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章 开始

……,董卓狂悖无礼,人心不服;关东群雄以下讨上志。两者都不能成事,不必放在心上。出兵讨伐薰卓,成败终不过是个虚名,并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有人行此事,我们就毋须参与了。

不过,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

郭嘉把全国地图打开铺平,边说边在图上指点着。

“青州西北是冀州,南方是徐州,西南是兖州,此战之后,与我青州必有一场大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青州富有,天下皆知,觊觎者无以数计。天下不安,人心思变,正是群雄逐鹿之时。袁绍等人冒然于春季出兵,动用了大批军队和民夫,本已影响了耕种,而治下无人弹压,互相攻伐,更会进一步加剧混乱。大汉国的粮食种植,一年只种一季,春季不耕种,秋天就不会有收获。秋冬无粮,其兵自散。到时候,袁绍等岂能放过青州。

郭嘉说的不错,张涵已经闻到战争的味道,他依然笑眯眯的。看着屋里这几位,张涵就忍不住笑逐颜开,一句话我们很强大!

张涵的模样,在座几人都已见怪不怪了,是有点别扭,但也是一片爱重之心,郭嘉视而不见,轻饮了一口酒,继续之前的话题:

“主公,这其中,冀州与我隔河相望,韩文节无进取之心。威胁不大,而且,它地实力强大,不可以急图之。不过,冀州是个变数,应使之与我为盟。

徐州与冀州的情况不同,陶恭祖可是个不甘寂寞的人,琅邪国控制在他人手中。陶恭祖不可能长久忍受,这样的局势维持不了多久,青徐间必有一战。琅邪之事拖不了多久的。

现在的关键在于兖州……”

;_州泰山郡与济南国、齐国和邪国接壤,深入青州腹地,虽有泰山阻隔,对青州威胁也很大。而且。泰山郡隔在与鲁国之间,也使得张氏的势力分散成几块。可以说,青州对泰山郡是势在必得。

郭嘉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

“早知如此,去年就多留下一些徐州黄巾了……”

戏志才摇摇头,他不同意这个看法:

“留下再多,也没有多少用处,应仲远文武兼资,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应仲远就是应劭,他不仅在文事上有很高地成就。于时事极有见地,还兼通兵事。曾任车骑将军何苗掾。

中平六年年中,陶谦就任徐州刺史。借助于亡命东海的藏霸,及孙观等人,陶谦大破徐州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也被迫逃出徐州。那时青州已剿灭黄巾,戒备森严,三十万徐州黄巾只好西上兖州,涌入可泰山郡。结果,被应仲远率领文武连与黄巾战。连战连胜,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辆。徐州黄巾一路北逃,却被张涵、伍子方挥师越境,抢在黄巾逃入泰山之前,于泰山郡、琅邪国的交界处,大破黄巾,俘获十余万众,青徐两州黄巾遂平。

不过,山东丘陵地形多变,还是有数万黄巾分散逃走了。戏志才的意思是说,黄巾军能够逃走的,多是青壮,等于是淘汰老弱了,战斗力应会有所上升,老弱跑了再多,也没有用处了。

“嗯,也只好这样了……”

时机难得,若不能趁兖州刺史刘出兵未归,将泰山郡拿下,将来就再难下手,那就麻烦多了。

“韩文节忧犹寡断,可以不必考虑;但唇亡齿寒,陶恭祖必不会坐视不理,此战须要在陶恭祖反应过来之前完成……”

戏志才补充了一句。

“不错,兵贵神速……”

听到此处,张涵地笑容变了。这是要大战一场了,以这几位的意思,搞不好还是一场关东群雄讨张涵之战。然,张涵并不畏惧,准备了这许久,造反都想过几回了,何况是几路诸侯。

“不过,在此之前,还要先解决这里!”

进攻泰山就要一举将其拿下,最好的进攻路线,是从鲁国出兵。鲁县距离泰山郡治奉高只有三百余里,以一支奇兵奔袭,五日内可到城下……郭嘉与戏志才正就进兵路线进行讨论,一支修长如玉的手指轻轻点在了青州平原郡上。

‘美人’荀彧,就是令张涵笑口常开的另一个收获。张涵这些年来,始终与荀衍保持联络。几年的努力,如今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荀攸任黄门侍郎,荀爽就任光禄勋,这都不是张涵可以招揽的。但在张超离开阳时,受命特意到颖川荀氏拜访,将董卓入阳后的形势一一告知,盛情邀请。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荀氏也没有什么好挑剔地,恰好荀彧弃官归家,正有迁移之心,一拍即合,荀氏举家迁至青州。

早知成功的机会很大,张涵得知这个消息,仍是大为欢喜。荀氏兄弟都是人才,张涵各有任用,荀彧被任为主薄,在其中并不是显位,却最得信重。

张涧与荀彧颇为相似,大局观都很好。戏志才和郭嘉则长于谋略。然而,人才多了,也是个麻烦。同一件事情上,这些人地侧重各有不同,常常要翻过来,掉过去,琢磨好久。直到近来,几人互相知道了底细,方才有了默契。谋划上,戏志才为谋主,郭嘉遗补缺;大局上,张涧为谋主,荀彧遗补缺。

初平元年(190),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事情。

正月,山东州郡起兵以讨董卓。

二月,董卓迁都长安。驱阳百姓悉西入关,方圆两百里内地百姓,尽被驱如关中。

三月,献帝车驾入长安,董卓焚毁阳,并诛袁氏全族。此刻,关东群雄仍在关外徘徊不前。袁绍屯河内,张邈、刘、桥瑁、袁遗屯酸枣,袁术屯南阳,孔卓屯颍川,韩馥在。董卓兵强,袁绍等没有敢先进军的。只有曹操想要进攻成皋,却被徐荣领兵杀的大败而归。不过,成皋也还是在关外。

