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定亲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吗?”陆清娴手中的账本“吧嗒”一声掉在桌子上。

纪氏也问:“海哥儿真的回来了?”

陆文廷看着姐姐的表情十分满意,道:“那还有假?”

纪氏忍不住伸手打了他的脑袋一下:“你小子怎么不派个人回来说一声,就这么沉得住气!”

陆文廷捂着脑袋道:“我回来说不是一样的吗?娘亲你赶快叫人准备饭食,晚上我要和海表哥喝一盅,让他好好给我讲讲大周的风土人情。”

到了傍晚,纪海果然来了。

纪成和陈氏刚见着儿子,话还没说两句呢,儿子就要往未来的老丈人家里跑,心里哀叹人家是有了媳妇忘了娘,这小子媳妇还没娶进门呢,就把娘给忘了。

夫妻俩一商量,干脆跟着儿子一块儿来了。

那边纪氏早早地就给陆宸送信过去,陆宸在翰林院熬了几年资历,去年年底的时候,刚在父亲陆抗和哥哥陆瀚的帮助下到礼部任职,任仪制清吏司主事,升到了正六品,掌朝廷诸礼仪式、清宗室封赠、贡举、学校等事,能从翰林院一步转到六部之一礼部,那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事,等再熬熬资历,升迁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陆宸接到了妻子的通知,早早便从衙门里回来。这边下人通传说纪家人到了门口了,陆宸便领着一家子去迎接。

众人在二门相见。因为两家是准亲家的关系,这两年走动得比之前还要频繁,可谓是经常见面,陆家所有的目光一时全落在了纪海的身上。

纪海穿着一身石青色的袍子,初看没有什么特殊,仔细看时,却见那袍子上头用暗线绣着一种长了三片叶子的草,风格颇为特异。

半年不见,纪海也长高了,可能是风吹日晒的缘故,皮肤黑了些,不过看起来却更精神了。经过梁先生一年来的调、教,十七岁的纪海褪去了青涩和毛躁,整个人看起来风度翩翩,极为儒雅。

单是这份样貌人才,就令陆宸和纪氏很是满意。

陆清岚和这未来的姐夫是极熟的,就走上前去问他:“表哥,你这身衣裳,是不是从大周那边带回来的。”

纪海呵呵一笑道:“表妹好眼力,这衣裳正是从大周那边带过来的。”

陆文廷也走上前来,十分熟稔地伸手摸了摸他的那件衣裳道:“我怎么觉得这料子和咱们大齐的料子有所不同呢?”

纪海道:“大周地大物博,布料也和咱们大齐有所不同,大齐的料子以丝麻为主,而大周则是以棉为主,以麻为辅,两种料子各有所长……”侃侃而谈说起两国的纺织品的优劣来了。

陈氏看着神采飞扬的儿子,觉得与有荣焉,笑道:“好了好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进屋再说吧。”

纪海这才停住了长篇大论。

整个过程中,陆清娴一直没和纪海说话,只是目光有意无意地就那么黏在他的身上。

纪氏招呼兄长一家子往里边走,纪海路过陆清娴身边的时候才小声问了一句:“娴表妹一向可好?”

陆清娴“嗯”了一声道:“我很好。”就这么一句话,脸迅速就红了。

纪海看着她,只觉全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心里异常的快活。

进了屋子,纪海正式给姑丈和姑母磕过了头,又道:“小侄从周国带回来几匹料子和一些小玩意,孝敬给两位长辈还有表弟表妹们,今天来的急,明日便叫管事送过来,请两位长辈笑纳。”

陆清岚一听就高兴起来:“表哥,你真带回来大周的料子了?”两国万里迢迢,大周的料子虽然未必就比大齐的好,可是物以稀为贵,在大齐还是十分珍贵的。

纪海道:“我好不容易跟着恩师去一趟大周,怎能不想着姑父姑母和表弟表妹们。”

拜见了老侯爷和老太太之后,一时间开了席,因没有外人,就没有男女分席,大家团团坐了,听纪海说些大周的见闻,纪海本来口才就极好,何况心上人又在跟前,更要卖力表现,更是舌绽莲花,听得众人悠然神往。

纪海道:“大周物富人丰,单是上都一地,人口就多达二百万。”

“二百万?”陆清岚吃了一惊。“那岂不是说上都的人口已经超过咱们的京师了?”

