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内阁分歧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所以说,这京中最近,着实是多事之秋,以至于,朝中的老大人们,都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藩王之事,也是近来朝野上下备受关注的地方。

要知道,这次藩王进京,可和往常不同,以往最多就是仪典繁复些,礼节性的事务多些。

可这一次,这些藩王进京之后,可结结实实的给了朝中诸多大臣一个教训,于谦那般身份地位,又受天子宠信的大臣,硬生生的被按着低了头,大庭广众之下徒步往十王府为自己的‘鲁莽’‘冒犯’致歉,而且还被数次拒之门外。

借此机会,诸王可算是耍足了威风,让朝中文武大臣,再次认识到藩王的地位和权势。

这还不够,随后传出来礼部要整饬宗务的消息,群臣还没来得及确认真假,诸王离京的日期,便被延后了。

明面上,是说天子顾念亲亲,想要留藩王多住些日子,可是实际上,到底是为何而留京,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最近这段日子,又闹出了代王移藩一事,朝中也其他各种各样的流言,让人难以分辨是真是假……

如今,礼部再次出手,想要将藩王赶回封地去,这难不成,是为了之后的宗藩改革做铺垫?

这回,天子又会如何处置,总不至于还继续拖延下去吧,已经就藩的藩王久居京师,毕竟不合礼制,拖一次可以,可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拖下去,只怕京中的流言,就不仅仅是流言了。

众人抬头,目光望向天子,却见天子脸色平静,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拿起礼部的奏疏瞧了一眼,随口便道。

“既是如此,礼部安排便是,照准!”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不由有些惊讶,就连上奏的礼部侍郎王一宁也有些意外,迟疑了片刻才上前领命。

尤其是在旁的户部尚书沉翼,脸色更是古怪的很。

别人不知道,但是他却清楚,天子跟诸藩王在密谋着要将官田收归皇庄的事,这段日子以来,他一直在等着这件事情,可是,奇怪的是,自从天子上次召他入宫之后,半个多月过去了,却是丝毫动静都没有。

现如今,礼部上奏要安排这些藩王出京,天子竟也答应了,难不成,天子真的打算不靠这些藩王,仅凭自己一人之力,就推动此事?

要知道,打从天子登基以来,无论是互市,大渠,还是军屯等事,虽然都是天子支持,但是出面推动者,却是各部院衙门。

如果说诸王离京之后再提此事,就凭岷王和襄王二人,真的能将此事拿下吗?

沉尚书心中疑窦丛生,却不防上首天子突然就点了他的名。

“户部,工部?”

闻听天子呼唤,沉翼连忙收起这些心思,和陈循一前一后纷纷出列,来到殿中,道。

“臣在!”

于是,天子玉音降下,道。

“关于此前代王移藩之事,前几日在京诸王联名给朕递了奏本,以朝廷艰难,国库空虚,愿同担移藩耗费之半,以助朝廷。”

“诸王既有此意,代王移藩之事不宜再拖,今日下朝之后,户部便开始核算花费,同礼部,工部协同,于漳州府兴建新代王府,六月之前,完成移封事宜。”

这话一出,底下群臣顿时再次掀起一阵议论。

移封之事干系重大,靡耗深重,上次朝会上,户部和工部牵头,一个说没钱,一个说没人,勉强将此事敷衍了过去,当时天子还说,让户部和工部再下去商议,拿出个章程来,许多大臣都觉得,这事情至少要拖个一年半载的,说不定拖着拖着就没了。

但是谁想到,前段时间,代王爷跑去户部闹了一场,当场堵门,说是要拿回军屯私田的赎买银,到最后户部没办法,求到了天子跟前,才算是把这事给了了。

不过经此一事,朝中也隐隐有所感觉,代王移封之事,势在必行,不然的话,户部恐怕也很难脱身。

只是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再转过头看看这位沉尚书,果不其然,眼瞧着这位户部尚书大人面容苦涩,但是还是拱手道。

“请陛下放心,户部必然不敢怠慢。”

