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经验教训

随着英国政府的声名一发表,悬在徐杰等人心头的巨石终于落了下去。现在北洋水陆二师的官兵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好好总结前一段时间的经验教训了,介于水师除了震慑,就打了几发炮弹,所以,徐杰和随行的汉纳根则和张文宣等人一起探讨这次行动的得失。

总的来说,此次的扫街行动是十分成功的,毕竟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加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武器镇压那些只会跟风打劫的家伙不胜都没有道理。但是暴露的问题还是很多的。而作为一线最高指挥的张文宣则深有感触。

“马肯辛式重机枪实在是太好用了。我北洋应该大量装备此类自动武器,就单纯反步兵来说,一挺马肯辛机枪比2门格林炮还好用,而且重量低可以较为方便的转移阵地。但是现在看来如果装备机枪的话,北洋原有军制将会被打破。毕竟一挺机枪需要7到10人操作运输。”张文宣说道。

“贵国的军制本身就不是十分合理,以营为基本单位,每个营名义上是500人,营下设4哨。每哨又有8队,这样一来每队兵只有十余人,考虑到不少营根本达不到满员,甚至有的营只有300多人,这样一来一队只有10人,而且即使是500人的满编营在战斗中也无法独当一面,在一条战线上营级单位过多,甚至是不同军的营级单位,这样一来战斗协作方面将有很大的漏洞。营级部队没有自动武器,以步枪为主,缺乏攻坚和抵挡对方人海战术的能力。炮兵编制过小,火炮以小口径速射炮为主,一旦面对对手以75mm行营炮为主的炮兵,这种小炮炮兵的生存能力堪忧。”汉纳根十分尽职的说道。

“最关键的是没有现代化的参谋和后勤保障体系,前者可以帮助指挥官更快的做出战役决策,而后者这是保证战斗力的关键。听说下乡平定暴乱的我大清陆师在最后一天都开始就地“征粮”了吧?弹药输送方面也存在很大漏洞,一方面是我们的士兵太浪费子弹(这个可以参考甲午平壤会战,清军子弹消耗量基本上是本子的3倍)。另一方面没有专门的单位负责弹药输送,没有统一的补给体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据说北洋水师陆战队的弹药紧缺,陆师那里有弹药,但是死活不给。这对战斗来说相当不利。“徐杰则把重点放在了参谋和后勤,毕竟这两样可是当年普鲁士搞定法国的关键法宝,前者让德*队做出最快最准的决定,而后者则在短时间内支撑几十万大军战斗。

“张某对此不甚了解,汉纳根先生和徐大人来自海外,对编制参谋部和后勤体制的建立不甚了解,所以也不好多说。两位可以自行拟个折子,然后张某复议即可。我在这里像主要说一下我北洋陆师的装备问题。”张文宣搓搓手看着对面两个“制度”党不好意思的说道。

“除了大量装备马克辛式机枪以外,徐先生设计的掷弹筒在交战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配上较高的弹道。可以轻松的越过掩体和障碍物攻击后面的敌人,但是威力较小,对于比较结实的建筑物无能为力,而75野炮因为弹道问题而无法直接攻击。不知道徐先生曾经提到过的迫击炮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张文宣一边说一边画图比划道。

“另外个人感觉,马克辛机枪有些过重,虽然射速快,射程也远。但是所需要的水箱,弹药箱以及支架工具箱等辅助用品太多太重,机动性方面还是不方便,尤其是进攻的时候,根本跟不上进攻的部队,不知道徐先生能否将马克辛机枪的性能适当降低,减轻重量。”张文宣想了想说道。

“这些问题如果资金比较充足的话,无论是迫击炮还是轻量化的机枪都可以实现。设计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何生产出大量并且质量合格的产品才是最关键的,而目前大清的军工厂在这两方面都十分欠缺。”徐杰颇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想张大人应该重视火炮的作用,迫击炮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大的作用,但实际上真正主宰战场的还是长身管火炮,德意志帝国就是利用克虏伯火炮快速的摧毁了法军的炮兵阵地,并最终在绝对优势火力的掩护下击溃法国陆军的。”汉纳根说道。

“我北洋不是已经计划大量装备75mm克虏伯行营炮了吗?”张文宣问道。

“不不不,这远远不够行营炮仅仅是最基本的装备,德*中还有大量的炮炮,和炮,这些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可不是75mm行营炮可以比拟的,在反制对方炮兵方面更是占有优势。”汉纳根说道。

“这炮和炮的重量是否已经超出了清国道路运输能力和补给能力了?”徐杰问道,毕竟他是搞海军的,对1890年的德国陆炮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您对海军的研究确实相当深入,但是对陆军火炮了解还是比较少,相对于海军的长身管火炮,陆炮的身管更短,但是仰角更大,同等重量下,陆炮的口径也会更大,海军用4.7寸火炮的炮架和炮管重量加在一起近4吨多,而野炮的重量也不会超过这个标准,虽说射程稍微近了一些,但是弹重更大,在没有舰炮专用制退器的情况下,舰炮上岸后射速也不高,120舰炮的投射量不如野炮的投射量。”汉纳根直言不讳的说道。

