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八一章 娃娃脸的权臣

沈溪要参加太学入学考试,苏通坚持去送考,因为他还没到过大明最高学府国子监看过。

用苏通的话说,这辈子没机会入国子学读书,进去看看总是可以的,或者将来可以在这里为官。

京师国子监坐落于安定门内,修建于元大德十年,毗邻孔庙和雍和宫,左庙右学,沈溪前生曾去北京国子监内游览过,国子监经过几朝修缮,其内建筑有所增多,但基本保持了正统年间大修时的布局。

国子监坐北朝南,从集贤门而入,东西为井亭,有持敬门与孔庙相通。中轴线依序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主体建筑有二厅六堂、御碑亭、钟鼓楼等,形成传统的对称格局。

从周代开始,国子学内就习惯种槐树,而京城国子监内的风貌为“古槐、紫藤、四合院”,其中院子中最有名的一棵槐树为种植于元代的“文昌槐”。传说中,文昌帝是掌管考试的神仙,考生进学考试都要先拜文昌帝,而这棵槐树也被认为是与国子监内考生的文运有关,历代为学子所膜拜。

国子监内,分为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在大明,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平日里官兵把守大门,可这一天毕竟是国子监入学考试之日,门禁松弛,就连送考的苏通也得以顺利入内。

当日来参观国子监的普通学子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进京备考会试的举人,他们的地位要比之普通的国子监生高许多,却为没能进入高等学府就读而遗憾。对天下学子来说,这国子监就是心中的一个结。

刚到进士的题名碑,苏通看着题名碑上一个个的人名,一时有些挪不开步子。

榜上有名者,虽大多淹没于历史长河,但也有许多位极人臣。遥想他们当初入榜时英姿,围观的人不由悠然神往。

此时有人过来,不耐烦道:“不是监生的,趁着晌午之前出去,这里不是普通学子驻足之地。”

很显然,这人也是新来的,因为他手里拿着笔墨纸砚,显然要参加入学考试。此人将沈溪当作是来参观的考生,因为沈溪脸上稚气未脱,穿着也极为俭朴,并不像能获取监生资格之人。

沈溪只是看了此人一眼,旁边苏通面色则有些羞愧。

“知道今日的考校需要考核些什么?”那新监生还没来得及耀武扬威,旁边就有认识的人主动过去打招呼,他也就没心思搭理沈溪和苏通了。

沈溪道:“苏兄毋庸挂怀,一个举人,总比监生来得实在。”

之前已经交代过,明朝国子监监生,从正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举监”、“贡监”和“荫监”,再加上景泰年间开始的“例监”。

监生等同于秀才,无论之前是否有功名,只要入监之后,就可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即便是在国子监肄业,也可以选官授职。

而明朝以监生做官,做得最轰轰烈烈的莫过于严嵩的儿子严世藩,他压根儿就不是从正规科举之路走出来的,全靠老爹的荫监,最后却做到尚宝司少卿、工部侍郎,权倾朝野。

因为这几年朝廷对西北用兵,加大了国子监内“例监”的数量,这次入学的六百多名国子监新生中,有一百多人为“例监”,一百多人是“荫监”,比例看似不大,但在一个国家最高学府内,有小半监生都是关系户,对于国家最高学府的声名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明初许多人希望通过入南北两雍来获得参加乡试资格,或者授官,但到弘治年间,科举回归征途,走正常途径历经院试、乡试、会试为官成为普通士子的选择,至于入监,成为少数特权之人的专利。

与苏通在国子监各处走了走,沈溪正要送苏通出门,正好遇到一位熟人,也是与沈溪和苏通参加同届乡试而获得亚元的吴省瑜。

吴省瑜显然没料到会与沈溪和苏通相遇,本来三人同为汀州府举人,进京应该结伴而行,但沈溪拿了解元,令自视甚高的吴省瑜脸面无光,所以他根本就不想跟苏、沈二人有何联系,连到了京城也是能避多远就多远。

吴省瑜见到二人,脸色有些发黑,正要装作看不见低头过去,可苏通毕竟是热心人,连忙上前打招呼:

“这不是吴公子吗?福州一别匆匆数月,听闻吴公子正准备迎娶京城名媛,不知可否让在下去吃杯水酒?”

