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迟疑

067迟疑

贾母当众给王夫人没面子这样的事儿当然瞒不过薛宝钗这个有心人。在贾元春刚刚成为皇妃、眼看着就要省亲的当下,贾母这样不给王夫人面子,薛宝钗的心里自然就嘀咕上了。

是不是贵妃娘娘的位置不稳当?所以老太太才会发作姨娘?

心中存了念头,就是薛宝钗也忍不住愣愣地对着窗外出神。

莺儿给自家姑娘捧了一碗茶来,见自家姑娘眉头深锁,忍不住在边上插嘴:“姑娘,您这是怎么了?可是账本上有什么不对?”

薛宝钗刚开始还没有反应,等莺儿叫了第三遍,他才转过头来,道:“莺儿,你说,大姐姐这位置是不是不稳当,所以老太太才这么不给姨娘面子?”

莺儿笑道:“看姑娘说的。姑娘难道忘记了么?这宫里来来去去多少娘娘能省亲的?更多的是一进宫门就再也见不到父母家人。也只有我们娘娘,这头才封了皇妃,那头就得了省亲的旨意。姑娘,这些都是圣眷。”

莺儿也不过是个的小丫头,又能够指望他有多少见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跟林黛玉一样,会悉心地教导、约束身边的人,也不是每一个奴才都跟林之孝一家那样,是从宫里出来、见过大世面的。莺儿也在为贾元春的事儿高兴。在他看来,贾元春是王夫人的女儿,是薛姨妈的外甥女儿,是他们家姑娘的表姐。贾元春封了妃子,对王夫人有好处,对薛家自然也是有好处的。他忘记了他是薛家的丫头,贾元春是贾家的女儿。因为贾元春的风光,他这就叫上了娘娘。却不知道,在宫里,真正当得上这个名号的,只有当今皇后,至于其他的贵妃皇妃什么的,也只有他们身边的人在私底下叫叫,明面儿上。都是带着宫名、封号叫。

薛宝钗心里有事儿。倒是没有计较这些,只是点点头,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可是老太太……”

莺儿笑道:“姑娘。老太太这是害怕姨太太仗着娘娘的光,这才故意敲打姨太太呢。我听说,林姑娘人还在路上,姨太太就算计起林家的产业来了。不但算计着林家的财产。还算计着这府里的姑太太留给林姑娘的嫁妆。老太太就这么一个亲生女儿,如今又是嫡嫡亲的外孙女儿第一次上门。姨太太就算计上了,老太太哪里不着恼的!再加上大老爷的事儿,老太太自然看姨太太不顺眼。”

薛宝钗点点头,低声道:“这个我倒是知道的。论理。这话原不该由我来说,只是姨娘在这上头做得也有些过了。明明是大老爷的屋子、大老爷的产业,让他当家、由着他攒私房已经是够宽容了。却没有想到他会算计上大老爷一家子的性命来!换了谁家都不会愿意要这样的媳妇。那会儿老太太刚送走自己的亲闺女。结果又险些接着送走自己另外一个儿子!换了谁心里没有疙瘩?大老爷到底是老太太的长子!有人算计大老爷的性命,老太太心里哪里会不恨的?老太太会对着姨娘疾言厉色。想来也是那件事情。”

薛宝钗最恨的便是这一点。如果不是王夫人作孽,薛家和王家的女儿的名声也不会被拖累了,他也不会一直无人问津。王夫人出事儿的那会儿,不要说他薛宝钗了,就连王子腾都在为自己的女儿发愁,更何况他薛宝钗,即便愿意娶他的,也是四五十岁上的老光棍,并且有一堆已经成年的儿女的人家。就是这样,也是是冲着他的嫁妆来的。

这样的人,他薛宝钗如何愿意俯就?

所以那个时候,薛宝钗可是卯足了劲,想要进宫的。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薛家花了那么多的银子,这才把他送进了宫,却又被贾元春给堵上了。

薛宝钗心里恨呀。

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他知道,现在的薛家,还需要贾元春为他们家弄来那张皇商的招牌,所以,即便吃了亏,也只能忍着,不但只能忍着,还要赶着巴结贾元春。明知道自己会被送出宫廷,是因为贾元春的关系,可是王夫人来要银子,他还不能摇头,只能推脱。

薛宝钗心中的滋味,又能与谁说?!

