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3章 政入万山围子里

『诸位!诸位!』

『郑公仙去,不胜悲哉!』

『且听我一言,以悼郑公!呜呼,苍天不仁,夺我良师!郑公玄之,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东州名儒,布衣长者,卓尔不群。自幼颖悟,博览群书,尤嗜经书,深究圣贤之道。其学如渊,其辩如锋,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也。』

『忆往昔郑公讲学于青龙塬上,弟子四方而集,从者如云。其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恩泽流芳,惠连城邑。然而,天命难测,斯人遽逝,士林失色,儒门黯淡,天损我良师,痛哉!惜哉!』

『吾思郑公之德,如山之崇,如海之深。其学问精微,其品行端正,其教诲严谨,其风韵长存。然今日,哲人其萎,令吾等怆然若失,哀戚之情,难以言表。』

『郑公之陨,犹如星辰坠,夜空为之失色。其道虽远,其名永铭!』

『吾等当以郑公为楷模,精致学问,明辨是非,求公求正,以证大道!以慰郑公在天之灵!』

『呜呼哀哉,尚飨。』

顿时一片哀嚎之声,有人当场就流下泪来。

不是假哭,而是真的悲伤。

虽然说郑玄注解经书传授子弟,也有他自身的考量和目的,但是同样也为大汉经文的勘定和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汉代尊师重道的习俗下,这些人对于郑玄的情感,很多都是真切的……

但是随后的这些言论么,就重点不是在悲伤上了。

『郑公英灵在天!』

『当查郑公何以身故!』

『彻查真相,求公求正!』

『百医馆出来答话!』

将军府赞事王象,看着朱雀大街上越来越多的那些人,听着时不时响起『彻查真相,求公求正』的口号,觉得脑瓜子嗡嗡的有些疼。

这些嗷嗷乱叫的人之中,已经没有多少普通百姓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百姓都是耗不起的。他们需要工作,需要养家,需要不停的奔波,根本没空管是出车好还是出摊好,也没有更多的空闲去理会是九千还是日万,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成为了幌子,成为引子,成为当下街道上的这些人手中的筹码,成为他们所代表的『民意』。

对于执政的一方来说,也恰巧头疼的就是这一点。

既不能一改不理会,也不能全盘接受。

如何分辨其中的真假,就是考验执政的本事了……

虽然斐潜提出了四民平等,可是在很多士族子弟心中,他们才是老大,医师算个屁?农夫算个毛?

别说大汉士族子弟有没有军医这个后世的概念,就说当年党锢清流怕过谁?!

当时学子上街游行,学宫清流骂皇帝三公当朝大员还不是当街想要骂就骂?骂到火起的时候丢石头掀车子砸他家门户的事情难不成干得还少了?

这习惯怎么可能到了斐潜这里,说改就能立刻改得过来?

『怎么这人……又多了?』王象问值守的巡检队率。

凑热闹的越来越多。

原来都是士族子弟里面也多了一些普通百姓。

巡检队率一脸的汗水,神色发紧,他宁愿这些家伙搞出一些破坏的动作来好抓人,可偏偏就没有……

经过数次的拉扯,在长安之中的这些士族子弟,也明白了底线在何处,所以他们只是站着喊,打着哀悼郑玄,为民发声的旗号来,使得巡检有些难办。

真要不管不顾动手罢,严格说起来这些人也没做什么。

难道说哀悼郑玄就不对了?

要知道骠骑的青龙寺能够立起来,郑玄可是出过大力气的,而且关键是在长安三辅之内,还有不少的郑玄子弟……

嗯,若是连记名的那些都算进去,那可真是乌央乌央的。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不管不顾的动手,岂不是将青龙寺做成了一个笑话?

对于后续骠骑要推广青龙寺的经学,岂不是大有妨碍?

