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换子而养

九月十三,马寨主带霍宝、仇威,与五百兵卒,在黑蟒山边,为唐光点穴。

同日中午,巢湖水师于都统率领子、婿来滁州奔丧。

同日傍晚,徒三率众到达滁州。

“姐夫……”

徒三近乡情怯,就带了几分忐忑。

在霍宝面前他能自如,见了姐夫到底有几分别扭。

他这几个月反省了许多,知晓当初诸多的不妥当。

明明他与霍五父子才是骨肉至亲,却因相处少的缘故,有太多生疏。

因这个缘故,他心中将江平与一干乡勇划成自己人,对姐夫、外甥更是像是客。

接下来任由江平对黑蟒山几位寨主打压,也是因这个缘故。

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小恩成贵人,大恩成仇人”。

他当时见过亳州局势,见过滁州战火,知晓黑蟒山将领的重要性,知晓曲阳兵卒的金贵,才会不知如何面对这个一直成全自己的姐夫。

修行不足,失了德行,被江平蛊惑。

要是能够重来,绝不对那般行事。

“三儿回来了!”

霍五不提旧事,直接拉着徒三胳膊端量。

徒三已经蓄发蓄须,正值壮年,高大魁伟,看着稳当了许多。

霍五唏嘘道:“见到你都好,我这心就踏实下来……老唐这一去,把我也闪了一下,昨晚还梦见你大姐……当初去你家结亲,你比小宝还小半截,如今过了这些年了……”

霍五当初归乡,年将三十,是世人眼中的老光棍,又是单丁,说不上合适的闺女,还是霍大娘托了娘家村里,寻了个适龄的大闺女聘下。

徒家上上下下都是老实人,除了穷点儿,再没别的毛病。

可就是精穷,徒家也好好将女儿留着预备嫁人,没有说卖了闺女出去。

霍五是个大方的,八年前灾荒也借了一车粮出去。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那一车粮拉到曲北,还有后续。

后续是乡亲们都缺粮,知晓徒家有粮的消息,都上门来借。

此时徒大死于疾病,正在家里停灵,大娘子与孩子被接回娘家,只剩下四口人。

徒家老两口已经体弱,当家的是徒二。

徒二弱冠之年,最是年轻气盛的脾气,碍不住乡亲们的好话,将粮食借出去大半。

眼看家里又要断炊,徒家老两口舍不得儿子们挨饿,就从自己嘴里省粮食。

徒老头,就是生生饿死的。

老太太死了丈夫,不想拖累两个儿子,当天就上了吊。

徒三为了这个,对胞兄挥了拳头。

徒二也终于明白,为了自己的“仁义”,生饿死了爹娘。

徒二没脸在家待着,安葬了爹娘、兄长后就离开曲北,不知所踪。

徒三经过同村人的介绍,去了东山寺为沙弥,讨一口饭吃。

或许在那个时候,家破人亡的徒三,就在心里深处迁怒过姐姐、姐夫一家。

才会再次受到姐夫恩惠时,感动之余,还有隐隐的不安。

如今反省过,徒三明白了,八年前所谓的迁怒,不过是一种逃避,似乎将过错推给别人,就无需再内疚。

实际上,在二哥对外借粮时,他这个兄弟不曾拦着,跑前跑后的,听着乡亲们的奉承好话。

爹娘嘴上省粮食,只喝米汤时,他也粗心没发现,不经意之间占了爹娘的口粮。

二哥是不孝子,他这个老三也未曾多让。

霍五的唏嘘不是作态。

马寨主都能想着让一步,他还能想不到么?

血浓于水。

就算徒三有糊涂的时候,可到底是儿子的亲舅舅。

就是小宝的梦中,徒三不是也够意思的给儿子封了个异姓王么?

徒三占着北边,就是滁州军的藩幛,有利无害。

对于徒三一干人的到来,滁州上下反应各异。

马寨主、林师爷都颇为亲近,寒暄问候,全无嫌隙模样,徒三心中松了一口气。

薛彪在旁见了,心中嘀咕马寨主、林师爷面皮厚。

当初坑人的是哪个?

