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上 阊阖正嵯峨

那数米高、墙体般的皮肤鬣毛稀疏,没有鳞片保护,只是由一层仿佛不属于它身体一部分的怪异组织包裹着半边躯体,不知道在洞中还蔓延有多深。

它的嘴是由一个窄小的洞和裂口相结合的东西的形状,十几只眼睛深深陷入肉里成了一排坑洞,扭曲地挤在一起。鎏金铜羽人匣的微光聚集在它的皮肤上,只能反射出一层邪恶的红色光弧。

青铜古剑撞在坚硬的皮肉之上,声音就像与巨石交击,重穿刺而不擅砍的越国古剑沧浪浪擦出连绵火花,那堵巨墙继续转动着丝毫无损,竟然无法加伤!

随着尸骸巨墙继续缓缓转动,发出震天的巨响,江闻看见面前的怪物庞大而萎皱,江闻的高度大概只有它的四分之一,裸露在外岩化的棱角分明而僵硬。

它很像一些原始的低等动物,然而气质上带着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类特征,因此显得更加可怖。它给江闻的感觉就像一个发育畸形的海螺,硬如石头的**却深藏在一个柔软恶心的外壳中,软壳不停渗出古怪的粘液。

似乎正是这些黏液,让无数枯瘪的尸骸黏着在上面——这个令人作呕的生物,竟然用尸体组成了保护自己的另一层外壳,颟顸地向外蠕动着。

极度的恐慌与厌恶,使江闻动弹不得,在漫长的几秒钟,他甚至以为自己化成史前海底的一条深海鱼,不小心闯入了洋底直壳鹦鹉螺的巢洞之中!

他早该想到,这种吐雾成画、化烟为景,日月咸俱、楼台顿生的神异手段,古籍上面早有记载,只是因为缦亭峰深处于武夷大山,神异传说又绵延千年,才让江闻一直没往那处想。

蜃,属于传说神怪,古书记载形似蛇而大,有角如龙状,常吐红鬣,腰以下鳞尽逆。能吐气并形成为海市蜃楼,自古有雉入海为蜃的说法。

《菽园杂记》提及“蜃气楼台之说,出《天官书》,其来远矣。或以蜃为大蛤,《月令》所谓雉入大海为蜃是也。或以为蛇所化,海中此物固多有之。”

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面前的并不应该用“它”,而应该用“牠”。因为江闻已经猜到,面前仅仅是存在就能让人痛不欲生的东西,应该称之为夷怪——虚蜃之螺!

此时,江闻可以幻见到石罅之外,凛冽的北极星已经高悬到了天穹的尽头,某种神秘而不可抑制的力量,正通过诡谲复杂的宇宙空间,

向这处群山中的角落散发着,驱散了面前神怪身上的异常,才让它能和江闻如此近距离地会面。

王莽头颅之中,忽然流淌出了一股股腥臭的黏液,夷怪虚蜃之螺软壳上的不明物质,此时正化为真菌滋长的菌毯温床,只见一棵芽孢状的生物迅速从王莽无舌的口中迅速生长,演变为一株干枯丑陋的玄色孢子植物,不怀好意地探到江闻的身前。

长生不死芝,竟然是牠身上生长出的一部分!

见到这个场景,四名六甲神将不约而同地以脚踏地、请神上身,双目癫狂地胡乱转动,砰然放下了鎏金青铜羽人匣。

四人臂膀双双搭起,肩部倚靠着,中指和食措并按大指中节,同时结出了指挥三界鬼神,入庙破庙的北帝印。

天师丹息法蕴养的澎湃内力相互呼应,宛如浪潮滔滔不绝,四人或奋拳或出掌,以煞鬼法默契合击,同一时刻命中了夷怪虚蜃之螺。

虚蜃之螺的外壳柔软黏腻,皮肉坚硬如岩石,方才江闻的利剑不能斩破,因此以内力轰劲破开门户,是一个极好的办法——请神上身的状态似乎真的能在冥冥之中,让这四个原本应该愚蠢呆傻的人,具备玄之又玄的直觉感应。

外功加持澎湃巨力足以开碑裂石,即便真正的岩壁也会被震碎为齑粉,可四只手掌拍在虚蜃之螺的光滑诡异皮肉上,却没有掀起一点浪花。

“快退回去!牠吐出的仙雾既然能造成虚功空间,肯定也能化解外力加身!”