陆宸也有些不相信。

纪海叹道:“若非身临其境我也不敢相信。不过实话实说大周的国都的确要比咱们的京都更热闹,老百姓的生活似乎也要更富裕幸福一些。这阵子我在大周陪着恩师多方游历,了解了不少大周的经济制度文化方面的事情,真是让我感到颇为忧虑啊。”

他这般一说,众人全都停了筷子。

连纪成和陆宸也都露出了重视的神色。

纪海慢慢道:“不光是上都的人口规模超过了京师,据我恩师的测算,大周全国的人口规模也超过了大齐。”

陆清岚道:“这不可能吧?当年大齐、大周、大梁三家分夏,大齐得州十二、大周得州八,大梁得州五,大周的面积只有大齐的三分之二,怎会人口反而比我大齐还多?”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可不是近现代的人满为患,资源不堪承受,反而人口多了,兵源也就多了,国力才会强盛。所以每一位皇帝都希望自己治下人口越变越多。

这个道理在坐的每一个人都懂得。

纪海道:“这事儿说来话长,还要从大周永平帝维新变法说起,永平帝改革了大周的税制,取消了人头税,采取了地丁合一的税制,按照土地面积收取税收……”他不用多作解释,众人就全明白了。

从前老百姓交税是按人头算的,多生一个孩子就多交一份税,如今按照每家拥有土地多少收税,一个孩子和五个孩子,收取的税是一样多的,小老百姓自然会多生几个,因为不用额外多交税嘛。

纪成是朝中大员,对国家政策了解十分透彻,他叹道:“这件事朝中的有识之士早已提出过,地丁合一的税制,不但可以鼓励人口增长,还能减轻底层穷苦百姓的收税负担,因为占有大量土地的富裕阶层,上交的税收就会越多。大皇子便极想效法大周进行此项改革,可税制之事太过事关重大,如今国库吃紧,圣上怕改革之后税源流失,一直不敢有所动作……二皇子和一群保守派大臣也是极力反对。”

两位皇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政策主张,通过不同的政策主张,也可以团结相同政见之人来到自己的旗下,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纪成说到这里有些无奈,他其实是赞成税制改革的。

纪海道:“其实大周的好政策不只这一项,大周鼓励工商业发展,向西开辟了一条丝绸古道,和远在西方的波斯大食等国开展贸易,上都城工商业发达,街上随处可见高目深鼻的外国客商,我和恩师问过大周的官员,大周单单是工矿税这一块的收入,就占到了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而我国朝廷到现在还在为是否开征工矿税吵闹不休……”

陆文廷是个狂热的爱国主义分子,一直以自己是大齐人为荣,见纪海处处为大周说话,就有些不高兴了。“表哥这么说起来,好像大齐哪儿哪儿都不如大周似的?我大齐有上百万的军队,岂是大齐所能望项背的?”

纪海微笑着看了他一眼,道:“表弟且莫如此自信,我瞧着大周兵虽不多,可因为实行的是募兵制,兵员素质比起大齐来,其实高上了不少,要是真打起仗来,大齐现在未必就是大周的对手。”

他不过是实话实说,陆文廷却是不干了,忽地站了起来:“表哥去了一次大周,就处处为其说话,把自己当成周人了一般。浑然忘了这里才是生你养你的土地,没想到表哥是这样的人,也罢,我不与你这样的人吃饭。”摔下筷子就起身往外走。

陆文廷平日里虽然顽劣,但大事上是从来不糊涂的,这样发作登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纪海连忙解释:“表弟,我不是那个意思……”

陆文廷头也不回,也不听他解释。那边陆清娴也急了,这边还没和表哥成亲呢,未婚夫就和弟弟闹僵了,她夹在中间怎么做人呢?急急叫了一声:“三弟。”

陆清岚便当即起了身,道:“我去劝劝他。”就追了出去。

剩下几个人面面相觑。纪氏打圆场道:“这孩子性子倔,都是我平日没教好他。大哥大嫂还有海哥儿,你们别和他一般见识。”

纪海苦笑道:“没事,表弟的心情我能理解。其实我刚到了大周的时候,见大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兵制处处比我们大齐高出一截的时候,我也十分难以接受。所以……我不怪表弟。”毕竟大齐的朝廷上也好,民间舆论也好,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三国的老大自居,这么多年来,从未把大周和大梁当成一个平等国家对待过,骤然知道这样的事实,谁也不能接受。

说完这些,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地看了陆清娴一眼。

陆清娴低声道:“三弟最听宝儿的话,有她在你放心。”

这边陆清岚追了出来,见陆文廷靠在院子里的一颗大榕树上生闷气,她慢慢地走了过来,道:“好端端的,你和未来姐夫发什么脾气嘛。”

陆文廷气呼呼地道:“我就是看不惯他言必称大周,简直就是一个卖国贼!”

