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陇西之战1

bookmark

共和1792年5月,华夏帝国发起对党项伪夏的战争。

华军并没有一头扎进灵夏寻求跟党项军决战,具备绝对战略优势的华夏非常从容的首先发起针对横山一线的进攻。

横山、青唐一带有许多吐蕃部落,这些部落人口众多,生产力也不错,此时是党项伪夏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可以给党项人提供大量兵员和粮草补给。

此外横山有利于防御的地形,还可以为伪夏南方提供掩护。

可以说,横山、青唐一带,是党项伪夏除了灵夏之外最重要的控制区——虽然这个控制区更像是半盟友关系。

负责横山开拓的指挥官,毫无疑问选择了左鹤林。

作为陕省世候出身的军官,他对横山、青唐一线所有势力都很熟悉——在西域,左鹤林曾经跟青唐蕃的援军一起抵御帕尔斯的军队。

这份人情对开拓青唐会有很大好处。

此时,左鹤林手下有一支陕省野战军抽调的特别战斗群,兵力五千人,另外徐世杨把辽北来的两千索伦兵都给了他。

七千兵力,对付横山、青唐蕃已经足够了。

根据左鹤林的了解,横山、青唐一带所有吐蕃部落合计大概有二十多万,不到三十万人口。

极限动员的话,能动员出十万大军,但其中只有两三万是有马有甲,战斗力不错的部队,其他男丁类似于辅兵,虽然马不少,但几乎无甲,在冷兵器军队中也算不上强有力的部队。

……

五月底,左鹤林带队进驻陇西。

他并没有急着发动进攻,而是先给与自己相熟的吐蕃部落分别写了信,邀请他们在陇西商谈。

这大概也算是先礼后兵了,但真正来到陇西的一共只有七个小部落,代表不足一万人口。

而且,这七个小部落也是吐蕃中的二等公民,因为他们多少都有点汉人血统——前朝强盛时期曾经经略西域,一路抵达葱岭。

但随着王朝衰落,远离统治核心的西域成了累赘,自然也是第一批被放弃的土地。

只是当时有很多汉民和少数驻军被隔离在遥远的西域,跟当地人混居后,他们留下的后代跟吐蕃、回鹘、羌等民族已经没有太多区别,只在老人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中才能想起祖先遥远的辉煌。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对他们自己和对真正的吐蕃人来说都已经足够了。

吐蕃人会瞧不起他们,而这种瞧不起会让他们更加倾向于内地的汉人政权。

所以,左鹤林一招手,他们就来了,带来了两千士兵——虽然这些士兵的装备水平很差。

左鹤林对只有这点人来支持自己,感到很是失望,他原本以为自己的面子结合帝国的国势,应该能招来更多盟友的。

六月初,左鹤林还在等待其他吐蕃部族做出最后决定,却没想到,他还没发动进攻,吐蕃人倒是先来招惹他了。

河州蕃部最强大的首领,赞普蒙正率领七千骑兵从西方逼近陇西,与他呼应的,是伪夏驻扎兰州的将领(也是领主)禹藏花麻,后者手中有两万兵。

来袭的两个蕃人统帅,蒙正是吐蕃第一位共主松赞干布的直系子孙,虽然目前只是河州吐蕃的首领,但在所有蕃人心中的地位都十分尊崇。

而禹藏花麻是兰州一带的吐蕃领主,他在十年前背叛吐蕃,带着兰州周边的土地和部族投靠了夏国。

夏国皇帝对此十分赞赏,把一位宗女公主嫁给禹藏花麻,这让他一跃成为夏国的驸马将领,实力居然超过以前的主子蒙正。

蒙正与禹藏花麻的关系不怎么好,因为以前蒙正算是夏国的盟友,而禹藏花麻只是他的部下。

现在禹藏花麻成了夏国的驸马,于是这个前手下成了跟自己平起平坐,甚至略略高一头的存在,这让蒙正的心态一直有些摆不平。

如果不是这次汉人的压力实在太大,蒙正是不可能和禹藏花麻合作进攻陇西的。

这次联合进攻,是当地著名喇嘛,活佛吴皆叱腊从中撮合的。

吐蕃人和党项人都信喇嘛教,吴皆叱腊不论在河州还是兰州,地位都十分尊崇,他以活佛上师的身份请两人联合出兵共同攻打汉人,蒙正和禹藏花麻还是给面子的。

只是两人仍然没有选择合兵,而是分头出击,各自打各自的。

这给了左鹤林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而左鹤林这种传统的将领特别喜欢抓这种能一击定胜负的机会。

六月十八,熙州,洮水河附近渡口,赞普蒙正骑着马,遥遥望向东方。

渡过洮水河,在走一百五十里,他就能抵达陇西城下了。

那里有七千汉人军队,兵力跟他差不多,所以在这位吐蕃赞普心中,只要那个叛徒禹藏花麻能牵制一部分汉人,那么他就有获胜的机会。

啊,对了,陇西那边还有两千叛徒,不过那些杂种没什么战斗力,流着松赞干布血脉的赞普丝毫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唯一可虑的是,兰州距离陇西比河州近的多,而禹藏花麻有两万战士,他很有可能在自己抵达之前抢先占领陇西。

