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读书人的脊梁骨……

第281章 读书人的脊梁骨……

造纸术改良后,杨川家的宣纸产量一直都不高,技术也属于绝密状态,就连刘彻暗示过几次,杨川都没有答应。

他其实就等着有一个机会,将活字印刷术猛不丁的丢出去,让汉帝国那些读书人大吃一惊,顺带着,将有些人、有些学派,直接给打趴下。

在长安城里,杨川有两次机会,不过,他都强忍住了。

拿出来的好东西太多,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不要说刘彻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就是那些深藏不露的豪门世族,说不定也会伸手来上那么一爪子。

就算有平阳公主、卫青、曹襄这样的背景,杨川也不敢冒有些风险。

财帛动人心。

汉帝国的顶阶掠食者,何止长安城的那一群人?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贵族后裔,各地刘姓诸侯王,还有像什么陇西李家,山东孔家,辽东公孙家,颍川杨家……以及汉帝国近百年来的一些新贵,其实早已脱离早年的‘豪门’概念,已然向‘名门、世族’方向发展。

随便拎出来一两家,杨川估计都会吃不了兜着吃。

别看他如今在汉帝国胡作非为,把持着太学院,深得皇帝宠幸,实际上,一旦有真正的名门望族想对他动手,彼此之间的战斗,估计会十分惨烈。

作为厨子,杨川明白,很多菜品,根本就不需要烈火烹油、大火翻炒,相反的,还需要文火慢炖,唯有如此,方能将食材的精髓养分给捯饬出来……

这一次,他等待已久的机会。

终于来了!

朔方郡屯田,这是皇帝刘彻的意思,更是汉帝国的根本利益之所需,就算是看不惯刘彻的淮南王刘安等人,在这件事情上,也绝对不敢吱声。

既然要屯田,自然牵扯到方方面面,其中,垦荒种地、夯筑边境城池、加固阴山防线的汉长城,这些都是题中之义,就算朝廷的仓廪略显虚弱,却还是将各种铁器、农具、粮食种子等源源不断的运来,支援杨川这位十七岁的郡太守。

同时。

田地屯垦出来了,人口迁徙过来了,诸如劝农课桑、培养地方人才、巩固大汉朝廷对边郡之地的控制,也同等重要。

甚至,在杨川看来,可能比前者更加重要一些……

然后,医馆修筑起来,没有医者愿意前来坐诊;学堂修筑起来,没有读书人愿意前来教书;良田开垦出来,没有农夫愿意前来耕耘。

这一下,终于将杨川给激怒了。

为了让这一场戏演得更加细腻一些,杨川还让霍去病、曹襄、张汤、司马迁等人,不厌其烦的给皇帝、给丞相府、给太学院那些读书人写信,恳求他们能解决朔方郡缺少老师的困境。

不出所料的,除了皇帝大发雷霆一番后没了后文,其他人,包括丞相公孙弘、桑弘羊、儿宽、汲黯以及董仲舒等人,竟然对此混不理睬,就好像没事人似的。

杨川能够猜想到,长安城里,如今一定流传着一些他的笑料。

不要紧,想让你们开心的笑话人,等到一两个月后,就让他们哭的有多难受……

……

大片大片的耕地被开垦出来,又被杨川迅速整合、划拨成一百个集中连片的屯田;同时,他将朔方郡原有的军户与几万匈奴人打散后重新组合,组建了一百多支屯垦大队,修筑了一大批牢固的军寨。

每一座军寨,都是按照驻军千人的规模修筑,给每一名军户,分发了兵刃、弓箭和一批特制的皮甲,确保在遭到匈奴人的小股部队进攻时,能够做到自保,坚守到援兵驰援。

这一套类似于‘大型农垦兵团’的建制,让朔方郡的局面迅速稳定下来,那种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的情绪,也得到了很大缓解。

眼看着春播就要开始,杨川终于等到刘彻的一道密旨,准允他在朔方郡范围内,随时随地的调遣羽林军,防备匈奴人的小股骑兵破坏屯田。

接到这一道密旨,杨川、霍去病、曹襄三人的心,终于落到肚子里。

眼看着大面积屯田颇有成效,最大的隐患,终究还是匈奴人……

三个人相聚在一起,反复讨论后,最终决定,让霍去病、曹襄二人带领羽林军,驻守距离朔方城七八十里外的阴山一线,随时待命。

杨川终于腾出手来,开始布局读书人的事情。

有了造纸术,有了活字印刷术,杨川发动所有的力量,以最快的时间,将第一批‘纸质书’印刷出来,并令人星夜兼程的送往长安城。

“这两本周易,送到太学院,藏书楼里存一本,另外一本让董仲舒那帮读书人传看一下,先将消息扩散出去。”

