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乱

目前占领郾城的是郾王尹尊。尹尊为绿林军出身,更始旧臣,刘玄死后,尹尊占据郾城一带,拥兵数万,既不向长安的赤眉军投降,也不向洛阳的刘秀俯首臣称。

宛城则是被南阳太守刘驎霸占,刘驎表面上表示,愿意向刘秀俯首称臣,但他却拒不交出兵权,也不肯让汉军入城,实则他向刘秀的臣服也只是口头上说说罢了。伏

湛提出,己方要想得到荆州,当先夺下郾城和宛城这两地。刘

秀深以为然,他问道:“哪位将军愿意领兵攻郾?”他

话音刚落,贾复起身出列,拱手施礼,振声说道:“陛下,微臣愿去郾城,取下尹尊之首级!”

见贾复主动请缨,刘秀含笑点点头,觉得此战由贾复前往可行。不过只贾复一人,难免人单力薄,他转头扫向武将班列,说道:“伯先、次伯!”“

微臣在!”刘植和阴识双双出列,拱手施礼。“

此次兵发郾城,君文为主,伯先、次伯为辅,统兵三万。”“

微臣遵旨!”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骑都尉阴识齐齐拱手领命。刘

秀目光一转,又看向扬化将军坚镡、右将军万脩,说道:“子伋、君游!”

“末将在!”坚镡和万脩双双出列,拱手施礼。

刘秀斩钉截铁地说道:“你二人统兵两万,去往宛城,让刘驎出城接见。倘若刘驎肯出城相见,你二人按兵不动,倘若刘驎不肯出城,强攻宛城,诛杀刘驎!”

“末将遵命!”

听着刘秀的调兵遣将,伏湛满意地连连点头,表示认同。刘秀目光一转,又道:“巨卿!”

盖延跨步出列,插手施礼,说道:“微臣在!”

刘秀意味深长地说道:“巨卿统兵五万,驻守开封。”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同是一怔,盖延也是愣了一下,而后拱手应道:“微臣遵旨!”

刘秀让盖延率重兵驻守开封,当然不是无的放矢。

开封位于河南郡和兖州陈留郡的交界处,兖州目前属刘永的势力范围,刘秀把盖延安置在开封,目的是为了防止刘永军趁虚而入。

现在刘秀已把己方的战略重心放在了荆州,大批的兵力从洛阳调出,进入弘农和荆州地区。在此期间,谁都不敢保证刘永一定不会领兵来攻。

万一刘永真率军攻打过来,洛阳可就危险了。刘秀现在是先走一步,把盖延放在开封,如此一来,刘永军若是来攻,必会先被驻守开封的盖延部挡下来,这起码会给洛阳留下一段缓冲准备的时间。

刘秀是开国皇帝,他手下的大臣们,也都是开国功臣,没一个是白给的。刘秀突然派盖延驻守开封,人们先是一愣,转念一琢磨,立刻明白了刘秀的意图,人们齐齐拱手施礼,说道:“陛下英明!”等

到刘秀把一系列的军务都安排完,伏湛欠身说道:“陛下!”

刘秀一笑,摆手说道:“伏司徒有话请讲!”

伏湛正色说道:“陛下已有子嗣,当早立储君才是。”听

闻这话,刘秀眨了眨眼睛,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收了回去。对

于伏湛进谏立储之事,刘秀有些不太高兴。他是有了子嗣没错,但他现在正值年轻力壮,立储未免也太早了些吧!

再者说,立储终究是他的私事,伏湛终究是个外臣,外臣来插手他的私事,管得未免也有点太宽了些。贾

复和王梁同是对视一眼,拱手说道:“陛下,微臣附议!”他

二人之所以赞成伏湛的进谏,主要是上次在太行山平定赤眉军别部,把他二人吓得够呛。

当时好在陛下是没事,万一真有个闪失,己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汉室朝廷,岂不要大乱?立储乃以防万一之举。

其余众臣面面相觑,纷纷拱手说道:“陛下,微臣附议!”郭

圣通是皇后,她生下的刘强,那是嫡长子,将来也必然是皇太子,既然早晚都要被立储,现在自己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呢。

见满朝的大臣都支持伏湛,建议自己立储,刘秀暗暗苦笑,他说道:“此事,我还需在仔细斟酌。”说完话,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张昆,然后垂下眼帘。张

昆多机灵,立刻会意,唱吟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众

人相互看了看,齐齐躬身施礼,说道:“微臣无事启奏。”

散朝后,众大臣们纷纷往外走。吴汉和贾复走在一起,前者小声说道:“刚才在朝堂上,我看陛下对立储之事似乎不太满意。”

贾复苦笑,说道:“陛下年纪轻轻,就被群臣建议立下储君,心里能痛快才怪呢!”别

说天子,哪怕是普通人家的族长,在只有二十多岁的情况下,便被要求写下遗嘱,选好接班人,心里也不会太痛快。

吴汉瞥了他一眼,不解地问道:“既然明知道陛下心里会不痛快,那贾君刚才为何还要附议?”

