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

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

襄王府内银安门外,到场的命妇们齐聚于此,探春三人依次站在这些人身后。

宝钗才出了轿子,众人便主动迎了上来,随后纷纷向她行礼。

“今日我耽搁了时辰,诸位可别怪罪!”宝钗笑对众人说道。

不管是不是客套话,她作为堂堂的亲王正妃,愿意在这种小事上跟众人请罪,那就是真的看得起在场众人。

“臣妇等都是闲人,王妃可跟我们不同,每天宫里宫外事多……一时也难免耽搁!”

现场与宝钗关系最近的是王夫人,然而此时她却落在后面,只能看着其他人恭维宝钗。

襄王府都快要倒台了,这些人还上赶着贴上去,真不知是得有多蠢……王夫人腹诽道。

在宝钗面前,探春几人也没太拘束,毕竟平日里也没少见面,她们也知道宝钗和蔼可亲。

公开场合表达对东宫的感激,宝钗已经做了无数次,但今天她想要绑架的睿王府。

与众人寒暄后,宝钗走到了王夫人面前,面带浅笑看着这位姨母。

目光扫向下方,朱咸铭第一次开口:“事情还无定论,总是要查明真相之后,再说处置之事!”

昨日皇帝召见三位阁臣,便要求他们要体会圣意,在明日要为君父分忧。

看着当下这场景,朱咸铭只觉得好笑,他已经不打算再玩儿下去了。

现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臣附议”这三个字。

“陛下至公至明,当不会存私心,包庇襄王……”

毕安很庆幸的是,自己能够把这份弹章念完,而没有被皇帝中途打乱。

无论他如何自污掩饰,都已盖不住他的实力。

陈雪明出言反驳,就是替赵玉山给皇帝分忧。

在宝钗面前,王夫人总会感到不适,她总觉得这丫头心思太深,自己稍有不慎就会露出破绽。

“陛下,毕安等人所言,却为言过其实,臣万不敢苟同!”

看着眉飞色舞的探春、温婉淡雅的迎春,以及稚气未脱的惜春……宝钗心中做出了如此承诺。

于是乎,朝会就在撕扯状况下持续,听得朱咸铭是瞌睡都要来了。

“我便跟六嫂说,讨回公道就不必了,只要能稍微替我们说句公道话,就不枉两家兄弟一场了!”

司礼监在崇政殿以西,当值的宦官通过宫门时,惊讶发现这里乌泱泱跪了几十号人,而且全部把官帽脱下放在一边。

而她这话一出,让在场命妇们都大感荒谬,实在是因为王夫人这话不合时宜。

“其二,行事莽撞……”

届时我会保下你们……

“陛下……臣等所奏之罪,事实清晰证据充分,皆在奏本之中,陛下何以称真相不明!”

如此成为朝野公认的贤臣,即便眼下被罢官不用,待到太子乃至睿王继位,那也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就在这闲聊之中,一天的时间被混了过去。

这当然是场面话,这些人到底是什么立场,就没有撺掇言官和门人进谏,全都是谁不清楚的事。

官做到六部九卿这一级,其本人已可称为一座山头,其真实态度得看到底坐哪边。

端起茶杯,朱咸铭徐徐说道:“讲!”

目光扫向现场众人,宝钗扶额道:“想来诸位也都知道,近日王府屡遭弹劾,我为此事是心忧无比……”

皇帝淡漠的神色,让毕安心感忧惧,但他还是壮着胆子说道:“启禀陛下,臣与三十二名同仁,参劾襄王横行不法,恣意妄为误国误民,共十条大罪……”

“煌煌天朝,上国之威,岂不败坏……”

自己何时变成现在这般?细论起来她也说不清楚,只能宽泛认为进皇家后就在变。

“托王妃的福,如今府上事事顺遂,人逢喜事精神爽嘛!”王夫人微微勾着腰答道。

在程英呈上奏本后,朱咸铭示意他放到一边,然后对朝臣说道:“关于对襄王的弹劾,朕亦有所耳闻,因此等庶务交于太子处置,朕便未曾多加过问……”