莺儿道:“姑娘,这话儿虽然不是婢子能够说的。不过在婢子看来,大老爷跟二老爷比起来,还是大老爷出息一点。以前大老爷是知道老太太心疼二老爷,这才处处退让着。这家里的事儿是这样,怕是外头的事儿也是这样。您看,这边关的事儿不就是这样么?大老爷不过是得了机会往边关走了一趟,如今已经是国侯了。二老爷呢?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眼前有这么个机会,怕是二老爷也是眼高手低、看不上的。”

贾政虽然是王夫人的丈夫,身上还有官爵,但是他所作所为,连莺儿都瞧不起。莺儿见薛宝钗似乎心里有气,也吐露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莺儿这么一说,却是说动了薛宝钗的一桩心事。

他来了贾家也好几年了,也非常清楚,贾家表面上看着是一团和气,可私底下,贾赦跟贾政兄弟两个却是没有大事儿绝对不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头几年是贾赦不在家,这两年,贾赦就是在家都对弟弟相当不客气。而贾政也是能不来前面就不来前面。就连大年节给贾母请安,兄弟两个也是错开了时间。

薛宝钗不知道在他进京以前、在事情闹大之前,这兄弟两个是如何相处的。不过,从他打听来的各种消息来看,贾赦在很多时候都相当容忍自己的兄弟和弟妇的。薛宝钗认为,这兄弟两个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完全是因为贾政王夫人夫妻两个做得太过。

但是,王夫人毕竟是薛宝钗的亲姨妈。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女孩子不希望嫁个好人家?

薛宝钗的年纪也不小了,他连十五岁生日都已经过了,等到了来年。他就是十六岁。跟他这样的年纪的姑娘,如果不是要选秀,如果不是为了进宫博前程,只怕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由长辈带着相看人家,及笄礼之后便是媒人上门提亲。基本上,即便不是在十六岁的出嫁,十七岁的时候也该嫁了。

可是他呢?

薛宝钗知道。这次进宫。是他最后一次机会。日后,他还想博取荣华富贵的话,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婚姻。嫁个好人家。

说来简单,可做起来,哪里容易?

他的名声,因为王夫人已经败坏掉了。不要说,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就连那些还没有出头的读书人,只要听过王夫人的丰功伟绩的,也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他薛宝钗。饶是花容月貌、素有贤名,也是无人问津。

更何况,王夫人要为贤德妃贾元春修省亲别墅。别的薛宝钗不知道,但是他很肯定。王夫人会把他们薛家当做钱袋子!他薛宝钗尚且推脱不了,换了他母亲和哥哥,只怕会被王夫人掏干了家底。在这个时候,薛宝钗如何能够安心谋划自己的婚事?他能够做的,便是竭尽全力、绞尽脑汁保住他们薛家的财产。

也只有保住了他们薛家的财产,保住了他们薛家的地位,他薛宝钗才能够保住自己,为自己谋个好婚事。

跟他们这样的大户人家的孩子本来就早熟,更不说他薛宝钗打父亲过世之后,就帮着母亲料理家事,如今家里柜子上的账本都是他打理的。这样的薛宝钗如何不知道世情?

薛宝钗很清楚,以他的容貌和薛家的财产,只要有权有势的人家才能够护得住他和薛家以及薛家的产业。

贾元春成为皇妃之前,一直都是个小小的采女,甚至可以说,在册封的旨意传下来之前,薛宝钗都快忘记这个表姐了。花了那么多的代价、花了那么多的钱财,这个表姐还是宫闱之中一粒不起眼的沙子,换了谁都会歇了心思。

在贾元春成为皇妃之前,薛宝钗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贾宝玉。甚至,如果不是因为王夫人前了贾琏三条人命,他一准把目光对准贾琏。只是薛宝钗也知道,就因为他身上的那一半王家的血,贾琏是不可能娶他的。哪怕他甘愿为妾,人家也不会要。

