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赶尽杀绝

,月刀日上午。鲁拉贾帕尼到达苏拉特北面的布罗奇

因为凹军已经在力日凌晨攻入苏拉特城区,占领了至关重要的火车站。凹军在同一天上午将战线推进到了阿拉伯海,完成了对苏拉特的封锁,所以护送鲁拉贾帕尼的车队停在了布罗奇,准备从其他路线前往海得巴拉。

虽然鲁拉贾帕尼一行只有百十人。但是要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并非易事。

从布罗奇南下,必须穿过凹军与出军的防线才能到达孟买。虽然2个军的防线都长达数百千米,不可能在整条防线上部署军队,但是凹军与出军在防线上部署了成千上万的传感器,只要有人员从防线上通过,空中机动巡逻部队将在5分钟内赶到,地面装甲巡逻部队也能在打手 屋说,小纷钟之内赶到。

南下,等于拿鲁拉贾帕尼冒险。不管是弘军官兵、还走出军的官兵都不会放过让印度总理成为战俘的机会。

不去孟买,只能绕道东行。

虽然可以走海路,卫队也在布罗奇准备了打手 屋说,小艘航速能够达到超级快艇,但是中国舰队已经封锁了整个肯帕德湾,别说快艇,就连帆板都别想出海。再说了,速度再快的快艇也跑不过战斗机。

向东行,就得沿纳尔莫达河逆流而上,然后穿过舔防线。

毫无疑问,这条线路更加危险。因为在曼德莱舍沃尔到希尔布尔与伊塔尔希到普萨沃尔这两条防线上,除了负责阵地防御的刀军与努军之外。还有5万名后勤保障人员。虽然后勤保障人员不是战斗人员。但他们都是货真价实的军人。更重要的是,后勤保障部队的分布密度非常大。发现印军后肯定会呼叫支援,在附近执行战斗防御任务的作战部队能在十多分钟内赶到。

显而易见,鲁拉贾帕尼已经无路可去了。

当然,最糟糕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互日下午,碧军完成了在苏拉特城区的扫荡行动,审讯了数十名印军高级军官后,确认鲁拉贾帕尼还没有到达苏拉特。

弘军的情报很快得到了出军的证实。因为孟买方向上的印军没有异常举动。

鲁拉贾帕尼已经离开了新德里,却没有到达苏拉特。

裴承毅没有多想,当天傍晚就让歹军渡过达布蒂河,扫荡苏拉特北部地区。

鲁拉贾帕尼肯定在北面某个地方,正在找机会“突围”。

随后,裴承毅联系了项铤辉。得到总参谋长的许可之后,裴承毅以共和国前线总指挥的身份发出了悬赏令:用旦四万元悬赏鲁拉贾帕尼。

虽然这么做看上去有违国际战争法,但是在鲁拉贾帕尼逃离新德里。印度政府已经名存实亡的情况下,悬赏捉拿印度政府总理只能算是战争行为,不是政治行为。当然。别的国家也不是没有干过,美国至今都在悬赏捉拿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成员。

悬赏令不仅对共和国军人有效,对印度人同样有效。

当天晚上,裴承毅就让巴基斯坦的那几家印刷厂赶制了几个万份传单,然后用运输机送往前线,让歹军的官兵沿途分发传单。抓到鲁拉贾帕尼、并且将鲁拉贾帕尼交给共和国军队的印度人同样可以拿到旦凹万元的赏金,提供消息的印度人。根据消息的重要性与准确性,可以获得2四万元到力万元的赏金。在任何一个印度人眼里,别说旦功万与刃力万,劲万元都是笔巨额财富。

飞日凌晨,歹军的官兵开始散发传单。

此时,歹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布罗奇,驻守该地的印军只进行了微弱抵抗,随着歹军的装甲部队开进城区,上万名印军官兵全都逃走了。

先头部队继续北上,主力部队则开始搜索布罗奇。

军情局根据鲁拉贾帕暑离开新德里的时间,以及部分战俘提供的情报,大致断定鲁拉贾帕尼就在布罗奇一带,很有可能藏在某处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打算趁乱逃出歹军的包围圈。

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裴承毅亲自指挥了拨索布罗奇的行动。

刃军的主力部队入城前,数十架皿一旦到达布罗奇上空,通过高音喇叭警告所有布罗奇市民,军队入城的时候,平民一律呆在家里,等待占领军上门搜查。为了消除市民的反抗情绪,宣传的时候没有提到搜捕鲁拉贾帕尼,只是宣称占领军将为市民提供一周的生活必须物资,为了避免分发物资时发生意外情况。占领军会将物资送到每家每户,并且根据每户的人口数量确定物资数量。

