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崇平帝:不知多少人想看他们君臣翁

第946章 崇平帝:不知多少人想看他们君臣…翁婿的笑话!

坤宁宫

傍晚时分,彤彤晚霞染红了西方天穹,万道霞光洒射于阶前,两侧垂手侍奉的宫女斜影遮蔽,螓首蛾眉,玉面修仪。

殿中,一架架屏风隔断的殿中,宋皇后与端容贵妃正在一起说话,新春方过,梁王前不久刚刚开府观政,宋皇后与端容贵妃就已商议着给梁王议亲之事。

端容贵妃一袭蓝色齐腰襦裙,云鬓粉鬟,柳眉星眼,玉容清绝,柔声道:“姐姐,永昌驸马家的小娘看着不错。”

着朱红绣凤衣裙的丽人,雍美如牡丹花盘的脸蛋儿上,笑意丰艳,道:“妍儿我瞧着不错,只是年岁又太小了一些。”

端容贵妃轻声道:“是啊,刚刚豆蔻之龄,听医官说,如是太早有了孩子,可能会对身子有着一些妨碍,将来生产之时也有许多险处呢。”

宋皇后美眸扑闪了下,好奇说道:“妹妹怎么去问着医官这个?”

“我……”端容贵妃一时间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总不能说她担心咸宁与贾子钰珠胎暗结吧。

宋皇后看了一眼端容贵妃,眸光闪了闪,心头隐隐有些明悟。

就在这时,内监过来禀告道:“娘娘,陛下来了。”

宋皇后闻言,笑了笑道:“妹妹,咱们一同去迎迎吧。”

端容贵妃应了一声,随着宋皇后起得身来,领着女官和内监出宫门相迎。

廊檐之下,后妃二人峨髻巍立,雍容华艳,丰腴有致的贵妇人体态在晚霞披映下明媚生姿。

看向一脸倦态的天子,宋皇后心头就是一惊,盈盈福了一礼,说道:“陛下。”

崇平帝抬眸看向相迎而来的宋皇后,神色平常,说道:“梓潼,容妃。”

宋皇后近前,一如弦月的弯弯柳叶细眉下,美眸莹莹如水,关切地看向神色憔悴的中年皇者,轻轻柔柔道:“陛下,这几天为边事寝食难安,不是长久之计。”

崇平帝叹了一口气,说道:“子钰在边关一晃五六天,至今没有军情递送过来,战事胜负未定,朕心难安呐。”

说着,在宋皇后以及端容贵妃的相陪之下进入殿中。

宋皇后搀扶着天子在一张铺就着软褥的梨花木椅子上落座,柔声道:“陛下,想来前线还未打仗,所以未有军情递送过来。”

崇平帝落座下来,摇了摇头,说道:“前日宣府方面传来军报,女真集合两三万大军兵临城下,这会儿正在攻城,而子钰那边儿倒是一片风平浪静。”

宋皇后目光柔润如水,宽慰说道:“陛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说着,拿过毛巾侍奉着崇平帝在铜盆中濯洗着手。

崇平帝洗了把手,拿着毛巾轻轻擦了擦,落座下来,叹了一口气,凝眸看向端容贵妃,问道:“咸宁和婵月呢?”

因为容妃不似宋皇后柔情似水,崇平帝平常也不宿在端容贵妃所居宫中。

端容贵妃粉唇微启,柔声道:“陛下,咸宁和婵月这会儿在公主府,这几天没怎么来宫里。”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咸宁开府之后,倒是无忧无虑的,子钰在北边儿领兵打仗,她都不挂念着。”

端容贵妃:“……”

这是心疼女婿,责备着女儿?

