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3章 又见弹劾

四月好天气的背后却是多云少雨,令到西苑宫殿群的屋顶多了一些积灰,而北边树林子的知了显得更加的烦躁不安。

只是不管外界如何嘈杂或喧嚣,万寿宫始终显得静悄悄的,这一座高大的宫殿甚至还透着一丝阴森恐怖。

昨晚在大高元殿前建醮祈长生,嘉靖今日睡到太阳晒屁股才起床洗漱,而后又到静室进行玄修,事毕服下一颗丹药。

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外界关注,却注定不可能像普通人那般随意郊游和逛街,致使每日的生活难免单调地重复着。

丹药顺着水送入肚子里,嘉靖却明显感到丹药的效果在下降,只是他的心里对长生的执念却是不减反增。

他服下丹药之后,心里却是暗叹一声。只希望这个朝堂能够少一些烦心事,让他更专注于修玄,从而早上踏进长生之境,甚至能够白日飞升。

“主子,你感觉怎么样?”黄锦接着嘉靖递回来的水杯,当即关切地询问道。

嘉靖前些时日咳嗽的症状刚刚消失,早上起来却是出现了干呕的症状,令到黄锦此时显得颇为担心地望着他。

面对着黄锦关切的目光,嘉靖却是随意地摆了摆手,便是径直离开了静室,打算开始今日作为皇帝的工作。

到了殿中,冯保和另一个年轻的太监早已经在这里忙碌开来。

两京十三省的奏疏经过分门别类,大致是以轻重缓急进行划分,此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那一张黑漆的长案上。

嘉靖深知宦官干政的害处,故而登基以来,一直保持着对宦官的打压。

哪怕他选择信任于严嵩那种“奸臣”,亦是没有想过将“批红权”交给这些内监,而是始终将这帮内监当成仆人般驱使。

冯保年仅二十岁出头便担任四大秉笔太监之一,除了因为他有一手好笔法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种年轻的太监不容易干预政事,而是老老实实地做好文书的工作。

嘉靖先是侧卧在软榻上,接着将手伸向那叠重要的奏疏,这些通常都是言官弹劾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的奏疏。

对于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言官,他素来是不喜欢的。跟着那些自命不凡的清流相比,他更喜欢听话的官员,哪怕这些官员身上或多或少有着毛病。

话又说回来,他朱厚熜亦算不上明君。

从他主导左顺门血案,且眼睁睁地看着救过自己的皇后活活被烧死,便注定他在史书上不会留下好声名。

现如今,他只有一个念头:好好地修玄觅得长生,做一个千秋万代的君王,让那些跟自己作对的臣子通通下地狱。

嘉靖随手翻起了一份奏疏,只是看着弹劾的人和被弹劾的人,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

黄锦注意到嘉靖的这个表情,却是不由得好奇地望向那份奏疏,发现上疏之人竟然是礼部右侍郎秦鸣雷。

“黄锦,朕可曾下达过‘佛郎机人若不退还满加剌的土地便永不召见’的圣旨?”嘉靖将奏疏合上,对着黄锦进行地询问道。

黄锦认真地想了一下,旋即意识到这个应该是早期的事情,而他那时还是宫里负责起居的小太监,却是苦笑地摇头道:“奴才不记得了,不过此事可以查核!”

“好吧,你查一查,看看是否有此一事!”嘉靖将奏疏搁置一旁,淡淡地说了一句道。

黄锦当即应了一声,不过这个事情却不是一时半会便有答案的,便是转身对一名小太监进行吩咐,让他领着几个人前去资料库查证。

嘉靖又取了一份奏疏进行翻阅,只是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黄锦送上了茶水,这一次倒是看得真切,已然是刑科给事中张岳的一道奏疏。

嘉靖思忖片刻,便是将奏疏直接递交给旁边的冯保道:“送至内阁!”

