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乾纲独断不容易

大明的兵权被分为统兵权和调兵权,统兵权在五军都督府,调兵权在兵部。

尤其是,现在京营是于谦在亲自提督,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天子的这道旨意,都该由于谦来接。

但是于大人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显然对于天子的独断行为十分不满。

眼瞧着这殿中的气氛有些凝固,俞士悦暗道一声不好。

他是知道于谦的那副性子的,说好听了叫刚正不阿,敢言直谏,说不好听了,就是容易犯拧。

说到底,他还是太年轻了,那股棱角还没被磨平,胸中热血仍在激荡。

要知道,往常时候,六部都察院的主官,平均年龄都在六十五岁左右。

土木之役后,朝中老臣死伤惨重,新晋的部院大臣,都算是相对年轻的,但即便如此,也都在六十岁左右。

但于谦今年多大呢?

过了这个年,他虚岁才五十二!

对于一个七卿级别的大臣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年轻了。

要是没有这次土木之役,他至少要在侍郎的位置上,熬上至少五年,才有机会升迁到工部或刑部,这样排名相对靠后的衙门当主官。

但是如今,有扶立新君之功,力抗外敌之绩,手握京营大权,外加少保之衔。

他在朝中的威望,甚至稳稳的压过了都察院的陈镒和户部的沈翼,直逼新晋的吏部尚书王文。

在俞士悦看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如今的天子虽然英明睿断,但是毕竟年轻气盛。

而且,从土木的消息传来之后,俞士悦就隐有所觉。

这位天子虽然看似谦和守礼,能纳谏言,但是实际上,心中的主见极强。

上回登基之时的法统之争,便足可见这一点。

彼时,今上尚是郕王,京中人心惶惶,动荡不安,外有大敌虎视眈眈,情势不可说是不危急。

但就是在那个尚需依仗群臣力保社稷之时,对于看似无关紧要的法统之事,今上却寸步不让。

六部七卿连番施压,天子却丝毫不为所动,可见其内心之坚定果敢。

对于朝廷来说,有于谦这样的板荡之臣是好事,对社稷来说,有天子这样的谋断千里的君主,也是好事。

但是俩人碰到一块,终究是会发生冲突的。

眼瞧着于谦黑着脸就要开口,俞士悦抢先一步,一闪身就到了于谦的身前,恰恰挡住了他出班的步伐。

俞士悦道:“臣领旨,稍后便为陛下拟诏。”

这种调兵的诏命,必然是要形成正式的文书的。

而一道合乎规制的诏书,首先便要由内阁来负责拟诏,因此,俞士悦上前领旨,倒也算是正常。

说着话,俞士悦便瞧见于谦的脸色越发的不好看了,眼瞧着就要起身,就算他挡着都没有用。

于是俞士悦连忙又道。

“不过陛下,按制,圣旨需经六科签发,但是如今六科封印,无法副署,就算内阁拟好诏命,调兵一事,也要等年后朝廷开印,才能真正实行。”

“故臣之见,此事是否暂缓几日,待年节过了,朝廷开印之后,再行处置。”

次辅高谷也站了起来,道。

“陛下,俞阁老所言甚是,您忧心苗地百姓,被贼子肆虐之心,臣能够体察,陛下时时心存百姓,乃万民之福也。”

“然如今正是年节,即便是派遣新的总兵官前去,一时之间,也无法开战,何况京营的将士,也有不少因年节归家,贸然调动,恐京师守备兵力有所空缺。”

“故臣斗胆,请陛下暂缓此事,待年节过后再行商议。”

内阁的职责就是调和内外,眼瞧着这殿中的气氛不对,这两位内阁大臣,也不提什么是非对错,争论什么到底该不该换人了。

就尽量的想要将事情先拖延下去,等到过了年节,朝廷开印,这件事情上往早朝上一扔。

就算是吵得再厉害也无所谓了。

有这两人的一番打圆场,于谦总算是没有梗着脖子继续往前冲,强自坐在原地,眼睛直勾勾的望着上首的天子。

俞士悦和高谷的盘算,朱祁钰又岂会不知道?