陆清岚“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三哥,在我心里,你可不是这么不敢面对现实的人啊?”

陆文廷道:“你说什么呢?”

陆清岚道:“你明明知道表哥说得都是实话,你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你不愿意相信这些事实。你一直觉得大齐比大周强大,而且强大很多,就像是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是名门之后高人一等,可后来有人告诉他,他不过是个小老百姓是个泥腿子,他无法接受一样。”

陆文廷用手指点着她的额头:“你你你……”他的确是这种心理,他这个小妹也太会在人伤口上撒盐了。他气得跳脚,可又拿妹妹没法。

陆清岚继续说:“其实海表哥不说,你心里也有答案了。近些年来,大齐上流社会流行的那些东西,衣裳布料也好,磁碗茶具也好,全都是大周的好过大齐的,就连他们那边的乐师画师,也开始引领大齐的风潮,而这一切早就让你彷徨……”

陆文廷差点跳了起来;“你你你,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陆清岚拉着他的袖子柔声道:“三哥,你是一个男人,你得顶天立地,你得承担责任。圣人说知耻而后勇,知道咱们叫大周超过了没什么,咱们从哪跌倒了就从哪爬起来,奋起直追,早晚有一天,咱们还能赶到他们的头里去。但是这一切,首先要在你面对现实的基础上……”

陆文廷看了她半天,有些泄气地道:“真是什么话都被你说了。”这个妹妹虽然淘气,但有时候却极为贴心,有什么话他都会对妹妹说。“我是害怕有一天,两国的大军在战场上真的相遇了,我们大齐国的军队一败涂地,堂堂大齐要受到小国的羞辱,那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耻辱……”

耻辱吗?陆清岚是知道未来的走向的。前世陆文廷死后没多久,大齐和大周果然在边界打了一仗,大周军力强悍,补给充足,大齐一败涂地,迫得萧少玹将燕州割让给大周,又赔款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那场战争之后,整个国家的所有读书人都觉得奇耻大辱。

陆清岚道:“所以你才要发愤图强,不论大周还是大梁,不论哪个国家敢冒犯咱们的边境,你就带着大军将他们撵回老家去,岂不是痛快!”

陆文廷看着小姑娘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眼中满是崇拜,不由豪气干云:“妹妹说得对,我一定不负你的期望。”

陆清岚笑眯眯地:“既然这样,就和我回去吧。”

拉着陆文廷回到了席上。

陆文廷不是个拖泥带水的,对着纪海一揖到地道:“表哥,刚才是我一时糊涂,冒犯了表哥,表哥别和我这粗人一般见识。”

纪海服起陆文廷道:“表弟也是一颗拳拳为国之心,我完全能够理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一开始在周国所见所闻,也实在难以接受。”

陆文廷拉着纪海坐到一处,“那表哥你多说些周国的风物给我听听。”

纪氏见两人这么快和好如初,笑道:“这便好了。”

陆清娴也跟着松了口气。

当日纪海喝得微醺,回到家后第二天果然送来整整一车东西,各种料子、尺头、首饰应有尽有,最难得的是还有一小匣子珍珠,与大齐白色的珍珠不同,这一小匣子珍珠都是粉色的,个个饱满圆润看着就知价值不菲。

纪海没说这些东西是送给谁的,可是大家心照不宣地把料子分了,把那一匣子珍珠留给了陆清娴。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更何况是这一车东西,陆宸和纪氏对纪海的这番表现非常满意。

纪海回家之后就开始闭门不出,一门心思准备即将到来的春闱。

作为未婚妻,陆清娴亲自给纪海绣了笔袋和护膝,差了丫鬟送到了纪府。两人已经定亲,送这样的东西也在情理之中,没人会说什么。

纪海美滋滋地穿上未婚妻给自己的护膝,拿着笔袋去参加春闱,会试的考场上,简直如有神助。

到了看榜那一天,陆宸和纪氏早早就派了小厮出去打听,陆清娴也在家中焦急地等待。过了好一阵子那小厮跑了回来,兴高采烈地道:“中了!中了!表少爷中进士了!”