可是要薛宝钗选择贾宝玉,薛宝钗自己也不甘心。

薛宝钗很清楚,贾宝玉的那块玉对于上面意味着什么。虽然这些日子,王夫人不是自己过来,便是请薛姨妈过去,日日在他们母女耳朵边上说,贾元春能够被册封为皇妃,便是因为皇帝已经不计较贾宝玉的那块玉的事情了。

可是,薛宝钗的心中没底。

薛宝钗也不相信,皇帝会放过威胁自己龙椅的因素,哪怕只是一个隐形因素。

这样想着,薛宝钗丢下手里的算盘,把账本往柜子里一锁,在屋里转悠了两圈之后,便换了衣裳,带着莺儿便往贾玖这边来。贾玖正在屋里练琴呢,听见琴音有变,立刻就停了下来:“谁在外面?”

小红连忙进来道:“回姑娘,是宝姑娘来了,如今正在院子门口等着呢。”

贾玖连忙道:“既然如此,你也该请宝姐姐去花厅里吃茶才对,哪里有让客人在门口等着的。”

因为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儿,王夫人借着贾元春的威风已经闹了好几回了,之前的几次,下面的人摸不准上面的意思,自然也不敢得罪了王夫人,如今,连贾母都不给王夫人面子了,下面的人自然也要做出表示。

这也就是贾家这样没规矩的人家才会有这样的做派,即便贾玖屋里有宫里出来的嬷嬷们约束着,可是有些恶习还是流传下来了。

当然这也跟薛宝钗本人的低姿态有很大的关系。

说实在的,刚开始的时候,贾玖对薛宝钗也是很提防的。可是经过了战场的洗涤,又经过了磨练,贾玖已经能够用比较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了。对薛宝钗也从最开始的提防转化成了欣赏。

如果薛宝钗不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儿的话,贾玖也许会慢慢地跟他成为朋友,就跟原著里的林黛玉那样。

可薛宝钗终究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儿、贾元春的亲表妹。贾玖很清楚,既然贾元春要省亲。王夫人一定会为贾元春修一座美央美仑的省亲别墅大观园,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筹措一笔巨款。贾赦可以拒绝王夫人,他贾玖也有办法推脱,甚至还能够为即将到来的林黛玉姐弟保住林家的财产,但是,薛宝钗却无法拒绝王夫人。

贾玖几乎已经看到薛宝钗和王夫人在省亲别墅大观园的修建上斗智斗勇了。同样,贾玖也很清楚。大观园修成了。薛宝钗便是十七岁的老姑娘了。如果那个时候贾元春有这个意思,哪怕薛宝钗自己也不情愿,他最后也只能选择嫁给贾宝玉。

现在。薛宝钗的主要敌人不是他贾玖,将来,他们总会敌对的。

所以,王夫人是王夫人。薛宝钗是薛宝钗,只要他们没有连成一片。那么他就分开对待;若是连成了一片,那么,他也不会对薛宝钗客气。这种敌我划分的方式,也即将过去。

也许现在是贾玖跟薛宝钗之间最后的平静。

贾玖换了衣裳。这才来到花厅,薛宝钗杯子里的水已经添过一次,看见贾玖来了。连忙起身行礼,道:“二妹妹的精神倒是好。”说着。却是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又好似发现了自己的失礼之处,脸上飘上了几朵红云。

贾玖跟薛宝钗一样,都是会算计会做戏的人,只不过眼下需要贾玖做戏的时候却是少了,薛宝钗却因为身份的缘故不得不对贾家的人讨好。为了不让人轻慢,他可是一惯以端庄大方示人,这等小女儿的娇态,在他身上却是不多见。

在贾家这么多年,薛宝钗也算是了解了贾玖。如果说幼年时期的贾玖还是凭着直觉和本能行事的话,那么现在的贾玖已经足够成熟。偶尔在他面前展现一丝小女儿的娇态,还能够得到对方的好感。

眼下他们两个人没有多少利益纠纷,也不需要勾心斗角,可两个人也知道,在不久之后,他们也许就要因为贾元春而背道。眼下这等和平的日子,却是越来越少了。

这样想着,两个人都放缓了神色。

贾玖道:“宝姐姐这些日子天天在家做什么呢?也不来找我们玩,难不成是家里有事儿耽搁了?”

