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慈宁宫的瓷器(上)

慈宁宫中。

孙太后刚在榻上坐稳,外头就进来一个二十余岁的秀丽女子。

这女子身着大红鞠衣,头戴四凤冠,外头罩着蓝色大衫,身前挂着珠玉霞帔,看起来贵气逼人。

只是眼睛却通红通红的,看得出,是刚刚哭过一场。

女子一路行来,慈宁宫中一干宫女内侍纷纷行礼,那女子却径直来到孙太后面前,行了个礼,道。

“母后,外间情形如何?”

孙太后皱了皱眉头,心头一阵不满,对着女子说道:“皇帝还没死呢,你就这么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

眼前的女子,便是如今的六宫之主,皇后钱氏。

哪怕是天家婆媳,也还是婆媳。

对于这个现任的六宫之主,孙太后本就不怎么瞧得上。

一来,是钱皇后成婚数年,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二来,孙太后自己在宫中沉浮多年,靠的就是手段凌厉,能稳得住。

可偏偏,这钱氏的性子温弱,事事处处都没个六宫之主的做派。

要不是皇帝尚且宠着她,后宫里头那些妃嫔们早就翻了天去了。

是以平素的日子里,孙太后对她的态度就不算好。

如今,她自己刚刚在本仁殿受了一肚子气,口气自然就更加严厉。

钱氏自己呢,本就为夫君的安危担忧了一晚上。

听说太后和前朝大臣们商议完了,顾不得平素太后对她的态度,急急匆匆的就赶过来了。

结果刚说了一句话,就被这么斥骂。

心头不由得又是委屈,又是着急。

一边跪下请罪,另一边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孙太后一阵头疼。

哭哭哭……就知道哭!

天晓得哪来那么多眼泪,也不晓得皇帝看上她什么。

平素什么事情都替她挡着,如今出了事情,除了哭什么也不会!

孙太后生着闷气,不说话。

钱氏就跪在一旁,低低的啜泣着。

眼瞧着着屋里头的气氛越来越尴尬,一旁侍奉的李永昌和金英两个人对视一眼。

最后,李永昌大着胆子上前道。

“太后娘娘您息怒,皇后娘娘也是忧心皇爷安危,才一时失仪,您别和皇后娘娘计较。”

说罢,抬眼看了看孙太后的神色,见她神色稍缓,李永昌赶忙给金英使了个眼色。

金英会意,也站出来说道。

“皇后娘娘放心,朝堂的老大人们,已经派了使节将皇爷要的东西送了过去,一时半刻的,皇爷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您跟太后娘娘齐心协力,给皇上把宫里看好的时候,您可得提着点精气神,管好后宫,才是帮着皇爷。”

两个人两头劝着,殿内的气氛才勉强算是缓和下来。

钱氏渐渐止住了伤心。

孙太后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和钱氏计较的时候,于是没好气的道。

“起来吧,知道你担心皇帝,可光担心有什么用。”

“金英说得对,拿出你六宫之主的气度来,出了这慈宁宫的宫门,你得当皇帝依旧好好的一样,把六宫上下给哀家管好了,明白吗?”

钱皇后起身,委委屈屈的应了一声,想了想又道。

“母后,昨个儿匆忙,光备了金银蟒衣,今晨臣妾才想起来,天儿转凉了,皇上在那贼人手里,想来是定要受苦的,便紧着寻了些冬衣暖炉炭火之类的,母后叫使节给皇上捎去可好?”

孙太后点了点头,心头越发的不耐烦,本还想要再嘱托她一句,这些日子管理后宫该注意些什么。

但是见她一心都挂在被俘的皇帝身上,也懒得多说。

挥了挥手,道:“这些小事,你自办了便是,你且回去吧,有消息哀家会遣人知会你的。”

刚打发了钱氏,外头又有内侍来禀,道。

“太后娘娘,吴贤妃求见。”

吴氏?

孙太后想起今日在殿中,朱祁钰虽然看着虚弱,但是不卑不亢,进退有度的气量。

再想想自己那个不顾劝阻,执意亲征,最后把自己祸祸得身陷敌手的儿子。

这等对比,简直让她郁闷的想要吐血。

不过人都来了,也不能不见。

压下心里的不舒服,孙太后摆了摆手。

“让她进来吧。”

吴氏的身子骨硬朗,即便如今已经是深秋时节,但她也是一身单衣,就带着一个贴身女官,便进了慈宁宫,一板一眼的跟孙太后行礼。

“见过太后娘娘。”

“起来吧。”

心里憋着火,孙太后也懒得虚与委蛇,开口就道。

“你素日待在景阳宫中,不喜出门,今儿怎么得空,到哀家这来了?”

言下之意,老娘心情不好,没什么事就赶紧滚蛋。

吴氏倒是面色平和,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那火气不是冲她一样。

“不瞒太后娘娘说,臣妾是为钰哥儿来的。”

“郕王?”

孙太后皱了皱眉头。

这个女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偏还这么一副菩萨样与世无争的样子,招人厌烦。

“郕王怎么了?”