所以在这些人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之前,还真不好直接动手……

可是谁都清楚,只要人集结的数量一多,迟早出问题。

周边商铺已经早早的将门板立上,只是从二楼或是窗户后面,偷偷的在看着。

『这些很多都是蠢货……』巡检骂着,『贼踏马都是蠢货!都是被鼓动来的……』

巡检队率盯着对面那些人,看着那些很年轻的面孔。

『贼贼贼……』巡检队率也是骂道,『都是犟娃子!说啥都不听!劝不动!』

并不是巡检没有沟通,而是这些人觉得他们才是掌握了真相……

简单来说,现在这些人之中,很多都是一些跟风者。他们有正直而朴素的情感,但是还没有冷静的思维能力,可以分辨真假是非。

这和刑颙上一次不一样,上次基本上都是闹事的。

所以,事情忽然就闹大了。

王象头上冒汗,『我去找使君请示一二……』

巡检队率点头,『快去,快去!这要是拖下去,迟早出乱子!』

当然,之前刑颙抓人的时候,或许就有准备激化矛盾的意思,毕竟长痛不如短痛,在还有能力控制的时候将矛盾引发出来,显然会比等到无法控制的时候才去解决更好一些。

可问题是挤破脓疮,必然就会有阵痛,流血,损失。

刑颙站出来,充当了砍在前面的第一把刀,去除了表面的浮沫,挖开了脓疮的表皮,但是没想到,最先出事的不是被抓到了牢狱里面的那些士族子弟,而是郑玄。

郑玄去世的消息传出,引起士族圈子里一片哗然。

封建王朝期间,统治阶级以什么人的利益为重,会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

上古时期,巫和王相争。

纣王输了,周王赢了。

巫只能是远走他乡。

周王八百年,孕育了诸侯。

诸侯相争,成为了秦汉,旧贵族死去,新世家站起来。

斐潜想要打断这个世家成为门阀,进而变成垄断的局面,触碰最多的,自然就是这些世家的利益。

就像是百医馆。

仅有百姓,是闹腾不太起来的。

普通百姓生病了,大多数都是挨着忍着,只有实在是忍不了了,才会去百医馆碰运气。没错,碰运气,运气好的,能救回来,运气不好,就是死期。而且这些百姓也大都清楚自己的状况,也不会像是后世那么不讲理要闹事,但是总有个别人会脑袋进水,会被利诱,会被鼓动……

从上古时期就是如此,有个周公一鼓动,呜哇呜啊的就冲啊,后来有个刘二流子也一鼓动,啊啊哦哦的也冲啊,再后来有个弟子喊水啊……咳咳,喊百医馆啊,也就一群人跟着啊啊啊啊的喊着。很多士族子弟真的是脑袋直直的,没去想这个百医馆是和斐潜的制度有什么联系,更多的依旧习惯认为医工就是连经书都读不好,只能转职去搞这些草药,因此比他们要更低一级……

严格说起来,郑玄的死和百医馆闹事没有什么关联。

郑玄年龄大了,脑溢血这种问题,本身就不好处理。华佗误打误撞,放出了一些脑部的淤血,但是无法类似于后世一样打通血管,甚至是重建血管,所以郑玄一直都无法康复。

当然,这放在汉代,已经可以算是『神迹』了。

毕竟没有任何的检测仪器,就凭着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手段,华佗能判断出是在脑部血管拥堵,并且大胆开刀放血,已经是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能力,并且也展现出了华佗在人体认知和外科医术上的高超造诣。

可即便如此,在士族子弟眼中,医师依旧是『工』的类别……

斐潜在百医馆之中,将医师从学徒到医工,再到医师大医师,类似于工匠的大匠师一样,特意的给与『师』的称谓,但是沉淀在心中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时之间的称呼就能扭转的。

原本这些『医工』,是为谁服务的?

那么在百医馆开设之后,在斐潜的理念指引下,这些医师开始面向底层的百姓进行大范围治疗的时候,这些士族世家是开心还是不开心?而掌握了评论权的世家士族子弟,是会默默的看着,还是逮住个机会就跳出来装模装样的『为民发声』?

大汉底层的民众因为缺乏知识系统,也就自然没有多少逻辑思维能力,脑子里面能装的东西并不多,导致有很多事情在他们眼中都是单独的,难以前后联系,见风就是雨,听着谁说什么都觉得有道理,甚少去追寻背后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韦氏抓住了『贪腐』和『下三路』,这两个民众最感兴趣的要点,顿时就引爆了百医馆。

