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到京、回府

王夫人的房间在另一边,等贾宝玉拿着帖子转过去的时候,就见王夫人的丫鬟金钏站在门外,倚着门,脑袋一点一点的。瞥见贾宝玉过来,连忙一甩头,给贾宝玉打起帘子。

贾宝玉道:“站在这里瞌睡,等会一头栽到河里去!”

金钏噘了噘嘴,不满的哼一声。

这是在王夫人的门口,贾宝玉也不好多取笑她,笑了笑,进了王夫人屋里。

王夫人此时正半靠在竹榻上,闭着眼睛,也不知道睡着了没有。她的腿膝旁边,彩云坐在小凳上,拿着一双美人捶,轻轻的给她敲着腿。

彩云给贾宝玉打了一声招呼,贾宝玉就问道:“太太怎么样,可好些了?”

“吃了大夫开的安神养气的药,已经好多了。”

贾宝玉点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下。

彩云是王夫人身边最得力的丫鬟,或许是秉承了王夫人的性子,等闲话很少,虽然是如花的年纪,却显得比较稳重,而且与自己这个少爷也不像其他丫鬟那样亲近。

所以贾宝玉坐下,一时也没说话。

好在王夫人没一会就睁开眼睛,她其实只是在养神。

贾宝玉起身行了一礼。王夫人就问他有什么事。那日在薛家为了香菱的事,虽然王夫人有些生气,但是晚上贾宝玉过去赔了许多好话,略略撒个娇,其实就没什么了。

贾宝玉将拜帖拿出来,说道:“太太,这是方才周管家叫人送上来的,是贾雨村的拜帖。”

“贾雨村?”王夫人坐起身来,接过帖子。

拜帖不是信笺,只是合起来的两页纸,上面一般就几句话,表达一下问候或者求见之意。

贾宝玉之前看过了,除了发觉贾雨村的字写得十分漂亮,颇有慷慨挥洒的感觉之外,就觉得这货是个马屁精。

好歹他也官居应天府尹,话里化外的语气,俨然就像是儿子写给母亲的寿帖一样......

王夫人看了拜帖,犹豫了一下,道:“之前我和你姨妈商议,蟠儿的案子,那现任金陵钱知府似乎是有意推脱不理,既不相帮,也无落井下石之意。这个案子最后多半还是要落入贾雨村的手里,这个时候,我们却是不好拿大,既然遇上了,合该见一面。只是我此时,实在不方便见外人。”

呵呵,薛蟠的案子之前十多日贾宝玉自然也是关注的。那现任知府在明知道下一任知府是“贾家人”的前提下,还选择一直拖着,其实就是在帮忙了。

官场上,官官相护也不能做的太明显、过分不是?人家也有自己的前程要考虑,也有自己的羽翼要保护。总之,贾宝玉对于那个钱知府感官挺好的,是个圆滑会做官的......当然,要是贾宝玉是站在受害者的一方,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至于贾雨村......

他作为一个看过《红楼梦》的人,对于贾雨村的为人实在是太清楚了!

整部红楼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不多,而贾雨村刚好就是其中最重要,甚至是贯穿始终的一个,几乎是他找到谁,谁帮了他,最后那个人就要倒霉,简直是红楼第一大扫把星......

不过,一如对薛蟠的态度一样,贾宝玉是个比较理智的人,没有什么愤青的情绪。

贾雨村这个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才干确实是有的!这样的人,又在之前就已经依附了贾家,这个时候自己对他喊打喊杀是没有意义的。

与其平白竖立一个敌人,还不如想想怎么利用好这个人,压榨他的价值呢!

“太太既然不方便见客,宝玉倒是有一个主意。他既然好意上前拜访,太太不妨让我前去会见,正好和他商榷一下薛大哥的案子怎么了结。”

“宝玉,你不是最不耐这样的事儿吗,怎么?”