对此朱咸铭丝毫不慌,因为他已做好了战斗准备,谁敢扎刺他就要收拾谁。

当然要去深究也没必要,毕竟人心经不住深挖,捅破那层窗户纸大家脸上也不好看。

张口就来假话,朱咸铭还说得煞有其事,演戏的水平他也不比朱景洪差。

当然在必要的时刻,这些人也不是不能收拾,比如朱咸铭刚继位那一年,朝中高官他可没少处置。

明明襄王府现在麻烦不断,你却说自己是托人家的福,还说什么人逢喜事精神爽……

不管朝臣们怎么看,只要让皇帝皇后觉得,自家小儿子弱小无助且受了委屈,那襄王府可就赚大了。

让臣子主动表明态度,是区分亲疏最快的办法。

这个时候还说这些话,毕安是真的把生死置之度外,为的就是博个忠直的名声。

“圣人有云,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今襄王有失陛下一意庇护,何以令满朝信服?何以令九州黎庶内外藩属信服?”

陈雪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三位大学士为向皇帝表明忠心,都用了各自的心腹出班反驳。

“幸而哥嫂爱护,一力回护……我这府上才勉强维持,否则早被人言给淹死了!”

在当下这时代,常朝和大朝会一样,也属于是礼仪性质,举行地点设在崇政殿,这里是皇宫第二大的建筑。

知道还有人要冒头,朱咸铭一时间反倒不慌了,他要看看有多少人会出现,敢以脱帽这种极端方式来进谏。

相比于大朝会,常朝的官员少了七成以上,仅有内阁大臣、六部、五寺、六科、翰林院等主副官员,以及五军都督府在京高级将领参加。

可惜这种时候,并非是讲道理厉害就行,辩论很轻松就走向了诡辩,然后便是争吵和互相指责拆台……

明知他要用襄王平叛,明知这是自己的儿子,这些臣子还不依不饶挑刺,死缠烂打弹劾……这些行为在朱咸铭看来,完全是挑战自己的权威。

对自己这姨妈的愚蠢,宝钗一直都非常清楚,所以她面不改色说道:“说起托福,近日我倒是托了太子和太子妃的福!”

另有人说道:“皇家嫡嗣兄友弟恭,这是陛下和皇后教导有方,如此方为天下之楷模!”

但他却不知道,他所念出的这些内容,不但已让皇帝感到不满,却让现场五军都督府的高官变了脸色。

常朝既属礼仪性质,自然会安排几个不痛不痒的议程,比如今日第一项便是礼部汇报各省秋试结果,然后是兵部呈报西北核定的军功……

事实上,以陈雪明吏部侍郎的身份,跟这些言官进行辩论,都已经称得上是“向下兼容”了。

从四年前别人口中的饭后谈资,到现在文臣忌惮的悍勇亲王,这恰恰证明了朱景洪的成功……

所以在众人议论之际,就听宝钗接着说道:“今日我去睿王府一趟,哎哟……我话都没说两句,我那六嫂就知我心意,言称定要为我讨回公道!”

“其一,屡违祖制,干涉地方,横生事端……”

朱咸铭话才说完,就有人出班拜道:“陛下,毕给事中所言,臣深以为然,还请陛下秉公处置,以正朝纲……”

“其三,贪财争利……” “第四,好色糜烂……”

十月二十,按照制度常朝如期举行。

换言之,做到六部九卿这一级,已算得上是大点儿的蚂蚱,不能如毕安这些人一样随便捏死。

皇帝升座,臣子朝拜,一切都很正常。

当他正要开口,北司同知李庆祥来到了他身边,低声禀告道:“陛下……崇政门外有官员汇聚,纷纷脱帽跪地上谏,请您秉公处置襄王殿下!”

至于赵玉山本人,作为首辅的他自然不会随便开口,和小小给事中对线实在太跌份。

当朱咸铭在心中组织语言,打算给毕安等人安上“胁迫君父”的罪名时,一份来自朝鲜的急递送到了司礼监。

所以,无论朱景洪是否有过错,经营贤德形象的朱景渊都该帮他。

而探春她们的信任,也让宝钗感到惭愧,因为她私底下谋划的那些事,便能一举摧毁贾家。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一共五个议程结束后,正常来说朝会就该结束了。

在接下来,针对毕安提出的十大罪状,陈雪明一一进行了反驳,而且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他马背上打出的皇帝,自然不会怕这些文臣。

这时有命妇瞅准机会,说道:“睿王殿下贤德,睿王妃娘娘明理……他们既说了要帮忙,那就一定会鼎力相助,王妃便可以更安心了!”