同是三月,青州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平原相岑涛开始清查平原的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历来是豪强们的最爱,世家大族莫不如是。农民常常是土地被人侵占了,却还要负担土地上的税赋。无法生存,只好依附于豪强。而世家大族藏匿土地人口,地方小吏又多出自其家,在收税的时候,也可以少交许多。这些税赋被转嫁到了农民头上,农民的负担过重,更促进了兼并地进行。

但是,和平年景里,豪强也不敢太过嚣张,乡里乡亲的,多少也要顾忌一下影响。因此,青州六郡国里,惟有平原地土地情况最为严重。

岑涛这一查,等于是捅了平原的马蜂窝,立刻触动了许多人的敏感神经。

第二十五章 出书[下]第八章 筹谋[上]第六章 蔡邕[下]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三十四章 余辉第三十二章 屠杀第三卷 第六十一章 天子东归[1]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上谷乌桓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第三十九章 婚礼[上]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第十一章 构陷[上]第八章 回家[上]第三卷 第四章 起兵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案件第二十一章 族学[上]第三卷 第五章 尘埃落定第三卷 第六十一章 天子东归[1]第三卷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东归[2]第三十二章 选拔[上]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汉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2)第三章 张氏[下]第三卷 第十九章 袁绍思乡第二十五章 出书[下]第五章 买官[下]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四章 支娄加谶[上]第十九章 摧坚第二十九章 黄巾[下]第二十六章 无题[上]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第十二章 天书[下]第三卷 第三十五章 西望长安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垦荒者(3)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3)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十八章 坚城第二十九章 卞南庄[上]第三十八章 欺骗[上]第三卷 第七十八章 《新汉律》(3)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钟情第七章 未来[上]第十一章 续拜师[上]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第七章 未来[下]第二章 干谒[下]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劝进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十章 植物园[上]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汉第六十章 恭贺新禧!福寿安康!第二十章 冶炼作坊[下]第二十二章 续族学[下]第四卷 第一章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十二章 聚士[上]第三十章 植物园[上]十六章 流民[下]十六章 流民[下]第六章 蔡邕[下]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战定第二十一章 族学[下]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会战第三卷 第六十一章 天子东归[1]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垦荒者(3)第三卷 第六十四章 天子东归[4]第三十二章 选拔[下]第四章 支娄加谶[下]第二章 干谒[上]第一卷 第十章 拜师[下]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总结第四章 支娄加谶[下]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东归[5](元宵节快乐)第三卷 第十七章 质子第二章 幸福?[上]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二十八章 戏志才第三卷 第五十八章 北定辽东[2]第一章 梦醒[上]第十五章 余波[下]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十二章 聚士[上]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钟情第三章 张氏[下]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书第三十七章 为难[下]第三十二章 选拔[上]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九章 努力[上]第五章 买官[上]第三卷 第十二章 冀州战的序幕
第二十五章 出书[下]第八章 筹谋[上]第六章 蔡邕[下]第十九章 若若[上]第三十四章 余辉第三十二章 屠杀第三卷 第六十一章 天子东归[1]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上谷乌桓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第三十九章 婚礼[上]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地三卷 第二十章 无奈第十一章 构陷[上]第八章 回家[上]第三卷 第四章 起兵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案件第二十一章 族学[上]第三卷 第五章 尘埃落定第三卷 第六十一章 天子东归[1]第三卷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东归[2]第三十二章 选拔[上]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汉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大媒(2)第三章 张氏[下]第三卷 第十九章 袁绍思乡第二十五章 出书[下]第五章 买官[下]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四章 支娄加谶[上]第十九章 摧坚第二十九章 黄巾[下]第二十六章 无题[上]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第十二章 天书[下]第三卷 第三十五章 西望长安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垦荒者(3)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3)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十八章 坚城第二十九章 卞南庄[上]第三十八章 欺骗[上]第三卷 第七十八章 《新汉律》(3)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钟情第七章 未来[上]第十一章 续拜师[上]第三卷 第三十九章 狡兔死……第七章 未来[下]第二章 干谒[下]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劝进第三卷 第八十七章 野心第三十章 植物园[上]第三卷 第九十章 篡汉第六十章 恭贺新禧!福寿安康!第二十章 冶炼作坊[下]第二十二章 续族学[下]第四卷 第一章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十二章 聚士[上]第三十章 植物园[上]十六章 流民[下]十六章 流民[下]第六章 蔡邕[下]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战定第二十一章 族学[下]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会战第三卷 第六十一章 天子东归[1]第三卷 第三十七章 垦荒者(3)第三卷 第六十四章 天子东归[4]第三十二章 选拔[下]第四章 支娄加谶[下]第二章 干谒[上]第一卷 第十章 拜师[下]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总结第四章 支娄加谶[下]第三卷 第六十五章 天子东归[5](元宵节快乐)第三卷 第十七章 质子第二章 幸福?[上]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二十八章 戏志才第三卷 第五十八章 北定辽东[2]第一章 梦醒[上]第十五章 余波[下]第十三章 笔迹[下]第十二章 聚士[上]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钟情第三章 张氏[下]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书第三十七章 为难[下]第三十二章 选拔[上]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第九章 努力[上]第五章 买官[上]第三卷 第十二章 冀州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