薛宝钗正要这话呢,立刻接过话柄道:“二妹妹是管着这里头的事儿,有些事儿,我也就不瞒二妹妹了。自打大姐姐封了娘娘,姨娘就找上了我们家,说是如今大姐姐风光了,我们家也好沾个光为娘娘尽一份心力。二妹妹也知道的,我们薛家虽然家大业大,可我哥哥却是不耐烦做这个的,如今柜子上的人又欺负人,多有浑水摸鱼的,也有那欺下瞒上的。我能为有限,如今我们家也比不得父亲在世的时候了。偏生太太一张口,就是六十万两银子,故而我过来跟妹妹讨个主意,问问大老爷是什么章程。”

贾玖道:“哟,宝姐姐,你这话可是难倒我了。当日姑爹的信一来,父亲就在书房里面枯坐了一个晚上。你也知道的,父亲一惯重情,四姑姑又是父亲唯一的同胞妹子,父亲哪里不在意的?姑爹第二封信来了以后,父亲就坐不住了,跟老太太打了个招呼,就跟上头请了假往南边回去了。娘娘的事儿也不过是最近的事儿,父亲会怎么做,我还真的说不准。”

薛宝钗见贾玖推脱,当下也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我仿佛听说老太太给太太没脸了。”

这话够直白。薛宝钗也知道,跟贾玖说话,绕老绕去的,只会浪费时间。

贾玖点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情。老太太这辈子,就只有三个亲生骨肉:我父亲,二叔、四姑姑。婶娘算计上了四姑姑留给林妹妹的嫁妆,还算计上了林家的产业,明里暗里都在老太太面前暗示了几回了,今日又扯上的我们家,勾起了他算计我父亲的事儿,老太太哪里不生气的?二叔是老太太的小儿子,我父亲可是老太太的大儿子。你说,大儿子被小儿媳妇算计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事儿,换了你,你忍得下去?这几年,老太太好容易将这事儿压在心底,偏偏今日婶娘又招惹上了,老太太发作婶娘,我还能做什么?我可是我父亲的闺女!”

言下之意,贾母发作王夫人,完全是因为贾赦差一点就死在王夫人的手里。跟贾元春没有关系。

薛宝钗拉着贾玖的手,道:“还有这样的事儿?!这事儿我虽然隐隐约约地听了一些,到底知道得不多。”

这种事情随便问问就可以了,薛宝钗这样的精细人哪里可能会不知道的?

贾玖也不点破薛宝钗的话,道:“这种事儿谁家会到处宣扬的?若不是我们姐妹这几年的情分,我也不会跟宝姐姐交这个底。”

天知道,贾玖跟薛宝钗有什么过命的交情,不过是给薛宝钗一个解释,顺便给薛宝钗打一支防疫针,让薛宝钗知道,他们跟贾政那边是有旧仇,所以才会冷着贾元春的事儿。并不是因为别的缘故。

再者,贾元春的这事儿原本便是他跟贾倩贾清的算计。修建省亲别墅,为的就是解决内库空虚的问题,而且宫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主意还是贾元春亲自献给皇帝的,这才有了那道封妃旨意。那些妃子们虽然领了旨意,可背地里没有不骂的。眼下贾元春的风头正热着,大家可不会在这个当儿招惹贾元春,等省亲一过,只怕出手的人不止一个。

贾元春的命,最好也不过乘机怀上一个孩子,生一个儿子出来。那样的话,以后还有人给他上柱香。不然,只怕连过往云烟都够不着。

既然是跟国家大事有关,那么即便这事儿做得有些不地道,贾玖也不致于碍着皇帝的眼。他们家里最后出多少银钱,那是贾赦决定的,他不能替贾赦做主,也不会拦着别人出钱,更不会多嘴多舌说什么多余的话。

想了想,贾玖还是决定跟薛宝钗交个底:“我也不知道父亲最后会出多少银钱。我们家的田多地多、进项也多没有错,可是这两年正好赶上大事儿。我哥哥如今也不小了,正要说亲事儿,我跟倩儿清儿三个在家也呆不了几年。这几样事情偏生赶到一块儿去了。宝姐姐,你也知道的,我们这样的人家,也只有往里头买地、断没有往外卖地的道理。当年分宗的时候,父亲就在老祖宗跟前发了誓的,这每年都会给家里添些田地,这更是不能少的。这进进出出的,全部算起来,再除去家里跟老太太那里的开销,我们家每年能够结余三五万银子就不错了。这还是好年景。不过,大姐姐到底是父亲的亲侄女儿,父亲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薛宝钗忍不住追问了一句:“那林家呢?”