王夫人很是惊诧。

“太太莫怪,以前的宝玉年纪轻,不懂事,让太太操了那么多的心。如今宝玉已经想明白了很多,能够为太太分忧,为家里的事情出点力,这原本就是宝玉分内的事,以后,宝玉不但会好好孝顺太太,还要学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来立一番事业,以报答太太这么多年来的养育教导之恩。”

贾宝玉这番话说的很诚恳。他觉得,原来的贾宝玉在贾府虽然受宠,但是其实万事做不得主,也就是没有话语权。所有权利之中,话语权最为重要。所以,无能的贾宝玉只能以“摔玉”这样的行为来表达存在感。

但是一次两次还好,玉摔得多了,其实也就没什么效果了。

所以,原著里他身边那些丫鬟一个个被撵出去的时候,他难道不痛苦,不想挽回?他只是无能为力而已,因为没人听他的。

此时的贾宝玉自然是不屑于用摔玉这样幼稚的手段的,所以,就算是为了让以后王夫人等不再单纯的把他看作一个小孩子,他也必须表现出一些大人该有的本事才是吧?

能为家里做事,若是能像贾琏那样,以后家里的大事小事,自然就会有他说话的机会了。

贾宝玉只是觉得他要改变在王夫人心中的印象。不想王夫人听了他的话,却是顿时热泪盈眶。

“好好好,我的宝玉当真是长大了!前儿袭人在我面前说你懂事了,闲时都在屋里看书,我还以为是她宽慰我的心。你若真的明白了,别说我了,就连家里老太太和老爷,都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王夫人拉过贾宝玉揽在怀里,心肝宝贝一样的搂着。

王夫人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已经生养过好几个子女,体态丰盈。贾宝玉被她这么搂在怀里,本来是有些不习惯的。

但是耐不住此时王夫人情绪有些激动,把他抱得死死的,贾宝玉也只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份宠爱了。

不得不说,这样浓烈的被疼爱的感觉,真的不错呢。

一会之后,王夫人松开贾宝玉,道:“不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你年纪小,不经这些事的,等会我叫周瑞去拜访他,顺道就把蟠儿的事说了。”

贾宝玉立马道:“我听说贾雨村是老爷看中的人,只派周管家去怕是显得不够郑重,况且如今是我们有求于人,还是让宝玉去一趟显得比较重视。再者,太太若是不放心,叫周管家和我一道去就好了。”

王夫人笑了,什么郑重不郑重的,这些不过是谦语罢了。贾雨村能重新做官,当上应天府尹,还是荣国府举荐的,荣国府完全称得上是他的“东主”。不然他堂堂朝廷正四品的官员,怎么自己的船只是在这边靠一靠,他就巴巴儿的送上拜帖来了呢?

不过大家族的人,都讲究一个礼字,狂妄无礼是为人不齿的。所以见贾宝玉这么热切想要去,便同意了,道:“既然如此,你去见见这样有才干的人也是好的,只是记得不要胡乱讲话,失了礼就不好了。”

......

开阔的临清码头,贾宝玉带着周瑞几人下了船,上了码头的台阶,走过白石板路,在贾雨村家人的带领下,来到贾雨村的官船之前。

贾雨村迎出船舱,一见贾宝玉就朗声笑道:“没想到能在这里再遇到二世兄,实在荣幸,快请船内一叙。”

贾宝玉一听贾雨村这话便知贾雨村之前是见过他的,这倒让他有些犯疑。

同样对着贾雨村抱拳一礼,手腕就被抓住,然后贾雨村拖着他,便上了船。

两人到了船舱内推诿坐下之后,趁着侍者沏茶的空档,贾宝玉倒是看清了贾雨村的面貌。

他身穿官服,约莫三四十岁,生的腰圆背厚,面阔口方,一张国字脸,剑眉权腮,当真好一副卖相!

“听政老说起,世兄此次下江南是为了求医问药,如今看世兄这面色,必是大安无疑,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事啊。”

贾雨村这么一提,然后将侍者沏好的茶亲自端给贾宝玉。

贾宝玉心中对这贾雨村更高看了一层。若是寻常官员,哪怕自己身份再尊贵,到底只是个半大的少年,能不轻视就不错了,哪能这般隆重以对,完全是把自己当做同僚来对待。

贾宝玉记得贾雨村前一次被罢官,好像还是因为恃才忤上,被上司参了的缘故。如此看来,这一次他好不容易东山再起,是吃一堑长一智,对为官之道有了新的见解了。

难怪后面他会屡屡升官,很快就补授大司马(兵部尚书),成为朝廷有数的大臣之一!