“这一批算术、农桑和家禽牛羊养殖类的书,也送到太学院,给每一位大儒赠送一本,让那帮老贼眼馋几天。”

“将所有的书籍,各选一本,专程送到未央宫,让皇帝也生气几天……”

很快的,第一批印刷出来的书籍,被送到了长安城。

一时间,风云骤起。

杨川印刷出来的这一批书籍,采用了后世极为流行的线装、竖排,并用上等的丝绢、浆糊水等,制作了精美绝伦的封皮;在书籍的封面上,贴了一张空白的宣纸条儿,就等着皇帝看到后,亲笔题写一个书名;

在书籍的封面与正文间,还有扉页、衬页、目录等内容。

当然,这种形式上的精美与考究,还不至于让汉帝国的大读书人们愤怒和癫狂——

大家不能容忍的,是杨川小贼,竟然用如此昂贵的纸张、如此考究的做工、如此清晰如刀刻的文字,印制了一大堆没什么用处的玩意儿。

像什么‘算经’、‘粪经’‘农桑经’!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一本周易,却还是一本简化本,加了一些基本的文字注释,署名竟然是名不见经传的东方朔,简直岂有此理!

什么叫暴殄天物?这便是。

ωwш ●ttkan ●¢Ο

于是,满朝文武大臣的注意力,迅速从‘巫蛊之祸’和‘推恩令’的惊涛骇浪中抽离,齐齐盯住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杨川。

长宁侯,朔方郡太守,杨川。

这个小贼,表面看上去忠厚老实,对皇帝、对朝廷忠心耿耿,实则大奸似忠,包藏祸心,身怀造纸术、印刷术的绝技,为了给杨氏挣钱,竟然秘不示人,不将这两种绝技进献给朝廷,简直就该诛灭九族。

大致便是这些言辞吧。

故而,当满朝文武、各学派的大读书人涌入未央宫,一个个正气凛然、义正辞严的‘强烈谴责’杨川小贼时,刘彻也勃然大怒。

好你个杨川小贼,给朕还藏着掖着的留了一手,朕是那种经得起诱惑的男人吗?朕是那种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皇帝吗?

这种欺负天下读书人的事情,为何不早早跟朕通个气儿,让朕也偷偷乐一乐、爽一爽?

于是,刘彻即刻传旨,让杨川帮皇室拓印一批孤本、秘本和善本,以作为汉帝国藏书楼的珍藏之物……

文武大臣们都懵逼了。

皇帝的这一招、叫什么?

明明都勃然大怒了,为何临到传旨,竟然求着杨川给皇室藏书阁拓印一批书籍?而且,还直接传令,让给杨川送去一批钱粮、丝帛,以作为印书的酬劳…… шшш_ тTk an_ C○

不过,到底都是朝堂老贼,只是几个呼吸间,大家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这是明晃晃的要给杨川站台撑腰了。

想想前不久,杨川恳求他们前去朔方郡当老师,却无一人愿意,且还给自己的门人弟子下了死命令,绝对不准去朔方郡丢人现眼。

现如今,该如何是好?

未央宫的大朝会结束后,文武大臣们走出前殿,还在三五成群的商议之时,董仲舒却早已大踏步的出了宫门,让一辆马车载着他,迳直向朔方郡而去。

等到大家反应过来时,已然是两三日后的事情了。

于是,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扯下脸上的遮羞布,纷纷派人前往朔方郡,探明虚实的同时,自然就看能不能将造纸术、印刷术弄到手里……

朝堂上的这些事情,已然在好几天前,就传到了朔方城。

平阳公主、皇帝和卫青,分别给杨川写了密信,自然都是提前通过气儿,表示让杨川坚守底线,绝对不可松手的意思。

杨川松了一口气。

看来,自己的判断没有出现偏差,刘彻对满朝文武和那些披着豪门世族外衣的学阀,其实早就忍无可忍,只是苦于没什么机会和借口罢了。

再加上这一次,朔方郡屯田形势一片大好,单单就在医馆、学堂这种屁大的小事上出了问题,满天下的读书人,好像谁都在与皇帝、与朝廷作对,不要说眼下的皇帝是刘彻,就算是后世的汉献帝,估计在心里头也窝火的不行。

正所谓,叔可忍婶不可忍也。

借着这一次机会,好好敲打一下天下的读书人,对于刘彻来说,简直就太舒坦了。

刘彻在密信中说的极为隐晦,让他杨川‘审时度势、为大汉的江山社稷、千秋万代思虑’,千万不可让事情失控,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话里话外,就一个字:整。

杨川将自己关在密室里,呆了整整一个下午,在几大张宣纸上,圈圈点点的盘算好几遍,确保没有什么遗漏,方才一把火烧掉那几张宣纸,走出密室。

“所有从外地来的读书人,一律安排到驿馆,先给本侯晾上一个月再说。”

“对了,尤其是从长安城里来的,尤其是董仲舒那等老贼,更是别给他们好脸色,衣食住行方面倒也不用刻薄,但是,就是不准让他们闯进来见我!”

