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大唐雄军,演武洛北

北邙山脚下,战鼓轰鸣,大军集结待征。

朝阳初升之际,神都北城龙光门外,战鼓雷鸣,皇嗣行辇顿于城门前,周遭重臣环拥。

一鼓定后,李潼自率亲兵驰出营门,伴随着两厢鼓角军乐声,直入龙光门前。兵者为凶,眼下的他虽然已为大军总管,但却仍未披甲,只是缟素而行。

队伍行至龙光门前,便有礼官唱名通传,数通入内,拱从皇嗣的仪驾队伍才缓缓分开一条道路,御辇继续前行,及至城门西侧一座土砌的高台。

皇嗣在重臣大将们的簇拥之下缓缓登台,军乐声转为肃穆,及至皇嗣西面而立,军乐声才为之一顿。及后礼官高唱,着令关内道大总管、雍王李慎之登台受钺。

授钺军礼,本来应该是在太庙举行。但武周一通改制后,因为圣皇武则天过于迫切的要在军队当中营造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便改为与郊祭誓师一同举行。眼下皇嗣虽然监国,但还没有来得及将诸礼修正,仍循旧态。

李潼登台后,面向皇嗣徐徐作拜。之后皇嗣李旦也缓缓上前,周围又作一通鼓乐,而后皇嗣才接过礼官奉上的钺器向前递去,口中并沉声道:“从此以往,上至于天,将军制之!”

“臣谨奉命!”

李潼口中高呼,两手接过钺器,之后便有近卫亲军入前将钺接过。

接着,皇嗣便又拿起斧柄向前递去,并继续说道:“从此以往,下至于泉,将军制之!”

“臣谨奉命!”

拜受斧钺之后,李潼再拜顿首,接着高声道:“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内御,二心不可事君,疑志不可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生死度外,垂言命臣,乃辞而行!”

授过斧钺之后,皇嗣李旦便与众臣们纷纷步下高台。三军之事,不闻君命,令皆由将。从这一刻开始,李潼才完全掌握了大军征讨之命。

鼓乐声再次雄壮扬起,诸营角号为应,诸路人马阵列出营。

此时高台上,早有军士捧上一整套的明光甲,为雍王殿下披挂整齐。

李潼这一身甲胄披挂,并不同于军中制式,线条样式要更加夸张,甲片贴金,映衬得披甲者更显英武,尤其在朝阳的照耀下,使得整个人都沐浴在一团金光之中,让人不能张目凝视。

但也因此,整个演武誓师的区域虽然广大,但无论从哪一个方向,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站在高台上的雍王。当然这也是因为李潼体格本就高大,身高六尺有余,若只是五尺短身,哪怕仪甲再怎么光鲜,终究还是差了几分意思。

随着诸军向前台靠拢,已经登上后方城楼的皇嗣李旦垂眼望向站在站在高台上的雍王,同样忍不住感慨道:“雍王武运加身,诚是宗家良佐,盼此行能宣扬国威,定功一役!”

今次北邙誓师参与者共一万两千余众,当然这并非雍王西行的全部兵力,仅仅只是畿内抽调出来的部分人马。

接下来还有暂驻河东道的三万人马,以及关内道诸府兵众仍然陆续在集,整支大军号为八万之众,实际上也达到了五万出头。

即便刨除一部分辅兵与仆从,一线的战卒也有三万余众。上一次朝廷在帝国境内如此大规模的用兵,还是垂拱年间的宗室作乱。

李潼站在高台上,眼见诸军向此汇聚而来,不免心潮澎湃。虽然政变之后他便执掌军事,可此前前往孟津驻守,为了避免惊扰大乱初定的神都局势,并没有举行这种声势浩大的仪式。

不过这一次祸发于西京,而两京之间的交流本就颇为频密,瞒是瞒不住的,为了震慑神都城中渐有骚乱的人心,朝廷才决定举行这样一场仪式。

虽然民众们并没有机会亲临现场、目睹盛况,但哪怕只是在场外巡弋,听到那响彻天地的鼓角声,心中也自有一股安心与振奋。

颁授斧钺之后,六纛升起,左右分列于高台两侧。充当两厢亲军的千骑将士们各擎五色军旗,策马绕场疾行,同时口中高呼军令,宣告诸军:“漏军事者斩!背军走者斩!失旌旗……”