王骥在朝多年,势力还是有的,何况他和孙太后那边有所牵连,那边自然也会保他。

实话实说,朱祁钰这次其实是不占理的,就如于谦所说,要撤换王骥这么一个十万大军的总兵官,单凭如今的理由还不够。

毕竟,苗地的情况特殊,如今又临近年节,军心难免不稳,保守一点的战略调整,也并非不可解释。

所以要是真到了早朝上,这件事情多半要吵上半天,不了了之。

于是,朱祁钰也沉下了脸,冷声道。

“六科封印,就召他们回来开印,前番军报上说,平越城被围已有数月,城中情况现在一概不知。”

“朝廷这边过着年,平越的百姓却食不果腹,多耽搁一日,便不知会有多少百姓饿死。”

“这种情况之下,你们有何颜面,在朕面前说暂缓?”

“年节之下,大军的确不宜即刻开战,但是正因如此,才正好给新的总兵官熟悉军情的时间,待年节过后,总兵官整合兵力,方可毕功于一役。”

“至于京营换防,兵力不足?”

朱祁钰三言两语将两个阁臣摆出来的理由一一驳斥,说到最后,话头却停了停,目光落在于谦的身上。

他的口气陡然变得严厉起来,斥道。

“兵部又是做什么吃的?”

“京营有二十万大军,十大团营,若因年节换防,便连两万的兵力都凑不出来,那朕看你这个兵部尚书也不必做了。”

“不然不知道哪一日,贼子趁着年节冲破宫禁,刀都架到朕的脖子上了,京营说不定还在休沐呢!”

天子突然而来的雷霆之怒,是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

他们能够混到这个地步,自然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之辈,知道此番,天子是动了真怒。

尤其是最后的那几句话,天子眼中闪过的寒意,让一帮老大人心中都不由得一颤。

顾不得其他,在场的所有人都纷纷起身,拜倒在地,道。

“臣等有罪,请陛下息怒。”

这些跪下的人,自然也包括于谦在内。

但是眼瞧着于谦的脸色突然平静下来,俞士悦的心头却突然涌起一阵浓重的不安。

果不其然,都是请罪,但是于谦下一刻,却摘掉了头上的官帽,双手捧着举过头顶,道。

“陛下,臣蒙陛下恩典,拔擢为兵部尚书,身负提督京营之责,本当粉身以报,苗地十万大军,撤换总兵官并非小事,臣实难违心遵从陛下之命。”

“然身为人臣,违抗圣命,此为不忠也,故臣请陛下,罢去臣兵部尚书及提督京营之职,以谢天下。”

说罢,于谦重重的叩首在地,头颅和大殿的青石板撞击,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顿时让一帮老大人全都愣在了当场。

