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军队整编(下)

而李壮勇则不同,虽然他也是在山东闹团起家,但后来去了北京,正赶上了义和团运动的**期,而那一段时间,也是李壮勇一生中最风光的日子,不仅可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横着走,而且所有的店铺门市可以随便进,要什么东西可以随便拿,还去过两趟著名的八大胡同。『什么王爷、贝勒见了他都毕恭毕恭,还在瑞亲王载猗府里住了几天,甚致还和载猗称兄道弟。

在那一段时间里,李壮勇一度还真的以为自己有神功护体,可以把洋人打得落花流水,并且永远享受这种风光无限的好日子。虽然好景不长,八国联军的枪炮彻底打破了李壮勇的美好梦想,但这一段时间,却成为李壮勇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因此李壮勇才对义和团一直都念念不忘。

而李壮勇参加人民军,除了想杀洋人,为过去义和团的师兄弟报仇之外,从内心深处来说,也未偿不是对洋人打破了自己美好梦想的怨念。

虽然人民军是按照现代军队的模式组建,摒弃了许多封建军队的不良习气和作风,军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这和李壮勇在北京的那段美好日子相比,自然是天地之别,而且人民军的军纪严格,训练艰苦,这也让李壮勇非常不满。不过为了多杀洋人,李壮勇还是忍了下来。

另外还有一点让李壮勇对人民军没有认同感的事情是,李壮勇是带着2o几个原来义和团的弟兄参加人民军的,在他们加入人民军时,李壮勇就提出,最好是自己这些人单独组成一个小组,起码也应该把自己所有弟兄分在一支部队。但马上就被告之这是不可能的,进了人民军就必须服从人民军的安排调派,这一点绝没有商量的余地。

尽管当时李壮勇手下有弟兄就主张,“如果要把咱们分开,那就不在人民军干了,到别的地方闹去”,但李壮勇思考再三,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毕竟李壮勇见过一些世面,知道现在这世道那里都不好闹,而且李壮勇心里还有些小心思,就算自己这些弟兄不被分在一起,平时多来往就行了。

结果一进人民军,他们2o几个弟兄就被拆开,分到一营的只有5个人,而且驻守在胶州湾西岸,和其他弟兄跟本就见不到,过了一个多月李壮勇又跟着一营被调到天津,而这一次整编,又有两个弟兄被调走,留在一营的只有3个人,而且现在连李壮勇都不知道,其他的弟兄们被分派到那里去。

穿越者当然不可能这样的小团体在人民军中存在下去,一定要被打散,分到各个部队中然后被人民军同化,这是人民军的原则之一,到也并不是针对李壮勇这一伙人,姜海东他们参加人民军时也有四个人,结果被分到一营来的只有两个人,当然,姜海东参加人民军的动机要比李壮勇简单得多,因此并没有太在意。

Wωω¤тTkan¤c ○

不过有一点李壮勇到也明白,姜海东说得并没有错,人民军的战斗力确实要比义和团胜强百倍,虽然李壮勇在人民军里并没有和八国联军打过仗,但去打过土匪,人民军的战斗力在打击土匪的战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每一次战斗土匪的人数都要多于人民军,但双方无论是火力、训练素质、甚致是近战,土匪跟本就不是人民军的队手,往往一个排的人民军就可以击败一、二百土匪。以前的义和团是肯定做不到这一点的,有时候李壮勇甚致想,如果当初义和团有这样的战斗力,恐怕早就将八国联军打得落花流水了。

这也是李壮勇能够忍下种种不满,依然留在人民军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想学学人民军到底是怎样练兵打仗的,老是依附别人没什么意思,要干就自己一个人单干,谁也管不着,北京的这段经历不仅开阔了李壮勇的眼界,而且也助长了李壮勇的野心,尽管现在李壮勇并沒有独占一方、裂土封王的想法,但在懵懵懂懂之中,去有了一定要独立作主,不再受人管治的意识。

这时姜海东道:“所以别再多想了,赶紧准备去吧,下午就要进行野外拉练了,这可是咱们当上班长以后的第一次野外拉练,可别出了搂子。”

李壮勇点了点头,道:“放心吧,我分得轻重的。”

新成立的二个团的训练,主要是由6军指挥官诸亚平负责,由二个团的团部俱体指挥,而肖建军并不作多过问,因为现在肖建军手上还有一大摊子事,最主要的就是制定进攻北京的俱体计划,以及后勤物资供应计划。因此在授旗之后,肖建军就立刻赶回天津。