也是,到了这个份上,闹也闹了,诸王还愿意承担一半的花费,再硬撑着,就太不给诸王面子了。

眼瞧着户部怂了,陈循的脸色也变了变,不过,所幸他也对此早有预感,既然户部先撑不住了,那他也没有必要硬撑着。

尤其是前日陛下刚刚因为于谦的事情,召见他们训戒了一番,让陈循隐隐觉得,天子变得强势了许多,连一贯备受宠信的于谦,在天子面前,都讨不了好,更不要提别的人了。

移藩之事,天子明显已经点头了,若一直拧着,怕是会引得天子不悦,因此,陈循也不敢怠慢,拱手道。

“臣领旨……”

这两部尚书都没了异议,其他的大臣,就算仍旧觉得不妥,也自然都只能纷纷又将话咽了下去。

早朝就此结束,但是,早朝上传出的消息,却迅速在京城当中传开,最引人注意的,自然莫过于整饬军府的消息。

如今京中的文武朝局并不复杂,因此,俞士悦能够推断出来的,多数重臣也能够推断出来。

因此,在朝野上下还有许多大臣在讨论到底要不要整饬军府的时候,同样有很多大臣已经开始考虑主持此事的人选了。

不出多数人所料,数日之后的廷议上,虽然对此事有所争论,但是,就连最初反对此事的王竑,在张輗等人拿出一系列的证据之后,态度也渐渐软化下来。

最终,廷议的结果,自然是顺利通过。

当天下午,内阁就收到了好几份奏疏,内容都是举荐主持者的……

王翱的公房当中,日头近了午间,中书舍人走进来,道。

“首辅大人,次辅大人到了。”

闻听此言,王翱从桉牍当中抬起头来,瞥了一眼自己手边刚刚看过的奏疏,上头的票拟正写着……

“……整饬军屯干系重大,主持之人当选德行出众,能力过人,在朝素有威望之大臣,方能顺利。臣王翱。”

将这些奏疏放好,他点了点头,道。

“请进来吧。”

不多时,俞士悦迈步进来,手里同样拿着几本奏疏,躬身微微行礼后,他便将奏疏放在了王翱面前的桌上。

“首辅大人,这几本奏疏,都是举荐整饬军屯主持者的,这段日子下来,我这收到了的奏疏不下二十本,想来,首辅大人这,应该也差不多吧?”

在一旁坐下,俞士悦端起中书舍人奉上的茶水,端起抿了一口,道。

王翱没有立刻答话,而是拿起俞士悦递过来的奏疏翻开了一番,方才道。

“昌平侯杨洪,宁阳侯陈懋,成国公朱仪,靖安伯范广,猩城伯赵荣,成安候郭成,都督同知张輗,都督同知武兴……倒是差不多。”

说着话,王翱抬起头,道。

“看来这次,京中的勋贵们,是真的有些着急了。”

俞士悦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他收到的这些奏疏当中,举荐的人很多,基本上,就是王翱所说的这些人。

这并不难理解,整饬军府,说白了,就是要对如今就在军府当中的官员进行清查。

现如今的军府当中,几乎所有的官员,多多少少都跟京中的勋贵之间有所联系,清查军府,无异于是京中势力的一次大洗牌。

那么,谁来主持此事,对于各家勋贵来说,自然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旦是和自己交好之人来主持,那么便是一个扩大势力的大好机会。

自天子登基以来,勋贵备受打压,尤其是在这次整饬军屯当中,更是损失惨重,这次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自然是要好好把握。

因此这段时间下来,这帮勋贵可算得上是铆足了劲儿,不仅是军府自己的官员上本,各家的勋贵也纷纷出动,甚至就连他们平日里交好的一些文官,也被说动替他们上本。

除此之外,俞士悦还听说,有些人还把主意打到了皇亲身上,据说这几日,宫里受宠的杭贵妃,刚诞下皇子的李贤妃,父兄都不约而同的进宫觐见,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总是条路子。

如此纷纷扰扰,可见这帮勋贵,这次是真的下足了功夫,要将这件差事给揽下来了,不过……

“人选虽多,但是真正可用者却不多,要主持此事,须得威望,德行,能力皆足之人,勋贵之中,能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怕寥寥。”

眼瞧着王翱从奏疏当中抬起头了,俞士悦放下茶盏,笑着开口道。

见此状况,王翱亦是一笑,道。

“看来次辅大人,心中也有人选啊……”