宋皇后这时,将纤纤素手递过去一双竹筷,狭长凤眸目光柔润如水,说道:“陛下,先用晚饭吧。”

崇平帝点了点头,没有再说其他。

就在这时,从廊檐之外来了一个女官,说道:“娘娘,公主殿下和郡主殿下过来求见着娘娘。”

宋皇后柔声道:“让她们两个过来吧。”

说着,吩咐着夏守忠道:“去吩咐御膳房再做些膳食来。”

咸宁公主和清河郡主不多一会儿,两人挽着手进入殿中,体貌端庄的表姐妹二人,朝宋皇后以及崇平帝行礼,道:“儿臣见过父皇,见过母后,见过母妃。”

李婵月也近前向着崇平帝以及宋皇后行了一礼,低眉顺眼,乖乖女模样说道:“见过皇舅舅和舅母。”

崇平帝看向少女,笑了笑道:“咸宁和婵月平身。”

“谢父皇。”咸宁公主轻声说道。

端容贵妃看向自家女儿,眸光在其明光霞映的艳丽脸蛋儿上停留了下,似捕捉着眉梢眼角似存未存的绮韵,心湖中不由生出一股异样,道:“咸宁,你和婵月这几天忙什么呢?”

咸宁公主款步近前,柔声说道:“回母妃,今个儿陪着婵月去了宁国府找林侍郎家的千金说说话。”

黛玉与小郡主性情还算投契,这几天两人经常在一起说话,咸宁公主也到大观园做客。

端容贵妃怔了下,旋即凝声道:“嗯,你往宁国府也该多走动走动。”

咸宁公主秀眉之下,清眸凝睇望向崇平帝,轻声说道:“父皇,京中这几天也都在说北边儿的战事,先生可有军报递来?”

正如咸宁公主所言,在宣府方面得女真兵马围攻之时,整个大汉朝堂群臣都在关注着北方的战事进展。

崇平帝默然片刻,说道:“子钰那边儿还没有军情。”

咸宁公主柔声道:“父皇不必忧虑,先生在北边儿,再过一些日子,许有报捷奏疏递送过来了。”

崇平帝抬眸看了一眼咸宁公主,道:“你对他倒是挺有信心。”

“父皇……”咸宁公主玉颊羞红成霞,语气似嗔似恼说道。

崇平帝笑了笑,旋即,目光坚定说道:“不过子钰自领兵以来,的确是谋而后动,于兵事一道,还没有让朕失望过。”

当然别的政务之事,也没有让他失望过。

咸宁公主清眸闪了闪,道:“先生他这次力主出兵,想来胸有成竹,父皇也别太过担忧了,看着父皇这几天都清减了许多。”

宋皇后目中现出鼓励神色,也柔声道:“是啊,陛下还是保重龙体当紧,先用晚膳吧。”

忽而,就在大明宫前殿通往后宫的绵长宫道上,一个内监一路小跑,步伐飞快,近得坤宁宫前,已是气喘吁吁,额头覆汗。

旋即,来到戴权身边儿,白净无须的面容上带着欣喜之色,低语几句说道:“戴公公,军机处那边儿递送过来永宁侯六百里加急的报捷奏疏。”

因为崇平帝早就有言,有了贾珩奏疏第一时间拿过来,军机处方面的内监几乎是昼夜不停地盯着。

正在用着膳食的崇平帝听觉敏锐,心头一惊,手中的汤匙撞击在瓷碗上发出“铛”的一声,问道:“戴权,可是永宁侯的奏疏?”

戴权这会儿已从那内监手中接过奏疏,面带欣喜,说道:“陛下,永宁侯的六百里加急递送过来的奏疏,说是报捷的奏疏。”

这位大明宫内相特意在报捷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报捷”、“永宁侯”这样的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几乎就如一股喜气洋洋的暖风吹进了坤宁宫。

宋皇后以及端容贵妃都纷纷停了象牙玉筷,将一张丰艳明媚、幽丽清绝的玉容抬起,目光投将过去。

戴权说着,快步近前,几乎趔趄一下,将奏疏递将过来。

崇平帝迫不及待地拿过奏疏,迅速展开阅览着,不大一会儿,随着其上以小楷书写的文字跃入眼帘,随着过去,中年皇者拿着奏疏的手,已然颤抖起来。

看向凹陷脸颊现出潮红的崇平帝,宋皇后心头担忧不胜,轻轻唤了一声:“陛下。”

端容贵妃手里已悄悄攥紧了手帕,但柳叶细眉之下的晶莹美眸中现出关切之色。

而咸宁公主以及小郡主也都眼巴巴地看向那中年皇者,等待着崇平帝叙说关于贾珩的消息。

“子钰领京营大军出了大同城,与女真的镶蓝旗还有正黄旗两军不期而遇,双方打了一场,斩杀女真镶蓝旗四千多人,原辽东变节汉将刘之源,也领叛军向我大汉投降,京营将校庞师立阵斩了女真的固山贝子务达海。”崇平帝语调抑扬顿挫,振奋说着,脸上欣喜之色难掩。

因为心绪激荡,原本威严、平静的声音已经开始颤抖不停,显然这位天子有些失态了。

如何不失态!?