贾宝玉好歹也算是混过体制的人,既然贾雨村姿态低,他当然不会拿大,因此也哈哈笑道:“多谢贾大人吉言了,贾大人如今荣任到金陵省,我也还未恭贺贾大人呢。”

贾雨村面上惊异之色一闪而过,随即便道:“哪里哪里,不过赖贵府保荐,勉强做个地方小官,实在算不得什么。”

贾宝玉知道他诧异什么,凭之前贾宝玉的脾气,见到贾雨村,就算不表现出厌恶的情绪,怕是也难以说出这些寒暄之语吧。

正是因为笃定之前的贾宝玉和贾雨村定然不相熟,他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说话。

贾雨村只是适逢其会,刚好在这里碰见贾家和薛家的船队,所以递了拜帖,实则无事。他之前也不料贾家会让贾宝玉过来回访,此时寒暄的话说了,又见贾宝玉一改往日见到时寡言少语的态度,便一茬接着一茬的攀谈起来。

当然,忖度贾宝玉是个少年,言谈之间,多是风花雪月以及他入京到贾府这几年间的奇异见闻。时不时恭维贾政和王子腾几句,说贾政是仁人君子,王子腾是国之干臣云云。

贾宝玉心中明白,这是想通过他的嘴,让这些话传到贾政和王子腾的耳中......

贾宝玉也有一茬没一茬的和他闲聊着。他其实算不上多健谈,好在贾雨村是个中好手,几盏茶的功夫过去,竟是一点也没冷场。

若是旁人看见,怕是还以为这是两个忘年之交在谈天论地呢。

眼瞅着半个时辰都过去了,贾雨村还饶有兴致的说着他当年在大如州做知府时候遇到的一桩奇怪的案子,贾宝玉终于有点坐不住了,他还有任务在身呢。

趁着贾雨村喝茶换气的时间,贾宝玉显露出迟疑的表情。

贾雨村察言观色,便问:“世兄可是有什么话想与贾某讲?你我二人虽然年岁有差别,但我与世兄一见如故,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贾宝玉这才道:“实不相瞒,确实有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想请贾大人代为周旋一二......”

贾雨村不言语,只是用眼神示意他在认真听。

于是贾宝玉便将薛家与冯家的官司,以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说出来。

但是贾雨村是何人,一听便明白了。他心中暗忖:

难怪贾家会让贾宝玉过来,原来是为薛家的案子,让自己帮忙料理首尾。

不过此事细想,对我或许并不算坏事。若是办的好了,那薛家岂能不记自己一个大恩情?就连在贾家与王家面前,以后也好说话了。

贾雨村沉思了一会,回神后见贾宝玉直视着他,显然在等他的回复,他笑道:“此事并不难,既然只是两家争夺丫头,发生口角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事。况且活生生的一个人,哪能随便推攘几下就死了?说不定是那冯渊本身就有什么恶疾也说不定。

待我到任之后,定然将此案原原本本的查证清楚,还此案薛家和冯家一个公道。届时我会亲自手书一封结果与政老,不用担心。”

“如此,那就多谢贾大人成全了。”

“哪里哪里,应该的......”

