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不动

第372章 不动

这年头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刀没架在脖子上,总觉得还有机会。

姚襄如此,张平也差不多如此。

就算李跃想支援张平,张平也未必会放黑云军进入并州,一个上党就堵住了黑云军北上的道路。

“派人去联络一下张平,看他什么意思。”李跃死马当活马医。

不求张平击败慕容恪,只求他耗上两年,此消彼长,梁国就有反攻燕国的实力。

崔宏道:“殿下何不佯攻束州,牵制燕国?”

“没用,我军没有攻陷蓟城的实力,牵制没有任何意义。”

燕军在鲁沱水以北,也修建了不少工事,想从鲁口反击,难度很大。

关键别人知道梁国在革新变法,不可能大举出兵,慕容恪挑了一个好时机。

几天之后,姚襄和张平的回复同时送来。

姚襄一意孤行,要跟桓温碰一碰,说三万晋军就不敢出战,以后天下必小觑于他……

而张平永远一副老油条嘴脸,援军就不必了,让李跃支援他五十万石粮草,五千战马,一万牲畜,各类军械三万件,只要东西到齐,他张平就能让慕容恪夹着尾巴逃回幽州……

李跃一阵郁闷,不过想想也正常。

张平收复上党,又吃下大半个河东,实力大增,比姚襄还膨胀。

而且此次慕容恪、慕舆根、慕容评集结的人马并不多,只有八万左右,兵力并不占优势。

站在张平的立场上看,完全有一战之力。

“张平虽然该死,但不可不救,殿下既然不攻束州,不妨佯攻襄国!”崔宏指着地图道。

佯攻并非不攻,一旦有可趁之机,可以一鼓作气,拔掉这颗钉在河北腹地的钉子。

从冉闵时代起,襄国就是悬在邺城头顶上的一把利剑。

襄国离邺城非常近,一旦国中有变,也能快速回军

李跃摇摇头,“我军主力北上,若桓温转攻许昌……”。

许昌是江东士族的老巢,收复许昌同样对江东有重大意义。

桓温与慕容恪同时进兵,很难说没有暗中勾结。

谁知道桓温会不会忽然翻脸?

“臣愚钝。”崔宏拱手。

李跃笑着挥挥手,硬辔头拉不住下坡的驴,张平、姚襄都想跟对手碰一碰,多说无益。

让他们碰一碰也是好事,只有被打疼了,才会知道厉害。

心中有了决断,写成密信,让宿卫送往郓城,征询王猛的意见。

两天后,王猛的回信就到了。

跟李跃所想相差无几。

“慕容恪攻并州,其意图在我,乃是诱殿下北上野战,万不可中其诡计,张平成名二十年,羯赵时便为骁将,慕容恪即便攻陷并州,必伤亡惨重,届时殿下可伺机而动……”

王猛的信非常长,分析了天下形势。

让李跃意外的是,他觉得并州其实不重要。

燕国拿下并州,反而是个负担。

其一,挡住了代国的扩张方向,两边必会龃龉不断。

其二,燕国的手伸到了并州,就跟氐秦接上了,苻氏可以容忍并州在张平手上,但绝不会让并州落入燕国之手。

其三,燕国拿下并州,版图横跨万里,从辽东至太原,处处需要防守,燕国将很难集中兵力,攻打河北。 此时恰恰是梁国革新的最佳时机。

不必卷入他们的大战之中,用心经营中原即可。

而且革新也到了关键时刻。

他这么说,李跃也就放心了。

张平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慕容恪想吞并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洪武元年四月十七,就在梁国各地忙着春耕时,桓温传檄各地:此行只为拜谒先帝陵寝,中原诸军不必惊恐,各守城池。

很明显,这封檄文是写给梁国看的。

姚襄率精锐埋伏于伊水北林中,遣使至桓温,假意投降,引诱晋军北上。

不过这种小伎俩没有瞒过桓温的眼。

两军交战于伊水。

桓温对洛阳势在必得,结阵而前,亲被甲督战,晋军人人奋勇,朱序、桓石虔血战在前,姚襄抵挡不住,阵亡四千余众。

晋军乘势而入洛中,桓温大张旗鼓,传檄各地。

姚襄据洛阳而守,其麾下多有心系晋室之人,闻王师北伐,皆不愿战,士气低落,围城数日,城中竟然有人夜开城池,虽被发觉,但对姚襄震动极大,知洛阳不可守,连夜退出洛阳,亡奔北邙。

前后不过二十天,洛阳便被攻陷。

其速度之快,连李跃都没料到。

姚襄逃过一劫,亲自跑到邺城来向李跃请罪,“悔不听梁王之言,方有此败!”

既然是溃逃,姚襄部众离散甚众。

洛阳数万百姓也落进桓温手中。

望着跪在地上的姚襄,一身血污,狼狈至极,李跃一阵无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桓温第一次北伐失败,并不是战力不行,晋军士卒其实非常勇猛,几年前与朱序合作时,李跃就感觉到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姚都督不必介怀,来人,速速为都督疗伤!”