冯保应了一声,只是将这一份奏疏轻轻地放到一边。由于大量的奏疏都要送到内阁,这一份奏疏并不会单独送过去,而是等会跟着其他奏疏一并送至内阁。

两京十三省的事务多且繁杂,涉及到大明方方面面的问题。不仅关乎人事,还有钱财的征调,甚至还会有自然灾害等问题。

今年开春以来,多地的雨水不足。

嘉靖采用了一贯的做法,当即决定进行建醮祈雨,让道士赍香帛于各地抚臣,遣使祭镇海河渎山川之神,命镇守湖广安远侯震醮承天元佑宫。

由于昨夜睡得不好,加上年纪大了,难免会精力不济,嘉靖在花费一个时辰处理那些重要的奏疏后,便对着冯保大手一挥。

冯保当即心领神会地施礼,便领着小太监将一大堆不算太重要的奏疏亲自送到内阁,看到户部尚书严讷恰好在场,便是对着这位重臣施礼,而后便是匆匆离开。

徐阶看着冯保离开,伸手拿起上面最重要的奏疏,先是微微蹙起眉头,旋即将那份奏疏直接递给了对面的严讷。

严讷接过那份奏疏,不明所以地翻了开来,却见奏疏中写道:“微臣刑科给事中张岳谨奏:今吏治清明,唯兵部没有整顿,任用黄印、黄承庆等皆不法而革职。兵部曹司乱而没有章法,部属结为朋党,狼狈为奸,打击将领小校,其罪过当应进行惩处!”

虽然这封奏疏的矛头直指兵部及兵部官员,并没有直接指名道姓,但矛头已然是暗指现任兵部尚书杨博。

六部衙门的吏治均进行整顿,却偏偏没有整顿兵部,其中便是因为兵部尚书杨博的缘故。正是因为杨博持宠而骄,将兵部当成自留地,阻止吏部对兵部人事上的干涉,更是在兵部和军队排除异己、培植党羽。

严讷看过上面奏疏的内容,略一思索,显得震惊地抬起头道:“皇上此次没有将这份奏疏扣下,而是让人送到您这里,皇上莫不是要对杨博动手了?”

作为皇上的身边人,他没少揣摩这位性情多变的帝王,了解着他真实的意图。一些看起来无关轻重的举动,往往会透露着一些深意。

“现在还无法判断圣意如何,但去年蒙古骑兵跑到了北京城下,加上以林晧然为首的官员没少质疑杨博的军事才能,皇上对杨惟约怕是没先前那般宠信了!”徐阶轻轻地摇头,并进行判断道。

严讷深知徐阶比他更能揣测皇上的意图,亦是认同徐阶的判断,当即认真地询问道:“元辅大人,此事如何是好?”

“咱们先将此事告诉杨惟约,既然是他惹出来的祸事,自然是要由他来化解!”徐阶的眼睛闪过一抹厉色,当即沉声地回应道。

其实是何止皇上,他对杨博亦是产生了怨念。

杨博一直将兵部当成了自留地般,推举的都是他派系的官员和将军,但偏偏屡番出事故。像在杨尚英的任命上,便被林晧然加以利用,从而将张伟推上了浙江巡抚的宝座。

现如今,刑部给事中张岳上疏弹劾于他,且皇上还将奏疏丢到他这里,证明这个杨博的地位不再是牢不可破。

他跟杨博虽然关系密切,但杨博惹出这种事端,却不可能由他来帮杨博擦屁股,自然是要杨博去想办法解决此事。

严讷捕捉到徐阶态度上的微妙转变,亦是轻轻地点头认同。

杨博在下衙回到家里得到这个被弹劾的消息,当即气得直跳脚地咒骂道:“此事一定是林若愚想要置我于死地!”

如果要弄一个最痛恨之人的排行榜,那么林晧然已然是高居首位。自从林晧然回京,令到他的日子不再像以前那般滋润,而今林晧然更是步步逼近,竟然想要一举将他揪下兵部尚书的宝座。

“爹,现在该如何是好!”杨俊民是从顶头上司严讷那里得到的消息,这时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脸上满是担忧地询问道。

现在刑科给事中张岳弹劾老爹的奏疏已经到了内阁,虽然凭借着他家跟徐阶的亲密关系,徐阶自然会偏向于老爹。

只是事情的关键并不在内阁,而是在于圣意。

若是他爹像当年的首辅严嵩般突然失去了圣意,那么很可能就会丢掉兵部尚书的位置,这才是目前最为担忧的事情。

杨博端起管家送上来的茶盏喝了一口,虽然心里很是愤怒,但却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显得愤恨地咬牙道:“我明日便上疏自辩,请辞以示清白!”