其实进攻北京的作战计划,肖建军己经拟定出一个大体的方案,因为穿越者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是攻占通州,对北京造成压力,同时也是保护人民军的后勤线。

而在这一段时间,人民军也派人并出动无人机对通州一带地区进行过侦察,结果是八国联军对通州的守备并不严密,仅仅只像征性驻守了5oo余名日军,也没有修筑什么防御工事,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情况也并不意外,现在北京地区的八国联军一共才只有1万3、4ooo人,就这么一点兵力,守住北京都嫌不够,那里还有足够的兵力去驻守通州。

另外从天津到北京原来是有一条铁路的,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为了阻止八国联军的进军,对铁路进行过破坏,后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修复了这条铁路,以保障后勤物资的供应。

穿越者攻占天津之后,八国联军反攻天津,也利用这条铁路来运送兵力物资,不过在天津保卫战之后,八国联军退回北京,却并没有破坏这条铁路,而穿越者在攻占天津、夺取了开平煤矿以后,还得到了几辆火车头和3o多节火车车厢,因此完全可以利用这条铁路进军。

因此按肖建军的计划,进攻通州的战斗由一团负责主攻,一营和野战炮营、榴弹炮营乘座火车进军,二营、三营则分别沿铁路两侧进军掩护,甚致可以派出两架直升机,从空中侦察保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通州,在八国联军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举拿下通州,形成对北京的近距离压力。

而未来进攻北京,肖建军也有一个大体的思路,就是由特种部队搭乘直升机直接空降到北京城里,內外夹击,一举突破八国联军的防守,攻占北京。

可以说就纯军事而言,这一次作战的难度其实并不大,而对穿越者真正的考验,是在后勤供应方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打仗就是拼后勤,由其是近现代战争,对后勤供应犹为依赖,当然现在穿越集团缺的到并不是物资,自从穿越者占领天津以后,就一直在屯积粮食、药品、布匹、食盐等物资,而在击败了德国远东舰队、占领了青岛以后,又在获得了大量的德式装备和弹药,在武器方面的供应也是足够的,关建在于物资的运送和调配,因为交战的双方不仅是拼后勤的供应能力,同时还是比拼后勤的效率和准确,在旧时空的历史上,不乏出现夏天送棉袄,冬天送单衣的后勤乌龙事件。

从天津到北京的距离只有不到2oo公里,无论在那个时代,都不算是一个远距离,尽管在以前穿越者有过进攻威海、青岛的战斗,距离都要远远大于天津到北京,不过这些作战穿越者都有海路为依托,并且牢牢的控制了制海权,因为在这个时代的物资运输方面,海路要远远优于6路,不仅运输量大,而且简单,士兵还可以在船上休息、饮食,不用携带大量的帐蓬、饮具等物资,因此后勤方面的困难到并不算大。

而这次北京战役,穿越者是第一次在没有海军支援的情况下,离开自己控制的地区作战,尽管有铁路和海河可以依托,虽然可以为人民军的后勤补济提供相当的便利,但还是不能和海路相比,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车辆进行补充,这就造成了勤补济供应的多样性,复杂性,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后勤供应安排计划。

现在主要负责人民军后勤计划的是原太湖舰的舰长谢腾,他也是现在军委的后勤部长,因为太湖舰本来就是后勤补济舰,因此谢腾在这方面多少还是有些经验和理论知识,而且太湖舰基本己停止使用,太湖舰上的主要军官都在后勤部任职,这段时间里,谢腾和原太湖舰都在商量讨论后勤供应的计划安排,而肖建军现在的重点也是在后勤供应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将各种后勤物资在天津集中存储,并且征集木船、车辆等等。

当然在执委会议上也有人提出过,这样大张旗鼓的准备各种物资,是肯定会让天津的各国领事馆知道,他们一定会通知北京的八国联军,加强防御,但执委会讨论之后认为让各国领事馆知道也关系不大,毕竟守卫北京的八国联军只有那么多人,就算知道也改变不了什么,而且天津的各国领事馆不仅会通知北京的八国联军,也会通知上海的各国领事馆,这可以给各国施加压力,并给穿越者的谈判团增加筹码,毕竟如果能够在谈判桌上解决,穿越者也不想采用战争手段。