“谢梁王!”姚襄磕了一个响头。

兵败之后,他对自己倒是越来越恭顺了,亲自赶来邺城请罪,也是为了弥补两边的小裂缝。

姚襄下去后,崔宏眼中冒着幽光,“姚襄雄杰也,今自入邺城,不可纵虎归山,当留在邺城而用其众!”

李跃哈哈一笑,“姚襄屡战屡败,不过如此,此人志大才疏,留在邺城,假以时日,必叛我,不如令其归去。”

以前别人总喜欢拿孙策比姚襄。

现在看来,他连孙策的一半都不如,才能不行也就罢了,偏偏野心极大……

不过姚襄也不是一无是处。

他兵败之后,洛州百姓和旧部纷纷赶来邺城相聚,数日间便有万余人。

桓温拿下洛阳,修葺了司马氏的陵寝,让谢尚都督司州诸军事,镇守洛阳。

谢尚却不敢北上。

桓温无奈,令毛穆之、陈午、戴施以二千人戍洛阳,守卫山陵,然后屯兵河阴,静观北方大战。

其间还派戴施入邺,向李跃索要传国玉玺,“玉玺乃朝廷神器,天命所归,梁王此前已经允诺,若桓公北上,当封玉玺以还,是敌是友,全在殿下一念之间。”

桓温直接上门威胁了……

(本章完)

472.第471章 进贡505.第503章 秦势第299章 棋局第159章 仇第39章 围第450章 刺杀第297章 来往第232章 果实639.第637章 风不止第338章 契机760.第758章 追杀第396章 罢兵499.第497章 饮马长江第136章 取舍第355章 压力508.第506章 皂衣郎540.第538章 入邺710.第708章 不变第369章 东风第232章 果实第194章 追杀第302章 结盟第299章 棋局第89章 主簿第357章509.第507章 伐心688.第686章 刀俎第389章 选锋第428章 将攻第339章 阴霾第168章 虎死490.第488章 忠血第265章 龃龉第402章 苻坚第129章 围猎第3章 兄弟729.第727章 君臣第120章 上架感言493.第491章 静气第177章 传话第443章 不攻559.第557章 殒第111章 绝路第67章 死战第329章 暗流第51章 对峙第129章 围猎第310章 鲁口519.第517章 牛蛇第131章 军令647.第645章 鼠辈第168章 虎死第269章 南北598.第596章 斩将第422章 疲国719.第717章 王氏第14章 小胜504.第502章 弃子第395章 冲杀第165章 捉生622.第620章 三秦第404章 减赋第76章 父子第208章 图谋第254章 严峻550.第548章 江东子弟529.第527章 勾结第374章 讥讽第133章 争第451章 山倒第429章 入土第270章 降将第313章 扶植485.第483章 赤心第442章 宿敌第199章 文士第16章 料敌第207章 锻造510.第508章 练兵第124章 初战第319章 万人敌第126章 夺兵592.第590章 海岛第4章 吃肉第426章 真容第188章 花明第336章 出第185章 忽变464.第463章 匡扶721.第719章 周氏第427章 利器623.第621章 迁第351章 上党第319章 万人敌695.第693章 新政531.第529章 伐谋609.第607章 戒子第130章 困兽676.第674章 议战第244章 东进
472.第471章 进贡505.第503章 秦势第299章 棋局第159章 仇第39章 围第450章 刺杀第297章 来往第232章 果实639.第637章 风不止第338章 契机760.第758章 追杀第396章 罢兵499.第497章 饮马长江第136章 取舍第355章 压力508.第506章 皂衣郎540.第538章 入邺710.第708章 不变第369章 东风第232章 果实第194章 追杀第302章 结盟第299章 棋局第89章 主簿第357章509.第507章 伐心688.第686章 刀俎第389章 选锋第428章 将攻第339章 阴霾第168章 虎死490.第488章 忠血第265章 龃龉第402章 苻坚第129章 围猎第3章 兄弟729.第727章 君臣第120章 上架感言493.第491章 静气第177章 传话第443章 不攻559.第557章 殒第111章 绝路第67章 死战第329章 暗流第51章 对峙第129章 围猎第310章 鲁口519.第517章 牛蛇第131章 军令647.第645章 鼠辈第168章 虎死第269章 南北598.第596章 斩将第422章 疲国719.第717章 王氏第14章 小胜504.第502章 弃子第395章 冲杀第165章 捉生622.第620章 三秦第404章 减赋第76章 父子第208章 图谋第254章 严峻550.第548章 江东子弟529.第527章 勾结第374章 讥讽第133章 争第451章 山倒第429章 入土第270章 降将第313章 扶植485.第483章 赤心第442章 宿敌第199章 文士第16章 料敌第207章 锻造510.第508章 练兵第124章 初战第319章 万人敌第126章 夺兵592.第590章 海岛第4章 吃肉第426章 真容第188章 花明第336章 出第185章 忽变464.第463章 匡扶721.第719章 周氏第427章 利器623.第621章 迁第351章 上党第319章 万人敌695.第693章 新政531.第529章 伐谋609.第607章 戒子第130章 困兽676.第674章 议战第244章 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