在说到“请辞”两个字的时候,咬得很重,更是充斥着一股浓浓的怨念。

“爹,你这就要认输了吗?”杨民的眼睛微微一瞪,显得万分惊讶地询问道。

“皇上应该不会放你爹走,北边还得依重你爹来守护!”杨博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显得颇为自信地说道。

跟着那些以青词得宠的官员不同,他最大的政治资本是能够保障九边的稳固,能够保障北京城的太平。

如果皇上要撤掉他兵部尚书一职,极可能是要面对一个不稳定的九边,甚至会危及到北京城,这是皇上断然不愿看到的。

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敢于肆无忌惮地在兵部和军队中排除异己、拉帮结派,致使兵部几乎已经是游离于朝堂之外。

现在他自然不是真的想要辞官回家,更不会轻易放下权势,而是通过以退为进来化解这一场潜在的大危机。

“爹,万一你的辞呈递交上去,皇上同意你请辞怎么办呢?”杨俊民却不敢过于乐观,而是担心地询问道。

“若真被皇上批准了,那你就跟我回山西老家,暂时避开那个林若愚吧!”杨博瞥了一眼杨俊民,便是做出最坏的打算道。

这请呈以示清白无疑是一步险棋,但他却不得不这么走。

如果不拿出辞官的姿态,这事怕是不容易平安地度过去。毕竟张岳所弹劾确有其事,一旦朝廷认真追究起来,这打击将领小校事小,如果坐实部属结为朋党那就是一项大罪。

若是到了那时,不仅要丢掉他兵部尚书的宝座,而且恐怕还得下大狱了。

“孩子领命!”杨俊民听着他老爹的安排,心里颇不是滋味地拱手道。

他历尽千辛万苦才考得进士的功名,并熬到现在正六品户部主事,可谓是苦尽甘来了。但偏偏地,他被动地卷入了这场朝堂斗争之中。

一旦他爹真的败了,那么他便要跟随老爹离开朝堂躲避林晧然的锋芒。只是林晧然比他还要年轻十岁,接下来入阁拜相已然是板上钉钉之事,让他如何避得过去,莫不是要永世不为官了?

只是杨博已然打定了主意,通过请辞的方式放手一博,成与败全系嘉靖之手。

槐树胡同,吴府。

因刑科给事中张岳上疏指责兵部弊病,这个事情已然令到现今朝局紧张过来,各方势力亦是蠢蠢欲动。

林晧然刚刚从会同馆回到家中,便得知吴山叫他过去一趟。由于两家离得近,他索性连轿子都不坐,当即决定徒步前往隔壁胡同的吴府。

“相公,那今晚我们便在我爹娘家里一起用餐,可好?”吴秋雨看着林晧然要即刻前往,当即便是提议道。

“甚好!”林晧然显得无所谓地点头道。

吴秋雨得到应允,便是开心地让人将菜肴送至娘家,同时跟随林晧然一道前往。

林晧然和吴秋雨进到吴府,自然不用下人通禀,吴秋雨则前去寻找她的母亲,而林晧然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后院的凉亭上。

吴山是一个很讲究规矩的人,更是约束着自身的行为,故而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每日处理吏部衙门的事务回到家中,亦是换了衣服便来到后园的凉亭中望那夕阳。

林晧然迎着夕阳的光辉来到凉亭中,对着坐在这里喝茶的吴山恭恭敬敬地施礼道:“小婿见过岳丈大人!”

