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擒贼擒王

黄射黄公礼奉了刘表之命,率领三千士卒,以及上万的民伕,运送物资入京,去协助董承重修宫室。董承一开始同意赵岐南下向刘表求救,可是转过脸来又觉得危险,害怕刘表挟持天子,并吞了他的队伍,所以不肯放黄射进入雒阳,光把那些民伕和物资收走了,却让黄射率领他的兵马暂屯在西门之外。

黄射倒也安分,没跟董承去争什么——而且就他那三千荆州兵,想争也争不过啊——老老实实地就在城外等着。前两天听说,天子已经启驾往雒阳来了,先派大司马张扬所部来打前站。黄射就派人进城去跟董承打商量,请求到时候让他去拜谒张扬。可是董承说啦,大司马不会亲至,只是派了一支胡骑前来,到时候就驻扎在你们附近。

等到所谓的胡骑到来以后,黄射就亲自带了兵前去联络,可是才走半道儿,就见到东一群、西一伙的匈奴兵是到处抢掠村屯,屠戮百姓,无恶不作。黄射一时义愤,杀了几个匈奴兵,还绑起来几个,打算去找他们的老大评理,谁想匈奴人压根儿就不讲理,当即就全伙儿杀将过来。

黄射这回带到雒中来的,都不是什么精锐,只是些样子货——为的是助修宫室嘛,这些与其说是战兵,还不如说是工兵的雏形——所以被匈奴兵一冲就垮了,就连黄射本人都差点儿成了刀下之鬼。好在他是有马的,拼命奔逃,眼见得危在旦夕之际。迎面撞见了曹军的探马。探马一瞧。十多名胡骑在追一名官人?当下毫不犹豫地冲将上去。箭射矛刺,战退胡兵,就把黄射给救了下来。

是勋听了黄射的遭遇以后,不禁捻须沉吟。嗯,没错,张扬确实跟南匈奴有所勾连,而且匈奴兵也来帮忙韩暹、李乐等人战过郭汜,救过天子。按照黄射的说法。那么在雒阳郊区碰见匈奴兵,也就不奇怪了。当下询问道:“匈奴共有多少兵马?由谁统率?公礼可知道么?”

黄射说那是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的胡骑啊,少说也有好几万哪(是勋心说扯淡,真要有几万胡骑,皇帝就不会被撵得到处跑了),据说是左贤王去卑带队。是勋听了就是一惊,心说左贤王都到了,那就算没有几万兵,几千骑总是少不了的,我靠。老子还是赶紧闪人为妙。

当下匆忙把黄射扶上自己的马车,吩咐夏侯兰:“且退。返回偃师城中再作商议。”

于是全军掉头,朝来路返回。时候不大,一骑驰来禀报:“遇见了匈奴大队,他们遣了一名使者,求见从事。”是勋就问啦,你所谓的大队究竟有多少人?领头的是谁?你是怎么跟他们说起咱们这支队伍的哪?骑士回禀道:“有五、六百骑,领头的自称为左谷蠡王。小人恐怕为敌所轻,故此吹嘘说我兖州军有精骑数千到此,身后三十里外尚有数万步卒。”

是勋一拍那名骑士的肩膀:“聪明!”左右瞧瞧,举起马鞭来一指,吩咐道:“那里有片树林,咱们去林中暂歇——一半在林内,多张旗帜,一半在林外。”随即命令那名骑士,等我们安排好了,你就带匈奴使者过来。

骑士接令才去,忽然就听得车上的黄射惊叫一声:“啊呦!”是勋奇怪啊,难道这位老兄受了什么内伤,突然犯病了?催马过去询问。就见黄射手捧着那些他才从灰堆里翻出来的竹简,哆哆嗦嗦地问道:“宏、宏辅,是从何处得来这些文章?这都是蔡中郎的笔迹啊!”

虾米,蔡中郎?“公礼所言,莫非是故左中郎将蔡伯喈么?”“正是!”

我靠原来这些残篇断简都是蔡邕写的啊!是勋心说完,既然是这类名人的手笔,估计自己吞没不了了。随即想到,为啥蔡邕的手迹会出现在这儿呢?难道说……

可是就这会儿功夫,也由不得他细想,当下赶紧领兵来到林外,把一切都布置妥当了。时候不大,那名骑士带着一个匈奴人缓缓而来。这时候是勋已经把黄射赶到林子里去,自己乘上了马车——老子还穿着公服呢,也没着甲,还是坐在车上比较有气势,合身份。

他抬眼一瞧,就见这匈奴人没穿甲胄,头上是一顶皮帽,身上穿着皮袍,细瞧竟然是绸缎面的——这是个匈奴贵人啊,就不是普通的联络兵。再瞧这人脸上,沟渠纵横,连皱纹带伤疤的,完全瞧不出年龄大小,估摸着总得在四十岁以上,胡子不短,颜色泛黄。

哈,这也是一个“黄须儿”啊。

就见那匈奴贵人下了马,快步来到是勋马车之前,双手左右分开,微微躬身,用略显生硬的汉话问道:“某是匈奴左谷蠡王麾下当户呼都尼,请问大人的姓名和职位。”

是勋心说原来是个当户……这名词我听说过啊,就是不知道官大官小。不过自己才戴着一梁冠,对方见自己不下车也没怎么发怒,估计官儿不会太大,也就汉朝一个县令顶天了。当下就在车上作揖还礼:“兖州从事是勋(偏不告诉你是哪一级的从事)——当户此来有何吩咐啊?”