俞士悦一阵头疼,心中不由得哀叹一声。

这下,真的闹大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谦归京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爷的人缘第八百零二章:这相似的场景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将迟暮第二百二十五章:母子夜话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遗憾第919章 陛辞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五百零六章:强闯行宫舒公公第四百零九章:门达与怀恩第三百五十章:罗通的把柄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诚是必杀技第六百六十一章:储君的职责第944章 螳螂捕蝉第一百九十一章:厂公不好做第一百二十三章:要他们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内阁情势第1178章 隐患与出路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1264章 番外:东宫之争(六)第八百五十六章:武兴第二百七十二章:总兵官的争执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传话第一百四十三章:也先的野望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七十八章:逼宫(下)第七百四十七章:聚众闹事第一百五十六章:茅坑里的石头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说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1160章 老狐狸.第四百八十五章:仪注第八百三十章:这不就来填坑了第八百零七章:城门送别第三百四十八章:憋屈的宁阳伯第二百三十六章:让岷王爷让路的人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说某人不是龙套吧第二百六十七章:除夕日,风波酝酿第1003章 确定不确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术第七百五十一章:圆满结束……了吗?第五百七十三章:问第八百四十六章:一搏第一千零五十章:互市未来第六百二十三章:时来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九十五章:招谁惹谁了第七百五十四章:双簧第921章 幕僚第六百四十三章:勋贵的第二时代?第三百八十一章:三个半的心腹大臣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儿不讲武德第六十章:廷击第三百六十章:峰回路转第972章 圣旨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三百八十四章:骑虎难下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1195章 迎接仪式第989章 到底图啥第五百零八章:规矩第1145章 老将迟暮第五百章:护卫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并施第七十章:请辞监国第992章 拉扯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爷的人缘第六百二十七章:这不还是有明白人吗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驾到第四十七章:慈宁宫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自首?第二百四十二章:胡濙的目的第998章 谜语人去死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谈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惩罚的战士第1215章 闯宫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说……第986章 谈条件第八百二十五章:国公爷·危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六百五十四章:这就哄好了?第八十二章:金英的谋算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994章 廷益,快回来吧……第七百七十三章:郁闷的小公爷第1208章 老谋深算陈工部第二百八十六章:君侧必备技能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太子府詹事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举动第一百四十五章:剑拔弩张第三百六十章:峰回路转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步步紧逼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两人当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头铁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七百三十五章:谁说要到儿童节的?第十二章:老朱家的血脉
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谦归京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爷的人缘第八百零二章:这相似的场景第五百三十七章:老将迟暮第二百二十五章:母子夜话第八百零三章:舒公公的遗憾第919章 陛辞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五百零六章:强闯行宫舒公公第四百零九章:门达与怀恩第三百五十章:罗通的把柄第五百六十四章:徐元玉,必成大器!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真诚是必杀技第六百六十一章:储君的职责第944章 螳螂捕蝉第一百九十一章:厂公不好做第一百二十三章:要他们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内阁情势第1178章 隐患与出路第二百四十五章:岷王府的糟心事第1264章 番外:东宫之争(六)第八百五十六章:武兴第二百七十二章:总兵官的争执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传话第一百四十三章:也先的野望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七十八章:逼宫(下)第七百四十七章:聚众闹事第一百五十六章:茅坑里的石头第一百三十二章:人多且能说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1160章 老狐狸.第四百八十五章:仪注第八百三十章:这不就来填坑了第八百零七章:城门送别第三百四十八章:憋屈的宁阳伯第二百三十六章:让岷王爷让路的人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说某人不是龙套吧第二百六十七章:除夕日,风波酝酿第1003章 确定不确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术第七百五十一章:圆满结束……了吗?第五百七十三章:问第八百四十六章:一搏第一千零五十章:互市未来第六百二十三章:时来天地皆同力第一百九十五章:招谁惹谁了第七百五十四章:双簧第921章 幕僚第六百四十三章:勋贵的第二时代?第三百八十一章:三个半的心腹大臣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儿不讲武德第六十章:廷击第三百六十章:峰回路转第972章 圣旨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三百八十四章:骑虎难下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1195章 迎接仪式第989章 到底图啥第五百零八章:规矩第1145章 老将迟暮第五百章:护卫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并施第七十章:请辞监国第992章 拉扯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爷的人缘第六百二十七章:这不还是有明白人吗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驾到第四十七章:慈宁宫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自首?第二百四十二章:胡濙的目的第998章 谜语人去死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谈第二百七十四章:被惩罚的战士第1215章 闯宫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说……第986章 谈条件第八百二十五章:国公爷·危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六百五十四章:这就哄好了?第八十二章:金英的谋算第二百六十六章:朕相信第994章 廷益,快回来吧……第七百七十三章:郁闷的小公爷第1208章 老谋深算陈工部第二百八十六章:君侧必备技能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太子府詹事第948章 挽回形象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举动第一百四十五章:剑拔弩张第三百六十章:峰回路转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步步紧逼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两人当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头铁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七百三十五章:谁说要到儿童节的?第十二章:老朱家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