“第五……”

一个聪明的人,总是能用恰当的方式,联系起自己想要说的话,然后很丝滑的掌握谈话主动权。

太子最近做的事在场众人都知道,此时纷纷附和赞扬太子夫妇。

挑动文官对立,本来也是他掌控朝堂的办法,在这一点上朱咸铭也很轻车熟路。

但在场多数人都知道,到此这场朝会才刚开始。

当然,如果赌输了的话,他毕安就得重新投胎。

当然,太子一党人对抗朝中群众,用的也是这么一套逻辑。

以首辅赵玉山为首,在场阁臣和六部九卿们,纷纷弯腰拜道:“陛下圣明!”

朱景洪的奏报,从来不经过通政司,而是直接呈送御前。

二甲前几名,翰林院庶吉士出身,陈雪明笔杆子的功夫,其实强过六科这些人。

这就是她的日常,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每天都是如此朴实无华且枯燥……

司礼监的宦官,当然会体察圣意,眼看送来的是大捷报,也不顾朝会还在进行,就飞快往崇政殿送了去。

出来说话的人,乃是吏部侍郎陈雪明,此人是首辅赵玉山的门生,乃是遵从老师的话出班反驳。

而以陈雪明为首的一帮人,也跟着一同跪在了一旁,请求皇帝不要听信一面之词。

一连跪下了十几号人,还有更多的人在观望,这些人原本已准备好要跟着附议,临时却又担心害怕而犹豫。

至于这些客人,便是由可卿出面招呼,倒也不会影响气氛。

后面这人的一句话,把事情抬到了更到的层次,而这也是宝钗的主要目的。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她会抓住各种机会称赞睿王府,并把自己摆在绝对弱势的地位。

十条罪状,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是对朱景洪的全面否定,更是对他的征讨檄文。

她是王妃,一开口众人便都安静下来,认认真真的听着她讲。

在礼官程序性问过百官可有事奏之后,就见到礼科都给事中毕安出班,手持奏本叩拜说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姨妈……许久不见,你气色更好了!”宝钗当先开口。

当然她有自知之明,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做了,就可以称得上好人。

现在这些人一个个口称“圣明”,可他们心里是否真这样想,在朱咸铭看来要打上问号。

五条腿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官员可多的是,国子监监生和天下那么多举人,随便拎出来都能做官,所以朱咸铭是真不怕杀几个人。

但朱咸铭知道,现场参加议事的言官之中,至少有十几号人要当场发难。

与众人寒暄之后,宝钗与一道去了后园,这里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她们会将在此喝茶、聊天、散步……

争论到了最后,现场谁都不能说服谁,最终毕安叩首道:“还请陛下明断,严惩襄王不罚之事,以振朝纲……”

“既然今日朝会又有人提出,我看不如议一议吧……诸位爱卿有何见解,皆可于今日一起道出!”

毕安言毕,更多人跟着叩头呼喊道:“还请陛下明断,秉公处置……”

所谓君子入则孝出则悌,爱护兄弟深符孝悌之义,又所谓亲亲相隐的潜规则……

虽是高高在上的王妃,但宝钗毕竟也才十八岁,在与一众命妇密切交流后,最终她还是找上了探春几人说话。

“诸卿以为如何?”