没有人听懂江闻的呼喊,虚蜃之螺顶触到洞顶的身体开始继续嘶嘶蠕动,不曾停滞一秒,六甲神将却猛然口吐鲜血向后飞去,径直飞出了这个石室,仿佛和膂力惊人的豪客对掌,吃尽了明亏。

江闻沉默了片刻,用脚踢出鎏金青铜羽人匣,也慢慢向后移动着。

不管是谁近距离面对夷怪,特别是这种体型充斥满地下洞穴,以岩穴为壳寄居不知存在了多少年月的怪物,也会生出棘手至极的感觉。

四人被击倒后,虚蜃之螺柔软后壳再次转回,其中的王莽头颅空张着嘴,仿佛发出阴森嘲笑,从他的眉宇之间有一丝红光飘逸而出,逐渐舞动苏醒了起来。

随着时间流逝,夷怪再次蠢蠢欲动了起来,森然石室中再次弥漫开茫茫白雾,恐怖的红霞也在其中氤氲不断,潜藏着雾状不明的身影。

僵持对峙还在持续,江闻业已经退到了石罅所在,洞外的点点星光照入其中,几丝流云在夜空中徘徊,却遮挡不住渐渐沉下的北辰星。

时间不多了!

江闻已经察觉到了,面前的夷怪虚蜃之螺,和武夷山脉之下埋藏的六牙七支夷怪桀粢不同,牠并没有前者被岩浆生生灼烫至死,再被玄武山体镇压数亿年,于阴暗中腐烂消融的恶毒怨念。

面前的夷怪虚蜃之螺,苟活在暗无天日的石罅之下,身上存在着能够给人长生不朽的东西。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牠十几只坑坑洼洼的眼睛中,蓄满最强烈的贪婪和残忍,一切因为**驱使来到这里的生物,都将化为牠养料的一部分。

因为这里面有求解脱者的渴求,有求长生者的执妄,还有求登仙者的贪望,更有求探索真相者的孜孜不悔。夷怪蜃螺想来是懂人心的,毕竟从牠在缦亭峰吐出仙雾的那一刻起,所接触到的就是人类千变万化的**。

吃了长生不死芝的人,最终化为畸形扭曲的黑龙,如红阳圣童般蜕变为一具行尸走肉,这个长生蜕化的结局已然注定。

可那些见到了缦亭峰仙宴,号称跨虹桥登仙的人,见到的又是什么?他们又遭遇了什么?!

江闻有些悲观地想到,这些人类最深沉的**,不过是牠维持自身的养分,也不过是牠精神成长的食粮。武夷山千百年来长生的传说萦绕,归根到底都是人类永不磨灭的执念,在支撑着一个没人愿意戳破的谎言……

长生登仙,或许只是一个人类自己设下的诅咒。

…………

虚蜃之螺缓缓靠近着江闻,牠从不会用暴力猎食,牠只会用最隐秘的手段诱惑猎物上钩,这千百年来或许有一二人能逃离,但他们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食粮。

夷怪捕食的经验让牠缓缓转出后背,恢复了王莽头颅和密密麻麻尸骸组成的高墙,只见仙雾和红霞纷飞飘舞,曲折诡异难以形容,却忽然化为一股凝固圆镜般的圆光画面,映照出洞内阴暗幽悄、滴水钟乳石笋。

形势瞬间险峻,江闻一眼瞥见了插着古剑的王莽头颅,认定那里既然可以被西晋游侠刺穿,应该就是夷怪身上的薄弱部位。以壳为虚、以肉为实,这夷怪虚蜃之螺出奇离常之处,简直不像是地球孕育出来的生物。

江闻运转着内力试图一击搏命,无数武功在他心中流转不息,招式由繁到简、杀气由有到无,已经凭借着金庸江湖里高妙的武学修为,将剑法拔升到了近乎于道的境界!

但下一刻,夷怪蜃螺慷慨而阴险地为他展开了仙界的景象,打断了他的入道!

江闻在圆光中所看见的,既不像道藏传说中美好的仙界,甚至也不是佛经里无边地狱的景象。这处仙界似乎什么都没有,却又仿佛包容万事万物,以无可分辩的“虚”,瞬间降临在现实土地上。

点点声音如叶落枝折,某些晦暗不祥的东西,似乎正化作光点般的虚像在江闻面前飞驰而过,江闻驻足的石窟地板产生了令人战战兢兢的断裂闪烁,汇成残破的线段,光点绕着着逐渐飘渺的洞壁和四处横生的钟乳,组成一些难以名状的生物向江闻猛扑而来。

它们由不规则的红色线条组成,却没有本质的身体,或扁平或弯曲地狂舞于石笋钟乳上,又随着光照石柱的影子一起摇摆起舞,制造出窸窸窣窣、纷至沓来的杂乱脚步。

江闻不清楚他现在看到的,和其他人看到的是否有不同,可这就是所谓众仙的居所吗?这就是传闻中凡人所不敢踏足的王母仙宴吗?