“如果真是如此,我北洋可以考虑向克虏伯公司订购大型野炮,甚至引进生产线。在这方面还希望汉纳根先生能给予帮助。”徐杰谦虚的说道。

“能为克虏伯公司与北洋陆军服务,是我的荣耀。”汉纳根笑着说道。

“另外对于除北洋陆战队以外其它清国陆军的作战意志我个人认为还是十分脆弱的。在刚开始的不利情况下,各条战线上都出现过逃兵。这种情况一定要提起高度的注意,毕竟光有先进的武器没有优秀的士兵去操作还是不行的。”汉纳根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德意志的严谨在此刻尽显无疑。

“确实如此,汉纳根先生说的很对。”张文宣心里很明白,让那些将当兵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人去拼死作战确实不现实。说忠君为国?但是现在清王朝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除了让老百姓纳粮缴税外,何曾做过什么好事?。

第1073章 担忧第1344章 混乱的夜晚第238章 大杀器!!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255章 俄国舰队最后的准备第1523章 决战拉开序幕!第535章 徐杰的想法第1169章 最长的一夜(2)第338章 巨人间的战斗第50章 “抗日统一战线”?第273章 战争背后的角逐第1300章 拉锯战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203章 战后总结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么造第1319章 虎狼之战1第1063章 轰炸机部队第462章 围追堵截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278章 托尔金来了第1484章 装甲启示录(1)第613章 快速舰队之间的较量!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913章 陨落第1312章 反攻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108章 南下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464章 单挑第70章 绝路第158章 陆军战略第1456章 报复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900章 明白了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1377章 战争倒计时第401章 北洋舰队出动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674章 突围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1091章 德国人的计划第1401章 虎啸法兰西1第772章 小队协作第220章 强势围观第556章 装甲军团VS要塞第222章 好戏开场了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14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311章 与英国人谈判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80章 英国人来了第6章 完美装巡第703章 华德密谋第1261章 大漠阴影第1415章 巨头的对话第948章 蚂蚁咬死大象第549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1239章 海空争端第17章 与赛维拉的交谈第1108章 南下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1485章 装甲启示录(2)第259章 碰撞第1088章 捉襟见肘第777章 贝蒂的思考第1107章 目标东非第1068章 进军罗马?第626章 无畏入场第659章 会猎巴达维亚第910章 最后的出航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533章 别看不起旧货!第390章 谈判第909章 惊变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876章 波罗的海战云第728章 血战第1337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5第273章 战争背后的角逐第1000章 关键情报第240章 准备撤离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1068章 进军罗马?第913章 陨落第93章 拜会刘公(一)第332章 巡洋舰队的碰撞第691章 乱战第1115章 反击第1365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837章 德国人的忧虑和决断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946章 海空大战第196章 血战(一)
第1073章 担忧第1344章 混乱的夜晚第238章 大杀器!!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255章 俄国舰队最后的准备第1523章 决战拉开序幕!第535章 徐杰的想法第1169章 最长的一夜(2)第338章 巨人间的战斗第50章 “抗日统一战线”?第273章 战争背后的角逐第1300章 拉锯战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203章 战后总结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么造第1319章 虎狼之战1第1063章 轰炸机部队第462章 围追堵截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278章 托尔金来了第1484章 装甲启示录(1)第613章 快速舰队之间的较量!第1298章 互有攻防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913章 陨落第1312章 反攻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108章 南下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464章 单挑第70章 绝路第158章 陆军战略第1456章 报复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900章 明白了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1377章 战争倒计时第401章 北洋舰队出动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674章 突围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1091章 德国人的计划第1401章 虎啸法兰西1第772章 小队协作第220章 强势围观第556章 装甲军团VS要塞第222章 好戏开场了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14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311章 与英国人谈判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80章 英国人来了第6章 完美装巡第703章 华德密谋第1261章 大漠阴影第1415章 巨头的对话第948章 蚂蚁咬死大象第549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1239章 海空争端第17章 与赛维拉的交谈第1108章 南下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1485章 装甲启示录(2)第259章 碰撞第1088章 捉襟见肘第777章 贝蒂的思考第1107章 目标东非第1068章 进军罗马?第626章 无畏入场第659章 会猎巴达维亚第910章 最后的出航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533章 别看不起旧货!第390章 谈判第909章 惊变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876章 波罗的海战云第728章 血战第1337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5第273章 战争背后的角逐第1000章 关键情报第240章 准备撤离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1068章 进军罗马?第913章 陨落第93章 拜会刘公(一)第332章 巡洋舰队的碰撞第691章 乱战第1115章 反击第1365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837章 德国人的忧虑和决断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946章 海空大战第196章 血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