给阖府上下传下严令,杨川便进了后堂,平日里只准刘满、织娘、娜仁托娅三名小妇人进出,给他端茶送饭;至于紧急军情,自然通过几只傻雕、豹姐等传递,又不怕误事……

……

于是,五日后。

董仲舒第一个寻上门来,破天荒的,竟然提了一份重礼:一壶酒,十条风干的腊肉,三十斤麦子。

老贼这一次是下了狠心,直接扯去面皮,就想与杨川小贼‘合作’一把。

“东方朔先生,烦劳你再去通禀一声,就说董仲舒携带一壶酒、十条腊肉、三十斤麦子求见。”

笑呵呵的走进门,被太守府的众人甩了一两个时辰的冷脸,董仲舒却显得不骄不躁,见了谁都是彬彬有礼,一团和气。

在碰了好几鼻子灰之后,他终于发现,这所有的人中间,东方朔算是其中的良善之辈,似乎也最好说话,于是,便三番五次的央求。

东方朔苦着脸:“董公,不是长宁侯早早传下话来,除了皇帝、平阳公主和长平侯卫青几人,其他任何人前来,一律不见啊。”

“董公,您请回吧。”

董仲舒却不着急,干脆就在东方朔坐衙的地方,蹭了一整天的蒲公英茶水,晚上也不回驿馆,就让一名门人弟子买来一些简陋吃食,又让送来一床被褥,干脆住下了。

刚开始,东方朔还想劝说让他先回驿馆。

结果,劝说几次后,这老贼竟然反过来开导东方朔,并拿出几本自己的‘大作’,让东方朔拜读一遍后,看看能不能送进去让杨川瞅一眼。

东方朔明白了。

董仲舒这是想来拓印自己的‘著作’来了?那就更不能让他得逞;要知道,当时他给这老贼写信求援,希望能派遣几名门人弟子前来朔方郡,结果,这老贼不仅没有答应,还十分无礼的将那一封信退了回来。

简直就岂有此理。

东方朔呵呵一笑,丢下一句‘董公先歇着’,便出门而去,根本就不给老贼说话的机会……

如此这般,董仲舒纠缠了三日后,东方朔等人始终不理不睬,他终于按捺不住,试着往太守府的后堂硬闯。

不料,刚走到后堂门口,便遇到了刘满。

刘满在后堂正门口摆了一张小桌子,一边惬意的喝着蒲公英茶,一边随手翻阅着一本印制精美考究的‘线装书’,董仲舒看得明白,这位满月儿公主翻阅的,竟是一本《大汉平阳侯诗抄》,整个人都不对劲了。

作孽啊,看看,杨川小贼都干了些什么?

用这世上最好的纸张,最考究的做工,最精美的文字,竟然浪费在一本没什么屁用的‘曹襄诗选’上,简直就!

“满月公主,看书呐?”

董仲舒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拱手施礼,笑眯眯的说道:“学生董仲舒,见过小师娘……”

(本章完)