贾复轻叹口气,说道:“我们的陛下,不同于其他的那些陛下,每逢重要战事,陛下总要御驾亲征,可是这普天之下,又哪有永远不败的常胜将军!”瓦

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万一陛下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朝中起码有位储君,可以稳定大局,不至于群龙无首,分崩离析。

吴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禁不住感叹道:“贾君真忠臣也!”贾

复笑了,说道:“陛下乃宽宏大量之英才明君,即便现在心里不痛快,但其中的道理,早晚会想明白的,也会理解我们这些臣子的苦心。”吴

汉嗯了一声,而后哈哈一笑,拍拍贾复的肩膀,说道:“贾君即将领兵出征,今日由我做东,你我二人,不醉不归!”

贾复哈哈大笑,拱手说道:“恭敬不如从命,今日可就叨扰吴公了!”

刘秀派出景丹、朱祐、祭遵、王梁、臧宫,出兵弘农;派贾复、刘植、阴识出兵郾城;派坚镡、万脩出兵宛城;派盖延、马武、王霸、马成诸将,镇守开封。

这一番布置下来,洛阳的兵力基本被派出去的差不多了,驻守在洛阳的兵力,已不足十万。京师地区,驻守的兵力不足十万,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恰

恰在这个时候,幽州突然传来消息,彭宠造反。先

前刘秀派出彭兰卿,去往幽州渔阳郡,召彭宠回京。

彭宠十分为难,他心里清楚,幽州牧朱浮在天子那里,说了自己太多的坏话,自己去到洛阳,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可自己若是不去,那又是抗旨不遵,形同谋反。就在彭宠犹豫不决的时候,彭宠的夫人对他说了一番话,让彭宠下定了决心。“

