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6章黄龙血鼠青蒿酒

兵卒要读书,其实很重要。

古时文武并不分途,所谓『出将入相』,基本上高级军官也全都是读书人来担任的,先是贵族,后是官僚。这些统治阶级的上层,基本上是凝聚为一个整体,并没有特定的文武之分,更多的矛盾是个人的,或是家族的,而非文武之间的。

每逢乱世,自然是有草莽崛起,而这些草莽,又多半是一些不太识字的,就像是三国,又或是更乱的五胡年代,大批的不认字的草莽成为了军队当中的主力,也就导致了在乱世之时的武夫之中,中高级别将领不认识字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另外一边,旧有的利益阶级受到了冲击,自然会想尽办法去攻击,诋毁,嘲讽,甚至是污蔑新兴的功勋阶层,也就是这些草莽崛起的武夫军功勋贵,从而导致了士族子弟日益鄙视武夫,甚至于轻视武事。

宋代重文轻武,固然源于五代之时武夫跋扈,残暴,甚至是完全溟灭人性,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武夫乃至于高级将领很多是文盲、半文盲,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双方三观完全合不来,导致最终士族子弟对于军权,武人的矫枉过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从唐开始,基本上就已经出现了文武分裂的势头,到了宋代基本上就处于完全分裂的状态了,出将者不再能够入相,武人成为统治阶级中的异类,文武两个阶层相互殊途彼此仇视,并且愈行愈远。

武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压,在文化上受到歧视,也就自然心中会有怨言,甚至是仇恨,而一旦发生国难的时候,这些原本受到的打压和歧视就会成为某些武人贪财,怕死的由头,而华夏的文人又是很多人喜欢以偏概全,有一点就是要否决全部的,所以越发的鄙视武人,也不再相信武人,于是文臣甚至于宦官监军乃至将兵,外行领导内行的各种垃圾事件也便层出不穷。

人生百态,有喜欢读书的,有不喜欢的读书的,有拿着史书当小说看的,也有拿着小说当史书来读的,这都很正常。 wWW ▲tt kan ▲¢ Ο

所以不能求每个人都是能文能武,但是谁都不应该歧视谁。

这一点,在骠骑军中做得很好。

会读书的有更多的机会,但是也不至于会读书的就歧视不会读书的,因为是在军中,有时候拳头还是硬道理。

不得不说,骠骑将军的军校,让武人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起来,也使得其未来的道路会更为的宽广。

就像是这一次的突发事件,兵卒不乱,百姓也就乱不到哪里去。见兵卒依旧沉稳的值守,市面上不见慌乱抢购,囤积倒卖的情况,那些觉得山神鬼怪的百姓,也就渐渐的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并没有影响到多少成都日常的生活。

强大的兵卒,永远是普通百姓的定海神针。

别管多大的浪花,只要定海神针不倒,也就翻腾一会儿就过去了。

徐庶自然不可能是仅仅满足于成都左近没有被这个消息搅乱,他还要想办法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尝试着去解决一部分也成。

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遇到了问题要怎么做。有一些人喜欢找借口,然后两手一摊,就可以将全部责任推给鬼神,表示山神是怎样怎样,林鬼是如何如何,我们没办法啊,无能为力啊,去找别人别找我啊……

徐庶则不然。

他作为川蜀的最高民政领导者,『没办法』这三个字是无论如何不能轻易说出口的,没有办法也要想出办法来,要不然当什么领导者?

