宗虽然已经式微,但在有唐一代也是传承悠久的衣冠家,若其族众果有才力堪用,也是值得再续前缘。

李潼之所以举荐徐坚,也不是因为这些故谊,而是因为徐坚这个人素质的确不错,而且还是开元名臣。甚至在武周一朝,就有乏甚节操的杨再思称赞其人“凤阁舍人样”,可见徐坚的确不凡。

李潼读书的时候想起徐坚,是因为徐坚在开元时期所编写的《初学记》同样是唐代类书的代表,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

李潼对《初学记》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他曾经精读过,这一部书本就是当时作文作诗检索事类的工具书,哪怕到了后世在研究唐代诗文的时候,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编修《礼式通辨》是政治任务,虽然对李潼的资望有所加持,但想要在诗文领域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还是要有新的著述。

所以他是打算《礼式通辨》编修完毕后,趁着班子还没散,以徐坚、张说这些人为核心,提前把《初学记》这部书给编出来,也能更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

就在李潼忙于诸事的同时,时局也并没有停滞不前,朝野大事频生。

比如外遣使者调查周兴死因,自然是查不出什么来的,因为凶手们早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返回了神都城近郊,就在城东感德乡已经开始组建故衣社了。

查不到刺杀周兴的凶手,太州刺史刘延景便成了替罪羊,以赈济无力并纵容豪贼的罪名,被抓捕归都,斩在神都南市。与此同时,刘延景的侄子刘易从也被就州诛杀。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潼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虽然刘延景对他不怎么客气,但他对这个人还真的没有什么恶感。他也明白,刘延景纵有万般罪过,唯一取死的理由就是他那个身为国丈的身份。

刘延景并不是第一个遭殃的人,庶人韦待价被押回的时候,使者们又顺道拿下了陕州刺史郭正一,二者俱流放绣州。但出发不久,二人俱被诛杀在途。

还有一个比较重磅的人事调动,那就是大将黑齿常之被召回朝中担任右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薛怀义则就任燕然道大总管,继续统兵出击突厥。

这种层次的人事调动,李潼仍然无从置喙,但见黑齿常之由边归朝,也算是升官了,而不是作为罪徒被押解归都,心里也有几分欣慰。

跟李潼有些关系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早前前往麟台闹事的来子珣被入罪、流放海南振州。唐人罪徒流放也有讲究,一竿子打到这么远,基本上也就是不打算再让他活着回来了。比如武承嗣他老子武元爽,就是被流放振州死掉的。

这样一个酷吏,其政治生涯还没有正式开始便被提前画上了句号,一如被弄杀于萌芽中的傅游艺。

但这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此前肃政台纳新,李潼在那名单中就看到好几个比较熟悉的酷吏名字,如侯思止、霍献可、王弘义之流,只是仍然不见他们的二代目来俊臣。

李潼倒是挺想自己一通瞎折腾,小翅膀一扇直接把来俊臣这家伙给扇没了。

除此之外,好消息也是不少,除了这一次编修礼书举荐诸众之外,李潼王府中第一批府员也都逐渐的走了出来。

八月后制举连场,府佐中张嘉贞、李思文接连中第,虽然是各凭才学,但小小一个王府居然接连两人应举得中,也足令士林侧目。再加上如今少王势头正盛,以至于都邑年轻人们都争入少王门第以求应教。

张嘉贞应第之后,授为汾州司户参军,已经离开王府上任。李潼虽然挺想将府员留在近畿州县,但他眼下在政务方面也乏甚发言权,仅有的一点资源还是要留在要紧处,所以也就放由张嘉贞外出历练。

至于李思文,本身就是一个大官二代,甚至无需李潼为其筹谋,便直接担任了麟台校书,同时也继续留事府中,接替张嘉贞担任长史。

至于钟绍京与与史思贞,包括入府不久的苏约,或是时运不济,或是才力所限,则就都落榜了。尽管之后还有科目举行,但几人似乎都有些灰心,不再专心备考。

但就算不应考,他们现在也是不愁出路的。钟绍京被召入麟台担任一个八品主事,毕竟其人笔才雄健,还要超过李潼那仍在苦练的颜体。

史思贞则被塞进了太乐署担任协律郎,也算是得偿所愿,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的地方。

至于苏约则就有些难办,其人本就科举落第,制举又不中,到如今连个出身都没有,即便李潼强举任事,也只能担任一个流外令史。

既然如此,在征求其人意见之后,李潼索性将之塞进了少府尚方监担任一个管理匠户的流外典事,也方便监守自盗、从官家掏点技术人才出来。

王府司马王仁皎,则被疏通关节,吏部铨选之后外放担任神都郊县偃师尉。之所以将一点资源投放在王仁皎身上,就在于王仁皎本就出身关中府兵,与流亡两京之间的那些军户流人们不乏共同话题,这对故衣社的初期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至于桓彦范,则托他姑姑太平公主的关系,搞到了右金吾卫担任兵曹参军。用太平公主的话说,戏坊设在城外,总要有亲信之众负责看顾,于是桓彦范便光荣就任那仍在建设的戏坊保安大队长。

有出自然自然有入,除了补入王府的韦安石等人之外,李潼在崇文馆还搞到一个大大的惊喜,那就是开元名将李祎。

李唐宗室虽然泰半凋零,但也有例外,除了李潼一家逆流而上之外,还有一家也终于等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那就是吴王李恪的子孙们。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弄权搞死了李恪,虽然长孙无忌倒台后,高宗李治追封李恪,但仍然没有赦免李恪的儿子们,反而拉了远支李孝恭的孙子继承李恪的爵位。