真讨厌,这个呼都尼满脸褶子,搞得自己瞧不清他的表情,不知道是在哭还是在笑,只好光听他的言辞来判断想法和用意啦。就听呼都尼说道:“我们正在追捕一名汉官,此人杀了我族的贵人,应该为贵军所劫,希望大人将他交给我们。我们将向大人和兖州的曹刺史奉上匈奴最高的敬意。”

是勋心说别扯了,也不来点儿实惠的,光“敬意”管啥用了?当下冷冷地一撇嘴:“使者无礼!我大汉的官员,岂是匈奴可以擅杀的?”呼都尼忙道:“我王并不想杀他,只是要绑了他去天子面前讨个公道而已。”是勋问:“天子何在?”呼都尼答道:“正在来雒阳的路上。最慢六、七天就该到了吧。”

“既如此。”是勋答道。“且待天子到来,我亲自带他去驾前一辩曲直。”

呼都尼见来软的不行,把腰一挺,这语气就逐渐硬起来了:“我等皆是大汉天子驾前之臣,匈奴和兖州向来便不敌对……”是勋想想也对,匈奴是勾结张扬的,张扬是依附袁绍的,曹操是袁绍的小弟。这东拐西绕的,咱们其实还算是盟友哪。就听那呼都尼继续说道:“……何必因这个小官儿,这些小事起了冲突?我左谷蠡王麾下虽然并不甚多,但左贤王所部就在后面,要是不幸刀兵相见,恐怕丢脑袋的就不止那官儿一个啦。”意思是说,你老兄大概也跑不了。

是勋听了,心里就略微一哆嗦,但是倒驴不倒架,虽然有点儿害怕。他脸上可绝不肯表露出来,当下只是一捋胡须:“既如此……使者稍候。且待我等商议。”

他命人把呼都尼暂且带远一点儿,自己就在车上朝夏侯兰招了招手。夏侯兰催马靠近,低声问道:“是从事作何打算?难道真要把黄太守交与他们么?”是勋望着夏侯兰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道:“倘若不与,难免开战,敌众我寡,可有胜算?”

夏侯兰表情严肃地回复道:“方才前出的哨骑,我都已经查问过了,那些匈奴兵虽然骑术精良,但装备很差,加之部伍散乱,正面对敌,我军有七成胜算。从事勿忧,一切交给末将便是。”

是勋微微点头,然后再招呼呼都尼过来,先问他:“左贤王的大名是否为去卑?与单于是何关系?”呼都尼回答:“是单于的叔父。”是勋又问:“左谷蠡王王既为左部的名王,即便不是栾鞮氏,料来也有亲眷关系了,大名为何?与左贤王怎么称呼?”呼都尼回答:“左谷蠡王名潘六奚,是左贤王的兄弟,亦是单于的叔父。”

是勋问清楚了自己想知道的,当下一挥手:“绑了。”立即扑上来两名兵卒,把呼都尼一把按翻在地,抽出绳子来就捆。呼都尼大叫道:“大人这是为何?难道就不怕我匈奴铁骑将你们都踩踏了吗?!”是勋冷冷一笑:“何必待尔等来踩我,我便先去踩了尔等!”

其实以是勋的胆量,即便夏侯兰拍胸脯保证说赢定了的,他也未必就敢跟匈奴人动手。但问题是就算你不动手,对方也未必就会饶了你啊——难道还真能把黄射交给他们吗?把堂堂一名二千石交给外族处置,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了,自己必然被普天下士人口诛笔伐,一脚踩成汉奸啊!好吧,这年月还没有“汉奸”一词,可也绝不会落下啥好名声。再说了,就算事儿不传出去,总瞒不过曹操,自己如此怯懦,堕了兖州军的威风,难道曹操会给我好果子吃?