一家子甚至连荣哥儿在内全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来。

纪氏急急问道:“中了第几名?”她还是有些担心,纪海毕竟年纪太小,能中已经是万幸,若是中了三甲成了同进士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小厮喘了口气,才大声道:“表少爷中了第一名会元。”

“什么?”纪氏登时傻在当场,整个人欣喜若狂。

陆清岚摸着下巴想了又想,上一世的表哥似乎是第二名还是第三名来着,这次却变成了会元。

她饶有兴趣地看着陆清娴,笑吟吟地道:“恭喜姐姐了。”

陆清娴羞涩地垂下头:“表哥中了会元和我有什么关系?”说是这样说,她心里还是极高兴的。

纪海连中两元的消息传出来,一时整个京师都沸腾了。要知道大齐立国一百多年,迄今为止连中三元的人物也一共就出过两个,可见这个难度有多大。更何况,纪海才仅仅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甚至连宫中的嘉和帝都听说了此事。众人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等到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完毕,读卷官八人轮流阅卷已毕,将成绩最好的前十本送呈预览,由皇帝钦定御批。

嘉和帝选定了文章最好的一份卷子打算选为状元,叫太监看了名字,竟然就是纪海。嘉和帝就想起那日殿试的时候,他特意留意了这位大齐历史上最为年轻的会元,果然是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他虽然是个皇帝,可还是比较倾向于看脸的,对纪海就多了几分喜爱。

可要点他作为状元,嘉和帝却又有些犹豫。纪海年轻又有才华,科举考试又是一帆风顺,若是这样让他连中三元,会不会养成他骄矜自傲的性子呢?皇帝想得十分深远,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是国家最为需要的人才,可不能让他走入歧途,皇帝想了想,决定还是磨砺一番他的性子,因此竟将他点为探花。

殿试的成绩张榜公布。纪海以十七岁的年纪荣膺一甲第三名探花,和上一世的成绩一样。

虽然没有获得连中三元的殊荣,可是十七岁的探花,也刷新了大齐的记录了。况且又是这么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探花郎。纪海虽然有些遗憾,到底还是极为高兴的。

又过了数日,纪海免试进入翰林院成为一名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整个长兴侯府都去了纪府祝贺。

纪氏便同陈氏商量:“孩子们都不小了,海哥如今进士也中了,官也授了,咱们还是赶快把孩子们的婚事给办了吧。”

陈氏笑道:“我也正要同你说这件事呢。我可是想今年就抱上那孙子呢。”纪氏也呵呵笑了起来,她也盼着女儿早日成婚生子呢。

两家商议了一番,将成亲的日子定在了七月二十。

陆清娴一出生,陆宸和纪氏就在给长女准备嫁妆,这些年增增减减的,她的嫁妆早就备齐了。

这一日,陆清岚进了纪氏的屋子,看见纪氏和耿嬷嬷正打着算盘珠子算账。看见陆清岚穿着一身桃红色的褙子袅袅婷婷地走进来,纪氏便叫她:“宝儿你来的正好!”

陆清岚坐到纪氏身边的椅子上,荣哥儿也在屋子里,高兴地叫了一声六姐姐,然后就扑到了她的腿上。陆清岚伸手捏了捏弟弟的胖脸,觉得手感不错,这才笑着问:“娘亲,什么事儿呀?”

纪氏道:“这是我给你姐姐的嫁妆单子,你也瞧瞧。”

陆清岚道:“这些娘做主就是了。”说着还是好奇地拿起来看了一遍,纪氏给长女准备的嫁妆共有一百抬,十分丰厚长脸,可又不算出格。

陆清岚看了一遍,觉得娘亲想得十分周到,毕竟纪海十七岁就以探花郎的身份进了翰林院,要是婚事还大操大办,那可就太招摇了。现在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纪海呢,枪打出头鸟,所以纪海如今是越低调越好。

陆清岚看完了,拍拍手掌道:“很好,我没有意见。”

荣哥儿在一旁淘气地学着姐姐的声调:“很好,我没有意见。”

陆清岚伸手去揪他的耳朵:“小胖子,你敢淘气?”