吴氏起身,福了福道。

“前儿钰哥过来,说圣驾在土木堡遇袭,京师当中无人做主,太后娘娘有意让他来秉政,不知可有此事?”

这几句话,像一把刀子般,正正的扎在孙太后的心坎上。

什么叫圣驾遇袭,京师当中无人做主?

说得跟自家求着他郕王秉政不成?

要不是外朝的那群大臣一力坚持,他巴不得朱祁钰永远不要在她眼前晃悠。

“是又如何?”

心中怒火一阵阵的冲上头顶,孙太后的口气越发冷淡,带着淡淡的训斥之意道。

“此乃国政大事,你一个深宫妇人,难不成想要干政吗?”

面对孙太后的责难,吴氏依旧神情淡定,脸上笑意略略收起,道。

“太后娘娘误会了,按祖制,后宫惯例不得插手前朝政务,臣妾岂敢妄言。”

好吧,又是一刀。

一句“后宫惯例不得干政”。

作为刚刚主持了一场非正式朝会的孙太后,感觉自己受到了嘲讽。

但是话头是她自己挑起来的,又不好在这一点上责难什么。

孙太后只觉得一口老血梗在胸口,不上不下。

“只不过,如今皇上失陷敌手,钰哥身子又不好,您知道的,他刚刚大病一场,昏迷了几天几夜,这才刚好了些,秉政这么重的担子,万一将钰哥累病了,先皇一脉岂非岌岌可危?”

无视孙太后黑的像锅底一样的脸色,吴氏继续淡定开口。

“臣妾只这一个儿子,万不想让他有一点闪失,所以臣妾特来求您开恩,免了他这个差事,回府好好养着。国政大事,自有前朝的老大人和太后娘娘您操持着便是。”

孙太后死死地攥着手里的茶杯盖,身子都在微微颤抖着。

整个慈宁宫的气压简直低到了极点。

一旁侍奉的宫女内侍,个个都低下了头,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有心思灵巧的,更是悄没声息的离太后娘娘远了几步,同时为吴贤妃捏了把冷汗。

今儿太阳可真是打西边出来了,一向在宫中没什么存在感的吴贤妃,竟敢这么顶撞太后娘娘。

听听这说的都什么话?

什么叫“……臣妾只这一个儿子,万不想让他有一点闪失……”

合着太后娘娘不是只有一个儿子?

郕王是吴贤妃的眼珠子,那皇上也是太后娘娘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呀。

尤其是这个时候,皇上被虏贼挟持,别说闪失,是生是死都还不晓得呢。

这吴贤妃,怕不是来添堵的吧?

再说了,什么叫“……万一将钰哥累病了,先皇一脉岂非岌岌可危……”

先皇是只有皇上和郕王俩儿子不假。

可皇上只是被虏了,又不是死了,吴贤妃这话里话外的,太后娘娘不气得摔杯子才怪!

这帮宫人都能听得出来的意思,孙太后又岂会听不出来?

尤其是,吴氏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一如既往的毫无波澜,压根没有丝毫担心的样子。

看的孙太后越发觉得,这个女人面目可憎!

她算是看出来了!

这个女人,根本就是来嘲讽她的。

嘲讽她生了个不中用的儿子,一意孤行,肆意妄为,把自己的性命都快作没了。

嘲讽她苦心经营这么多年,最终还是要依靠她们母子俩。

嘲讽她打压她们母子这么久,最后还是要将摄政大权乖乖交出。

她还真是看走了眼。

这个女人哪是柔善可欺,分明是一朝得势,便来对她落井下石!

孙太后坐在榻上,脸色铁青。

她少年得志,宠冠六宫,这一辈子受尽了荣耀和羡慕。

如今,不过是自己儿子一时失手,被人所趁,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跳出来了。

一个有名无权的闲散王爷,一个幽居后宫,碌碌无为的先皇后妃。

想看她的笑话?

做梦!

孙太后眉头紧紧的拧起,孙太后死死地盯着吴氏,眼看着就要发作。

然而一旁的金英率先一步站了出来,道。

“贤妃娘娘,太后娘娘方才已经说了,此乃国事,是太后娘娘和前朝众位老大人商议的结果,郕王爷身为皇亲宗室,正是为国尽忠之时,岂可惜身?”

“娘娘若担心郕王爷的身子,太后娘娘自会派太医随侍在郕王爷身边,宫内一应珍贵药材,也随郕王爷取用便是。”

孙太后脸色阴沉,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看了一眼金英,却见对方低垂着头,道。

“太后娘娘,今日在本仁殿议事了这么久,想来您也乏了,不如先让贤妃娘娘回去如何?”

孙太后的脸色一变再变,最终还是压下了心中的怒火,道。

“今日哀家乏了,贤妃你回去吧!”