如今一个一个叙旧,这就翻篇了?

他真是恨不得摇一摇徒三脖子,提醒他一声,六月里没有这两个家伙配合,霍五占不了滁州。

徒三又没有七老八十,哪里忘了此事?

只是他反省过,连姐夫都不怨,就更不要说旁人。

人性就是如此微妙。

待亲人更苛刻记仇些。

对于旁人,反而更容易宽容。

当时他没有将马寨主、林师爷等人当成自己人,就没有资格埋怨人家背叛不背叛了。

杜老八性子大剌剌,却是最知晓好恶。

当初徒三没有亲近他,他便也不亲近徒三。

今日相见,也是凑个数。

邓健这里,对徒三则是不满。

就是在徒三面前,他也没有遮掩,打了招呼后,直接怼道:“之前敬你是个人物……没想到你连亳州也守不住,还要外甥奔波过去援手……”

徒三苦笑道:“表哥说的是,的确是我这个当舅舅的无能,很是不应该……”

邓健轻哼一声道:“这就认命了?亳州是柳元帅发家之地,真要白白让出去?打完楚州,你们是不是当北上了?”

徒三点点头:“确有此意!”

他专门走一遭,也是为了跟姐夫招呼一声,固然占了楚州,也没有与滁州军争扬州的意思。

实际上,以亳州军如今实力,就算上下一心,打扬州也没有胜算。

更不要说亳州军如今分裂成两部,就是打楚州都不能一鼓作气,再盯着扬州就太不自量力。

打不了扬州,能拓展的地方就是亳州。

至于孙元帅,恶名昭彰,拿下来并不难。

邓健道:“到时候需要帮忙就招呼一声,我倒是也想要会一会那个孙元帅。”

徒三点头道:“不会与表哥客气。”

冯和尚这里,却是徒三的熟人。

冯和尚之前是元帅,如今只是滁州一个将军,这称呼起来到底尴尬,徒三就直接道:“冯兄!”

冯和尚做了稽首礼:“徒三爷!”

两人都曾是佛门弟子。

徒三心中,很是羡慕冯和尚。

亳州几万白衫军,只有冯和尚手下才是精兵,比孙元帅握在手中的亳州官兵还强些,更不要说柳元帅、徒三麾下这些农兵。

冯和尚当初出走,亳州各方势力都以为他拉着队伍回扬州,没想到竟是来了滁州。

冯和尚心中,对徒三却有些看不上眼。

行事束手束脚,不够干脆。

要是徒三在亳州痛快的整合柳元帅麾下队伍,就算人数上不占优势,也有与孙元帅对峙的资本,何至于被驱逐出亳州?

就是滁州这边旧事,冯和尚也有所听闻。

也都是性格所致,为人不够果决。

巢湖水师上下,则对徒三极为客气了。

倒不是因徒三自己的缘故,而是因他是霍五的小舅子。

他们听闻过徒三曾与滁州军生嫌隙,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是当初真的翻脸,还能如此热络?

没看霍五爷招呼小舅子,用的都是“回来了”,而不是“来了”。

当初之事,或许只是障眼法。

他们只当霍五另有布局。

之前以为滁州军的势力是三州之地。

可听着邓健与徒三话中之意,这是楚州、亳州也在囊中。

别说那是亳州军的地盘,亳州军说了算的是徒三,那与霍五是一家人,这姐夫、小舅子还分什么彼此?

如今这乱世之中,靠山越强越好。

只是于老都统心中犯嘀咕,觉得自己轻率了。

这次来滁州,除了子、婿,还应该带一人。

……

等回到客房,于老都统就招呼子、婿过来。

“你们发现没有?滁州军之所以上下一心,除了老一辈多是兄弟之交,就是小一辈安排也不一般。”

于大海性子粗犷:“爹发现啥了?小一辈,小宝爷他们?不就是孩子兵么?”