这是自隆治年间以来的一场大胜,比之先前的江南崇明沙大捷,战果还要丰硕一些。

女真的镶蓝旗被歼灭了四千多骑,俘虏了正黄旗的附贼汉将以及汉兵三千多人。

子钰真是他的卫霍,出塞之后初战告捷,女真万余兵马为其一战击溃。

见得神色激动的崇平帝,咸宁公主弯弯秀眉之下,晶然明眸中欣喜之色流露,问道:“父皇,先生打赢了?”

说着,凑至近前,柔声道:“父皇,我看看奏疏。”

伸手去拿着奏疏,嗯,一下子没拽动!

竟是被一双手死死捏着不撒手。

咸宁公主:“……”

不是,父皇捏这么狠做什么?

端容贵妃见到这一幕,玉容羞恼,嗔怪说道:“咸宁,不可无礼,你父皇还没看完呢。”

崇平帝也回转过身,从一种情绪中回转过神,笑了笑道:“没事儿,咸宁也可看看。”

说着,松开奏疏,看向自家女儿,目中满是慈爱。

咸宁她找了个好夫君。

李婵月也惊讶地看向崇平帝,秀眉之下的清丽脸蛋儿,欣然之色流露。

小贾先生又打胜仗了?

宋皇后眉眼笑意流溢,有些珠圆玉润的声音响起:“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端容贵妃眉间雪蕴着的一抹忧色也渐渐退去,感慨说道:“陛下,子钰他打赢了。

“初战告捷。”崇平帝平复着心头的激荡情绪,面色仍不无振奋,说道:“此战足可看出,女真所谓满万不可敌,不过是一些将校怯战之语。”

据奏疏上所言,镶蓝旗是真正的女真精锐,再加上那些数典忘祖的汉将,兵力上也有一万多人,纵然悍不畏死,但一样为大汉骑军击败。

看向正兴冲冲地看着奏疏的咸宁公主以及凑过脸蛋儿瞧着的小郡主,担心两人不懂,兴致盎然的天子,出言解释道:“女真本部精锐一共才八个旗,如今打废一个旗,不说元气大伤,但也断其一指,伤筋动骨。”

万事开头难,眼下这一战就是破灭女真的首胜,也能一扫大汉京营诸军怯战、畏战的萎靡风气。

这会儿,咸宁公主将奏疏递送给一旁的宋皇后以及端容贵妃,道:“父皇,先生他这一战胜得也不容易,京营精骑齐出,对上女真八旗万余人,也有不少伤亡。”

崇平帝点头道:“咸宁说的不错,子钰也在奏疏上提到,猝不及防遇上,草原之上,战机一瞬即逝。”

草原之上,别说什么斥候探察,斥候又不是卫星雷达,很多时候是根据旗帜数目等参照物的经验判断,而且随着双方接近,斥候哨骑缠杀,如何绕过前锋阵线,直奔数里之外的大军。

哪怕是火器时代的战争,遭遇战还少了?

另一边儿,宋皇后阅览着奏疏之上银钩铁画的字迹,也不知为何,眼前似浮现那面容清峻,一身黑红蟒服的少年,就着一盏油灯,伏案书写的身影。

蹙了蹙眉,连忙将一些纷乱的思绪驱散。

端容贵妃玉容喜色流溢,朱唇微启,原是清泠如山泉的声音因为喜悦难抑而婉转莺啼,悦耳娇媚,轻声说道:“陛下,这一仗打完,后续应该没有别的战事了吧。”

崇平帝语气轻快,但面色凝重不减,说道:“女真这次是倾国之兵前来,眼下这只是一支前锋军,后面可能还有几场大战,一切还需慎重。”

这次京营以多胜少,己倍于敌的兵力取得大胜,女真还是不可小觑的。

咸宁公主道:“母妃,先生已经打算与额哲会盟之后,撤回大同。”