吴省瑜过了年便是十七岁,这年头,少年郎十七岁娶妻已经不早,吴省瑜本身就是官宦子弟,他又以福建乡试亚元的身份入太学,想娶什么样的千金小姐都行。可他并没打算在婚宴上宴请同窗好友,至少他不会请苏通和沈溪二人。

吴省瑜被苏通逼得没法,只好行见面礼,之后语气有些敷衍:“在下专心向学,今年春闱还要一求金榜题名,至于婚事,等春闱结束之后再说。到时候若有机会,再请二位莅临。”

苏通笑道:“那先说声恭喜了。”

吴省瑜面色不善,连正眼都没瞧沈溪,匆忙以要参加考校为由进到校舍里面,苏通摇摇头:“可惜我不是吴公子……”

言外之意是,京城里这些世家名门的小姐没我的份儿。

沈溪送苏通到了门口,正要作别,有个背着包袱,看起来年纪轻轻,眉清目秀的考生走了过来,恭敬行礼:“两位有礼了,不知这里可是国子学?”

苏通最烦的就是这儿的人一遍遍重复这里是国子监,毕竟他自己不是监生。苏通道:“这位官人说的好生有趣,这不是国子学,难道是孔庙?”

此人不知为何苏通会有这么大的火气,他愣了愣,才行个礼道:“学生严惟中,谢过二位指路!”

既然苏通和沈溪对他不是很客气,此人也很识相,谢礼之后便往国子监大门而去。

沈溪送出苏通两步,心里把“严惟中”的名字默念一遍,脚步不知不觉停了下来,回头打量着那个正抬头看着国子学大门,侧脸上带着一抹惊喜,风尘仆仆的年轻人。

严惟中,本名严嵩,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惟中是他的字。此人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号称神童,弘治十一年江西乡试举人,弘治十八年乙丑科进士,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专权国政二十年的明朝权臣,被称为“青词宰相”。

沈溪十岁参加县试之时,还是冯话齐说起江西袁州府有个神童十岁过县试,想让他去试试,这一试便一发不可收拾,结果沈溪这个“神童”后来居上,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以福建乡试解元的身份入太学。

此时严嵩已经虚岁二十,远行在外,连表字都有了,惟中……唉!

想到这里,沈溪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苏通有些惊讶地看向沈溪,问道:“沈老弟,你怎么了?”

沈溪苦笑着摇了摇头:“刚才那人的名字,你可记住了?”

“好像是……严惟中?没听说过有这么个人,沈老弟你为何提及?哦,莫非也是太学生,以后跟沈老弟你是同窗?”苏通笑着问道。

严嵩是举人不假,但来京城是备考会试顺带到国子监看看,还是准备入太学当学生,沈溪全然不知。

历史上的严嵩是没有入太学经历的,当然沈溪这个人也早在五岁时爬树意外摔死了。

转眼沈溪来到这世界已有七年多,从他推行种痘之法,再到参加科举,一路扬名,他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对这世界的改变正在以几何速度放大,对严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尚不得而知。

沈溪送走苏通,便想进去找到这个严惟中,准备试试他的学问和修养。

沈溪的想法很简单,我的出现,哪怕只是与你一个眼神的交流,对你未来的人生就会起到很大的转变,如今我跟你说几句话,你的人生或者就要重新改写,至少严世藩想在几亿分之一的机会中脱颖而出那是微乎其微。

可惜沈溪进去转了半晌,都没找到严惟中的人。

“快开考了,还不进去,等什么?”老远有个先生模样的人出来对外面还在游览和观赏的监生喝斥一句。

沈溪收拾心情,正要步入考场,旁边就有讪笑声响起:“看来连门在哪儿都找不着,不过往北走也对,这国子学的正门岂是你等随便出入的地方?”

字正腔圆的京腔,而且是十几个公子哥聚在一起嘻嘻哈哈调侃,说明是京城官宦子弟,互相熟识,一起到国子监入学。

沈溪本不想搭理,此时却有一个声音从人堆里发出:“既为学子,到国子学来,不走正门,又走何门?”

沈溪没想到有人为自己声援,转过头一看,这个为自己声援的人竟然是之前跟他问路的严惟中。

严惟中依然背着个包袱,似乎进京城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找,直接便到国子学来了。

相比京城这些刚入学的监生,严惟中今年已经十九岁了,要大他们两三岁。但或者是严惟中生了一张“娃娃脸”,看起来却只有十五六岁的模样,英俊中透出几分稚气,看上去也就比沈溪大个两三岁。