消息发出去了,准备工作也很快到位。

数百部重型载重卡车送来了数千吨物资,歹军则以连为单位,组织了数十支“物资分发队”。当然。在此之前歹军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派遣突击部队从空中前往布罗奇市政府,拿到了市区人口档案。

点刃分,歹军主力部队入城。

受到物资的诱惑,几乎所有布罗奇市民都呆在了家里。当刃军的官兵把整袋整袋的大米、面粉、罐头、水果、蔬菜、食用油、净水剂、常用药品送上门。。候。布罗奇的市民不但没有抵抗。还高兴不已,很多市顿以工要求与共和国官兵合影留恋。至于搜查,因为拿到了共和国军队提供的物资,只要不损坏私人财产,搜查就搜查吧。

布罗奇市民的态度很好理解,因为跟新德里一样,这里的物资也极端匿乏。

对绝大部分市民来说,在政府无法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驻军还时不时上门骚扰的情况下,如果占领军能够改变现状,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在他们眼里,为占领军服务与为政府服务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的思想在整个印度都很普遍。

可以说,在绝大部分印度人眼里。印度政府垮台,哪怕被外族统治。换的也只是统治者而已,百姓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还走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会因为换了统治者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占印度总人口七成左右的大约口亿生活在赤贫线以下的印度人来说,在已经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即便由外族统治也不会使生活变得更糟。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还能指望“人民战争”吗?

从很大的程度上讲,“人民战争”不是军事运动,而是政治运动。虽然战争爆发前。以西方国家的军事专家为首的很大一批人都认为,不管中国有多强大,只要入侵印度,就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算中国军队能够轻而易举的击败印度军队,也将倒在口亿印度人的脚下。最终输掉战争,但是开战以来,印度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人民战争。”而欧美军事专家大肆吹捧人民战争,除了不可告人的政治意图之外。与他们不大了解印度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笑系。

当一个国家7倪以上的百姓生活在赤贫线以下,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更别说社会福利、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等,在生活已经没有指望的情况下,会为了录削、奴役他们的统治集团作战吗?也许很多人认为印度人口众多,哪怕只有耽的印度人起来反抗,也能让中国军队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确实如此,印度的人口确实很多,别说魏。哪怕只有慨的印度人奋起反抗,中国军队就将吃不了兜着走。问题是,在糊的印度人中,所谓的中产阶级占了大约2院,而这些人绝大部分也是印度社会的受害者,其中大部分都在前些年的经济改革中略有成就,而随着印度传统势力再次上台,成为了利益牺牲者。别说让他们奋起反抗,不在战争中站到统治阶级的对立面就算万事大吉了。其余不到鳃的印度人中,除了掌握了印度命脉的劝个大家族之外,大部分都是与外国势力或者境外财团有关系的大富豪。毫无疑问,没有那个富翁会上战场。稍微有点能力的,在战争爆发前就已经把子女转移到了海外,就算没有能力的,也会卷走财富,把印度留给别人。

回过头来看,此时的印度与当初沦落为殖民地时的印度有多大的区

鲁拉贾帕尼三番五次的鼓励印度人,想方设法的激发耳度人的抵抗意志,最后都无果而终,足以说明印度人对政府有多么不满。

普通平民肯定会在旦功万赏金与鲁拉贾帕尼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

为了加快搜查速度,歹军在当天中午又派出了上百支按查队。

布罗奇不是大城市,只是一座人口在田万左右的中型城市。投入大约打手 屋说,小刃刀名官兵之后,一天之内就能完成搜查工作。

下午,歹军的搜查队找到了那艘专门为鲁拉贾帕尼准备的超级快艇。

发现快艇的油箱里装满了柴油,货舱里塞满了食物,导航“仪里已经设定好了航线坐标之后,歹军立即缩小了拨查范围。

鲁拉贾帕尼肯定在布罗奇,没有跑远。

傍晚不到,布罗奇东北城区发生猛烈爆炸。

正在附近的数支小分队立即出动。等他们赶到出事地点的时候,一批穿着平民服饰的印度军人正在成千上万民众的追堵下向北突围。搜查部队立即拉开包围圈,呼叫周边地区的其他作战力量。

战斗只打了半个小时,那些印度军人就缴械投降了。

开始审讯战俘的时候,最先到达的那支搜查小队在当地市民的带领下。找到了一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大约2个小时后,裴承毅收到了歹军发来的刚数据。与军情局提供的鲁拉贾帕尼的洲数据进行对比之后,确认在混战中被炸死的正是鲁拉贾帕尼本人。

谁也没有想到,在印度政坛风云力年的鲁拉贾帕尼就这么死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鲁拉贾帕尼竟然是被媒气罐炸死的!