“弹劾杨博之事,是不是你让张岳干的?”吴山将茶盏轻轻地放下,抬头望着林晧然直接开门见山地道。

第1769章 苍蝇第711章 虎妞查房第160章 道贺第1130章 松江见闻第1155章 抽丝剥茧第1118章 风云动第139章 独此一份第1716章 殿试第1010章 时光第1123章 首辅的指点第76章 夜谈第1178章 运筹帷幄第1117章 冤家路窄第853章 远谋第1096章 无罪?第1302章 重磅消息第1802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3第416章 樵夫第1079章 当务之急第1130章 松江见闻第618章 花映容第85章 发榜第207章 起因第579章 我来了第1640章 裕王的回礼第876章 新主考官第641章 世子和草民第437章 财路第837章 又一年中秋时第429章 熟悉的感觉第1140章 处置第1230章 虎妞的沮丧第1201章 意外之举第1216章 赠言第1123章 首辅的指点第1426章 擒龙第1386章 良策第566章 生辰礼物第455章 诡异的事第519章 廉州府第758章 紧张第1127章 争斗不息第1741章 新朝局第1096章 无罪?第1018章 巧借东风第205章 抗拒从严(盖楼加更)第983章 奸细王宽第1281章 林平常第655章 颗粒火药第743章 给脸第421章 劫狱第1678章 宗藩条例第1705章 君臣失和?第752章 黄大富的提议第1204章 失意人第47章 报喜官差第1592章 请客第51章 无趣的虎妞第433章 震惊第997章 虎妞惩恶第1566章 杨选的主意第852章 马六甲第1068章 传闻第426章 铬印第659章 灾情第917章 扶乩第142章 玩不下去第345章 清廉、凶悍第936章 一战成名1第449章 震惊与惊喜第1025章 夫人外交第997章 虎妞惩恶第1219章 无敌徐阶第172章 阶下囚第1023章 夫妻夜话第499章 步步紧逼第82章 出门转左第19章 有朋来访第1667章 礼部新貌第856章 延争第714章 春节第1083章 匕现第50章 交心交底第1159章 波澜起第1466章 诗作第1015章 担当第825章 巨额第1149章 灌输理念第47章 报喜官差第1772章 目标:本州岛第1207章 手谕第332章 分歧第145章 明悟与曙光第285章 情报第981章 父子的代沟第1498章 崇明岛第644章 难题第1553章 漕弊?第1384章 莅临扬州第1689章 年关
第1769章 苍蝇第711章 虎妞查房第160章 道贺第1130章 松江见闻第1155章 抽丝剥茧第1118章 风云动第139章 独此一份第1716章 殿试第1010章 时光第1123章 首辅的指点第76章 夜谈第1178章 运筹帷幄第1117章 冤家路窄第853章 远谋第1096章 无罪?第1302章 重磅消息第1802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3第416章 樵夫第1079章 当务之急第1130章 松江见闻第618章 花映容第85章 发榜第207章 起因第579章 我来了第1640章 裕王的回礼第876章 新主考官第641章 世子和草民第437章 财路第837章 又一年中秋时第429章 熟悉的感觉第1140章 处置第1230章 虎妞的沮丧第1201章 意外之举第1216章 赠言第1123章 首辅的指点第1426章 擒龙第1386章 良策第566章 生辰礼物第455章 诡异的事第519章 廉州府第758章 紧张第1127章 争斗不息第1741章 新朝局第1096章 无罪?第1018章 巧借东风第205章 抗拒从严(盖楼加更)第983章 奸细王宽第1281章 林平常第655章 颗粒火药第743章 给脸第421章 劫狱第1678章 宗藩条例第1705章 君臣失和?第752章 黄大富的提议第1204章 失意人第47章 报喜官差第1592章 请客第51章 无趣的虎妞第433章 震惊第997章 虎妞惩恶第1566章 杨选的主意第852章 马六甲第1068章 传闻第426章 铬印第659章 灾情第917章 扶乩第142章 玩不下去第345章 清廉、凶悍第936章 一战成名1第449章 震惊与惊喜第1025章 夫人外交第997章 虎妞惩恶第1219章 无敌徐阶第172章 阶下囚第1023章 夫妻夜话第499章 步步紧逼第82章 出门转左第19章 有朋来访第1667章 礼部新貌第856章 延争第714章 春节第1083章 匕现第50章 交心交底第1159章 波澜起第1466章 诗作第1015章 担当第825章 巨额第1149章 灌输理念第47章 报喜官差第1772章 目标:本州岛第1207章 手谕第332章 分歧第145章 明悟与曙光第285章 情报第981章 父子的代沟第1498章 崇明岛第644章 难题第1553章 漕弊?第1384章 莅临扬州第1689章 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