其实是勋一开始想的是,赶紧保着黄射落跑,去跟曹洪会合才最安全。可是瞧见了夏侯兰的态度,那些骑兵全都既义愤填膺,而又跃跃欲试,谁敢保证他们就肯定听自己的安排?终究这支骑兵小部队的指挥官是夏侯兰,真遇上战事,他完全可以不鸟自己,独作决断啊。

看起来,这一场仗是逃不过去啦,既然如此,与其等匈奴兵过来对攻,还不如自己先杀过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可能胜算更大一些。

于是他留下十名兵保护黄射,并且看守呼都尼,自己也穿上了盔甲,跨上战马,还让孙汶也骑上一匹马,跟在自己身边。出发前他先关照夏侯兰:“战阵之事,便都托付给夏侯君了。然而某乃觐见天子的使者,不容有失,须保得某的安全,此为其一……”夏侯兰说这你放心,就不知还有其二是啥了?是勋望望夏侯兰,又转过头去望望孙汶:“这其二么……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未完待续。。

第8章 谋争为上第28章 真书伪书第18章 背主求荣第32章 古之恶来第4章 渔阳豪强第7章 谋身谋国第15章 难兄难弟第26章 是郎才尽第25章 戏中有戏第28章 长坂坡前第17章 外御其侮第11章 军中之乐第23章 幼平奋威第19章 妇诵夫录第11章 捕风捉影第15章 人生易过第2章 被翻红浪第12章 江上肃清第6章 自编自导第9章 明察秋毫第22章 禅何礼也第25章 毁于一旦第34章 疏不间亲第8章 佛国之愿第11章 社会进步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9章 血战赤阪第21章 死生之间第9章 为国杀贼第19章 训诂之师第28章 悬危之计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2章 防微杜渐第9章 建藩封国第22章 祸其始此第6章 欲征北虏第2章 九江处士第18章 捷足先登第22章 军泛马訾第11章 作育英才第6章 宁我负人第12章 尚书空台第15章 生而异象第24章 唇枪舌剑第26章 往征不难第1章 官渡鏖兵第9章 请救无辜第38章 矜功失节第9章 积毁销骨第17章 命促早终第14章 黑心煤窑第21章 死生之间第35章 谣言之力第9章 隔壁老王第19章 卿之无学第24章 风传虚证第18章 谋刺之谜第7章 取撞木来第7章 置之美稷第33章 先登者谁第3章 假途灭虢第6章 王异国生第16章 举贤任能第1章 南征袁术第5章 二得二失第22章 革命宣言第8章 徐方名士第8章 欲加之罪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章 分州荆襄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6章 历史惯性第25章 异度所遣第3章 嫌疑之地第17章 摇唇鼓舌第6章 并无雅骨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7章 助守鄄城第16章 讨袁绍檄第16章 廊下故人第4章 孤屯义士第34章 丞相司直第9章 舜舞干戚第32章 羌胡杂虏第10章 明修栈道第20章 良马为赎第6章 严其考法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2章 覆巢之下第7章 逆天出师第19章 枭雄入蜀第20章 城守秘策第4章 不利曹氏第17章 摇唇鼓舌第24章 中山之狼第3章 纳头便拜第26章 同灭吴寇第13章 必擒是勋第9章 周平王事第3章 姻不如族
第8章 谋争为上第28章 真书伪书第18章 背主求荣第32章 古之恶来第4章 渔阳豪强第7章 谋身谋国第15章 难兄难弟第26章 是郎才尽第25章 戏中有戏第28章 长坂坡前第17章 外御其侮第11章 军中之乐第23章 幼平奋威第19章 妇诵夫录第11章 捕风捉影第15章 人生易过第2章 被翻红浪第12章 江上肃清第6章 自编自导第9章 明察秋毫第22章 禅何礼也第25章 毁于一旦第34章 疏不间亲第8章 佛国之愿第11章 社会进步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9章 血战赤阪第21章 死生之间第9章 为国杀贼第19章 训诂之师第28章 悬危之计第34章 震主之威第12章 防微杜渐第9章 建藩封国第22章 祸其始此第6章 欲征北虏第2章 九江处士第18章 捷足先登第22章 军泛马訾第11章 作育英才第6章 宁我负人第12章 尚书空台第15章 生而异象第24章 唇枪舌剑第26章 往征不难第1章 官渡鏖兵第9章 请救无辜第38章 矜功失节第9章 积毁销骨第17章 命促早终第14章 黑心煤窑第21章 死生之间第35章 谣言之力第9章 隔壁老王第19章 卿之无学第24章 风传虚证第18章 谋刺之谜第7章 取撞木来第7章 置之美稷第33章 先登者谁第3章 假途灭虢第6章 王异国生第16章 举贤任能第1章 南征袁术第5章 二得二失第22章 革命宣言第8章 徐方名士第8章 欲加之罪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章 分州荆襄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6章 历史惯性第25章 异度所遣第3章 嫌疑之地第17章 摇唇鼓舌第6章 并无雅骨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7章 助守鄄城第16章 讨袁绍檄第16章 廊下故人第4章 孤屯义士第34章 丞相司直第9章 舜舞干戚第32章 羌胡杂虏第10章 明修栈道第20章 良马为赎第6章 严其考法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2章 覆巢之下第7章 逆天出师第19章 枭雄入蜀第20章 城守秘策第4章 不利曹氏第17章 摇唇鼓舌第24章 中山之狼第3章 纳头便拜第26章 同灭吴寇第13章 必擒是勋第9章 周平王事第3章 姻不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