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二八二章 立项之争第五一九章 穆棱河之战(十五)第五六三章 美国(六)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三二章 新机构第二九一章 渔人行动(三)第五二九章 攻占哈尔滨(四)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二零一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七)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战(六)第一七三章 投资考察(四)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二九一章 渔人行动(三)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四七五章 山海关之战(四)第一六六章 新舰下水(二)第九十三章 安置营(九)第八十四章 战前准备(一)第二六八章 进城(四)第七章 移交第四五九章 山海关(五)第二九七章 胁迫(二)第六一五章 皇帝与太后(上)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五六五章 美国(八)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压第一五四章 访徳使团(上)第一二四章 学校(三)第五二七章 谈判(五)第二十二章 锦州告急(一)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二五六章 公审大会第四八二章 登陆作战(四)第六四九章 撤侨(一)第二六五章 进城(一)第六一一章 满洲里战役(四)第二零六章 舰队出发第五八一章 青岛密约(上)第四七三章 山海关之战(二)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区(七)第七十五章 来访者(三)第四十四章 锦州之战(二)第六二六章 登陆日本(八)第五十一章 占领大沽口(二)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战(六)第四十一章 叙旧(下)第六三五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七)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六五四章 远东远征军(一)第二二九章 后续影响(四)第一五五章 新农村建设(六)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五九三章 济南众态(三)第三六零章 徳国特使(八)第四二五章 停战期(六)第二九二章 渔人行动(四)第三章 收关行动(三)第五三六章 联合军演(一)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二零四章 正面进攻(中)第五十三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四)第二零八章 奇袭威海卫(二)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二五二章 创业(五)第一九四 访问天津(六)第一八一章 开平煤矿(中)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战(十)第二五八章 公审大会(三)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六)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访问(六)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击(四)第五九零章 农场巡视(五)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二二五章 舞会(下)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战(下)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四一九章 辽河之战(五)第二一三章 青岛攻略(二)第三零八章 备战(二)第四六六章 迎击俄军(三)第四九六章 发展大计(上)第三六一章 徳国特使(九)第六零三章 应对计划(三)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七一八章 上海谈判(五)第六六七章 台湾海峡之战(八)第一二八章 分矿计划(上)
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二八二章 立项之争第五一九章 穆棱河之战(十五)第五六三章 美国(六)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五三二章 新机构第二九一章 渔人行动(三)第五二九章 攻占哈尔滨(四)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二零一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七)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战(六)第一七三章 投资考察(四)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二九一章 渔人行动(三)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四七五章 山海关之战(四)第一六六章 新舰下水(二)第九十三章 安置营(九)第八十四章 战前准备(一)第二六八章 进城(四)第七章 移交第四五九章 山海关(五)第二九七章 胁迫(二)第六一五章 皇帝与太后(上)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五六五章 美国(八)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压第一五四章 访徳使团(上)第一二四章 学校(三)第五二七章 谈判(五)第二十二章 锦州告急(一)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二五六章 公审大会第四八二章 登陆作战(四)第六四九章 撤侨(一)第二六五章 进城(一)第六一一章 满洲里战役(四)第二零六章 舰队出发第五八一章 青岛密约(上)第四七三章 山海关之战(二)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区(七)第七十五章 来访者(三)第四十四章 锦州之战(二)第六二六章 登陆日本(八)第五十一章 占领大沽口(二)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战(六)第四十一章 叙旧(下)第六三五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七)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六五四章 远东远征军(一)第二二九章 后续影响(四)第一五五章 新农村建设(六)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五九三章 济南众态(三)第三六零章 徳国特使(八)第四二五章 停战期(六)第二九二章 渔人行动(四)第三章 收关行动(三)第五三六章 联合军演(一)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二零四章 正面进攻(中)第五十三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四)第二零八章 奇袭威海卫(二)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二五二章 创业(五)第一九四 访问天津(六)第一八一章 开平煤矿(中)第五一四章 穆棱河之战(十)第二五八章 公审大会(三)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长崎事件(六)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访问(六)第五九六章 上海租界(八)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击(四)第五九零章 农场巡视(五)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二二五章 舞会(下)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战(下)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四一九章 辽河之战(五)第二一三章 青岛攻略(二)第三零八章 备战(二)第四六六章 迎击俄军(三)第四九六章 发展大计(上)第三六一章 徳国特使(九)第六零三章 应对计划(三)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七一八章 上海谈判(五)第六六七章 台湾海峡之战(八)第一二八章 分矿计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