第186章 天生尤物第68章 下手挺狠第221章 臭名昭著第114章 厨子的心第22章 此去漠北第167章 你回去养狗吧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329章 爆炒牛肚丝儿第269章 督邮 司马迁?第150章 有人哭第153章 我是厨子,你是菜刀……第249章 不败之地第22章 此去漠北第233章 朕欠他一个关内侯第340章 来人,将霍去病给朕叉下去!第349章 三枚钱币第35章 一段说明文字(阅后即焚)第292章 霍光来信……第412章 两头犟马户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404章 不仅要给升官,还要让他们发财第211章 这还是鹿鼎城?第294章 麦子熟了第282章 弹劾杨川!弹劾杨川!第113章 甜死刘嫖!(加更求首订)第1章 汉家子第283章 这便开始敲诈勒索了?第391章 第二个回合第446章 李广实在太阴险了第133章 关于霍去病的……第131章 下次换个地方……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120章 刘嫖完蛋了第243章 织娘第324章 倒霉的桑弘羊第406章 大汉败类第19章 大坑货啊第262章 这瓜 挺甜……第246章 小女子无以为报……第464章 厨子能有什么坏心思第331章 狱吏 丞相与公孙世家第451章 又硬又快的霍去病第214章 天大地大第22章 此去漠北第177章 这个汉帝国太卷了第26章 先封个狼居胥山……第142章 陛下 这是何意?第237章 羞杀天下人第91章 要得,硬是要得!(求追读)第460章 地球仪 小妇人与‘大锅饭’第252章 皇帝亲戚第227章 张安世,你个哈怂……第26章 先封个狼居胥山……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种田第323章 暴走的陈阿娇第144章 刘彻的奖励第399章 第一把火第169章 狗都不理的包子第333章 本侯玩的就是阳谋第350章 一剂猛药第328章 那一年的长安城啊第232章 ***……?第5章 天堂与地狱第402章 来一场公平的坐而论道吧第334章 是人的味道啊第417章 肥肉 诱饵与屠杀第141章 我老曹只扶你……第214章 天大地大第397章 这便是代沟啊第130章 原来是这货……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11章 石板烤牛柳第37章 石门障第50章 豹姐,给力啊第204章 吃一碗长寿面压压惊第382章 饺子 豹姐与小姑第443章 这是一道硬菜第463章 一个悲伤的故事第346章 家庭教师的日常:教书育人打公主第31章 司马迁啊……第86章 锅盔的诞生(求追读)第299章 论卖相的重要性第306章 杨川的‘天炉战法’第18章 熬鹰啊,这个我有经验第280章 印自己的书,让儒生们哭去吧第74章 还是种田舒坦啊第140章 ……第388章 吃相要好看第378章 一条命 两笔买卖第248章 善谋身者第125章 杨氏榨菜第19章 大坑货啊第22章 此去漠北第291章 六百孤儿第452章 给刘彻画大饼第130章 原来是这货……第424章 【论:神迹的必要性】第115章 桃酥与桂花糕第397章 这便是代沟啊第286章 没办法,给的太多了!
第186章 天生尤物第68章 下手挺狠第221章 臭名昭著第114章 厨子的心第22章 此去漠北第167章 你回去养狗吧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329章 爆炒牛肚丝儿第269章 督邮 司马迁?第150章 有人哭第153章 我是厨子,你是菜刀……第249章 不败之地第22章 此去漠北第233章 朕欠他一个关内侯第340章 来人,将霍去病给朕叉下去!第349章 三枚钱币第35章 一段说明文字(阅后即焚)第292章 霍光来信……第412章 两头犟马户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404章 不仅要给升官,还要让他们发财第211章 这还是鹿鼎城?第294章 麦子熟了第282章 弹劾杨川!弹劾杨川!第113章 甜死刘嫖!(加更求首订)第1章 汉家子第283章 这便开始敲诈勒索了?第391章 第二个回合第446章 李广实在太阴险了第133章 关于霍去病的……第131章 下次换个地方……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120章 刘嫖完蛋了第243章 织娘第324章 倒霉的桑弘羊第406章 大汉败类第19章 大坑货啊第262章 这瓜 挺甜……第246章 小女子无以为报……第464章 厨子能有什么坏心思第331章 狱吏 丞相与公孙世家第451章 又硬又快的霍去病第214章 天大地大第22章 此去漠北第177章 这个汉帝国太卷了第26章 先封个狼居胥山……第142章 陛下 这是何意?第237章 羞杀天下人第91章 要得,硬是要得!(求追读)第460章 地球仪 小妇人与‘大锅饭’第252章 皇帝亲戚第227章 张安世,你个哈怂……第26章 先封个狼居胥山……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种田第323章 暴走的陈阿娇第144章 刘彻的奖励第399章 第一把火第169章 狗都不理的包子第333章 本侯玩的就是阳谋第350章 一剂猛药第328章 那一年的长安城啊第232章 ***……?第5章 天堂与地狱第402章 来一场公平的坐而论道吧第334章 是人的味道啊第417章 肥肉 诱饵与屠杀第141章 我老曹只扶你……第214章 天大地大第397章 这便是代沟啊第130章 原来是这货……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11章 石板烤牛柳第37章 石门障第50章 豹姐,给力啊第204章 吃一碗长寿面压压惊第382章 饺子 豹姐与小姑第443章 这是一道硬菜第463章 一个悲伤的故事第346章 家庭教师的日常:教书育人打公主第31章 司马迁啊……第86章 锅盔的诞生(求追读)第299章 论卖相的重要性第306章 杨川的‘天炉战法’第18章 熬鹰啊,这个我有经验第280章 印自己的书,让儒生们哭去吧第74章 还是种田舒坦啊第140章 ……第388章 吃相要好看第378章 一条命 两笔买卖第248章 善谋身者第125章 杨氏榨菜第19章 大坑货啊第22章 此去漠北第291章 六百孤儿第452章 给刘彻画大饼第130章 原来是这货……第424章 【论:神迹的必要性】第115章 桃酥与桂花糕第397章 这便是代沟啊第286章 没办法,给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