安勇为人心细,想了想,道:“岳父说的是换养?”

“啥?换养?几位将军岁数不小了,还有娃娃?”

于都统白了儿子一眼:“跟你姐夫学学,凡事用用脑子。”

于大海不以为然:“有爹与姐夫在呢,我留着力气作甚不好,动那脑子作甚?”

于都统看着儿子,不知该纠结还是该安心。

倒是不愁自己去了,这子、婿会相争了,因为儿子没那个脑子,也没那个能力。

如此……也还好,不用担心日后水师分裂……

安勇已经给小舅子解释起来:“马六爷的独女是五爷的义女,与未婚夫跟在邓爷身边为副手……林先生的长孙是杜八爷的义子,在杜八爷军中……薛七爷的养子是五爷的徒弟,之前在五爷身边学习兵法……小宝爷之前随马六爷留守滁州,邓爷的独女,也在马六爷这儿……再下一层头目的,才是都有子弟在小宝爷身边……”

于大海咋舌:“这是啥意思?作甚自己的崽子不自己带,折腾啥呢?”

于都统不指望这个儿子了,望向安勇:“滁州军亲如一家……不是做戏,是真的亲如一家……”

至于“质子”之说,就是笑话了。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不是“质”,那剩下的就是情分了。

尤其是邓健与杜老八都是无子,两人身边培养的副将,不单单是副将,说不得还是那一支队伍的继承人。

杜老八那边应该没有争议。

就是邓健这里,一时还看不出来,毕竟他没有儿子,还有霍宝这个姑爷。

只是马寨主留守不出,邓健帮着培养小辈,也是情分了。

而滁州军的少主没有跟在霍五身边,也没有跟在邓健这个第一战将身边,而是留在马寨主身边,这就是信任了。

马寨主位次排在邓健之后,可在滁州真正的地位不亚于邓健。

霍五爷此人,带了江湖气,是个重义的。

如今兵卒最金贵,换了旁人,有唐光的遗言在前头,多半会顺手推舟收了那五千兵卒。

霍五却是能给唐光留着,指定他外甥接手。

巢湖水师入伙的晚。

于都统之前想要与霍家结亲,用长孙女给霍宝为侧室,不过待见了邓健,知晓他在滁州军中地位,就将这个想法放下。

有霍、邓联姻在前,于家插一脚,就要得罪邓健这个滁州军第二号人物,不值当。

他孙子年幼,就想起外孙来:“咱们也别特立独行,回头送长生过来给小宝爷做伴当……”