荣哥儿哎呦叫了起来,陆清岚前世没有孩子,把荣哥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似的疼爱,哪里舍得真下狠手,见荣哥一张胖嘟嘟的小脸都皱了起来,她赶忙松了手,又去帮他揉耳朵,瞪他道:“谁叫你学我说话的!”

荣哥儿知道姐姐就是个刀子嘴豆腐心,蹬蹬蹬跑远了,又学了一句:“谁叫你学我说话的!”

陆清岚作势欲要起身,荣哥儿哈哈笑着跑出了屋子。纪氏见孩子们相处融洽,心里自然十分高兴。嗔道:“你别逗你弟弟了,赶快看你姐姐的嫁妆。”

陆清岚摊手道:“我哪里逗他了?是荣哥儿淘气。娘亲有了荣哥儿就不喜欢宝儿了。”这话自从有了荣哥儿都不知说了多少遍了,基本每次说这话的时候都是在向着母亲撒娇。说着就抱住了纪氏的胳膊。

纪氏拿手点了点她的额头,“都十二了,马上要说亲了,还这么孩子气还撒娇?”

陆清岚吐了吐舌头;“就算我八十岁,只要在母亲跟前,我还是一样撒娇。”

连一旁的耿嬷嬷都听不下去了,捂着嘴偷笑。纪氏其实也十分享受次女对她的撒娇依恋,笑着帮她整理了鬓角散出来的头发道:“好了好了,说正事。”

陆清岚这才坐直了身子。

纪氏道:“按照咱们长兴侯府的规矩,每个女孩儿出嫁,公中出两千两银子置办嫁妆,老太太早就差人把银票给送过来了。”说到这里纪氏顿了顿,又道:“老太爷后来又差人送了两千两过来。”这就是私下里给的了。从前大房的姑娘们出嫁,老太爷可没有这么大方。

毕竟陆清娴是老太爷的亲孙女,又是孙辈第一个和他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他自小就十分宠爱陆清娴的。

“还有你几个出嫁的姑母都有回来给你姐姐添妆,杂七杂八地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千来两。”纪氏顿了顿又道:“除了这些,我们打算再拿出七千两来,凑足一万两给你姐姐带过去,都不上嫁妆单子。”

二房并未和侯府分家,一应吃穿用度都是走侯府的公账,所以陆宸当官的那点俸禄银子也都交到了侯府的公中去,纪氏拿出的这七千两,都是这些年她经营自己的嫁妆所得,是他们二房的私房钱。

七千两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更何况二房四个孩子,纪氏还要留些银子给长子娶亲,给次女置办嫁妆呢。

至于这一万两银子不列入嫁妆单子,只放在压箱底让陆清娴悄悄带过去,却是为了照顾纪府的面子。要知道按规矩,纪府送来的彩礼是要比照着侯府的嫁妆规格的,纪家虽然一门出了两位进士,但是纪成为官清廉,家中并没有多少积蓄,让他再准备一万两的彩礼,那不是难为人呢吗?

陆清岚自然明白这些弯弯绕绕,“只要姐姐和姐夫过得好,那些面子上的虚礼可以不必理会的。况姐夫刚入了官场,上下打点应酬正是用钱的时候,母亲直接把银子陪送过去真是再好没有了。”

纪氏见女儿懂事,十分高兴地摸了摸她的脑袋。“以后你出嫁的时候,咱们也如此行事。”

陆清岚微微一愕,她出嫁?嫁给谁?经历了前世的那些风风雨雨,放眼整个京师,又有哪个男人能被她看在眼里?

陆清岚微微一笑,心中有些苦涩。为了不让母亲觉察她的情绪,还是假装羞涩地道:“娘亲说这些做什么,我一辈子不嫁,就在家里陪着娘亲。”

“哈哈,你看这孩子,竟说傻话。”纪氏笑了起来,对着耿嬷嬷说道。

耿嬷嬷柔声道:“六小姐还小呢,不懂这些。”

纪氏便又拿出了一叠地契,说到了正事上头。“这些是我在西山陪嫁庄子的地契,共有500亩地,都是一等一的好地,我打算给你姐姐陪嫁过去,也不上嫁妆单子。”

陆清岚抬头看了看母亲,500亩地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单靠这五百亩地,就够小两口衣食无忧了。从前没听说娘亲在西山有这么多地,娘亲还真是经营有道。

纪氏道:“这些地是连成一片的,我花了不少心思,一小块一小块,慢慢买进来的。”