在场诸军,闻令自警,各自队列也变得更加整齐肃穆,一直行到高台前方百步之外,各方将主约束步卒,然后便自率旗兵,驰行台前,各自下马作拜,口中则高呼道:“请大总管赐旗宣令!”

新至外州归朝,担任行军长史的李元素手捧誓众之文,登台朗诵道:“关内道行军大总管、北庭大都护、雍州牧、领西京留守、雍王济,告尔六军将吏士伍等,圣人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军无二令,将无二言!勉尔乃诚,以从王事,无干典刑!”

虽然李元素宣读誓文声并不能传及场中每一个角落,但整个校场上也是少有异声。李潼站在台上俯瞰全场,将士们阵列如壁,枪立如林,特别是在阳光的照耀下,甲衣泛光,交织成一片耀眼夺目的光辉!

大唐军事武装本就是当世翘楚,抛开武周时期各种乱征、强征,一线作战部队被甲率往往能够达到六成以上。

今次朝廷为关内道大军整装更是倾尽府库,单单各类甲衣便达到两万具之多,至于集结在北邙山脚下这一万多将士们,此际更是人人被甲。

这可绝不是什么幕布特效,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悍卒,跨刀持枪,杀气冲天!

正经的誓师场景,主要还是以宣威正命为主,倒是没有什么诸军齐呼口号的互动环节。誓文读完之后,长史李元素继续唱喝诸将名号,各自登台受旗。

大唐军令传达系统,以鼓角令旗为主。六面大纛、五色五方旗,为中军所在,纛旗不动,虽死无退。军有军旗、营有营旗、队有队旗,将士在营、皆聚旗下,将士在阵、则有阵将门旗,错认则斩。

除此之外,诸营各队还有认旗,为将士出入阵伍、派兵步阵的机动旗令。

各军受旗之后,分发营队之中,便意味着整支大军的指挥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之后军鼓声再次响起,随着这一次军鼓响起,将士们便不再肃穆不动,而是随着军旗、认旗所指引的方向,开始快速调整阵型。

鼓令有大鼓令、小鼓令之分,其中大鼓令以三百三十响为一通,一通之后,吹角一十二声为一叠,通常为行宿之用。小鼓令百响为一通,角声八声为一叠,通常为行军步阵所用。鼓角声三通三叠为一令,声绝令行。

随着旗令颁下,行军大总管一众僚属也都纷纷登台,立纛于前,旌节斧钺于后,高台左右各千人为中军护旗决胜军,大总管左右五百精卒为厢内亲从。后世节度使所谓的牙兵,便是这一部分将士。

鼓响一通之后,场中众将士已经各见认旗。鼓响第二通,在认旗的指引之下,诸将各率部卒往各自所属阵列范围而去。三叠角声一绝,诸营已经各自归阵,乃是最为常见的八卦阵。

接着中军决胜军便策马冲入阵伍中检查行列,若有乱列以及仍在奔走不定之卒,则即刻拖出,旗前处斩。不过今天参与誓师的军众本就是神都两衙精军以及各折冲府番上老卒,倒是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三通鼓令之后,将士们都已经悉数归阵。