一直等到高宗也凉了,武后临朝,李恪的儿孙们才得到赦免,返回时局之中,各自任事。由此也可见武则天也不是与李家天生有仇,关键你得记吃记打。

可是九月下旬某日退朝之后,在陪他奶奶吃饭的时候,武则天一句话又让李潼忐忑起来,他奶奶居然让他去见见他四叔李旦,问问十月龙门典礼有没有什么文物仪轨的特殊要求。

0195 良策面授,一掷千金0150 俱入彀中0354 西园选士,勇卒归都0374 左千牛卫大将军0934 德祐农本,社稷之福0667 川西王属,岂为蕃土0563 天家德种,合御苍生0121 徐敬真引诬0023 情新因意胜0709 贪生知惧,自入彀中0313 慈爱如春风温暖0116 不是聂隐娘0825 仁愿辱我,我恒辱之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0110 托事献命0863 闻香识色,乐奴而已0305 门墙生隙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359 并州大都督0354 西园选士,勇卒归都0171 人生若只如初见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869 能倾情者,唯有圣人0691 伯玉气象,一代先河0945 国运之争,不容退缩0160 血洗丘宅0560 长安诸水,周游不顺0214 少王异图,乃有妄行0203 奔跑的大王0141 劫掠金吾卫0622 作歌杀蕃,论氏震怒0350 艰难皇嗣0040 内教坊伶人0749 山南房州,庐陵王城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飞灰0207 李氏名驹0610 巨资分授,各有所得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659 不事二主,死为唐魂0617 龙凤之种,贵不可言0095 东宫旧人0764 皇命驱使,杀贼有功0351 关中群贵多尚势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诏0671 王眷赴宴,如临敌阵0271 我与留守俱过客0058 薛师怀义0079 神宫巍峨0869 能倾情者,唯有圣人0676 宣法入蕃,礼佛得庇0476 十道使者,保三争四0204 谁都别惹我0164 官拜尚辇奉御0346 圣皇赐经,各自有命1035 三月龙兴,幢盖张护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军0720 因田募甲,丹心为国0456 谁沐代王恩威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0017 兄弟殊异0977 三省六部,国朝丰碑0083 途穷生戾气0043 进学内文学馆0559 财助人势,百业将兴0913 壮烈能狂,无勇忍耐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0150 俱入彀中057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0799 众正盈朝,群臣劝进0603 因垦为功,量田授勋0643 孝杰率直,目中无人0859丈夫无势,何异禽兽1012 学士才高,群众争访0043 进学内文学馆0965 持符握宪,不负此生0407 嫁女骤显,爵封县男1026 倭使入朝,恳请封命0742 莲花六郎,生吞珠花0290 惧亲如仇0519 会师潼关,诸将迎拜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601 选募游弈,跨岭杀蕃0250 少王只是无心人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591 陈兵青海,敢否一战0745 君臣斗法,突厥南来0120 诸用仰于国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284 祸水东引0630 扩地千里,兵指海西0724 贺八入京,技惊四座0702 群臣外授,相公珍重0117 权门恶事0275 访才若渴,求婚似疾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053 误我少王
0195 良策面授,一掷千金0150 俱入彀中0354 西园选士,勇卒归都0374 左千牛卫大将军0934 德祐农本,社稷之福0667 川西王属,岂为蕃土0563 天家德种,合御苍生0121 徐敬真引诬0023 情新因意胜0709 贪生知惧,自入彀中0313 慈爱如春风温暖0116 不是聂隐娘0825 仁愿辱我,我恒辱之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0110 托事献命0863 闻香识色,乐奴而已0305 门墙生隙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359 并州大都督0354 西园选士,勇卒归都0171 人生若只如初见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869 能倾情者,唯有圣人0691 伯玉气象,一代先河0945 国运之争,不容退缩0160 血洗丘宅0560 长安诸水,周游不顺0214 少王异图,乃有妄行0203 奔跑的大王0141 劫掠金吾卫0622 作歌杀蕃,论氏震怒0350 艰难皇嗣0040 内教坊伶人0749 山南房州,庐陵王城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飞灰0207 李氏名驹0610 巨资分授,各有所得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659 不事二主,死为唐魂0617 龙凤之种,贵不可言0095 东宫旧人0764 皇命驱使,杀贼有功0351 关中群贵多尚势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诏0671 王眷赴宴,如临敌阵0271 我与留守俱过客0058 薛师怀义0079 神宫巍峨0869 能倾情者,唯有圣人0676 宣法入蕃,礼佛得庇0476 十道使者,保三争四0204 谁都别惹我0164 官拜尚辇奉御0346 圣皇赐经,各自有命1035 三月龙兴,幢盖张护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军0720 因田募甲,丹心为国0456 谁沐代王恩威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0017 兄弟殊异0977 三省六部,国朝丰碑0083 途穷生戾气0043 进学内文学馆0559 财助人势,百业将兴0913 壮烈能狂,无勇忍耐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0150 俱入彀中057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0799 众正盈朝,群臣劝进0603 因垦为功,量田授勋0643 孝杰率直,目中无人0859丈夫无势,何异禽兽1012 学士才高,群众争访0043 进学内文学馆0965 持符握宪,不负此生0407 嫁女骤显,爵封县男1026 倭使入朝,恳请封命0742 莲花六郎,生吞珠花0290 惧亲如仇0519 会师潼关,诸将迎拜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601 选募游弈,跨岭杀蕃0250 少王只是无心人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591 陈兵青海,敢否一战0745 君臣斗法,突厥南来0120 诸用仰于国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284 祸水东引0630 扩地千里,兵指海西0724 贺八入京,技惊四座0702 群臣外授,相公珍重0117 权门恶事0275 访才若渴,求婚似疾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053 误我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