那样的话,所有战利品都会落入禹藏花麻手中。

蒙正在河州的时候,曾经听说过东方的汉人发明了全新的武器,端在手里的武器能把人的头颅打成碎片,而且最好的青唐瘤子甲都不能抵挡分毫,威力十分巨大。

蒙正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一些那种武器,那会让他的战士变得更强,而他的地位也就会更加稳固。

若是能抓到一些汉人工匠就更好了——不仅仅是制造武器的工匠,其他工匠赞普大人也是来者不拒。

汉人能工巧匠一直是各部的宝贝,对赞普来说也是如此。

若是不能在禹藏花麻之前进入陇西,那么那叛徒一定会把陇西所有人口全都掠走,连根毛都不会给他剩下,吴皆叱腊的面子也不会好使。

至于汉人的抵抗,蒙正并未放在眼里,他甚至不觉得刚刚灭亡了大金的华夏很强——因为这个吐蕃人从未见过女真人,也从未见过华军的威势。

他倒是见过当地的汉人,这些退化成部落散居的前朝遗民,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确实已经不复前朝横行西域的威势了。

第71章 徐世柳第118章 当家主当了叛徒第179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542章 千头万绪第530章 少年兵1第744章 杀徐世杨1第511章 各方5第582章 为什么第546章 军改3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306章 风暴第667章 暴秦7第20章 站队第367章 宣传第469章 三级兵役制度第350章 金矿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26章 战争之神第639章 际遇第476章 齐蒙互市第740章 人力第681章 大捷2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462章 辽阳之战1第755章 尚需继续前行1第620章 兴庆府1第482章 筹备大战1第204章 炮击第408章 幸福很简单第758章 尚需继续前行3第744章 杀徐世杨1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327章 旅顺1第477章 珍惜机会第675章 统一第383章 灾害预警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66章 153第291章 葬礼第459章 布局1第59章 汤隆1第267章 夜战1第431章 踏阵第521章 晋省1第393章 伐高丽5第127章 新军训练第508章 各方2第511章 各方5第254章 帮助第472章 汉不可辱第148章 麻烦第733章 混乱第474章 第一次扫北2第633章 暴秦3第160章 分期第364章 激战2第761章 暹罗第363章 激战1第230章 初步计划第311章 水利第283章 虎头蛇尾第662章 暴秦2第13章 徐家15屯圆桌会议2第518章 齐王府里发生的一些小事第188章 小樊楼第214章 祝家庄1第717章 大帝国2第404章 替代役第278章 一线第246章 牵制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446章 萨廉第362章 血河2第533章 射击2第571章 百户第559章 三沙1第3章 女孩第407章 宣传第484章 国家第57章 胜利果实1第605章 突变2第275章 换命第328章 旅顺2第674章 豺狼当道第495章 新春2第726章 天子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466章 卫生第183章 临、安而已第548章 国制第551章 孩子与孩子们的相遇第566章 惠泽万世第323章 亏空第348章 宣传第631章 西征1第508章 各方2第727章 父子第71章 徐世柳第63章 军衔和功勋制度第358章 准备战斗
第71章 徐世柳第118章 当家主当了叛徒第179章 解决问题的方法第542章 千头万绪第530章 少年兵1第744章 杀徐世杨1第511章 各方5第582章 为什么第546章 军改3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306章 风暴第667章 暴秦7第20章 站队第367章 宣传第469章 三级兵役制度第350章 金矿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26章 战争之神第639章 际遇第476章 齐蒙互市第740章 人力第681章 大捷2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462章 辽阳之战1第755章 尚需继续前行1第620章 兴庆府1第482章 筹备大战1第204章 炮击第408章 幸福很简单第758章 尚需继续前行3第744章 杀徐世杨1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327章 旅顺1第477章 珍惜机会第675章 统一第383章 灾害预警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66章 153第291章 葬礼第459章 布局1第59章 汤隆1第267章 夜战1第431章 踏阵第521章 晋省1第393章 伐高丽5第127章 新军训练第508章 各方2第511章 各方5第254章 帮助第472章 汉不可辱第148章 麻烦第733章 混乱第474章 第一次扫北2第633章 暴秦3第160章 分期第364章 激战2第761章 暹罗第363章 激战1第230章 初步计划第311章 水利第283章 虎头蛇尾第662章 暴秦2第13章 徐家15屯圆桌会议2第518章 齐王府里发生的一些小事第188章 小樊楼第214章 祝家庄1第717章 大帝国2第404章 替代役第278章 一线第246章 牵制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446章 萨廉第362章 血河2第533章 射击2第571章 百户第559章 三沙1第3章 女孩第407章 宣传第484章 国家第57章 胜利果实1第605章 突变2第275章 换命第328章 旅顺2第674章 豺狼当道第495章 新春2第726章 天子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466章 卫生第183章 临、安而已第548章 国制第551章 孩子与孩子们的相遇第566章 惠泽万世第323章 亏空第348章 宣传第631章 西征1第508章 各方2第727章 父子第71章 徐世柳第63章 军衔和功勋制度第358章 准备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