当诸军各自林立在列的时候,除了军容整齐之外,还看不出什么太大的玄机。可是当这战阵摆开之后,整支大军诸兵种的搭配便凸显出来。

八卦阵乃是攻防一体的中庸战阵,言之中庸并不是说阵法不够精妙,而是各方面都很均衡,最能体现出军队的离合之法,也是大唐军队练兵以及作战常用战阵。

但虽然言之中庸,整个大阵摆开时,仍是杀气腾腾。

前阵枪林耸立,为拒马杀敌,具中则为弓弩手,进行远程的打击,在后则为压阵奇兵,左右跳荡队,马队则集结在左右两翼,以保证最高的机动力。

这其中,前、中两阵可以前后调整,遇敌则以弓弩手当先,贼入一百五十步则射,贼入近前则以枪林压阵。贼若破前阵,则以跳荡出击,马军横截贼军,弓弩手与枪兵继续后撤整队,层层为战。

所谓如果你一层一层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你会死无全尸!

区分兵种的标志主要是武装配给,虽然说大唐军械精良,像弓弩刀枪基本都是人人配给,但落实在军中,仍是有所侧重。

马军自不必说,人人备马,装甲以明光铠为主。军中同样配有闲置马队,除了满足马军战时更换坐骑之外,也用于其他军种临时使用。比如跳荡队,本身就是且步且骑的军种。而在击溃贼军后,弓弩手也可以上马骑射追击。

奇兵是属于压阵的机动力量,在不同时期的武装也是不同的。像是大唐创业早期,还称不上家大业大,压阵的奇兵通常与中军决胜军混为一谈,一旦敌军破阵进入肉搏战后,那也是干就完了!

不过如今大唐已经家大业大,奇兵通常是属于精锐重步兵,后世颇为著名的陌刀阵,往往便设置在这个方位上,作为铁壁压阵。即便前阵悉数被破,也能靠着这些重步兵坚守,于后方继续整军再战。

当然,大军无论再怎么精锐,装备再怎么优良,也只是在战术层面上提升一定的底线。战场上须臾万变,战争的胜负是一个系统性目标,如果在战略层面上不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再精锐的军队也难发挥出所有的战斗力。

校场上大军一连演示了七八次战阵的离合变化,总算让城楼观望军容的皇嗣并众臣们满意而归。接着大军便归营休整,一些弓弩甲胄等重械统一收缴,由大军辎重营负责运输,战卒们则轻装开拔,向西行去。