贾玖想了想道:“不管怎么样,姑爹既然把家业和儿女托付给父亲,就不可能不办理相关的手续。所以,林家的财产是不可能动的。哪怕是一片草叶子,都在册子上记着呢。我们能够挪借的,也只有现银。而且还是不在册子上的现银。林家一年的收入,除去林妹妹他们的开销和祭祀的费用,差不多就是这么些了。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不过,能够让婶娘那么眼热,想来林家的财产不是一个小数目罢。总之,等父亲回来了就知道了。”

薛宝钗听说,心里也存了主意。他决定等贾赦带着林家人回来了,看贾赦拿出多少银钱再做决定。若是贾赦只给三万五万的,他也没有必要做这个冤大头。若是贾赦给得不少,他再来考虑是不是在贾元春身上继续投资。

至于王夫人说的另外一件事情,薛宝钗的心中虽然没有这个心力顾及,却还是留了心。()

098 一千一百万两银子第34节 问题058 帝后考量06第12节 猜忌第67节 警幻061 明了065 银子16 套马索第14节 稼穑03 东府155 绕路第81节 开始第44节 康复02082 贾赦之怒090 隐现天仙局06 相对第59节 反思21 口角69 林家有变第52节 下凡119 主仆剖心0204 回家084 破绽第10节 联手02 太上皇后第77节 心寒第10节 联手011 生气07 前哨战140 颜洌来访49 儒音115 全家欢20 探子第48节 瑾妃144 契机算计098 一千一百万两银子74 无缘20 心结165 邀宠161 龙鱼028 地176 自以为是179 游说150 胭脂水粉119 主仆剖心181 省亲前夕150 胭脂水粉080039 湘云之怒174 如意169 明了07 前哨战158 禁足62 王熙凤186 纸049 风起第26节 震惊第76节 哀怨27 赌斗179 游说115 全家欢26 路上23 有意思30 恩赏117 思路不同120 湘云探春31066 没脸第36节 结束20 心结14 截胡19 明算科第50节 学政48 知柳129 宝玉之痴082 贾赦之怒第42节 故人012 宝钗102 宫里来人101 真善假善122 惜春修佛第12节 反应76 计和亲097 红楼三观第78节 念头第22节 使节154 君疑第14节 稼穑第34节 使团第39节 来客18 份例09第57节 男女078 三观危矣第91节 迟钝107 对等142 贾赦之见
098 一千一百万两银子第34节 问题058 帝后考量06第12节 猜忌第67节 警幻061 明了065 银子16 套马索第14节 稼穑03 东府155 绕路第81节 开始第44节 康复02082 贾赦之怒090 隐现天仙局06 相对第59节 反思21 口角69 林家有变第52节 下凡119 主仆剖心0204 回家084 破绽第10节 联手02 太上皇后第77节 心寒第10节 联手011 生气07 前哨战140 颜洌来访49 儒音115 全家欢20 探子第48节 瑾妃144 契机算计098 一千一百万两银子74 无缘20 心结165 邀宠161 龙鱼028 地176 自以为是179 游说150 胭脂水粉119 主仆剖心181 省亲前夕150 胭脂水粉080039 湘云之怒174 如意169 明了07 前哨战158 禁足62 王熙凤186 纸049 风起第26节 震惊第76节 哀怨27 赌斗179 游说115 全家欢26 路上23 有意思30 恩赏117 思路不同120 湘云探春31066 没脸第36节 结束20 心结14 截胡19 明算科第50节 学政48 知柳129 宝玉之痴082 贾赦之怒第42节 故人012 宝钗102 宫里来人101 真善假善122 惜春修佛第12节 反应76 计和亲097 红楼三观第78节 念头第22节 使节154 君疑第14节 稼穑第34节 使团第39节 来客18 份例09第57节 男女078 三观危矣第91节 迟钝107 对等142 贾赦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