第68章 飞爪第614章 玩闹第52章 宁为寒门妇第522章 乱起(二)第777章 曲乐和美人第151章 庆功宴(五)第380章 花魁大赛(五)第268章 小脸蛋第747章妙玉师父的遗训第236章 宝钗生日(二)第193章 志学之年第832章 上船第738章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第580章 亡第439章 二尤第52章 宁为寒门妇第343章 伯爵府第641章 扮李逵第64章 玩笑第441章 真香第113章 先斩后奏楔子第729章 势第585章 三尤第362章 给你留门第541章 烛火晚餐,佳人为伴第83章 青睐第82章 烤鸡第200章 七王子第321章 救火夜(二)第53章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第310章 定第443章 日常第229章 深意第492章 偏心的二爷第781章 再说了……第610章 礼不可废第411章 想分地盘?没门第248章 尾声第209章 黛玉的心第313章 翻进怡红院的贼第668章 朝事第70章 李少游第754章 除旧迎新第6章 不好的预感第367章 邀诗社第669章 三十六件皮货第792章 岫烟之美第808章 鲜荔第292章 再次挨打的贵妃第368章 结社(一)第358章 一丘之貉第827章 准备(一)第768章 生日第212章 小宴(二)第22章 游园(四)第683章 不彻底激怒皇后的王爷不是好侄婿第103章 叶府小宴第714章 香红袖第254章 马道婆第152章 庆功宴(六)第572章 布置第820章 王熙凤的野心第561章 贾府危机第279章 体丰怯热第534章 揭秘(八)第797章 散心花家第661章 魅惑君王第11章 贾雨村第338章 宴无好宴(一)第129章 不知秋娘可会弄箫?第704章 不可小觑第403章 大女儿第656章 请立新君第651章 管教第469章 身子不舒服第654章 大殓礼第96章 二哥哥怎么不摔玉了?第480章 赵姨奶奶第776章 终于统一服装上班了第156章 庆功宴(十)第751章 因“事”利导第55章 贺寿第156章 庆功宴(十)第146章 都虞侯第170章 宗阁老第150章 庆功宴(四)第94章 闹事第574章 大限将至第377章 花魁大赛(二)第698章 原来是这个玩(二)第550章 布置第218章 归省(二)第580章 亡第223章 出府第64章 玩笑第152章 庆功宴(六)第180章 包勇第327章 二叔怎么不伤心呢?第101章 答非所问
第68章 飞爪第614章 玩闹第52章 宁为寒门妇第522章 乱起(二)第777章 曲乐和美人第151章 庆功宴(五)第380章 花魁大赛(五)第268章 小脸蛋第747章妙玉师父的遗训第236章 宝钗生日(二)第193章 志学之年第832章 上船第738章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第580章 亡第439章 二尤第52章 宁为寒门妇第343章 伯爵府第641章 扮李逵第64章 玩笑第441章 真香第113章 先斩后奏楔子第729章 势第585章 三尤第362章 给你留门第541章 烛火晚餐,佳人为伴第83章 青睐第82章 烤鸡第200章 七王子第321章 救火夜(二)第53章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第310章 定第443章 日常第229章 深意第492章 偏心的二爷第781章 再说了……第610章 礼不可废第411章 想分地盘?没门第248章 尾声第209章 黛玉的心第313章 翻进怡红院的贼第668章 朝事第70章 李少游第754章 除旧迎新第6章 不好的预感第367章 邀诗社第669章 三十六件皮货第792章 岫烟之美第808章 鲜荔第292章 再次挨打的贵妃第368章 结社(一)第358章 一丘之貉第827章 准备(一)第768章 生日第212章 小宴(二)第22章 游园(四)第683章 不彻底激怒皇后的王爷不是好侄婿第103章 叶府小宴第714章 香红袖第254章 马道婆第152章 庆功宴(六)第572章 布置第820章 王熙凤的野心第561章 贾府危机第279章 体丰怯热第534章 揭秘(八)第797章 散心花家第661章 魅惑君王第11章 贾雨村第338章 宴无好宴(一)第129章 不知秋娘可会弄箫?第704章 不可小觑第403章 大女儿第656章 请立新君第651章 管教第469章 身子不舒服第654章 大殓礼第96章 二哥哥怎么不摔玉了?第480章 赵姨奶奶第776章 终于统一服装上班了第156章 庆功宴(十)第751章 因“事”利导第55章 贺寿第156章 庆功宴(十)第146章 都虞侯第170章 宗阁老第150章 庆功宴(四)第94章 闹事第574章 大限将至第377章 花魁大赛(二)第698章 原来是这个玩(二)第550章 布置第218章 归省(二)第580章 亡第223章 出府第64章 玩笑第152章 庆功宴(六)第180章 包勇第327章 二叔怎么不伤心呢?第101章 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