崇平帝说道:“不骄不躁,扬长避短,这是老成谋国。”

没有因为一场胜仗而选择继续与女真硬拼,而是领军返回大同,也能看出子钰真是胸有成竹。

可以说,崇平帝原本所有的忐忑,在这一场胜利之后消散了大半,贾珩在草原之上并没有如京中御史科道所言,贸然深入塞外,恐遭大败。

宋皇后美眸莹润如水,看向脸上喜色难掩的崇平帝,雪肤玉颜之上笑意盈盈,说道:“陛下,有子钰他在北边儿坐镇,应能捷音频传。”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子钰那边儿应是有通盘筹划的。

稳住,一定要稳住,不能因这一场胜仗而沾沾自喜。

宋皇后道:“陛下,既是这样,要不先用着晚膳,这天看着都黑了。”

崇平帝转过脸来,看向宋皇后,正色道:“梓潼,朕等下要召集着内阁和军机处的几位大臣,商议战局。”

宋皇后:“……”

“陛下,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的。”宋皇后难得劝着天子不要处置政事,柔声道:“陛下先用完晚膳也不急的。”

崇平帝却起得身来,拿过手帕擦了擦嘴,说道:“梓潼,北平方面还没有动静,朕需去看看。”

他此刻已想要看看那些心存疑虑之人的神情,这些天,朝中不知暗中有多少人想要看他们君臣……翁婿的笑话!

如今京中自从太原、宣府两镇总兵为子钰雷霆处置以后,不少人都在说未战先斩己方大将,军心士气丧尽,恐不是奏凯之象。

这位耳目众多的天子,自然知道京城中起了一些流言,主要还是以南安郡王当初的那番言论,随着军机处几位司员如马尚、陈瑞文等人的议论和科道言官的推波助澜,在京中颇有市场。

其实,真有一部分人,准备看皇帝和贾珩的乐子。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贾珩在大同以北首战告捷的消息不胫而走,渐渐传至整个神京城,虽是夜幕降临,天色晦暗,但喧闹比之白日更甚。

永宁侯领骑军赴北与女真作战,初战告捷。

歼敌四千余,俘虏三千余,这样的辉煌战果,可谓自隆治年间以来,前所未有,一扫大汉对虏战事萎靡的沉疴之气。

而先前崇明沙大捷,生擒女真亲王多铎,太庙献俘之事恍若昨日。

此刻京中百姓已经奔走相告,有些商铺已经放起了过年时候还未放完的鞭炮,庆贺着大胜。

宋皇后则是站在廊檐之下,灯火映照着这位雍丽、丰盈的丽人,目光远眺着崇平帝,轻轻叹了一口气,对着一旁的端容贵妃说道:“妹妹,陛下总是这般,长此以往,身子骨儿怎么能受得了?”

端容贵妃轻声道:“北边儿的战事太重要了,陛下不可能不惦念,幸在子钰打了一场胜仗,陛下这几天应能睡好觉了。”

咸宁公主柔声道:“母后,我这几天劝劝父皇。”

也不知怎么的,感觉父皇对她比以往也上心了许多,许是爱屋及乌?

宋皇后看向身形窈窕的少女,面上笑意盈盈,轻声道:“嗯,你这几天多劝劝你父皇。”

咸宁公主“嗯”了一声,看了一眼容貌丰艳雍美的丽人,柔声说道:“母后放心好了。”

先生是不是喜欢丰腴一点儿的,她瞧着那位薛家姑娘,要不要她平常多吃一点儿好了。

不然……

显然少女对当初贾珩在床帏之间的某些表现,心头忧切不胜。

(本章完)