这就是上山另一条路的归宿,就是小道士村人所说的洞天架壑登仙之路,必然迎来的结局。

他们提前超脱了形体,抵抗了长生不死芝的诱惑,义无反顾投入夷怪蜃螺展开的诡异“虚仙界”中。

从那以后,光阴流转、春去秋来都与“虚仙界”中他们无关,哪怕外面沧海桑田。

从那以后,他们进入了一片人类无法理解的“虚仙界”中,成为了一根根崩坏扭曲的红色点线组成的部分。

从那以后,他们只会在缦亭峰仙宴的最**时,从“虚仙界”游到岩坛上狂乱起舞,就如现在这般,以恶毒的形状诅咒着这个理性尚未消逝的世界!

他们成仙了,却成为了虚界的诡仙,进入一个非理性、超越逻辑因果、让米利都学派惊恐无依、让毕达哥拉斯宁愿杀人也要抹除的可能性,一个完全无序、疯狂、混沌、彻彻底底为虚的宇宙!

在夷怪展现的圆光之中,他还狡猾地加入了过往的画面片段,插入干扰思维的讯息——全都是木觚上的留迹者,当初来到这里时所传递出来的思绪,此时一齐化为诱惑江闻的武器,干扰着他的心神。

江闻只有勉强懂得其中的非线性关系,才能趁机解读木觚上的跨时空对话。

首先,是留下那段潦草至极笔迹的医者,佝偻身子陷入了沉思。

西汉末年沸沸扬扬的末世恐慌,导致刚刚即位的汉哀帝认为,自己身上一定是流淌着诅咒的因子——自己明明有着极其健康的少年时期,为何会在十七岁忽然身患痿痹之疾。

此时西汉的世家大族、外戚勋贵,见到几位帝王昏聩、中央的衰弱,早就有问鼎轻重之意。当时流行天人合一的儒术,于是各方刻意释放出种种恐慌,来挑战汉室的权威,试图论证刘家已经为天命所厌弃,即将失去天子的尊位。

说到底,这只是一场恶毒的政治行为,却触动了西汉后几位帝王们脆弱的心弦,于是求助于虚无缥缈之术,结果如同饮鸩止渴,加速了自己的昏聩衰亡。

医者确定这是疾病,而以江闻推测,其实他得的是“贝克型肌肉萎缩症”,发生率为130000,发病年龄平均为11岁。此症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较轻微,于16岁时要靠轮椅的患者并不多,超过90的患者可活超过20岁,因此即位前毫无征兆。

更重要的一条是:这种病通常只会是女性隐性带因者。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

也就是说,汉哀帝的母亲可能是携带致病遗传基因的,但是她没有症状,可是她生下了汉哀帝这个儿子,就有50的机会得这个肌肉萎缩的病。

很不幸的是,汉哀帝就是被命运命中的50。

于是他求助于汉宫馆藏的青鸟降真之术,又走上了前几任帝王的谬误之路。

作为最后一位有希望力挽狂澜的汉帝,即位之时他也不相信这些传言,却阴差阳错身患有这种罕见疾病,最终身死成为了流传谶纬的力争——自那之后王莽的取而代之,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医者凭借临床治疗经验,摒弃玄虚刻意的末世恐慌,于这个石罅下看清了尘封的真相,但一切都晚了,他也只能在世殊事异千年之后,哀叹西汉王朝的注定衰落。

随后,江闻看见了张华所派来的游侠,手持一柄白玉宝剑进入了石罅下,行动剽勇轻捷、势不可当,武功已经至臻化境。

当他以王莽头颅为诱饵,引出了眼前的夷怪后,也陷入了深思。

晚年的晋武帝司马炎猛然发觉,西晋正面临着极大的危机,王室血脉似乎注定衰微,他二十九个儿子里,只有九人长大成人,其中储君司马衷还智力低下。

请来的术士扶鸾后,更是看出“双马得食”的谶言,表示他最终只会有两个儿子得以善终,剩余七个都将死于非命!