因此徐庶在稳定了成都周边形势之后,便是立刻对于工地之处发生的问题,召集了相关的人员进行研究讨论。

有闻司的马恒处理那些企图搅乱的奸细,而模彷长安百医馆所成立的川医馆,则是对这些病患进行了诊治和研究。

还别说,川蜀一地,对于疟疾还真的是有一些研究的……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已发现了这个疟疾,并且开始寻找对付疟疾的方法。

在周朝的时候,在国家朝堂官职里面,就有专门的人,是研究疟疾的。

这也不奇怪,毕竟上古时期的植被,显然比当下大汉要多很多。气候温暖,植被众多,也就使得蚊虫多,而这种由蚊虫叮咬带来的疾病也就更多。

在华夏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归入『疟』类的疾病有风疟、温疟、寒疟等10多种……

这本书,肯定不是黄帝写的,但是也证明了其实在秦汉左右的年代,甚至是更早的时期,华夏就已经有人在专门研究这方面的病症了。

华夏的疟疾,最早是从南方地区流行的,先秦之人已大体摸清了疟疾的发病规律。《周礼·天官》就有记载:『秋时有疟寒疾。』而且这是给『疾医』下达的指令,也就是要求『疾医』要掌握季节性疫病的流行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疾医』是在周代医师的四科之一,也就是食、疾、疡、兽。比较类似于后世的内科医生,但也不全部是。配备中士八人,其职责是『掌养万民之疾病,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虽然说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人类的开荒等等,使得华夏中原地区逐渐从密林变成了耕田,喜欢温暖潮湿蚊虫也渐渐的南下,但是在川蜀之地,南中交趾,依旧有这些致病的蚊虫大量存在。

在南中很多百姓口中的黑瘴,其实就是这种大规模蚊虫,如同黑烟一般飘动,人畜触之即死……

有这样的病,当然也就有去专研这种病的医师。

川蜀之中,当然也有好医师的。

后世之人一说到汉代名医,要么就是华佗,亦或是张仲景,但是实际上,在川蜀和吴中,皆有名医的传承。

在当下川蜀之中的医师传承,多数是名医郭玉的传人。

郭玉是广汉人。他师父是程高,然后程高的师父是被称之为『涪翁』的一位隐世之医。所以这一派的医术,可以说是基本上来源于『涪翁』一系的传承。

这一个派系的特点,就是下药狠,下针狠。也正是这个特点,反倒是使得这一派系在对达官贵人的医治过程当中,并不是十分给力。

很简单,因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不到万不得已,基本上是不会求医的,一旦求医也就是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了,所以『涪翁』这一系的威力就呈现出来,一药渡厄,一针抢命,都是基本操作。

如果说华佗是金创科的利刃,那么川蜀的这个『涪翁』一系的医师,则是急救科的先锋了。

虽然说这些『涪翁』一系医师,有时候下手狠了,人是救回来了,但往往免不了都有一些后遗症,但是对于一般百姓来说,这些后遗症,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只要能将命抢回来,就已经是千恩万谢了,绝对不可能出现后世那种人救回来,病好了还拿刀去砍医师的情况……

但是士族子弟不一样,他们是真的去砍医师。

对于士族贵人来说,这些后遗症就难受了,难受了就会觉得这医师不行,觉得不行了就难免想要去搞这个医生。就算是自己病好了,但是后遗症难受了,那也是要去砍这个医师十几刀的……

以至于这个流派的医师,就渐渐的脱离了朝堂,往乡野之中而去。

毕竟就算是钢铁侠,也扛不住患者的菜刀啊。

一啄一饮,因为远离朝堂近了山林,在川蜀之中,对付这一类的疾病的经验,这一个派别的医师,也比其他的地区的经验要更多……

成都大堂之中,坐了一圈的医师,大部分都是中年,还有几个是老者。

中医这碗饭,吃的就是经验。

努力和岁月的沉淀,才能成就出一个好中医。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嵴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如破……』一名医师皱着眉头说道,『今有病患,多属此状,可定为此疟症也……』

『然,不过依老朽所诊,并有他症……』另外一名医师也说道,『疟症之所发,乃阴阳失衡所致,正所谓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只不过如今观天时,春夏顺行,阴阳未乱,何来阳气独发,阴邪内着之症乎?着实奇怪。』

『未有春行夏令者,恐未是瘟也……』又有一名医师说道,『如今此病,若依我之见,应是瘴气。南中一地,久无人烟,五毒横行于山林,桃杏烂腐于谷中,故有瘴气是也,人畜染之,无不倒伏……』