第982章 凤姐:他一个国公,总不能不认账(第966章 催促班师回京的崇平帝第408章 一时……躲都不好躲第324章 怅然若失的宝钗第713章 甄晴:他就是想着一直占她的便宜!第1146章 梁王:上苍待他何其不公!第1106章 贾珩:一同押送京师!(月底,求月第284章 晋阳长公主的烦心事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259章 都有画面了第932章 崇平帝:子钰,你可不要让朕失望(第433章 上元节第26章 见贾珍第408章 一时……躲都不好躲第475章 贾珩:师太,装睡呢?第449章 忠顺王:讯问贾赦,踏平荣国府!第109章 腹心之言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302章 黛玉:珩哥哥……第5章 秦可卿第1204章 宋皇后:哼,她都觉得美艳不胜第276章 故意避着第597章 凤姐: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第230章 宝玉:她现在眼里都是……珩大爷。第255章 薛家三口第894章 凤姐:趁着方才的气息还在(三更两第3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第242章 非立大功于社稷不可!第728章 贾珩:这个磨盘,究竟是谁和谁亲?第168章 中计了第1171章 宋皇后:或许他也不是故意的?第109章 腹心之言第150章 傅秋芳第643章 贾珩:他也不是孤立无援,夹带里还第1021章 崇平帝:等一下,我梓潼呢?第544章 魏王:四舅舅也在河南?第864章 秦可卿:夫君的眼光还真有过人之处第667章 如事不可为,可谋藩司之任……第650章 贾珩的三杯酒,班师回京!第394章 举贤不避亲第668章 贾珩:秉矿利尽付别司之论者,祸国第196章 也想抄家的崇平帝第1050章 贾珩:一人的捷音,陈汉的悲鸣!(第717章 缇骑四出,大索全城第237章 你在教本官做事?第1066章 贾珩:全军带孝,再征西北第814章 女真的应对第651章 贾珩:愿为圣上驾车御马,披坚执锐第839章 甄晴:子钰,有你在真好……(求月第1168章 宋皇后:都要道一句,人比花娇了。第1108章 贾珩:再等等不迟第549章 崇平帝:朕,朕悔不听,悔不听子钰第1358章 顾若清:这人唤她什么?若清?第678章 凤姐:天爷,这大白天的,人来人往第319章 天子色难,臣背其锅第1079章 贾珩:可以向天子报捷了!第1091章 贾珩:他这个爹当的第1368章 贾珩:若清,你还不信我吗?第1013章 李纨:上面明明有印章的,还非要问第374章 贾府尹还要狡辩抵赖吗?第1241章 宋皇后:只怕是真的是怀了那小狐狸第497章 废为庶人!第1438章 崇平帝:朕未闻君臣相疑,而社稷得第651章 贾珩:愿为圣上驾车御马,披坚执锐第674章 贾珩:王妃,这么急着走做什么?第268章 宝钗:忠贞骁勇,将帅之英……第802章 甄晴:就你压的住!第1408章 贾珩: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宁远! (三更求月票!)第619章 难道是……小郡主?第1187章 宋皇后:而且那小狐狸还敢第180章 卑职有罪第132章 入京营第1047章 贾珩:此生有幸,得你青眼第680章 贾珩:……没见先前都已经对他阴阳第964章 贾珩:养寇自重?他何时有这个心思第821章 贾珩:他…他没起疑吧?第474章 贾珩:……好看吗?第138章 除恶务尽第519章 贾珩:系出一片公心,并非私相授受第638章 崇平帝:朕这个女儿,女大不中留啊第792章 时无英雄,徒使竖子成名!第632章 崇平帝:满朝文武,皆不如一个贾子第347章 贾家的当家人第1501章 贾珩:娘娘,还请节哀顺变。第1399章 宋皇后:同样也是薄情寡义之人?第690章 平儿:也不能三天两头啊……第1435章 贾珩:这个冬天,天子应该熬不过去第289章 王家下帖第387章 宝钗:是在告诉她,他和她只能避着第561章 王霸之业可期……第791章 加都御史衔,这岂不是…巡抚?第1243章 事急矣,当行酷吏手段,资应王事!第1092章 崇平帝:时至今日,青海蒙古大体平第293章 并无高下第990章 贾珩:这难道就是薛家的风格?第968章 多尔衮:皇兄尸骨未寒,他怎么能第1400章 宋妍:嫁予良人,一生得安……第1133章 凤姐:我上辈子就是欠你的!第579章 咸宁公主:怎么还带这样的?第118章 机缘巧合罢了
