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睥睨众官

过去皇帝都有一个恐惧,就是令不出宫城。

比如汉献帝那般,直接被曹操架空。他能拿主意的也就是宫城内,而不到宫城外。

大宋官家用读书人为宰相,压制了外戚、武将、世家、宦官、宗室等集团,使得从宋而起历代中原正统皇朝都找到了窍门,皇权从此都牢牢把持住了政权。

英宗,神宗都是以小宗入大宗,但从未令大权旁落。

这是宋朝权力设计的高明之处,都是新皇帝一接班,立即掌握了全局。

但对韩绛,章越新任一相一参而言,如何从王安石手中接棒,全面掌握朝政,让下面人心服口服呢?

当初英宗皇帝登位搞了‘濮议’,通过认爹来确认正统性。

支持濮议的就是自己人,一律提拔,不支持濮议的就不是自己人,一律撸下去,以此明确‘治统’。

后世的明世宗的‘大礼议’也是如出一辙,他也是小宗入大宗。

只是区别在嘉靖赢了英宗输了。

但宰相呢?宰相所持的就是‘道统’。

道统是什么?就是经义。

只要王安石的三经新义一直确立,变法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章越则通过修‘孟子正义’来确认,告诉天下时代已是变了,朝廷的政策已是转向。

当然天子还未明令【孟子正义】颁布天下,但章越已将苏辙提拔为中书户房学习公事。

但孟子正义颁布前,章越必须先改革役法。经过天章阁问政后,章越不可能一件实事没干,就贸然抛出‘道统’。

三经新义与孟子正义之分歧,就是【利国】与【利民】之分歧。

王安石版的【募役法】和韩绛、章越版的【免役法】之分歧,也是【利国】与【利民】之分歧。这也是韩绛当初与王安石决裂的原因。

如果改革役法不能推行下去,那么孟子正义颁布就要推迟,甚至要倒回去。务实就是行,务虚就是知,这就和扣扣子般要一个扣子一个眼扣下去。

从沈括认为要实行差役雇役并行来改革募役法来,朝堂上吵了一年多,现在役法改革顶层设计终于完成,中书已通过,天子已确认,三司、司农寺不再反对,下一步就是司农寺拿出条例细则。

据章越所知,蔡确这些日子授意黄颜,刘佐等人编修司农寺条例,此事司农寺官员非常积极,如《元丰司农敕令式》已接近完成,并得到了天子赞赏。

然而改革免役法的章程,章越至今连草案文字都没见到,更不用说形成详细文字颁布天下了。

为什么司农寺官员反对?

方才说了,司农寺已是独立的财政系统。

如青苗钱,买扑钱,免役钱都是司农寺绕过转运司,通过提举常平司收取至中枢。而且司农寺对司农寺属官及各路提举常平司有考核之权。

是怎么考核的?

司农寺定下的kpi,自是司农寺属官和各路提举常平司谁能收得钱多,谁就能获得课绩上的好评,获得升官的资格。

如今章越免去五等户的助役钱,必然会遭到司农寺官员以及各路提举常平官反对。

免去五等户助役钱,免役钱就少了一块,下面从司农寺到各路提举常平司官员今年的目标就完成不了了。

所以别听这些司农寺官员讲什么。

嘴上都是主义,心底全是生意。

舒亶,黄颜等司农寺官员讲了一堆道理,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的,但心底的小九九就是不说。

这些官员一个个算盘打得是贼精。

当然这都要归咎于王安石。

王安石当初为了推行免役法,就建立了这样一个体系,从司农寺到提举常平司,再到州县官员,将官员利益全部和朝廷的利益绑定在一起。

王安石为了鼓励地方官员收钱的积极性,才允许将免役宽剩钱纳入地方财政体系,结果大多州县官员竟将两成收到了五成。

这已是一个新的体系。

政事堂上。

堂吏给众官员们奉上茶汤,经过方才一番论述,众人也有些渴了。

趁着茶歇之余,章越对众人道:“诸位方才也辛苦了,当初募役法颁行之前,曾令管勾官,与监司,州县相度利害。”

“但朝廷广开言路,天下官员,未免人具所见,不能尽知朝廷法意,有管中窥豹之弊。”

“如今本参将募役法改作免役法,再作如此则是筑室道谋,难以成就,今日请诸位到此听言,可谓受益匪浅。”众官员们都是起身道:“章相公抬举了!”

