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

离开皇宫时,吴汉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对荆州用兵,怎么收服荆州诸郡,而王梁则对彭宠的事情上了心。

陛下能把大司马、大司空召入皇宫,专程商谈彭宠这件事,可见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王

梁回到自己的府邸,立刻给彭宠去了一封书信,称有人举报他在渔阳中饱私囊,结党营私,企图图谋不轨,让他最好亲自来洛阳一趟,向陛下当面解释清楚。写

完书信后,王梁着人骑快马去往渔阳,将书信送给彭宠。没过几日,彭宠接到了王梁的来信,看罢信中的内容,彭宠气得跳脚大骂。

他骂的是正是朱浮。虽说王梁没有在书信里明确提出是谁举报的自己,但闭着眼睛猜也能猜得出来,除了朱浮,不可能再有第二人。

但骂归骂,这毕竟不是件小事,一旦被定罪,任何一条都能要了他的老命。彭宠接受了王梁的意见,亲自去往洛阳,向刘秀觐见。

彭宠来得很快,从渔阳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赶到洛阳。他到了洛阳之后,刘秀亲自接见了他,接见彭宠的地点,就在清凉殿。现

在天气炎热,刘秀入住皇宫那一天,办公的地点就大多选择在清凉殿,如果不是正规的朝议,他面见大臣,也会选择在清凉殿里。

不过彭宠对此,心中颇有些微词。当初刘秀在河北落难,被王郎追杀得东躲西藏,是自己站在他这一边,举全郡之力,援助刘秀。

刘秀缺兵,自己给他送兵,刘秀缺粮,自己给他送粮,没有物资,自己也是拼尽全力的收集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刘秀的手里。即

便称呼自己为刘秀的头号功臣,也毫不为过。可

刘秀称帝之后,封了那么多的官,封了那么多的侯,而自己呢,还是继续做渔阳太守,还是个只有虚名而无封地的建忠侯,这已让彭宠觉得刘秀处事不公。

现在自己来洛阳觐见,刘秀都不在正殿却非殿接见自己,而是在清凉殿这么个偏殿接见自己,这又哪里是对功臣的礼数和待遇?

彭宠强压着心头的不满,走进清凉殿内,看到居中而坐的刘秀,他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微臣彭宠,拜见陛下!”

刘秀在清凉殿接见彭宠,其一是他的确习惯了在清凉殿办公,其二,他也不想以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来接见彭宠,更多的是想表现出两人的私人情谊。可

以说刘秀和彭宠这君臣二人的心中所想,根本不在一个频率上。刘秀想要表现出来的是,我现在并不是在问责你,对于你的入京觐见,我也十分高兴。

而彭宠心中想的是,刘秀深受朱浮的挑拨和蛊惑,对自己这个大功臣已经不再信任,甚至连最起码的功臣礼遇都不愿意给自己了。刘

秀向彭宠含笑摆摆手,说道:“彭太守请起。”“

谢陛下!”等

彭宠落座之后,刘秀含笑问道:“不知现在渔阳的情况如何?”彭

宠正色说道:“渔阳深受陛下照拂,自然是百业兴盛,黎民安居乐业!”

听闻这话,刘秀脸上的笑容依旧,但眼神却是黯了黯。幽州诸郡,连年战祸,外有匈奴,内有起义军,民生凋敝,残破不堪,虽然渔阳受战祸的牵连较少,在幽州也算是很富裕的一个郡,但离百业兴盛,安居乐业还远着呢。

彭宠这种专捡好听的说,话里话外都透着阿谀奉承,让刘秀心里有些不悦。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彭太守在渔阳担任太守期间,将渔阳治理得很好,希望彭太守能再接再厉,继续固守北方,如此,后方无忧,我心也安稳了不少啊!”

刘秀说这话,明显是在安抚彭宠,只要你能安分守己,无论旁人怎么弹劾、怎么检举,你都能坐稳太守的位置。

可在彭宠听来,刘秀这么说,就是在明确的告诉自己,你已升迁无望,以后,你就在渔阳郡做太守做到死吧。彭

宠表面上对刘秀的安抚千恩万谢,心里却是既愤怒,又难过,还有些无奈和无力。这

次彭宠入京觐见,非但没有改善他们君臣二人的关系,反而之间的芥蒂还更进一步的加深。老

上级入京,作为曾经下属的吴汉和王梁,自然都是热情款待彭宠。吴汉在自家设宴,将朝中的文武大臣基本都请来了,为彭宠接风洗尘。吴

汉是大司马,大司马府建得也十分气派,而且三公的府邸竖列排开,紧挨着皇宫,无论是地脚还是规格、气派,都令彭宠为之眼红。等

朝中大臣们相继到来之后,彭宠更是感受到了差别待遇。人们见到吴汉和王梁,无不快步上前,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称呼一声大司马、大司空,吴公、王公。而