『若是瘴气,恐怕就难办了……』

『昔日伏波将军南征,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足见瘴气之毒也……』

然后渐渐更多的医师加入进来,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徐晃的工地所遇到的,不是普通的瘟疫,而是瘴气。

古代人对于很多无法解释的病症,往往就归于瘴气。瘴气是古代多种棘手且急发的疾病综称,可能包括疟疾、痢疾、脚气病、沙虱病、中毒、喉科病、出血热、黄疸等等……

所以大体上来说,这些医师说的也没有错。只不过是不太精确而已。

徐庶也不懂得这些,所以他问道:『今既有瘴,当何治之?』

众医师相互看看,然后年纪最长的那名老医师说道:『瘴多行于三四月,乃热毒升腾,若得秋冬,自然无碍。』

这个答桉,也不算是错。

只可惜等待天时过去,气温降低,不是徐庶想要的答桉。

徐庶和徐晃之前的商议,就是若是无法控制,或是治愈这种病症,那么就只能是等待秋冬较为寒冷的时候再进行动工,可问题是这样一来,基本上就等于是要有三四个月的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

这些劳役,不管是有没有在劳作,都是要吃饭的,顶多就是吃少一些,不可能说是不劳作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粮草的消耗……

还有一些工匠是征调的,那么征调的时间越长,对于地方的影响就越大,而三四个月的时间,又不能说是放这些工匠回去,川蜀的道路大家都清楚,一来一回,可能人还没到家呢,就要重新往回走了。

历史上诸葛南征的时候,也是遇到了瘴气,耽搁了两个月,史书记载是『五月渡泸』。看起来好像是说五月份的时候,泸水就可以走了,没有了瘴气,实际上么,多半是一个误解。

当时南中危急,诸葛亮大军汇集,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什么事情都不干,几十天下来,再不行动,不光是南中局势恶化,就光说粮草消耗又是多少?真的等到了秋天,恐怕就算是诸葛亮出兵,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了。

再说,五月份难道就没有蚊子了么?还不是照样有。而一般的中毒,不管是矿物毒还是生物毒,只要不接触,都不具备隔空感染性质的,所以诸葛亮当时遇到的,多半就是疟疾。

五月进军,其实也算是诸葛当时形势所迫真要玩命了。

如今对于徐庶来说,虽然说不至于要玩命,但同样不可能什么都不干的干等几个月,所以他对这些医师说道:『既有疾,则当治。若不得治,医之何用?』

这话说得有些重,但是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若是医生光收钱而不能治病,那么还有存在的意义么?岂不是和骗子差不多?

徐庶此言一出,众医师便是纷纷相互看了看,然后又是议论了一下,又是年长的那个老医师拱手而道:『但请使君吩咐……』

徐庶说道:『一为治。此乃急疫也,自发病后,忽冷忽热,痛楚万分,旋日便亡,当如何治之,挽其性命是也。二为药。山林繁杂,山谷幽深,无论是疫是瘴,大军开动,岂可阻于此乎?当备有药,以防此症也。』

徐庶看了看众医师,然后表示说如果做得好的,便是按照军功来计算。

顿时就让众医师有些兴奋起来。

毕竟谁都清楚,在骠骑之下,军功可是相当吃香的,而且这个并非是徐庶忽悠人。在军中是有金创科的,对于普通的兵卒来说,杀人获取军功,而对于金创科的医师来说,则是救人获得军功……

有这样的激励之下,这些医师也就陆陆续续将藏在自家当中的那些手段拿出来了。

『在下有一法,乃得传于「涪翁」,称之为金针刺穴之法。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一名医师说道,『若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则刺郄中出血……又若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则刺足阳明跗上……』

没错,针灸术。

或许到了后世之中,就有会觉得治疗疟疾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奎宁么,再知晓一些的,便是懂得金鸡纳树,然后再知道得多一些的,就会叫嚣着青蒿,或是黄花蒿之类的话语,亦或是表示在古代就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云云。