章越将手按了按,示意众人坐下。

章越对众人道:“本参说如果,也就是假如免去五等户役钱,再将州县的免役宽剩钱限定至两成,诸位以为如何?”

众官员们陷入沉默。

章越再度道:“诸位官家曾多次言语‘司农寺事甚善,然尚未了五分事,若司农事了,即天下事大定矣’。”

“本参与韩丞相之本意,乃募役法是为了解民倒悬,但最后却与民敛财。募役法熙宁四年定下,熙宁七年时,募役法一年所入已至一千零四十余万贯。如今到了元丰年间,则是一千八百万贯。”

“当然免役法仍是良法,这点毋庸置疑。”

黄颜言道:“相公,自熙宁八年市易司已是入不敷出,原先重禄法的钱是自市易钱出,后改为募役钱。如今少了五等户钱,那么天下胥吏的俸禄这块如何补?”

免役钱如今是朝廷最大收入,但这钱是留给官家打西北的。

而王安石实行重禄法提高胥吏俸禄,这块钱是由行市易法后收上来的市易钱。但市易法在熙宁八年已经是实质上失败,市易钱收不上来了。因此用免役钱来支出胥吏们的俸禄。

那么只能在西北用兵的费用上减一减了。

因此富弼,司马光还是有道理的,只要西北兵事一停,其实朝廷是可以剩下不少钱的。

章越道:“朝廷原定征收免役钱一千两百三十四万贯之数,支出九百二十五贯之数,如此每年盈余三百万贯之数。”

“到了熙宁七年司农寺收免役钱一千零四十三万贯,支出六百四十八万贯,盈余三百九十五万;熙宁九年朝廷免役钱收入一千两百一十万贯,支出六百五十九万贯,盈余五百五十一万贯,而明年也是元丰二年免役钱收入则将达一千八百五十万贯,但支出还是在六百六十万贯之数附近,盈余近一千两千万贯。”

“如此可知诸位以及各路提举常平官多么尽忠于国事。”

从一千零四十三万贯免役钱增长到一千八百万贯,可知司农寺以下常平司官员执行目标时候是多么积极,对于挖掘民间钱财可以用掘地三尺来形容。

章越道:“我与三司使之前核算过,若减去五等户,则少九百万贯免役钱,而且若五等户以力代役,支出之数也可大减,最后仍可盈余三百万贯!”

“顺便说一句,三司使方才已是赞同了免去五等户役钱,并将剩余宽役钱限定在二成之数。”

章越这么说,已是告诉众人三司那边已是完全赞同了他的改革。

天下州县一律只收两成剩余宽役钱,而不是五成至两成间浮动。

免五等户免役钱,是对司农寺下手,限定两成免役宽剩钱是对三司下手。

章越动刀子是既砍司农寺,也砍三司,两边都砍让你们都无话可说。

三司反对不似司农寺那么坚决,当年三司使沈括就是在提出此事被罢的。地方税源毕竟就那么多,司农寺那边拿了大头,三司这边补偿性拿小头,最后征税的压力还都给到三司。

所以历代三司使皆因反对新法而去,薛向被王安石罢,曾布被吕惠卿罢,沈括被蔡确罢。

即便薛向,曾布,沈括都出身新党,最后都打了自己的脸。

此刻章越如同告诉司农寺官员,三司那已完全支持我了,压力全部给到你们。

如果你们再反对就是不知好歹。

蔡确,熊本见章越层层递进,又是以参政之尊亲自‘说服’,皆是沉默不语。他们不好说话,就看司农寺官员肯不肯接受这套新规则。

章越见众人官员已是在半推半就,抛出最后的杀手锏道:“本参知道司农寺事务剧繁,公使钱上从原先三千五百贯可以加至五千贯,至于各位添支钱和宅钱也一并以同官两倍支取。”

开封府和三司使的公使钱也不过一万贯,司农寺加到五千贯便仅次于二衙。

至于添支钱和宅钱也是官员福利,司农寺工作量巨大,章越在此之上大笔一挥,也是作了一个人情。

“至于诸位今年之课绩不用多心,本参与熊,蔡两位判寺商议拟过,既要催办得利,亦减得民负。但丑话说在前头,若在此二事上有不得力者,本参予以重治!