俞士悦并不承认,也未否认,只是道。

“此等大事,具体人选自当是由陛下决断,但是,以本官浅见,既是整饬军府,那么,便不能由军府官员自行主持,否则难以服众,至于京中诸勋贵,同军府牵扯太深,只怕也不合适。”

这话看似什么都没说,但是其实,已经什么都说了。

武臣当中,品级高的官员基本都在军府当中,除此之外,便是勋贵,军府官员不行,勋贵也不行,言下之意,其实就是武臣都不适合主持此事。

于是,王翱轻轻点了点头,算是对他的说法表示认可。

其实双方都心照不宣,俞士悦这次过来,说白了,就是统一他们的意见的。

自从江渊去后,内阁迟迟没有增补新的阁臣,朱鉴因此前之事低调下来,张敏又素来没有主见,所以大多数的事务,只要他们二人达成了一致,也就意味着内阁的意见统一。

只不过这件事……

听了俞士悦的话,王翱从手边同样翻出基本奏疏,命人递了过去,然后道。

“次辅大人所言有理,此事军府官员及勋贵来主持,都不甚妥当,这段日子,我这也的确收到了不少奏疏。”

“其中,有人觉得,此事涉及军务,当归兵部,由于少保主持,也有人觉得,此事本属监察之权,故而,应由都察院主导,陈总宪主持,还有人说,就如今查的的状况来看,军府官员所涉罪行繁多重大,所以,该由刑部和大理寺介入,如今大理寺卿空缺,当由金尚书主持。”

“如此种种,意见不一,陛下也一直未曾表示倾向,本辅想着,陛下心中应该也在犹豫,不知次辅大人觉得,此事该归何部主持?”

有些时候,问话也是一种态度。

俞士悦和于谦私交甚笃,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从俞士悦的立场出发,他肯定是希望,这件事情最终落到兵部的手中。

事实上,这也的确是希望最大的选项,因为,如果不让武臣参与的话,那么兵部显然是最合适的。

可是……翻看了一番自己眼前的奏疏,俞士悦不由皱起了眉头,抬头望着王翱,目光中带上了几分若有所思。

看来今天,这位首辅大人,是专程等着他来了。

这段日子,他不是没有听闻有人举荐都察院和刑部,但是,到他手中的奏疏,却仍是以勋贵和兵部为主,他原本以为,前者只是零星有些,却没想到,都被王翱压在他这。

wWW▪тт kǎn▪C○

所以说,这就是首辅分票权的好处,如若需要,他完全可以将某些特殊的奏疏分到特殊的人手里,又或是,压起来让别的阁臣得不到消息。

王翱这么问,其实就代表着,他并不支持于谦,那么,他觉得该谁来主持呢?

都察院,还是刑部?

他这么做,原因又是为何?

一时之间,俞士悦心中念头百转,沉吟着,他到底还是道。

“都察院职在监察,权责独立,并不应参与具体庶务之中,似是这等整饬之事,并不合适,毕竟,主持此事者,也当在监察之中。”

“至于刑部,如今虽然已有诸多证据显示,官员罪行众多,但是,毕竟尚未查实,说到底,军府涉及军务,其中多是武臣,所以,还是兵部主持此事,最为合适。”

“首辅大人觉得呢?”

一番话说下来,态度依旧坚定,见此状况,王翱脸上笑容依旧,不过,对于俞士悦的理由,他却不置可否,道。

“此事重大,到底如何决断,你我说了不算,无论是兵部,都察院,还是刑部,还需陛下亲自决断,不妨你我一同进宫,将这些奏疏一并带去,将此事呈奏陛下,如何?”