安长生,十二岁,安勇长子,于都统外孙。

若无意外,就是巢湖水师的第三代当家。

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夜之饮(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边缘第一百七十七章 杀人不用刀第一百六十八章 庐阳三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巢湖、巢湖(中)第一百零三章 口含天宪第二十一章 战狼下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套与新奇第七十九章 新丁(第二更)第一百二十章 两重天(上)第二十三章 运势逼人啊第一百二十章 两重天(上)第三十九章 慈父之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横生枝节第一百零二章 一人得道第七十一章 布局与及时雨第一百四十五章 仁义无双第二十六章 皆大欢喜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报名日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千兵马为嫁妆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学了第二十四章 小宝兄弟,欺负人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战争的奥义第一百九十四章 亲人来了第三十二章 “谈话”是个好法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巢湖、巢湖(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尉府的昭令第十章 大饼夹肉,来几套第一百六十一章 秘法与请求第二十八章 便宜的进城税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千兵马为嫁妆第六十二章 鸡犬升天?不存在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佛兵第五章 九与十二第二百二十章 叶落归根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可追、追不上第二十九章 吓死人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英雄迟暮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捷第五十一章 照花台第二百零四章 会亲饮第七十九章 新丁(第二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意深远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势第九十九章 金手指上线了第十一章 蛟缠身,蛟化龙第三百零五章 发财了、发财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言与馈赠(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章 永远的少年第二百四十三章 来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势第二百七十章 新势力第四章 狼,来了第三百三十章 永远的少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杀人不用刀第十八章 神奇的走向第五十七章 回归的亲人第九十五章 欺负人第九十七章 惶惶(为盟主鱼鱼傻猫肥、提点九路节度使加更)第五十四章 当用的人才第七十二章 魔怔第十二章 丧家之犬第二百五十三章 兼祧两姓第三百二十八章 闲置的聚宝盆第二百八十七章 惩戒第二百五十一章 余孽犹在第三百三十二章 致命婚约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第一百一十一章 好凶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巢湖变故第二百九十章 时机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黄雀来了第一百四十章 养子之议第三百二十六章 满满的收获第九十八章 座次第八十三章 亲族(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又见南山村第二百八十九章 无法容忍的小动作第二百七十七章 结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巢湖变故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将传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贵公子第七十三章 传染第三百二十六章 满满的收获第三百零九章 患难情分一百八十七章 少年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可追、追不上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的胜利第二百二十一章 为难的请托第三百三十六章 手书一封第一百四十四章 拿起屠刀者,亦是慈悲人第二百二十章 叶落归根第九十八章 座次第八十七章 酥油鲍螺一百八十七章 少年行第十八章 神奇的走向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方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落下一人
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夜之饮(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边缘第一百七十七章 杀人不用刀第一百六十八章 庐阳三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巢湖、巢湖(中)第一百零三章 口含天宪第二十一章 战狼下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套与新奇第七十九章 新丁(第二更)第一百二十章 两重天(上)第二十三章 运势逼人啊第一百二十章 两重天(上)第三十九章 慈父之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横生枝节第一百零二章 一人得道第七十一章 布局与及时雨第一百四十五章 仁义无双第二十六章 皆大欢喜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报名日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千兵马为嫁妆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学了第二十四章 小宝兄弟,欺负人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战争的奥义第一百九十四章 亲人来了第三十二章 “谈话”是个好法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巢湖、巢湖(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尉府的昭令第十章 大饼夹肉,来几套第一百六十一章 秘法与请求第二十八章 便宜的进城税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千兵马为嫁妆第六十二章 鸡犬升天?不存在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佛兵第五章 九与十二第二百二十章 叶落归根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可追、追不上第二十九章 吓死人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英雄迟暮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捷第五十一章 照花台第二百零四章 会亲饮第七十九章 新丁(第二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意深远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势第九十九章 金手指上线了第十一章 蛟缠身,蛟化龙第三百零五章 发财了、发财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言与馈赠(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三十章 永远的少年第二百四十三章 来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势第二百七十章 新势力第四章 狼,来了第三百三十章 永远的少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杀人不用刀第十八章 神奇的走向第五十七章 回归的亲人第九十五章 欺负人第九十七章 惶惶(为盟主鱼鱼傻猫肥、提点九路节度使加更)第五十四章 当用的人才第七十二章 魔怔第十二章 丧家之犬第二百五十三章 兼祧两姓第三百二十八章 闲置的聚宝盆第二百八十七章 惩戒第二百五十一章 余孽犹在第三百三十二章 致命婚约第三百三十七章 谈判第一百一十一章 好凶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巢湖变故第二百九十章 时机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黄雀来了第一百四十章 养子之议第三百二十六章 满满的收获第九十八章 座次第八十三章 亲族(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又见南山村第二百八十九章 无法容忍的小动作第二百七十七章 结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巢湖变故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将传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贵公子第七十三章 传染第三百二十六章 满满的收获第三百零九章 患难情分一百八十七章 少年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可追、追不上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的胜利第二百二十一章 为难的请托第三百三十六章 手书一封第一百四十四章 拿起屠刀者,亦是慈悲人第二百二十章 叶落归根第九十八章 座次第八十七章 酥油鲍螺一百八十七章 少年行第十八章 神奇的走向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方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落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