见到他,则是随意地拱手一礼,甚至连目光都不愿意在他身上多做停留。

要知道这场宴会,他彭宠才是主角,可人们对吴汉、王梁的态度,和对他的态度,表现出那么明显的落差,可想而知,心高气傲的彭宠,当时是何种心情。吴

汉的这次宴请,也是起到了反效果,非但未能消除彭宠心里的不痛快,反而还加深了他心里的不满和怨恨。

彭宠这次到洛阳,原本打算多住几日,也和朝中的大臣们好好认识一番,交好关系,可结果他只待了两天,就离开了洛阳,返回渔阳,甚至走的时候,都没亲自来向刘秀这个天子辞行,而是让吴汉和王梁代自己说一声。王

梁有劝彭宠,而彭宠根本听不进去。

以前,吴汉和王梁都是他的属下官员,可现在呢,两人一个是大司马,一个是大司空,而自己还只是个小小的太守,不看到吴汉和王梁,他的心情还能好点,只要一看到他俩,彭宠就把抓揉肠一般,妒忌的都快要发疯。等

彭宠回到渔阳后,朱浮对彭宠的弹劾更勤了。朱

浮的奏疏一封接着一封的传到洛阳,说彭宠回到渔阳,终日愤愤不平,自称他的功绩足以封王,现在却只被封了个侯,对陛下极为不满;彭宠认为自己的功绩在吴汉、王梁之上,吴汉、王梁皆被封三公之一,而他还只是渔阳太守,对陛下极为不满……

看着朱浮这些弹劾的奏疏,刘秀对彭宠有再多的好印象,有再深的感激之情,也渐渐被磨没了。

朱浮对彭宠的弹劾,有些是有事实依据的,彭宠的确是个贪财的人,也的确会借职权之便,中饱私囊。

但说彭宠谋反,纯属无稽之谈,这些弹劾,纯粹是朱浮单方面对彭宠的构陷。人

都是有两面性的,在朱浮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他对刘秀的确是忠心耿耿,他的能力也的确是有过人之处,但他的人品,着实是不怎么样。因

为朱浮的搅和,刘秀和彭宠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这也为以后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书表两头。南阳,新野。傅俊奉刘秀之命,前来新野,接阴丽华入京。

本来他们早就该启程,不过傅俊到新野不久,刘秀的大姐刘黄传来书信,要回舂陵老家祭祖,然后再到新野,和阴丽华一同上路。刘

秀的这位大姐,也是挺苦命的,父亲过世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年纪还小,作为大姐,她得支撑起整个家。后

来叔父刘良收养了刘秀和刘伯姬,刘黄不愿意去叔父家吃闲饭,给叔父一家添麻烦,便跟着母亲去到宛南的白水村居住。之

后不久,嫁给了当地的农夫。成亲之后,家里有了男人,日子能稍微好过一些,可没过多久,丈夫又过世了。

再之后,母亲也离世,只剩下她一个人生活在村子里,其日子之艰辛,也可想而知。现

在小弟刘秀做了皇帝,刘黄的身份也终于一飞冲天,所以才想到回舂陵老家祭祖。

阴丽华作为刘秀的妻子,自然不能置身于事外,真像刘黄在书信里写的那样,于新野等她就好。在傅俊的保护下,阴丽华也去到舂陵,和刘黄相见。

刘黄已经三十好几了,保养得一般,看外表的话,比实际年龄还要老上几岁。姑嫂二人这是第一次见面,阴丽华对这位初次相见的大姑姐,是客气有加。而

刘黄对阴丽华的印象却很一般。

主要是阴丽华的模样生得太美了,美得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刘

黄虽然早已过了争奇斗艳的年纪,不至于去妒忌阴丽华的美貌,但看到这么一个犹如仙女般的弟媳,心里还是很不舒服。刘黄是非常传统的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弟弟娶这么漂亮的媳妇,用民间的话讲,怕会养不住。不

过她显然忘了,倘若是以前,这话用在刘秀身上倒也没错,但现在,刘秀已经是天子,还有什么样的女人是天子都养不住的?