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请愿第五百七十三章:问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杀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别闹了第1178章 隐患与出路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气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骥此人第977章 于谦的奏疏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内宫第1173章 收网第二百八十九章:准备收网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二百零九章:各种内情第七百七十章:召见第1199章 不出意料第993章 狠还是你狠啊!第一千零七十章:两道朱批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穷二白的战后第991章 成国公的算计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业余爱好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对的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国公府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六百三十七章:来之不易的机会第963章 压力给到俞次辅第1223章 闯宫?第1241章 社稷重臣于廷益第924章 陈循的盘算第七百八十三章:还是得讲理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爷的危机第三百三十章:巧言善辩宁远侯第1017章 要讲理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国公府第八百三十二章:闹事与挨骂第1245章 风起第七百五十六章:高明的猎手第六百三十六章:节节失利第1235章 虚晃一枪.第1232章 皇家海贸集团。第994章 廷益,快回来吧……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第五百二十八章:太后懿旨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巧若拙沈司徒第1163章 原委第六百六十五章:卧底的第一素质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争论第1185章 杜宁第四十五章:我要京营第九十九章:处置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为主?第四十一章:处理政务第1217章 朱见深的考题第三百二十三章:准了第七百四十章:江渊和杜宁的斗法第984章 看着他第一百七十二章:勋戚的难题第879章 俞次辅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第906章 首辅大人的定力第四百零一章:灵堂冲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开海禁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贤王第六百零七章:换人了也不通知一声?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瘫与戏精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赢家竟是……第978章 翻旧账~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后恭舒公公第1170章 陈尚书的实力第1170章 陈尚书的实力第一百二十九章:党争之祸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孙大勇不是龙套!第959章 冲突第二百八十章:两个决定第二百五十三章:沈尚书兴奋了起来第七百七十三章:郁闷的小公爷第六百九十九章:啊,俸禄……第十九章:太后懿旨(排行榜加更一)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1228章 结案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六百零九章:福娃娃第958章 疑点第1219章 继任人选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尔!第964章 教女第三百六十四章:揣测上意的艰难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杀戮第二百一十九章:一举多得第三百三十一章:剑出偏锋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议三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圣人不圣第1221章 这是警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诚是必杀技第八百一十三章:胁迫
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请愿第五百七十三章:问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杀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所以别闹了第1178章 隐患与出路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气第二百六十八章:王骥此人第977章 于谦的奏疏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内宫第1173章 收网第二百八十九章:准备收网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二百零九章:各种内情第七百七十章:召见第1199章 不出意料第993章 狠还是你狠啊!第一千零七十章:两道朱批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穷二白的战后第991章 成国公的算计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五百七十六章:大宗伯的业余爱好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对的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国公府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六百三十七章:来之不易的机会第963章 压力给到俞次辅第1223章 闯宫?第1241章 社稷重臣于廷益第924章 陈循的盘算第七百八十三章:还是得讲理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爷的危机第三百三十章:巧言善辩宁远侯第1017章 要讲理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国公府第八百三十二章:闹事与挨骂第1245章 风起第七百五十六章:高明的猎手第六百三十六章:节节失利第1235章 虚晃一枪.第1232章 皇家海贸集团。第994章 廷益,快回来吧……第五百一十九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第五百二十八章:太后懿旨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巧若拙沈司徒第1163章 原委第六百六十五章:卧底的第一素质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争论第1185章 杜宁第四十五章:我要京营第九十九章:处置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为主?第四十一章:处理政务第1217章 朱见深的考题第三百二十三章:准了第七百四十章:江渊和杜宁的斗法第984章 看着他第一百七十二章:勋戚的难题第879章 俞次辅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第906章 首辅大人的定力第四百零一章:灵堂冲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开海禁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贤王第六百零七章:换人了也不通知一声?第五百八十五章:面瘫与戏精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赢家竟是……第978章 翻旧账~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后恭舒公公第1170章 陈尚书的实力第1170章 陈尚书的实力第一百二十九章:党争之祸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孙大勇不是龙套!第959章 冲突第二百八十章:两个决定第二百五十三章:沈尚书兴奋了起来第七百七十三章:郁闷的小公爷第六百九十九章:啊,俸禄……第十九章:太后懿旨(排行榜加更一)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1228章 结案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六百零九章:福娃娃第958章 疑点第1219章 继任人选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尔!第964章 教女第三百六十四章:揣测上意的艰难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杀戮第二百一十九章:一举多得第三百三十一章:剑出偏锋第二百九十六章:朝议三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圣人不圣第1221章 这是警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诚是必杀技第八百一十三章: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