事发的时候,鲁拉贾帕尼正在卫队成员的护送下逃离布罗奇,因为前方街区已经被搜查部队封锁;所以鲁拉贾帕尼准备到附近的民居中避避风头。非常不幸的是,卫队成员找的那家民居的女主人刚刚失去了阶儿子,而且3个儿子都是被强征入伍,在包围苏拉特的战斗中阵亡。认出鲁拉贾帕尼之后,女主人很镇定,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总理,然后趁卫队成员不注意,引爆了厨房内的煤气罐。爆炸引来了川制的市民,卫队成员为了突围。首先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火川即被赶到的拨查部队歼灭。

鲁拉贾帕尼死在了他曾经宣誓要保护的人民手里,无疑是最大的讽刺。

裴承毅收到消息的时候,刘晓宾也在前线指挥部。

按照刘晓宾的要求,裴承毅没有公社消息,并且让歹军立即封锁事发地点,稳住市民的情绪,禁止任何人散发消息。

只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完全封锁消息。

在确认鲁拉贾帕尼已经死亡后大约2个小时,阎尚隆与萨利文再次

此时,两人都知道鲁拉贾帕尼在布罗奇被愤怒的印度妇女炸死了。

印度总理被炸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别说两位精通外交的官员。就连普通人都能想到。

毫无疑问,两人商讨的不再是今后的威胁,而是现实威胁。

在此之前,萨利文已经在电话里跟布兰迪诺谈过好几次。

与萨利文的态度一样,提供与印度核武器相关的军事情报不是问题。停止对印军事援助也不是问题。因为这两件事都在总统的职权范围之内,不需要通过国会审议。关键是不在战后干预印度内政,承认中国在印度的霸权地位。让布兰迪诺无法接受。准确的说,是让那些国会议员无法接受。

如果布兰迪诺答应这一条款,并先要做的就是让美国企业从印度撤资。

当然,就算美国企业不从印度撤资,中国政府也不追究这个问题,随着印度新政府成立,肯定会清剿美国企业在印资产。到时候,美国政府该怎么办?按照惯例,只要印度新政府对美国企业动手,美国政府就会封查印度在美资产,并且对印度实施制裁。这个权力不在总统手上。而在国会手上。也就是说,只要国会发起提案,而且在参众两院获得通过,就算总统不批准,国会也会反复发起提案,最终由最高法院仲裁。如此一来,布兰迪诺等于站到了国会的对立面上,也就站到了美国利益集团的对立面上。得罪美国的各大财团,布兰迪诺能够毫发无损的离开白宫就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很明显,中国政府开出的价码太高。根本无法接受。

按照布兰迪诺的意思,除非中国政府为美国企业在印资产做全面担保。不然美国不可能在战后不对印度进行制裁,更不可能归还印度在美

根据布兰迪诺的授意,萨利文抓紧起草了一份相关文件。

与此同时,阎尚隆也与王元庆通了几次电话。

谈判本来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美国在第一个条件与第三斤,条件上做出让步,已经超出了王元庆的预料。按照王元庆最初的想法。美国最多答应提供军事情报。只要印度政府没有完全垮台,美国就不会停止对印军事援助。至于第二个条件,本来就不是王元庆的主要目的,而是考虑到印度战后重建。为即将成立的印度新政府开的条件。当然,这也能够给共和国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好处。换句话说,美国企业从印度撤资是迟早的事情,如果能够由政府牵头,达成某种妥协协议。中国企业就能迅速填补美国企业撤资后的空白,以帮助印度进行战后重建为名,控制印度市场。

当然,关键不是政府的妥协协议。而是两国企业间的“商业协议。”

拿到萨利文的文件,阎尚隆仔细看了一遍。

点上烟抽了两口,阎尚隆才说道:“两天前我就说过,我们可以提供担保。只是实际操作上,我国政府不可能为美国企业提供担保,只能为印度合法政权提供担保。换句话说,我国政府将为印度合法政权提供外汇贷款,由印度合法政权收购美国企业在印资产,完成国家经济重组。”

“能够提供多大额度的担保?”萨利文没有纠缠形式问题,不管为谁提供担保,总得有人出钱,而且出钱的不会是美国联邦政府。

“我们大概统计了一下,贵国企业在印总资产大约在五万亿美元左右。”阎尚隆慢条斯理的弹掉烟灰,说道,“但是实际投资额不到三千亿美元,加上由战争带来的破坏,我们估计贵国企业在印资产不会超过五千亿美元。我国政府可以提供百分之五十的担保,既提供二千五百亿美元,由印度合法政权收购贵国企业在印资产。”

“外长先生,这根本办不到,我们

“我知道,其实我们也可以谈谈别的方法,比如贵国企业继续在

萨利文愣了一下,随即就高兴不起来了。

“问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是不是?”阎尚隆微微一笑,说道,“因为涉及到的企业太多,而且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我们可以扩大谈判范围,由专业人员进行谈判。当然。我们都得表达出足够的谈判诚意。”

萨利文点了点头,说道:“外长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先合作,后谈判?”