然而实际上,不管是奎宁,还是青蒿素,都是经历了多久的试验,是多少人的心血,然后还被人给侵占了……

金鸡纳树,一个好心的印第安女子献给了殖民者,然后殖民者从此不再惧怕疟疾,然后将天花和屠杀还给了印第安人。

中医的药方,往往都是经验方子。就像是当下老医师提出来的金针之法,也是在川蜀长年累月下来的疟疾病患身上的出来的经验,然后再一点点的总结出来,而这种针灸之法,这种在经络上面的研究,即便是到了后世,也都没能完全搞明白。

当然,在这些药方或是治疗方案里面,也有听起来就不是那么靠谱的。

比如有医师宣称,可用『人中黄』治疗山瘴疟,称之为『黄龙汤』。

人中黄么……

咳咳,算了。

还有的说表示要在爆发山瘴之处,捕捉一山鼠,然后活活将其捣死,挤出血汁来服用,治疗退烧的效果会更好,而且还特别说明『其鼠并头皮五藏等全捣,若汁少着少许水和绞,亦不难服,常用立验也。』

这叫做『血鼠饮』……

若是觉得『黄龙汤』和『血鼠饮』还能有些道理的,那么以『头盖骨』作为药材来入药治疗瘴疟,就多少有些让人实在无法接受了……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医师在开出这些药方的时候是在草管人命,而是他们曾经,或是他们的师傅,曾经用这个方子救活过人,然后才留下了这个方子。

可以说在中医上,就算是再奇葩的药方,大多数都是救过人命的,只不过至于是药方里面的某种物质消灭了病菌,还是说刺激调动了人体的防御功能,亦或是平衡了人体内部的电解质等等什么最终导致消除了病症……

谁也不清楚。

徐庶也不清楚。

徐庶一时之间也无法确定究竟是什么药方,或是真么针灸手段会更有效,所以他就拍板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让这些医师分区域分病例,各自按照其方案去治疗那些得了疟疾的患者,以此来确定什么方式,什么药方最为实用。