陆清岚又点了点头,奇怪母亲和自己说这么清楚干嘛。

纪氏摸了摸女儿的脑袋:“等你成亲的时候,我也一样陪送你五百亩地,可是若论肥沃程度,却是比不上这500亩的。我做娘亲的,本该是一碗水端平的,不过思虑着你舅舅家里条件有限,所以……”

陆清岚不由笑了,原来是母亲害怕日后自己和姐姐攀比嫁妆,让姐妹俩生了龃龉。陆清岚就道:“娘,您就别操心了,宝儿可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更何况,她很快就要有钱了,有很多很多的钱,这500亩地,她还真没放在心上呢。

***

这阵子纪氏忙着陆清娴的亲事,没有人管了,陆清岚轻松了。有时候不愿意去学堂上课就推说自己身子不适,日子过得倒也逍遥快活。

这一日,临安郡主萧琪登门造访。萧琪今年十四岁,比陆清岚还高点儿,出落得花容月貌,按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广宁王妃也发愁了,挑来挑去,整个京城能配的上萧琪的,要么已经成亲了,要么就是已经定亲了,一时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

小姐妹关了房门,萧琪毫不客气地在陆清岚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很随意地说道:“这么着急找我过来做什么?”

陆清岚笑道:“找你就一定是有事,就不能因为我想你了吗?”

萧琪被她那明亮的笑容晃了一下,陆清岚的美叫同样是女人的她有刹那的失神,一瞬间回复了过来,暗叫一声这丫头真是邪门。她笑着骂道:“你这个小狐狸,我还不知道你,有什么事就痛快一点儿说,要不然我转身就走,我可忙着呢!”

陆清岚这才说道:“是有一点事,你再陪我去一次阳溪山的庄子。”

萧琪楞了一下,探手摸了摸她的脑袋不解道:“我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阳溪山就有那么好,今年光是我陪着你就已经去了两次了,这次我可不去了。”

陆清岚拉着她的胳膊道:“就一次,最后一次!”

“一次也不去!”萧琪直接拒绝。

“你要是不陪着我过去,我娘一定不会让我一个人呆在那儿!好姐姐,你就再帮我一次!”连连作揖打躬。

萧琪数落起她来可是一点都不客气:“我看伯母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你了,整天就想着怎么到外头野,哪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你看看清娴姐姐,你们两个可是一母同胞,你怎么就不和人家好好学学呢!”

陆清岚登时就怒了:“好你个萧琪,我拿你当做最好的朋友,你就这么对待我!这次我可是跟我哥哥说好了,让他准备了温驯的马匹,等我娘走了,就让他教咱们骑马,你爱去不去吧。”

这一下算是搔中了萧琪的痒痒肉,她猛地站了起来:“你说什么,是不是真的?你哥哥真的答应亲自教咱们骑马了?”

陆清岚老神在在地点了点头。萧琪一把抱住她,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宝儿,我的好宝儿!你怎么不早说,我这就回府收拾东西去。”

萧琪身为郡主,金尊玉贵,却是不爱红妆爱武装,从小就梦想着学会骑马,可是广宁王妃把她当成命根子一样,生怕她受了伤,坚决不同意。广宁王府规矩森严,下人们谁也不敢背着主子教导这位小郡主,所以萧琪做梦都想找个人教她学骑马。

前世陆清岚也是入宫之后跟着萧少玹学会了骑马,可是她学的时候年纪大了,难以精通,到了这一世,她就想着早点学会。马术和一般的技艺不一样,这种东西没有跟老头子学的道理,因为男女大防,她们这样的女孩子又不能让一个粗鲁的武夫来教导,陆清岚只好在自己的哥哥身上打主意,软磨硬泡让陆文廷当她的马术师傅。

陆文廷每日里连自己的功课都做不完,本来不想答应,可是架不住妹妹死皮赖脸地缠着她,便趁着没事的时候教她一招半式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瞒着纪氏进行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纪氏和广宁王妃一样,坚决不允许陆清岚学习马术。

小姐妹商量完毕,一起去了翠峰苑的正房。

萧琪隔三差五总要来一次,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见过了纪氏说了几句家常,就开始进入正题:“伯母,近日天气晴好,在府里呆得闷得慌,咱们不如去阳溪山的庄子上走一遭,一来看看庄稼的长势,二来也散散心,你看如何?”