那些士族子弟,未必不知道百医馆是冤枉的,但是他们并不在乎真相,而更喜欢控制舆论,达成他们想要的目的,获得更多的权柄。

为了达成这般的目的,他们会汇集起来,即便是没有事先的演练和安排,也会相互遮盖掩护,并且达成默契的配合……

就像是后世的公蜘。

蜘蛛网上,挂的都是利益,圈子都是一致的。

圈子,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

шшш●тTk дn●C○

不管是否认还是承认,这玩意都是长期存在的。

除非是哪一天人类没有了远近亲疏之分的情感,否则多多少少都会有的。

长安是大汉唯一一个『不设防』的城池,旧有的城墙完全无法容纳长安的居民,所以长安城实际上是要比城墙限定的范围要大很多的,这就导致了在防御上的困难。

大汉原本的京都雒阳也同样是如此。

城墙就是宫墙,倒也不算是多错。

结果就导致了一旦被敌军突破外围,侵入到了长安雒阳这样的大城市之下的时候,城墙的防御不足,不能完全护卫住所有的城中居民。

因此斐潜提出了御敌于外的整体战术,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周边的关隘上。

这和斐潜整体的治国理政的大战略,是一致的。

可毕竟是新的治国之策,即便是庞统荀攸,也是要渐渐学习和适应的,更不用说这些普通士族子弟了,因此反反复复的波动,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庞统调兵在外,一方面是做最坏的打算,如果潼关或是武关被突破,那么只要有部队在手,就不惧怕敌军围困,不管是主动的进行截杀,亦或是被动的北上还是西退,主动权都掌控之中。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让开了长安之地,让这些反复的士族有表演的机会……

这是一个坑,原本打算慢慢坑的,可是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郑玄死了。

华夏封建王朝就是如此,死一百一千一万十万百万的普通民众,宛如焚烧了些草芥一般,顶多只是记载一笔,『死伤众』便算是了事,但是如果死了一个士族子弟,尤其是有名望的士族子弟……

那可就了不得了!

甚至比在魔幻爱丁堡的洋丁丁都重要!

死伤一些『医工』能算是什么事?

但是伤了洋大人的丁丁,那可就是天一般的大事!

百医馆里面的医工被抓伤打伤,无人问津,可是郑玄……嗯,即便是郑玄不是那什么丁丁,但也像是士族子弟的要害被袭击了一样,发出了惨呼,掀起滔天巨浪!

而且最有意思的,现场并非全数都是士族子弟被扯到蛋,而是还有一些普通百姓混杂其间!

这些混杂在其中也跟着谩骂医师的百姓,基本上都是被之前的『游医』骗过的,现在也算到了百医馆的头上!

游医可以跑啊,百医馆不就在这里么?反正对于这些或是愚昧,或是装愚昧的百姓来说,反正都是『医』,能拿点钱就多一点钱呗,反正就是跟着吵吵就是了。

纷乱之中,贪婪的嘴脸潜藏在阴影之下,宣喊的口号都是光冕堂皇!

汇集而来的人流汹涌澎湃,惹得不少人伸出脑袋看热闹。

巡检前来,面对突然汇集的人群,也有些棘手。

因为这和之前的暴动什么有所不同,那些光明正大的口号,以及为了某某伸冤坚持正义的呼喝,实在是太具有迷惑性了……

郑·人血馒头·玄,顿时成为这一场饕餮盛宴的邀请码。

人流和巡检,双方僵持不下。

……

……

骠骑府赞事王象,急急奔进官廨,一头是汗的拜在了荀攸面前。

『使君,不好了,朱雀前街人越来越多,巡检快拦不住了!』

荀攸点了点头,一脸的平静,『拦不住,就不用拦了。』

『啊?』王象愣了一下,以为荀攸说的是反话。

荀攸笑了笑,说道:『王赞事可有见关中大姓混杂其中?』

王象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多为山东学子,夹杂了些关中之人……至于关中大姓,暂未见到……』

荀攸点头,『那就暂时先歇息去罢,如有要事,某再唤你前来。』

王象有些疑惑,但见荀攸指令明确,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告辞退下。

在风波刚起的时候,荀攸就已经注意到了。

只不过对于荀攸来说,他更在意的是宏观的问题,而不是个别的伤亡。

荀攸的立场确实是在斐潜这里,但并不代表者斐潜之下所有人都是在荀攸的照顾范围之内。

在风波渐起的时候,荀攸虽然知晓了百医馆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立刻进行制止。

因为在荀攸心中,百医馆依旧只是一个『工具』。

这是智者难以避免的一个常见毛病,就是缺乏情感,理性太强。

甚至对于荀攸来说,很多人都是工具,连着他自己也是工具之一。

为了达成目标,一些『牺牲』在所难免……

庞统带着斐蓁离开长安,前往左冯翊,荀攸就知道庞士元的下巴里面憋着坏了。

长安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在爆发战争之前来了很多的山东子弟,纵然斐潜庞统等人清理了一波又一波,可是并不代表长安就彻底干净了。