说到底,文臣攻击朱景洪内容,其实就是在攻击武夫,这些人能高兴才是怪事。

这些人莫非是要逼宫?送捷报的宦官如此猜测。

但他没心情理会那么多,而是以最快速度赶向崇政殿,他知道手中捷报有多重要。

346.第346章 你这是作死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624章 我也曾经有块玉第534章 借刀杀人第89章 厮杀第67章 火铳333.第333章 贾家乌云散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第71章 震慑256.第256章 脸怎么红了第153章 居然是你321.第321章 胆小如鼠朱景洪406.第406章 三堂合议476.第476章 薛家丫头靠不住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这是?第86章 密林中第550章 内斗197.第197章 一品诰命第96章 贾元春35.第35章 锦衣卫报第545章 届时你我,再不分离第51章 学子的要求第518章 马惊275.第275章 摔玉223.第223章 四哥有个小忙第153章 居然是你294.第294章 父子秘谈第610章 诸女入府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506章 媳妇德薄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议第159章 都怪十三爷第93章 神都十二时辰?第63章 朱云笙245.第245章 风险小收益高58.第58章 正确的时候第572章 最喜小儿无赖345.第345章 金玉良缘228.第228章 锦衣卫南城千户所313.第313章 擦脚布和护心袄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181章 朱云笙的条件217.第217章 准噶尔使团481.第481章 围杀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坏251.第251章 宁荣街82.第82章 佃户第114章 好圣孙239.第239章 等哪一日你做皇帝第139章 妯娌间的较量第549章 圣女妙玉78.第78章 阁臣70.第70章 贾琏被擒340.第340章 世祖在天地之前337.第337章 重华殿家宴479.第479章 大地为床第120章 贾雨村说甄家第631章 尤三姐之恋402.第402章 粗茶淡饭47.第47章 前倨而后恭31.第31章 召见都司441.第441章 朱景洪论英雄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180章 王子腾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们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404.第404章 难兄难弟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第6章 你要去秦淮河?370.第370章 恭贺吾皇,上元安康!第616章 三春皆在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妇儿第550章 内斗460.第460章 曹贼之心296.第296章 上奏202.第202章 宝钗的态度330.第330章 要谈笑风生第519章 阴差阳错222.第222章 可比得过十三爷370.第370章 恭贺吾皇,上元安康!324.第324章 来自亲王的威压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90章 永不相负第164章 鸣冤第519章 阴差阳错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这是?第180章 王子腾第63章 朱云笙358.第358章 我来得不是时候433.第433章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183章 尚仪局复选第167章 这个妹妹我见过第510章 内府之事231.第231章 朱景渊的处置第108章 临机专断之权第105章 硬仗
346.第346章 你这是作死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624章 我也曾经有块玉第534章 借刀杀人第89章 厮杀第67章 火铳333.第333章 贾家乌云散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第71章 震慑256.第256章 脸怎么红了第153章 居然是你321.第321章 胆小如鼠朱景洪406.第406章 三堂合议476.第476章 薛家丫头靠不住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这是?第86章 密林中第550章 内斗197.第197章 一品诰命第96章 贾元春35.第35章 锦衣卫报第545章 届时你我,再不分离第51章 学子的要求第518章 马惊275.第275章 摔玉223.第223章 四哥有个小忙第153章 居然是你294.第294章 父子秘谈第610章 诸女入府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506章 媳妇德薄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议第159章 都怪十三爷第93章 神都十二时辰?第63章 朱云笙245.第245章 风险小收益高58.第58章 正确的时候第572章 最喜小儿无赖345.第345章 金玉良缘228.第228章 锦衣卫南城千户所313.第313章 擦脚布和护心袄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181章 朱云笙的条件217.第217章 准噶尔使团481.第481章 围杀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坏251.第251章 宁荣街82.第82章 佃户第114章 好圣孙239.第239章 等哪一日你做皇帝第139章 妯娌间的较量第549章 圣女妙玉78.第78章 阁臣70.第70章 贾琏被擒340.第340章 世祖在天地之前337.第337章 重华殿家宴479.第479章 大地为床第120章 贾雨村说甄家第631章 尤三姐之恋402.第402章 粗茶淡饭47.第47章 前倨而后恭31.第31章 召见都司441.第441章 朱景洪论英雄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180章 王子腾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们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404.第404章 难兄难弟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第6章 你要去秦淮河?370.第370章 恭贺吾皇,上元安康!第616章 三春皆在414.第414章 朱十三的媳妇儿第550章 内斗460.第460章 曹贼之心296.第296章 上奏202.第202章 宝钗的态度330.第330章 要谈笑风生第519章 阴差阳错222.第222章 可比得过十三爷370.第370章 恭贺吾皇,上元安康!324.第324章 来自亲王的威压269.第269章 宝钗告假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90章 永不相负第164章 鸣冤第519章 阴差阳错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这是?第180章 王子腾第63章 朱云笙358.第358章 我来得不是时候433.第433章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183章 尚仪局复选第167章 这个妹妹我见过第510章 内府之事231.第231章 朱景渊的处置第108章 临机专断之权第105章 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