第982章 凤姐:他一个国公,总不能不认账(第966章 催促班师回京的崇平帝第408章 一时……躲都不好躲第324章 怅然若失的宝钗第713章 甄晴:他就是想着一直占她的便宜!第1146章 梁王:上苍待他何其不公!第1106章 贾珩:一同押送京师!(月底,求月第284章 晋阳长公主的烦心事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259章 都有画面了第932章 崇平帝:子钰,你可不要让朕失望(第433章 上元节第26章 见贾珍第408章 一时……躲都不好躲第475章 贾珩:师太,装睡呢?第449章 忠顺王:讯问贾赦,踏平荣国府!第109章 腹心之言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302章 黛玉:珩哥哥……第5章 秦可卿第1204章 宋皇后:哼,她都觉得美艳不胜第276章 故意避着第597章 凤姐: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第230章 宝玉:她现在眼里都是……珩大爷。第255章 薛家三口第894章 凤姐:趁着方才的气息还在(三更两第3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第242章 非立大功于社稷不可!第728章 贾珩:这个磨盘,究竟是谁和谁亲?第168章 中计了第1171章 宋皇后:或许他也不是故意的?第109章 腹心之言第150章 傅秋芳第643章 贾珩:他也不是孤立无援,夹带里还第1021章 崇平帝:等一下,我梓潼呢?第544章 魏王:四舅舅也在河南?第864章 秦可卿:夫君的眼光还真有过人之处第667章 如事不可为,可谋藩司之任……第650章 贾珩的三杯酒,班师回京!第394章 举贤不避亲第668章 贾珩:秉矿利尽付别司之论者,祸国第196章 也想抄家的崇平帝第1050章 贾珩:一人的捷音,陈汉的悲鸣!(第717章 缇骑四出,大索全城第237章 你在教本官做事?第1066章 贾珩:全军带孝,再征西北第814章 女真的应对第651章 贾珩:愿为圣上驾车御马,披坚执锐第839章 甄晴:子钰,有你在真好……(求月第1168章 宋皇后:都要道一句,人比花娇了。第1108章 贾珩:再等等不迟第549章 崇平帝:朕,朕悔不听,悔不听子钰第1358章 顾若清:这人唤她什么?若清?第678章 凤姐:天爷,这大白天的,人来人往第319章 天子色难,臣背其锅第1079章 贾珩:可以向天子报捷了!第1091章 贾珩:他这个爹当的第1368章 贾珩:若清,你还不信我吗?第1013章 李纨:上面明明有印章的,还非要问第374章 贾府尹还要狡辩抵赖吗?第1241章 宋皇后:只怕是真的是怀了那小狐狸第497章 废为庶人!第1438章 崇平帝:朕未闻君臣相疑,而社稷得第651章 贾珩:愿为圣上驾车御马,披坚执锐第674章 贾珩:王妃,这么急着走做什么?第268章 宝钗:忠贞骁勇,将帅之英……第802章 甄晴:就你压的住!第1408章 贾珩: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宁远! (三更求月票!)第619章 难道是……小郡主?第1187章 宋皇后:而且那小狐狸还敢第180章 卑职有罪第132章 入京营第1047章 贾珩:此生有幸,得你青眼第680章 贾珩:……没见先前都已经对他阴阳第964章 贾珩:养寇自重?他何时有这个心思第821章 贾珩:他…他没起疑吧?第474章 贾珩:……好看吗?第138章 除恶务尽第519章 贾珩:系出一片公心,并非私相授受第638章 崇平帝:朕这个女儿,女大不中留啊第792章 时无英雄,徒使竖子成名!第632章 崇平帝:满朝文武,皆不如一个贾子第347章 贾家的当家人第1501章 贾珩:娘娘,还请节哀顺变。第1399章 宋皇后:同样也是薄情寡义之人?第690章 平儿:也不能三天两头啊……第1435章 贾珩:这个冬天,天子应该熬不过去第289章 王家下帖第387章 宝钗:是在告诉她,他和她只能避着第561章 王霸之业可期……第791章 加都御史衔,这岂不是…巡抚?第1243章 事急矣,当行酷吏手段,资应王事!第1092章 崇平帝:时至今日,青海蒙古大体平第293章 并无高下第990章 贾珩:这难道就是薛家的风格?第968章 多尔衮:皇兄尸骨未寒,他怎么能第1400章 宋妍:嫁予良人,一生得安……第1133章 凤姐:我上辈子就是欠你的!第579章 咸宁公主:怎么还带这样的?第118章 机缘巧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