陆清岚今年去了太多次阳溪山,她要是提出这个要求来,纪氏一定不会答应,这才让萧琪来提。萧琪是客人,又是郡主,纪氏怎么也不会驳她的面子。

果然纪氏一口答应下来。“既然琪儿想去,等你伯父休沐了,让他护送咱们就去一趟好了。”又看了一眼陆清岚道:“这一定是宝儿这丫头的鬼主意吧,居然请了你来当说客!”

还真是知女莫若母,萧琪尴尬地一笑道:“伯母你误会了,都是琪儿贪玩,和宝儿没有关系。”又觍着脸道:“我看就不要麻烦伯父了,赶明儿让三哥送咱们过去就是了。咱们当天去当天回,也不耽误事儿,您看好不好?”陆文廷和萧琪年龄一般大,只不过比萧琪早出生三个月而已。

陆宸也跟过去,一下子两个长辈,还怎么跟着陆文廷学骑术?

纪氏这阵子忙着准备陆清娴的嫁妆,镇日忙得昏天黑地,也的确是想出去散散心换换心情,于是也就答应了。

第251章 出局第149章 求娶第64章 安平侯府第193章 哥哥第318章 刁难第342章 亲征第331章 代云第36章 酝酿第71章 独处第26章 打脸第300章 十皇子成亲第255章 故人陪伴第114章 上元节第94章 偶遇第333章 策划第187章 岔子第190章 碰面第285章 试探第87章 出嫁第230章 清理毒计请安第311章 馈赠第277章 指挥第48章 小九陪伴第291章 产子(中)第159章 心痒第312章 打发第274章 牺牲第243章 证据第212章 聘礼第55章 对头第233章 掌握第312章 打发第180章 亲密第201章 上门第306章 磨炼第246章 闹腾第260章 试药第126章 挑拨第281章 对策第199章 驳面第124章 结亲第79章 合作第286章 醒悟第306章 磨炼第191章 焦点第146章 荣誉陪伴第297章 联手破局第109章 牙坑第194章 返回第292章 产子(下)三进宫第246章 闹腾第171章 猎物第278章 胜利第244章 古怪第95章 异变第60章 波折第53章 贺寿第233章 掌握第64章 安平侯府第214章 发嫁第196章 地道上药第42章 作死第37章 蓄谋第86章 添堵第55章 对头第256章 钉子撑腰第310章 敲打第34章 心机第154章 触动缘起第253章 支持第37章 蓄谋第249章 落定第185章 记忆第232章 世子初遇破局第183章 发烧第142章 月事第343章 挟持第321章 周旋第45章 罪有应得第202章 赐婚第32章 心机第272章 居心第222章 撑腰第140章 龙舟赛第194章 返回第56章 蛇祸评理第189章 搜查
第251章 出局第149章 求娶第64章 安平侯府第193章 哥哥第318章 刁难第342章 亲征第331章 代云第36章 酝酿第71章 独处第26章 打脸第300章 十皇子成亲第255章 故人陪伴第114章 上元节第94章 偶遇第333章 策划第187章 岔子第190章 碰面第285章 试探第87章 出嫁第230章 清理毒计请安第311章 馈赠第277章 指挥第48章 小九陪伴第291章 产子(中)第159章 心痒第312章 打发第274章 牺牲第243章 证据第212章 聘礼第55章 对头第233章 掌握第312章 打发第180章 亲密第201章 上门第306章 磨炼第246章 闹腾第260章 试药第126章 挑拨第281章 对策第199章 驳面第124章 结亲第79章 合作第286章 醒悟第306章 磨炼第191章 焦点第146章 荣誉陪伴第297章 联手破局第109章 牙坑第194章 返回第292章 产子(下)三进宫第246章 闹腾第171章 猎物第278章 胜利第244章 古怪第95章 异变第60章 波折第53章 贺寿第233章 掌握第64章 安平侯府第214章 发嫁第196章 地道上药第42章 作死第37章 蓄谋第86章 添堵第55章 对头第256章 钉子撑腰第310章 敲打第34章 心机第154章 触动缘起第253章 支持第37章 蓄谋第249章 落定第185章 记忆第232章 世子初遇破局第183章 发烧第142章 月事第343章 挟持第321章 周旋第45章 罪有应得第202章 赐婚第32章 心机第272章 居心第222章 撑腰第140章 龙舟赛第194章 返回第56章 蛇祸评理第189章 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