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071 音声细题0523 助吾事者,赐之以帛0630 扩地千里,兵指海西0312 本钱自收,一本万利1015 波斯归义,群胡法治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188 爱上一匹野马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伟0398 狄公出手0574 巨货诱人,贪心难遏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791 唐业存亡,河北相关1027 势难相忍,各自修行0216 急流勇退0734 知己幸遇,长托此生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0517 眩于名实,不知所守0710 顿笔书成,命系大王0033 雕虫与公赏0326 幼宦可养0154 宰相入刑0785 监国元嗣,仁恩普施0616 蕃国怀奸,仁愿入陇0594 百年血泪,聚此一岭0475 带甲之士,俱仰代王0161 宰相荐才0109 仗义屠狗辈0613 谷米入仓,军食不匮0144 谁敢偷喂我的狗0033 雕虫与公赏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678 狄公显贵,家宅不宁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261 不欺少年穷0998 六诏克定,吐蕃穷途0065 人情难测0281 牡丹花下死0292 留财不留人0053 误我少王0195 良策面授,一掷千金1034 唯赌见性,必入彀中0885 邪缘不断,和亲不成0703 我自三郎,无谓大小0812 开元名臣,次第入朝0014 一窝小鸡崽儿0171 人生若只如初见0113 荒园生妖异0424 君王恋权,固步自封0763 国之武库,藏恶纳奸0399 行驿命案0272 阻义者,虽死不道0604 诸胡聚首,桀骜伏诛0741 北衙军事,分一杯羹0095 东宫旧人0356 城南话别,著新寄意0076 祈求长生0835 当司宪台,为国察奸0504 勤王难行,怀义伏尸0768 双龙汇野,伏尸北邙0231 长安壮义非人哉0766 拥王从龙,功成此日0697 治漕称善,前惟耀卿0446 白刃不相饶104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0796 东西杀敌,叛唐必死0445 死不入黄泉0892 故幸不复,脱袍沽酒0786 欲图中兴,仁术难仰0987 外苑置业,夫妻同心0672 蕃女感恩,版籍进献0893 蓬户兰芷,馨香可爱0860势有强弱,绝不待毙0160 血洗丘宅0332 安西告捷,台省振奋0205 不为我用,则必杀之0407 嫁女骤显,爵封县男0659 不事二主,死为唐魂0989 重修故道,参天可汗0445 死不入黄泉0034 狄公满腹荆棘0280 宝利行社0221 窥望河西0959 势利膏梁,有伤风化0714 演武潼关,却乱关东0917 大事所谋,环环相扣0157 女主居阳,山变为灾0067 协律颂今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311 分权不可,集权应当1024 宗子惭情,朕难辞咎0261 不欺少年穷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123 兵事再兴0807 鸡犬升天,贵戚匿野0125 风雨飘摇的宰相们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
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071 音声细题0523 助吾事者,赐之以帛0630 扩地千里,兵指海西0312 本钱自收,一本万利1015 波斯归义,群胡法治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188 爱上一匹野马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伟0398 狄公出手0574 巨货诱人,贪心难遏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791 唐业存亡,河北相关1027 势难相忍,各自修行0216 急流勇退0734 知己幸遇,长托此生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0517 眩于名实,不知所守0710 顿笔书成,命系大王0033 雕虫与公赏0326 幼宦可养0154 宰相入刑0785 监国元嗣,仁恩普施0616 蕃国怀奸,仁愿入陇0594 百年血泪,聚此一岭0475 带甲之士,俱仰代王0161 宰相荐才0109 仗义屠狗辈0613 谷米入仓,军食不匮0144 谁敢偷喂我的狗0033 雕虫与公赏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678 狄公显贵,家宅不宁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261 不欺少年穷0998 六诏克定,吐蕃穷途0065 人情难测0281 牡丹花下死0292 留财不留人0053 误我少王0195 良策面授,一掷千金1034 唯赌见性,必入彀中0885 邪缘不断,和亲不成0703 我自三郎,无谓大小0812 开元名臣,次第入朝0014 一窝小鸡崽儿0171 人生若只如初见0113 荒园生妖异0424 君王恋权,固步自封0763 国之武库,藏恶纳奸0399 行驿命案0272 阻义者,虽死不道0604 诸胡聚首,桀骜伏诛0741 北衙军事,分一杯羹0095 东宫旧人0356 城南话别,著新寄意0076 祈求长生0835 当司宪台,为国察奸0504 勤王难行,怀义伏尸0768 双龙汇野,伏尸北邙0231 长安壮义非人哉0766 拥王从龙,功成此日0697 治漕称善,前惟耀卿0446 白刃不相饶104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0796 东西杀敌,叛唐必死0445 死不入黄泉0892 故幸不复,脱袍沽酒0786 欲图中兴,仁术难仰0987 外苑置业,夫妻同心0672 蕃女感恩,版籍进献0893 蓬户兰芷,馨香可爱0860势有强弱,绝不待毙0160 血洗丘宅0332 安西告捷,台省振奋0205 不为我用,则必杀之0407 嫁女骤显,爵封县男0659 不事二主,死为唐魂0989 重修故道,参天可汗0445 死不入黄泉0034 狄公满腹荆棘0280 宝利行社0221 窥望河西0959 势利膏梁,有伤风化0714 演武潼关,却乱关东0917 大事所谋,环环相扣0157 女主居阳,山变为灾0067 协律颂今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311 分权不可,集权应当1024 宗子惭情,朕难辞咎0261 不欺少年穷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123 兵事再兴0807 鸡犬升天,贵戚匿野0125 风雨飘摇的宰相们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