奸细,间谍,心怀叵测者。

被收买的,被欺瞒的,亦或是明知道不对但是宁愿相信自己感觉的……

以及那些之前被打压的关中大姓。

比如韦氏。

斐潜的新政,是将全天下的资源重新分配的新制度,而那些在旧体系当中获益,而在新制度之下受损的人,根本就不会心甘情愿的就此沉沦。

『阚司长,』荀攸低声说道,『主公四职之说,正当其时也。』

从屏风后面转出一人,正是消失了一段时间的阚泽。

在先前庞统『胡作非为』的那段时间当中,阚泽明面上是被调去了大漠,说是要彻查北域都护府有没有类似于西域的问题。

阚泽也是明面上在众人的相送之下离开了长安,但是过了不久就悄悄又重新潜了回来,目的很简单,就是映照出有闻司无首的假象。

在大汉当下,传统的观念当中,有领头的和没有领头的,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

不论是不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民事上,都是如此。

所以在山东之地,会经常看到一旦将军在阵前死亡,便是不管还存有多少兵卒,便立刻轰乱散去。在郡县之地中,上一任离开,下一任前来,之前所有的制度规章全数推倒重来……

所以,阚泽表面上离开之后,有的人就会觉得有闻司又要名存实亡了。

这一次刑颙在百医馆外大肆抓捕,但是抓完了却没有拿出什么实证,以至于后面又『不得不』将抓来的那些人给放了出来,无疑就让一些人心中吃了定心丸,觉得有闻司现在不行了,他们又可以了……

『四职之所要,乃世家之所弊也。』

阚泽走到了一旁,坐下,沉声说道,『自秦汉郡县以制国家,昔日王侯衍为世家。初为国之栋梁,奋而砺先,可谓英杰也。然,世事变迁,有汉四百年来,弊渐横生。夫世家大族,世代传承,家风家教,固然严谨。然其子孙,生于富贵之中,长于安乐之地,多不知世间艰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沉溺享乐。』

『且世家大族,高居朝堂,勾连乡野,联姻纵横,权势显赫,财货丰厚。上则欺凌君主,操纵朝政,败坏风气。下则以势欺人,凌辱百姓,残暴乡野。至此,世家之中,良莠难分,碍于情谊亲属,又有亲亲相隐之律,骄奢者众也,洁净者寡也。偶有英才欲改之,然族内贪腐成风,犹如积重难返也。故,大汉之所颓,盖因世家之所害也。』

『今主公以四职之分,明才能之属,不以家族之名,郡县之望而选,实才干,重能力,方为大汉之幸,社稷之福也。』

在斐潜麾下,同样也有很多人是世家出身,也属于是地方大族内的子弟,但是他们的能力在血脉面前,一文不值。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治组织架构,一定要给那些有能力的人留一个晋升的通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否则的话……

黄菊花有话说。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四民之官吏,定职定能,无能者祛之,有才者任之,此方为国家长久之策也。若窃以职为传家之物,将国之重器私相授受……其罪不可宥!』