夫君若去洛阳,必受制于人,弄不好,还会有性命之忧!夫君在渔阳,乃一郡之首,上下臣服,富足无忧,两厢比较,夫君又为何要去洛阳,自寻死路呢?”彭

宠听了夫人的这番话,做出决定,不仅不听宣,反而还扣留了彭兰卿,之后,他举兵反叛,派出渔阳兵马,攻掠上谷、广阳、右北平等地。谁

都没想到,彭宠会突然造反,准备不足之下,受到攻击的各郡都被彭宠派出的渔阳兵马打了个措手不及。消

息很快传到了洛阳,刘秀得知此事,大为震怒,可是在短时间内,他还真分不出兵力去平定彭宠的谋反。

彭宠也恰恰是看到了洛阳现在兵力空虚,才敢做出谋反之举。

让刘秀颇感欣慰的是,以贾复为首的汉军,在郾城连战连捷。贾

复、刘植、阴识讨伐郾城的尹尊,这位郾王尹尊也是个硬骨头的主儿,不肯在城内死守,而是出城与贾复部做正面交锋。

首站,贾复在两军阵前,以画杆方天戟连斩尹尊麾下的数名大将,尹尊部大骇,士气低落,趁此机会,贾复下令,全军进攻。贾

复、刘植和阴识,各率一部汉军,仿佛三把尖刀,插入敌军阵营。尹

尊部无力抵挡,全军溃败。事隔两天,尹尊重整旗鼓,再次与贾复部进行正面交锋。

这一次,尹尊军再次打败。双方于郾城之外,总共打了五场仗,贾复统帅的汉军,连胜五场,直把尹尊部打得损兵折将,抱头鼠窜。

其实双方的兵力相差无几,不过双方的战力相差太悬殊,双方的主将也相差太悬殊。最后,连郾王尹尊都被贾复打得没脾气了,率领残部,向贾复缴械投降。从

贾复由洛阳出征,到抵达郾城,打降尹尊,前后的时间加到一起,也就一个来月。郾

城之战,只能说贾复打得太漂亮了,把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尹尊给直接打服了。对

于投降的尹尊,刘秀未杀,只是将其贬为庶民。贾复攻占郾城后,并没有就此停歇,而是将目光瞄准了东面的淮阳。淮

阳郡太守暴汜,和尹尊一样,也是更始旧臣,既不投靠赤眉军,也不投靠刘秀,在淮阳自立为王,想做个淮阳土皇帝。贾

复向刘秀上疏,请刘秀准他兵伐淮阳。很快,刘秀便批准了贾复的上疏,同时,刘秀又抽调刘植,派刘植去往密县,平定密县的叛军。

密县在河南郡境内,位于洛阳的东部。

当初是傅俊领兵,打下的密县,接收了不少的降兵,这些降兵,便被安置在密县,作为密县的县兵。这次在密县造反的,正是密县县兵。由

于密县县兵的数量并不多,刘秀便临时抽调刘植去平叛。

在刘秀看来,以刘植的能力,平定在密县造反的县兵,那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可刘秀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次不起眼的平叛,却让刘植阴沟里翻了船,也让他自己追悔莫及。

第四百一十章 继续努力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四百七十章 里应外合第八十章 同窗相会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过一劫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袭佯攻第四百零一章 通风报信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虑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败垂成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师回朝第八百五十九章 权掌九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强凌弱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击第六百三十三章 营外相遇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惊四座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四十六章 骑兵来袭第六十九章 再次谋算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粮草第二百八十五章 独木擎天第四百零九章 饥寒交迫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药品第三十一章 身陷绝境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脱困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为上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县府第五百六十二章 种因得因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虑第九十八章 现身示警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犊第五百二十一章 战神落败第六百五十三章 汉营血战第二百七十七章 节点之战第二十一章 蛮军来袭第五百五十五章 势在必得第三百一十八章 斩首成功第七百七十二章 尽在掌握第二百零三章 扫平隐患第八百七十六章 闲逛南市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向不同第三百二十章 解决粮草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将回归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术第六十八章 一见倾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诛杀反贼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请合作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脸第八百八十五章 误解爆发第七百九十二章 东征捷报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克星第三百五十五章 决战开始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进第五百七十六章 灭贼之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探无果第六百八十八章 决战在即第二百四十二章 据城死战第六十八章 一见倾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时局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计不成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第二百零七章 局势艰险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军压境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应对第四百零六章 抵达邺城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尔反尔第三十章 一败涂地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无好宴第八百八十一章 赵王出面第四十二章 危机缓解第十五章 又遇一敌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机出现第三百一十八章 斩首成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击受挫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将刘稷第七十二章 暂避新野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第八百五十五章 战神天子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险着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变故第六百四十五章 宁死不撤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一百九十二章 无力抵抗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将第五百零六章 兖州之战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战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见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还乡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八十五章 提前准备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过一劫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探无果
第四百一十章 继续努力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四百七十章 里应外合第八十章 同窗相会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过一劫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袭佯攻第四百零一章 通风报信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虑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败垂成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师回朝第八百五十九章 权掌九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强凌弱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击第六百三十三章 营外相遇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惊四座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四十六章 骑兵来袭第六十九章 再次谋算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粮草第二百八十五章 独木擎天第四百零九章 饥寒交迫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药品第三十一章 身陷绝境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脱困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为上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县府第五百六十二章 种因得因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消疑虑第九十八章 现身示警第四百八十七章 反制青犊第五百二十一章 战神落败第六百五十三章 汉营血战第二百七十七章 节点之战第二十一章 蛮军来袭第五百五十五章 势在必得第三百一十八章 斩首成功第七百七十二章 尽在掌握第二百零三章 扫平隐患第八百七十六章 闲逛南市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向不同第三百二十章 解决粮草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将回归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术第六十八章 一见倾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诛杀反贼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请合作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脸第八百八十五章 误解爆发第七百九十二章 东征捷报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克星第三百五十五章 决战开始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进第五百七十六章 灭贼之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探无果第六百八十八章 决战在即第二百四十二章 据城死战第六十八章 一见倾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时局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计不成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第二百零七章 局势艰险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军压境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应对第四百零六章 抵达邺城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尔反尔第三十章 一败涂地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无好宴第八百八十一章 赵王出面第四十二章 危机缓解第十五章 又遇一敌第三百九十七章 契机出现第三百一十八章 斩首成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击受挫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将刘稷第七十二章 暂避新野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第八百五十五章 战神天子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险着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变故第六百四十五章 宁死不撤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一百九十二章 无力抵抗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将第五百零六章 兖州之战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战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见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还乡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九十三章 你吟我舞第八十五章 提前准备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过一劫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探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