刘黄对阴丽华的态度谈不上恶劣,但也是冷冷淡淡。祭完祖后,姑嫂二人便开始北上,去往洛阳。傅

俊一路上尽心尽力地做着保护,队伍从舂陵一直走到宛城,都是平安无事。过了宛城,继续北上。傅俊已经规划好了路线。

他们走博望,到鲁阳,由鲁阳出南阳郡,进入南河,先到河南的粱县,再由粱县直奔洛阳。

从宛城要博望,路程并不远,傅俊推测,一天的时间足以赶到。他们早上从宛城出发,等到下午的时候,已经过度淯水,距离博望,只剩下二、三十里的路程。博

望附近,山多水也多,路不太好走。队伍行至隐山一带,走在前面的傅俊抬起手臂,示意队伍停下来。这一大片的山区,蜿蜒起伏,道路的两边,全是丛林。

傅俊骑马走上一处高地,举目眺望一番。这时候,刘黄派人过来询问,为何队伍停下来。傅俊没有多说什么,拨转马头,下了山坡,去往刘黄和阴丽华做乘坐的马车。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二百七十章 战与不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之间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六百一十章 战事连连第六十一章 勾心斗角第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国之才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击受挫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烦上门第六百四十一章 汉土之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劝邓奉第六百二十章 主动找茬第七百零四章 宴请乡亲第一百四十四章 艰难突围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诡诈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袭第四百零五章 谦谦君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场私心第八百三十章 妇人之毒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八百零二章 重归于好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万火急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里应外合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会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农之战第八百四十三章 庞萌造反第五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八百二十二章 讨好天子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会第四百三十四章 双戟合璧第三百四十八章 贾君请缨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测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灭第三百八十七章 该长大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归来第八百二十四章 铁面无私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负重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战第三百三十五章 万人莫敌第二百七十一章 将帅不和第十九章 再次营救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荐人才第七百六十四章 陷入僵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三百二十章 解决粮草第四百零九章 饥寒交迫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稳定局势第五百六十二章 种因得因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见成效第八百六十八章 请君入瓮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觉悟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三十三章 仗义相救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请合作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七百一十四章 鲜明对比第二百五十八章 谈判筹码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剑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变立场第五百六十四章 进入平原第三章 拜为主公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三百一十五章 蒙混入城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风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结亲家第五百零五章 趁胜追击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闻喜讯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五百零二章 谋划战略第二百零五章 违抗军令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军入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亲戚反对第四百一十章 继续努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四十七章 决定出征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谈判筹码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五百四十三章 后位之争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郡支持第四百九十一章 见面之礼第六百五十章 征讨五校第五十七章 说服众人第三章 拜为主公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诡诈第五十三章 通风报信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现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敌要害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
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二百七十章 战与不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之间第六百五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六百一十章 战事连连第六十一章 勾心斗角第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国之才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击受挫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烦上门第六百四十一章 汉土之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劝邓奉第六百二十章 主动找茬第七百零四章 宴请乡亲第一百四十四章 艰难突围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诡诈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袭第四百零五章 谦谦君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场私心第八百三十章 妇人之毒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八百零二章 重归于好第五百六十八章 十万火急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里应外合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会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农之战第八百四十三章 庞萌造反第五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八百二十二章 讨好天子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会第四百三十四章 双戟合璧第三百四十八章 贾君请缨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测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灭第三百八十七章 该长大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归来第八百二十四章 铁面无私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负重第七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战第三百三十五章 万人莫敌第二百七十一章 将帅不和第十九章 再次营救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荐人才第七百六十四章 陷入僵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三百二十章 解决粮草第四百零九章 饥寒交迫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稳定局势第五百六十二章 种因得因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见成效第八百六十八章 请君入瓮第五百二十五章 村民觉悟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三十三章 仗义相救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请合作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七百一十四章 鲜明对比第二百五十八章 谈判筹码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剑第五百五十七章 改变立场第五百六十四章 进入平原第三章 拜为主公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三百一十五章 蒙混入城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风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结亲家第五百零五章 趁胜追击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第八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闻喜讯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五百零二章 谋划战略第二百零五章 违抗军令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军入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亲戚反对第四百一十章 继续努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八百四十七章 决定出征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谈判筹码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生神力第五百四十三章 后位之争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郡支持第四百九十一章 见面之礼第六百五十章 征讨五校第五十七章 说服众人第三章 拜为主公第三百五十一章 兵者诡诈第五十三章 通风报信第七百八十三章 四阿再现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敌要害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