毕竟是骡子是马,熘一圈就知道了。

反正先是要救人的,别管平日里吹嘘得如何,实际要看具体的疗效究竟是怎样……

第2634章周氏价值第1190章 请君入瓮加点料第2994章流程决定前程第一七四章 酸枣和洛阳的距离第2018章宗教谋划,赤帝之化第2886章情绪,各自的不同第2882章追求,吃喝和玩乐第1556章 各出手段第1719章 建言奇策第1485章 杨德祖的叹息第1543章 此时此刻第九四九章 梦想中和现实中第2712章有进有退有门槛第2472章东汉奥利给第2973章当年一首歌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一九三章 李儒的烦躁第2193章未雨绸缪第2755章 有进有退进进退退第2069章来日方长,子承父业第三十一章 丁原之殇第1816章 风险究竟值不值得第1720章 众口难调第1231章 声名可扬第1135章 为什么会这样第1713章 和人斗第2262章我觉得这个地方不错第九五一章 演戏人和看戏人第1728章 现在不一样第2897章义不掌财,善不为官第五十章 中平一枪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七十三章 夜话第3152章 当追逐遇到追从第九二三章 战长安(八)第五五九章 杀一千自伤八百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么官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旧笑春风第1559章 生死咫尺第2253章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第九九三章 关外算关中第1713章 和人斗第八四二章 另一个战场(一)第2673章东躲西藏找办法第五八一章 没意思的工作(月票7/26)第六二九章 做势第1586章 上者需不仁第1417章 落石计第七一零章 营中的烈火第2266章鲜血淋漓的手臂第九八零章 瘟疫的阴霾第一六八章 北上之前第1433章 山药之言第1224章 临晋城下的碰撞第2356章相同与不同第三八五章 衰败的平阳第三七四章 胜兵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一五五章 刘表的两封信第七零二章 刺史也为难第1995章张郃运粮,乌龙事件第1154章 绝望和希望第1019章 谁回来了第2905章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二十九章 声望第2384章私货的碰撞第四三二章 关于敌人和仇人第二四八章 中军大帐之内的纷争第1146章 被改变的剧本第2600章取经,要有真经第三十五章 后会有期第1689章 邀请第2727章最大的叶子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第八三一章 草原上的风(七)第2153章布告第1390章 操戈第2362章谁听谁的声音第3116章 旧的习俗第2842章结案第1336章 风雨第七二九章 迷雾般局面第2450章送一份大礼第1405章 阵前卒第九五七章 战场上的直觉第五八零章 那一颗风干的泪滴(月票6/26)第七八六章 胜利真实含义第2012章小农经济,不破不立第2212章早晚哼哼第3153章 当恼羞遇到恼怒第2736章 同仇异忾第1596章 一个金人梦第九五四章 战场上的关键第1755章 行路第2246章混乱的根源,生死的疯狂第1655章 旧策略第1415章 乱军计第1023章 信物第1995章张郃运粮,乌龙事件第1332章 领导
第2634章周氏价值第1190章 请君入瓮加点料第2994章流程决定前程第一七四章 酸枣和洛阳的距离第2018章宗教谋划,赤帝之化第2886章情绪,各自的不同第2882章追求,吃喝和玩乐第1556章 各出手段第1719章 建言奇策第1485章 杨德祖的叹息第1543章 此时此刻第九四九章 梦想中和现实中第2712章有进有退有门槛第2472章东汉奥利给第2973章当年一首歌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一九三章 李儒的烦躁第2193章未雨绸缪第2755章 有进有退进进退退第2069章来日方长,子承父业第三十一章 丁原之殇第1816章 风险究竟值不值得第1720章 众口难调第1231章 声名可扬第1135章 为什么会这样第1713章 和人斗第2262章我觉得这个地方不错第九五一章 演戏人和看戏人第1728章 现在不一样第2897章义不掌财,善不为官第五十章 中平一枪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七十三章 夜话第3152章 当追逐遇到追从第九二三章 战长安(八)第五五九章 杀一千自伤八百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么官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旧笑春风第1559章 生死咫尺第2253章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第九九三章 关外算关中第1713章 和人斗第八四二章 另一个战场(一)第2673章东躲西藏找办法第五八一章 没意思的工作(月票7/26)第六二九章 做势第1586章 上者需不仁第1417章 落石计第七一零章 营中的烈火第2266章鲜血淋漓的手臂第九八零章 瘟疫的阴霾第一六八章 北上之前第1433章 山药之言第1224章 临晋城下的碰撞第2356章相同与不同第三八五章 衰败的平阳第三七四章 胜兵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一五五章 刘表的两封信第七零二章 刺史也为难第1995章张郃运粮,乌龙事件第1154章 绝望和希望第1019章 谁回来了第2905章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第二十九章 声望第2384章私货的碰撞第四三二章 关于敌人和仇人第二四八章 中军大帐之内的纷争第1146章 被改变的剧本第2600章取经,要有真经第三十五章 后会有期第1689章 邀请第2727章最大的叶子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第八三一章 草原上的风(七)第2153章布告第1390章 操戈第2362章谁听谁的声音第3116章 旧的习俗第2842章结案第1336章 风雨第七二九章 迷雾般局面第2450章送一份大礼第1405章 阵前卒第九五七章 战场上的直觉第五八零章 那一颗风干的泪滴(月票6/26)第七八六章 胜利真实含义第2012章小农经济,不破不立第2212章早晚哼哼第3153章 当恼羞遇到恼怒第2736章 同仇异忾第1596章 一个金人梦第九五四章 战场上的关键第1755章 行路第2246章混乱的根源,生死的疯狂第1655章 旧策略第1415章 乱军计第1023章 信物第1995章张郃运粮,乌龙事件第1332章 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