第二〇四九章 伤情不明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二一五七章 挨打第四五五章 请寿画(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一六三章 诱敌深入第九三七章 陆路行军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一三五六章 高举轻放第九一三章 风光第一九一章 发案(第十二更!)第三六六章 大媳妇,小郎君(第三更)第一九四章 为荣誉的第四场县试第一六七八章 贿赂第四八五章 劳有所偿第二二一六章 势均力敌第五七五章 找麻烦(十一更,再谢书友!)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离?第一八四四章 戏本不对第一四六四章 宫丧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后倨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九二九章 生杀大权第二三三五章 谈判与隔阂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四八二章 无奈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计第一八八二章 一场闹剧第一四一五章 西进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简出第二三七章 买田买屋第一三九二章 无君无父第七四九章 无解的局(第三更)第三五三一章 海战第二二七三章 见功臣第二三三三章 京师丛林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进第七七〇章 娇妻,外宅第一九一三章 中饱私囊第一〇四六章 监军张永(第一更)第二五五四章 时机第六四九章 夜路难行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二八章请女工第二五五二章 出师未捷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谁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证据来第一〇二章 雕版连环画第八八六章 易守难攻的硇洲岛第一七一一章 让沈溪回朝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一八五一章 顶层改革第一六四四章 来信第二六二章 大获全胜第一一二章 技术决定一切第一九九六章 炉火夜话第一三七章实验室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六〇章 一无是处的男人第二三五〇章 法办第九十三章 离家出走的大伯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敌国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六一二章 赐食(第四更,送书友)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烦了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宫第一三八二章 给你个任务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〇二章 雕版连环画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农夫(第三更,求订阅)第二二一四章 让你过河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边站(上)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四一章 求胜心切(第五更)第一〇七二章 进兵余波第二二九五章 救驾第七一一章 少爷很忙(第五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四六六章 观政进士(第二更)第五九八章 地理课(第一更)第二二五六章 后患无穷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五四〇章 那贼子第二六四九章 上门拿人第一二二〇章 诈败第一二三〇章 守备不当第二六〇章 相亲和武举(第四更)第一三一三章 奉诏第九三一章 铁证如山第二四一八章 峰回路转第一九一七章 乱象第二〇七〇章 大问题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六〇章 一无是处的男人第五三八章 有心无力(第三更,贺盟主)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订阅和月票)
第二〇四九章 伤情不明第二六七八章 老鼠屎第二一五七章 挨打第四五五章 请寿画(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一六三章 诱敌深入第九三七章 陆路行军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一三五六章 高举轻放第九一三章 风光第一九一章 发案(第十二更!)第三六六章 大媳妇,小郎君(第三更)第一九四章 为荣誉的第四场县试第一六七八章 贿赂第四八五章 劳有所偿第二二一六章 势均力敌第五七五章 找麻烦(十一更,再谢书友!)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离?第一八四四章 戏本不对第一四六四章 宫丧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后倨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九二九章 生杀大权第二三三五章 谈判与隔阂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四八二章 无奈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计第一八八二章 一场闹剧第一四一五章 西进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简出第二三七章 买田买屋第一三九二章 无君无父第七四九章 无解的局(第三更)第三五三一章 海战第二二七三章 见功臣第二三三三章 京师丛林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进第七七〇章 娇妻,外宅第一九一三章 中饱私囊第一〇四六章 监军张永(第一更)第二五五四章 时机第六四九章 夜路难行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二八章请女工第二五五二章 出师未捷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谁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证据来第一〇二章 雕版连环画第八八六章 易守难攻的硇洲岛第一七一一章 让沈溪回朝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一八五一章 顶层改革第一六四四章 来信第二六二章 大获全胜第一一二章 技术决定一切第一九九六章 炉火夜话第一三七章实验室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六〇章 一无是处的男人第二三五〇章 法办第九十三章 离家出走的大伯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敌国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六一二章 赐食(第四更,送书友)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烦了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宫第一三八二章 给你个任务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〇二章 雕版连环画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农夫(第三更,求订阅)第二二一四章 让你过河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边站(上)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四一章 求胜心切(第五更)第一〇七二章 进兵余波第二二九五章 救驾第七一一章 少爷很忙(第五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四六六章 观政进士(第二更)第五九八章 地理课(第一更)第二二五六章 后患无穷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五四〇章 那贼子第二六四九章 上门拿人第一二二〇章 诈败第一二三〇章 守备不当第二六〇章 相亲和武举(第四更)第一三一三章 奉诏第九三一章 铁证如山第二四一八章 峰回路转第一九一七章 乱象第二〇七〇章 大问题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六〇章 一无是处的男人第五三八章 有心无力(第三更,贺盟主)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订阅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