司农寺官员最关心就是课绩之事,如今听着章越要亲自制评定课绩,都是戳中了心思。

“诸位还有何异议?”

话说到这里,章越目扫过众人,露睥睨之状。

舒亶,黄颜等官员都是心底发毛,方才章越一直与他们好好说话,如今方知宰相之威如斯也。

……

是夜,司农寺官员赶制免役法条例细则,次日便呈上章越案头。

第54章 饶我狗命第412章 贪婪第218章 解试第174章 老师的话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1012章 投机第343章 下聘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210章 畅谈第521章 人间随处有乘除第854章 推辞和接受第987章 盗书第696章 出战第878章 钱重物轻第202章 给他第1008章 权势赫赫第664章 首战告捷第130章 斋长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524章 省元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439章 蔡襄的难处第881章 共识第279章 水几是道第126章 万万没想到第803章 西夏求和明日更新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911章 故乡第865章 会食第948章 第三人第220章 开挂第1026章 名将气度第122章第258章 真话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1027章 又是上元节(第一更)第778章 就事论事第205章 凭信(感谢kown1书友的盟主)第984章 耶律宏第212章 照料第306章 读汉书第424章 婚姻第287章 唱名第762章 管仲与桑弘羊第987章 盗书第127章 说亲第895章 斗争第303章 三元第31章 暖秋第201章 樊楼诗会第871章 提携第337章 强干之法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第516章 面君第771章 改变第727章 回京?第71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240章 吴充第1008章 权势赫赫第849章 潼关道第791章 浅攻的抉择第493章 公用钱第676章 不退第201章 樊楼诗会第521章 人间随处有乘除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11章 孺子可教第525章 衣锦还家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104章 醉汉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449章 小人哉第664章 首战告捷第902章 广施恩德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598章 司马光的态度第523章 言事第446章 投名状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1000章 灭夏之志(两更合一更)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427章 化解第551章 分歧第727章 回京?第629章 商议第226章 尽心第214章 大佬的论断第330章 文运昌盛第389章 皇后与宦官第439章 蔡襄的难处第777章 几日经略使第110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第615章 赏个执政作第129章 新舍友第586章 筹码第267章 念头
第54章 饶我狗命第412章 贪婪第218章 解试第174章 老师的话第325章 圣意在谁?第1012章 投机第343章 下聘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210章 畅谈第521章 人间随处有乘除第854章 推辞和接受第987章 盗书第696章 出战第878章 钱重物轻第202章 给他第1008章 权势赫赫第664章 首战告捷第130章 斋长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524章 省元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439章 蔡襄的难处第881章 共识第279章 水几是道第126章 万万没想到第803章 西夏求和明日更新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911章 故乡第865章 会食第948章 第三人第220章 开挂第1026章 名将气度第122章第258章 真话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1027章 又是上元节(第一更)第778章 就事论事第205章 凭信(感谢kown1书友的盟主)第984章 耶律宏第212章 照料第306章 读汉书第424章 婚姻第287章 唱名第762章 管仲与桑弘羊第987章 盗书第127章 说亲第895章 斗争第303章 三元第31章 暖秋第201章 樊楼诗会第871章 提携第337章 强干之法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谢太子啊扶朕起来书友第516章 面君第771章 改变第727章 回京?第71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240章 吴充第1008章 权势赫赫第849章 潼关道第791章 浅攻的抉择第493章 公用钱第676章 不退第201章 樊楼诗会第521章 人间随处有乘除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11章 孺子可教第525章 衣锦还家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104章 醉汉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449章 小人哉第664章 首战告捷第902章 广施恩德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598章 司马光的态度第523章 言事第446章 投名状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1000章 灭夏之志(两更合一更)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427章 化解第551章 分歧第727章 回京?第629章 商议第226章 尽心第214章 大佬的论断第330章 文运昌盛第389章 皇后与宦官第439章 蔡襄的难处第777章 几日经略使第110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第615章 赏个执政作第129章 新舍友第586章 筹码第267章 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