见如此下去晋室难以保全,司马炎又想起了尘封在武库之中的王莽头颅。

他征召许多儒学博士、阴阳方士前去研究,试图复原汉宫之中的青鸟降真术,用于延寿致生。

这场巨大的谶纬符命复兴运动,造成了无数的清谈名士趋之若鹜,自认为学通天人的他们,化私为公地出任各地官僚,追逐着妖异幽冥之事,以求找到与王莽头沟通的办法,造成政局和思想上的双重糜烂。

即位的惠帝昏弱,贾后残暴,尽心辅政的张华张茂先为使海内晏然,靠着贾南风的敬重支持,终于断绝了这场荒诞运动,并派人将王莽头送到他该去的地方。

可惜在五年后的八王之乱中,张华惨遭不测,士族寻觅幽冥行为再也无法得到遏制,司马炎担心的“二马得食”谶言,也在司马家族的大内乱中拉开了上演的帷幕……

游侠算尽了一切,却不懂得星位的奥秘,更没有算到夷怪虚蜃之螺背面要害处长着外壳、黏满尸骸,正面皮肉却坚硬无比,寻常方式根本无法贯穿。

一击不中时已经晚了,只能愤恨地将斩蛇剑飞掷入王莽头颅之上,被伴生出的白水**吞噬,功败垂成后化为白骨。

再然后,白玉蟾仙师宽袍大袖、宛如神仙的身影也出现在圆光阴影中,手掐雷诀一言不发。

曾经有道门先士以降真法见得汉哀帝,发现他所行的西王母诏筹之所以匪夷所思、前所未有,是因为他所求的东西与前代帝王截然不同。

西汉的宣帝、元帝、成帝,都属于身体强健、春秋鼎盛的皇帝,只是因为醉心武帝传下来的升仙之法,让他们心有所念,日夜祷祝西王母的青鸾下降,带他们前往仙界。

而哀帝焚香祷告,只希望能够治好自己身体的弊病,也就是像红阳圣童那般渴望蝉蜕羽化、长生久视,于是在轰动京师的连绵数月后,他终于在仙雾中得到青鸾所赠的“长生不死药”……

汉哀帝服药之后,由于身体的先天亏痹、以及没有练气服食的积累,他在宫人惊恐的注视下,身体当场消融萎缩成了一块拳头大的玉茧,根本无力羽化。那具尸体似死非死、眉睫犹动,只能匆匆葬入义陵之中。

后来奉王太后令重修陵寝的王莽,本就是精通儒学的博学之士,在哀帝玉茧里发现了保持不死的秘密——那一枚青金色的不化种子,正寓居在灵台穴中闪闪发光。

王莽大喜过望,认为掌握了长生不死的奥秘,于是靠着梓潼人哀章的帮助,试图将青金色种子种入自己体内。

直至败亡之前,王莽都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天的眷顾。《资治通鉴》记载败亡前的王莽绀袀服,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按式于前,莽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可惜叛军早已攻入长安,商人杜吴杀莽,校尉东海公宾就斩莽首,莽犹睁目呼吸如常数日;军人分莽身,节解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这枚青金色的不化种子,自此以来也辗转流传,并在道门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太上步星升纲箓!

白玉蟾知道,不管是以青鸟降真术祝祷祈求步虚成仙,还是渴望服用长生不死之药,都是急功近利、买椟还珠的行为。青鸟降真术所接通的门户在武夷山中,只有从武夷山缦亭峰打开的途径,才能真正升往仙界。

他翻阅道门典籍思考了很久,终于确定要想真正架壑升仙、跨虹桥去,必先练成金丹之境!

所谓的金丹,并非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的神仙之术,而是人身三才结成的独一无二之物,是修道之人意识中水火灾不能坏、风雷劫不能摧,是一颗最顽固不化的种子。

唯有金丹成就,才能避免红阳圣童的惨状,才能在服下长生不死芝后,克服身体内三尸魔障蝉蜕破茧,顺利复返先天之体。

唯有金丹不坏,方可在无状仙门洞开之时昂首步入其中,不像小道士的村人那样被九天罡风、天汉素水所消磨异化,永远保持着真我真如!

白玉蟾面对着夷怪虚蜃之螺良久,终究还是喟叹一声,镇守这处疑似世间仅存的升仙之路,直到仙去。

千百年来踏入其中的人中俊杰,都被虚蜃之螺如观指掌地读取过想法,更多曾经的身影和念头,如万花筒斑斓上演。

散发着红光的虚线诡仙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穷尽办法想要将江闻拖入不可预测的深渊之中,虚蜃之螺还在喋喋不休地讲述着密辛内情,扰乱江闻的注意力,江闻即便以超绝的身法闪转腾挪,也无法提防无孔不入的信息投影。