阎尚隆笑而不语,萨利文还有别的选择吗?

事实确实如此,美国国务卿没有其他选择。(未完待续

第63章 转变思想第117章 好心帮倒忙第2章 大国颓势第50章 司令官的职责第53章 高起点第49章 保留第138章 最后的难题第56章 由海向陆第33章 超级潜艇第9章 民间力量第107章 首战扬威第19章 请求援助第19章 处处被动第3章 攻心为上第36章 将帅离心第69章 命不该绝第21章 思想工作第24章 扑朔迷离第34章 超级航母第81章 化危为机第110章 克敌之长第68章 奇迹第47章 准点第56章 盛极而衰第99章 两难第149章 现实与理想第58章 声东击西第95章 陡增变数第58章 高端之争第59章 初次交手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3章 秘密同盟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85章 灵活战术第97章 殊途同归第127章 讨价还价第65章 正式宣战第42章 两难处境第70章 明争暗斗第49章 错有错招第74章 情报网络第68章 自酿苦果第65章 开创性战役第19章 政治斗争第48章 谁绑架谁第63章 他山之石第98章 粮草先行第98章 并不重要的真相第1章 联合国风云第30章 取舍第48章 两片天第35章 军售交易第62章 死守第27章 致命的误伤第95章 陡增变数第5章 军情局长第5章 区别对待第129章 决战在即第83章 最后席位第39章 主权宣言第149章 现实与理想第42章 人尽其能第101章 中国意第99章 缴械投降第13章 情报安全第17章 苦口婆心第113章 关键问题第115章 附带影响第69章 转折第6章 第一颗火星第146章 王牌对王牌第38章 定位第16章 推波助澜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56章 迟到的命令第33章 超级潜艇第6章 拷问第88章 开门红第119章 最后的疯狂第42章 冷战阴影第74章 毁灭性轰炸第86章 最后的孤岛序八生死角逐第7章 最强团队第122章 一发不可收拾第104章 历史重任第56章 盛极而衰第91章 斡旋第48章 谁绑架谁第90章 未来第54章 解除威胁第25章 变脸第39章 斗法第57章 关键一步第6章 第一颗火星第60章 造势第44章 闭门决策第53章 当务之急第20章 最佳科学顾问第29章 别无选择
第63章 转变思想第117章 好心帮倒忙第2章 大国颓势第50章 司令官的职责第53章 高起点第49章 保留第138章 最后的难题第56章 由海向陆第33章 超级潜艇第9章 民间力量第107章 首战扬威第19章 请求援助第19章 处处被动第3章 攻心为上第36章 将帅离心第69章 命不该绝第21章 思想工作第24章 扑朔迷离第34章 超级航母第81章 化危为机第110章 克敌之长第68章 奇迹第47章 准点第56章 盛极而衰第99章 两难第149章 现实与理想第58章 声东击西第95章 陡增变数第58章 高端之争第59章 初次交手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3章 秘密同盟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85章 灵活战术第97章 殊途同归第127章 讨价还价第65章 正式宣战第42章 两难处境第70章 明争暗斗第49章 错有错招第74章 情报网络第68章 自酿苦果第65章 开创性战役第19章 政治斗争第48章 谁绑架谁第63章 他山之石第98章 粮草先行第98章 并不重要的真相第1章 联合国风云第30章 取舍第48章 两片天第35章 军售交易第62章 死守第27章 致命的误伤第95章 陡增变数第5章 军情局长第5章 区别对待第129章 决战在即第83章 最后席位第39章 主权宣言第149章 现实与理想第42章 人尽其能第101章 中国意第99章 缴械投降第13章 情报安全第17章 苦口婆心第113章 关键问题第115章 附带影响第69章 转折第6章 第一颗火星第146章 王牌对王牌第38章 定位第16章 推波助澜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56章 迟到的命令第33章 超级潜艇第6章 拷问第88章 开门红第119章 最后的疯狂第42章 冷战阴影第74章 毁灭性轰炸第86章 最后的孤岛序八生死角逐第7章 最强团队第122章 一发不可收拾第104章 历史重任第56章 盛极而衰第91章 斡旋第48章 谁绑架谁第90章 未来第54章 解除威胁第25章 变脸第39章 斗法第57章 关键一步第6章 第一颗火星第60章 造势第44章 闭门决策第53章 当务之急第20章 最佳科学顾问第29章 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