阚泽拱了拱手,『使君所言甚是。』

荀攸沉吟了片刻,『至此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律。关中顽疾,除之正当其时。』

阚泽看着荀攸,微微皱眉。

荀攸微微笑道,『主公此战,当胜。攮外,需先安内也。』

Wωω● тTk án● C〇

阚泽目光闪动片刻,最终拱手以应,『遵令。』

第2972章殇困破第 二三一章 拆台第七一二章 进攻的前奏第八一二章 将对帅(一)第2147章道路第1517章 小尖侵削第二九四章 人在汉朝身不由己第八六零章 叩长安(七)第一四七章 那一缕剪去的长发第2413章各有秘密第1491章 谁是谁的棋子第1552章 声北击南第1841章 绝无背刃者第六零五章 危机的降临第2246章混乱的根源,生死的疯狂第三六八章 变化之中第1914章双方平手,力大为尊第2563章新年将至小变化第2671章道路受阻工地乱第1817章 毫不意外的意外变化第1804章 不请自来的良人第二章 其实古人不简单第3285章 施行和试行第2009章上帝是依,无灾无害第2366章城中的民众第1342章 九空第七零三章 期盼和绝望第1957章科研开发,工匠后续第1019章 谁回来了第2027章说的做的,姓刘姓蔡第2531章有人犹豫不前有人阔步迈进第1048章 刘备兄弟战斗策略第2558章欺上瞒下小招式第2682章天降大任大福报第三六二章 良胡第八七二章 大汉的崩塌(二)第2860章一个梦想第1959章眼前困顿,商队搅乱第2506章作一声第七三九章 穷山恶水出胡人第1988章打磨甲片,蒙面之人第六零五章 危机的降临第1051章 府衙之中第1272章 正是天凉好个秋第2169章商贸之密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2097章再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也会烦的第1528章 穿插第2761章 生前死后第三十六章 刘洪的显摆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八二一章 人心见人心(三)第2215章新的战斗第1435章 难得糊涂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转变第2118章棋局之补第1136章 请猜一猜第1661章 隐忍者第2333章任何选择都不容易第2280章新关系新武器新征程(加更)第六九八章 有个毛线啊第2479章情激昂第九八七章 尸瘟毒第三六三章 丢失的货物第2787章 武陵南蛮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第五七八章 历史的掩盖之下第1796章 前进,前攻第二零八章 会诊(感谢北宫君平书友)第五一四章 突如其来的传闻第1623章 天元(加更还欠账)第1187章 惯性思维的误区第3279章 摸良心第五五五章 意料之中的崩坏第2353章宿将唱老歌第1056章 生老病死选无可选第六二六章 茅棚里的货第五六一章 死中求活的孙坚第二七一章 走还是留第九六五章 在臆想中的局势第二八五章 破营第七零五章 牛辅新习惯第2863章两相疑第1245章 平阳城下三通鼓第3275章 觉得都没错第1860章 表面文章,其实真真假假第3048章可怜可惜不外如是第三六九章 选择的方向第1219章 憧憬人人都会有第一零三章 司马说黄第2612章柴刀,退无可退第五九八章 黑夜里的大混乱第3120章 报仇雪恨第二六五章 离去第七一五章 进攻的终奏第1185章 这里就交给你了第3044章新乱世的老变化第2866章某人曾经做过第1568章 黑虎山(为人在梧桐下盟主加更)第1983章陇右前因,贾诩远虑第3132章 水到渠成
第2972章殇困破第 二三一章 拆台第七一二章 进攻的前奏第八一二章 将对帅(一)第2147章道路第1517章 小尖侵削第二九四章 人在汉朝身不由己第八六零章 叩长安(七)第一四七章 那一缕剪去的长发第2413章各有秘密第1491章 谁是谁的棋子第1552章 声北击南第1841章 绝无背刃者第六零五章 危机的降临第2246章混乱的根源,生死的疯狂第三六八章 变化之中第1914章双方平手,力大为尊第2563章新年将至小变化第2671章道路受阻工地乱第1817章 毫不意外的意外变化第1804章 不请自来的良人第二章 其实古人不简单第3285章 施行和试行第2009章上帝是依,无灾无害第2366章城中的民众第1342章 九空第七零三章 期盼和绝望第1957章科研开发,工匠后续第1019章 谁回来了第2027章说的做的,姓刘姓蔡第2531章有人犹豫不前有人阔步迈进第1048章 刘备兄弟战斗策略第2558章欺上瞒下小招式第2682章天降大任大福报第三六二章 良胡第八七二章 大汉的崩塌(二)第2860章一个梦想第1959章眼前困顿,商队搅乱第2506章作一声第七三九章 穷山恶水出胡人第1988章打磨甲片,蒙面之人第六零五章 危机的降临第1051章 府衙之中第1272章 正是天凉好个秋第2169章商贸之密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2097章再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也会烦的第1528章 穿插第2761章 生前死后第三十六章 刘洪的显摆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八二一章 人心见人心(三)第2215章新的战斗第1435章 难得糊涂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转变第2118章棋局之补第1136章 请猜一猜第1661章 隐忍者第2333章任何选择都不容易第2280章新关系新武器新征程(加更)第六九八章 有个毛线啊第2479章情激昂第九八七章 尸瘟毒第三六三章 丢失的货物第2787章 武陵南蛮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第五七八章 历史的掩盖之下第1796章 前进,前攻第二零八章 会诊(感谢北宫君平书友)第五一四章 突如其来的传闻第1623章 天元(加更还欠账)第1187章 惯性思维的误区第3279章 摸良心第五五五章 意料之中的崩坏第2353章宿将唱老歌第1056章 生老病死选无可选第六二六章 茅棚里的货第五六一章 死中求活的孙坚第二七一章 走还是留第九六五章 在臆想中的局势第二八五章 破营第七零五章 牛辅新习惯第2863章两相疑第1245章 平阳城下三通鼓第3275章 觉得都没错第1860章 表面文章,其实真真假假第3048章可怜可惜不外如是第三六九章 选择的方向第1219章 憧憬人人都会有第一零三章 司马说黄第2612章柴刀,退无可退第五九八章 黑夜里的大混乱第3120章 报仇雪恨第二六五章 离去第七一五章 进攻的终奏第1185章 这里就交给你了第3044章新乱世的老变化第2866章某人曾经做过第1568章 黑虎山(为人在梧桐下盟主加更)第1983章陇右前因,贾诩远虑第3132章 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