吴氏倒是依旧一脸从容,仿佛没有察觉到刚刚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气息一般。

闻言,叹了口气,道。

“既然如此,那臣妾就不打扰太后娘娘了,最近京中事务繁多,娘娘可要仔细保重身子,您如今可是朝野上下的支撑,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说罢,起身便离去了。

吴氏刚走出慈宁宫的大门,便听得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清脆响声,不由得摇了摇头。

看来内库房的管事太监,怕是要为难了。

这么多贵重的瓷器摆件,内库房一时也不好凑出来吧……

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杀人第八百零二章:这相似的场景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礼之死第891章 一哄二吓三甩锅第三百二十三章:准了第九章:议立太子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赢家竟是……第三百三十章:巧言善辩宁远侯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一百四十三章:也先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九章:锦衣卫的未来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变三月,开心不第1202章 以战养军第985章 讲诚信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挣扎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头铁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礼第五百六十四章:要人第三百一十七章:王文的用处第八百三十章:这不就来填坑了第七百三十五章:谁说要到儿童节的?第九十七章:消息送达第八百五十九章:谈条件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阁臣(下)第二十三章:初露锋芒(排行榜加更一)第八百五十九章:谈条件第1015章 油盐不进第1197章 私下约见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1254章 圣心莫测第八十五章:法统之争第三百六十二章:谏臣担当第二百八十九章:倒打一耙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疑点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说第一百九十三章:恶心人的弹劾第十八章:不会……吧?第八百二十八章:四两拨千斤?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1224章 风雪漫天,兄弟再相见第六十章:廷击第七十一章:一出好戏第218章 怕他们不成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国之道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气第二百二十八章:内阁冲突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挣扎第七百四十章:江渊和杜宁的斗法第五百四十九章:意图终现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礼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二百三十六章:让岷王爷让路的人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一百八十章:最强一脉第六百四十四章:众望所归的整饬军屯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二百七十二章:总兵官的争执第1217章 朱见深的考题第十六章:回忆(上)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论不可取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债第五十六章:有人撑腰第五百七十章:天子党不打天子党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们也看出来了第218章 怕他们不成第四百五十章:这还押着韵呢~第四十九章:愤怒第四百五十六章:大会开完开小会第七百三十四章:论皇帝为啥喜欢厂卫第973章 你想做什么?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三百一十章:老古板最坏事第939章 杨杰的野心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权术观第八百六十三章:劝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步步紧逼第三百六十章:峰回路转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六百二十一章:摊牌了又没全摊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七百四十七章:聚众闹事第218章 怕他们不成第876章 老渣男了!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谦的地位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917章 时不我待第八百五十三章:隐秘战线立奇功第一章:前世今生第1156章 天灾人祸第四百五十二章:质问第二百六十五章:济哥的病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亲审第1234章 波云诡谲.
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杀人第八百零二章:这相似的场景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八百四十八章:任礼之死第891章 一哄二吓三甩锅第三百二十三章:准了第九章:议立太子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赢家竟是……第三百三十章:巧言善辩宁远侯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一百四十三章:也先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九章:锦衣卫的未来第一百九十六章:一月变三月,开心不第1202章 以战养军第985章 讲诚信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挣扎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头铁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礼第五百六十四章:要人第三百一十七章:王文的用处第八百三十章:这不就来填坑了第七百三十五章:谁说要到儿童节的?第九十七章:消息送达第八百五十九章:谈条件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阁臣(下)第二十三章:初露锋芒(排行榜加更一)第八百五十九章:谈条件第1015章 油盐不进第1197章 私下约见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1254章 圣心莫测第八十五章:法统之争第三百六十二章:谏臣担当第二百八十九章:倒打一耙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疑点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说第一百九十三章:恶心人的弹劾第十八章:不会……吧?第八百二十八章:四两拨千斤?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1224章 风雪漫天,兄弟再相见第六十章:廷击第七十一章:一出好戏第218章 怕他们不成第五百七十二章:治国之道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气第二百二十八章:内阁冲突第四百四十九章:垂死挣扎第七百四十章:江渊和杜宁的斗法第五百四十九章:意图终现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礼第二百二十二章:舒公公回京了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二百三十六章:让岷王爷让路的人第887章 舒良的嘴第一百八十章:最强一脉第六百四十四章:众望所归的整饬军屯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六百九十七章: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二百七十二章:总兵官的争执第1217章 朱见深的考题第十六章:回忆(上)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论不可取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债第五十六章:有人撑腰第五百七十章:天子党不打天子党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们也看出来了第218章 怕他们不成第四百五十章:这还押着韵呢~第四十九章:愤怒第四百五十六章:大会开完开小会第七百三十四章:论皇帝为啥喜欢厂卫第973章 你想做什么?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三百一十章:老古板最坏事第939章 杨杰的野心第三百三十五章:裂痕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权术观第八百六十三章:劝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步步紧逼第三百六十章:峰回路转第三百一十一章:守自己的道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六百二十一章:摊牌了又没全摊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七百四十七章:聚众闹事第218章 怕他们不成第876章 老渣男了!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谦的地位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917章 时不我待第八百五十三章:隐秘战线立奇功第一章:前世今生第1156章 天灾人祸第四百五十二章:质问第二百六十五章:济哥的病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亲审第1234章 波云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