但这些人中,有一个邋里邋遢、长相奇古的人,最让夷怪印象深刻,甚至隐隐有一丝的畏缩退惧。

一切只因为这个不修边幅的人来到这里,一眼就认出了夷怪虚蜃之螺的跟脚。

邋遢道人认出了虚蜃之螺是自天河陨落下界的东西,在比尧舜更早的年代,就前陨落在了西海之畔的弇兹山。

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独钓时第八十二章 载犹旦暮第一百六十二章 未是风波恶第五十七章 还家草晞晞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归堕甑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灵亦妒鬼蜮灾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读二句书第一百五十四章 楚客不堪听第八十一章 仙骨无寒暑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叶乱纷纷第七十六章 匣剑掌中杯第一百九十章 兵甲误苍生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灵鹊多谩语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夜西风共白头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重恩怨属名流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言燕雀莫相啅第二十七章 天北密传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百三十四章 匣里金刀血未干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风置酒宴群公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凄凉第一百八十一章 独自莫凭栏第七十章 前开二峰长第四十四章 越女残剑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为久留兹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处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惊乌栖不定第一十三章 合作初始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二十章 误会重重第四十二章 公无渡河第二百零六章 览察草木犹未得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无离恨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云深处亦沾衣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断红尘路(补发)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二百零四章 三载功夫一藏经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二百零六章 览察草木犹未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宫里并骨寒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闲客夜贪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重恩怨属名流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绝逾参辰第九章 钩玄索隐第二十五章 手观音第八十九章 燕飞东西去第六十六章 还照读书窗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郎白璧为谁连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上君子堂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独钓时第七十八章 机诈不肆巧第九十四章 詄荡天门开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涯不远衡门深第一百四十章 暂醉佳人锦瑟旁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处第八十三章 对客小垂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二章 天涯萧索第六十六章 还照读书窗第一百二十七章 别有人间行路难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第二十章 误会重重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云深处亦沾衣第四十章 世系不详第一百七十二章 吹雨入寒窗第一百零九章 遥知湖上一樽酒第二百零六章 览察草木犹未得第一章 青山隐隐第一百七十章 尘忧未能整第六十三章 天涯沦落人第二十章 误会重重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中)第八章 胜负之间第二百零二章 来是空言去绝踪第二百二十一章 盖尽人间恶路岐第三章 兄弟阋墙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云深处亦沾衣第一百二十七章 别有人间行路难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九十七章 星唤群仙宴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九章 秦王扫六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幽鬼神茫昧然。第六十三章 天涯沦落人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三章 因陀罗抓第五十三章 东望夕茫茫第一十三章 合作初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二十一章 轻功大师第二十八章 蛇鹤八步上架感言
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独钓时第八十二章 载犹旦暮第一百六十二章 未是风波恶第五十七章 还家草晞晞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归堕甑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灵亦妒鬼蜮灾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读二句书第一百五十四章 楚客不堪听第八十一章 仙骨无寒暑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叶乱纷纷第七十六章 匣剑掌中杯第一百九十章 兵甲误苍生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灵鹊多谩语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夜西风共白头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重恩怨属名流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言燕雀莫相啅第二十七章 天北密传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百三十四章 匣里金刀血未干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风置酒宴群公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凄凉第一百八十一章 独自莫凭栏第七十章 前开二峰长第四十四章 越女残剑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为久留兹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处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皎惊乌栖不定第一十三章 合作初始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二十章 误会重重第四十二章 公无渡河第二百零六章 览察草木犹未得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无离恨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云深处亦沾衣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断红尘路(补发)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二百零四章 三载功夫一藏经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二百零六章 览察草木犹未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宫里并骨寒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闲客夜贪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重恩怨属名流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绝逾参辰第九章 钩玄索隐第二十五章 手观音第八十九章 燕飞东西去第六十六章 还照读书窗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郎白璧为谁连第八十七章 耿耿寒星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重上君子堂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独钓时第七十八章 机诈不肆巧第九十四章 詄荡天门开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涯不远衡门深第一百四十章 暂醉佳人锦瑟旁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处第八十三章 对客小垂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二章 天涯萧索第六十六章 还照读书窗第一百二十七章 别有人间行路难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第二十章 误会重重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云深处亦沾衣第四十章 世系不详第一百七十二章 吹雨入寒窗第一百零九章 遥知湖上一樽酒第二百零六章 览察草木犹未得第一章 青山隐隐第一百七十章 尘忧未能整第六十三章 天涯沦落人第二十章 误会重重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中)第八章 胜负之间第二百零二章 来是空言去绝踪第二百二十一章 盖尽人间恶路岐第三章 兄弟阋墙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云深处亦沾衣第一百二十七章 别有人间行路难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将磨洗认前朝第九十七章 星唤群仙宴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九章 秦王扫六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幽鬼神茫昧然。第六十三章 天涯沦落人第四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三章 因陀罗抓第五十三章 东望夕茫茫第一十三章 合作初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第二十一章 轻功大师第二十八章 蛇鹤八步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