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370章 更好的选择

bookmark

“其实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美国更希望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强大的俄国,我们之间其实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因为我们两国距离太远了。相反我们却可以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照顾彼此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的实力范围在美洲,而贵国的实力范围应该是在东欧和小亚细亚以及中亚。贵国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顶尖的强国,而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沦落到了现在的程度,难道贵国就不想恢复当年的荣光吗?华夏需要的只是贵国的士兵,他们被充作炮灰消耗在战场上,用俄国官兵的鲜血换取华夏的利益。而美国则不同,美国和盟友希望俄国能够强大起来。”化名伊文的美国特使在莫斯科郊外的一栋别墅中侃侃而谈,而他对面的科尔尼科夫元帅似乎对此深表赞同,后者在不断的点头。

不得不说这位能言善辩的美国特使给科尔尼科夫元帅勾画出来的蓝图确实很吸引人。他让这位经历了一战和国内战争的将军看到了俄国复兴的希望。按照这位美国代表所说,如果俄国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站到协约国一边,注意是协约国,而不是协约国和华夏!这一点是有区别的!那么在战争胜利后,俄国可以收复包括乌克兰、外高加索、波罗的海沿岸甚至是原来的波兰部分地区!这样的话,沙俄时代的俄国欧洲部分就可以恢复,而其中一些被占领土经过德国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工业或者农业基地,如果美国人所描绘的蓝图能实现的话,那么俄国将重新变成一个二等强国,仅次于华夏和美国的存在!

但是画出来的饼毕竟不能当饭吃!美国人到底能给俄国一个什么条件呢?他们的承诺到底能履行到什么程度呢?老实说华夏给出价码确实不如美国人给出的多,他们只同意俄国收回高加索和东乌克兰,而波罗的海沿岸以及波兰地区是不行的。而美国人不一样,看样子美国人准备让俄国的西部疆域恢复到1战开始前的样子,甚至更多!但是问题是,美国人凭什么兑现对俄国的承诺?俄国和美国并不接壤,俄国西边是德国及其盟友。除了摩尔曼斯克之外,俄国根本无法和协约国交流,而北极航线也时刻处于德国的控制之下。如果同盟国向掐断的话,俄国一点办法也没有。至于通过华夏吗?科尔尼科夫可不认为华夏会容忍俄国和美国人走的太近。毕竟华夏和美国是盟友的同时还是潜在竞争对手。

似乎看出了俄国人的担忧和怀疑,伊文笑了笑拿出一份文件说道:“这是我国和华夏刚刚达成的协议,我们出口贵国的产品可以通过华夏的铁路进行运输,内容涵盖了包括从机械设备、物资、能源和粮食等等多个方面。华夏没有理由阻止美利坚合众国与俄国之间的联系。毕竟我们是盟友,华夏需要依靠美国。在未来的一年里。华夏给我们的运输配额大概在50万吨左右。仅仅是美国运往贵国的。贵国出口我国的物资另算。”

这份协议的说服力比伊文刚才的话加到一起还管用。科尔尼科夫在自己看了协议之后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美国人不是欺骗自己,至少现在是这样,而如果这份协议属实的话,那么俄国就可以从美国获得许多他们无法生产也无法轻易从别国获得的机械设备。不得不说,伊文和他身后的美国政府已经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科尔尼科夫的初步信任。没有人会推掉送上门来的好处。尤其是现在只能用混日子来形容的俄国政府。虽然俄国曾经的辉煌已经远去,但是他的继任者们依然想重振往日的雄风。

“你居然同意了美国人对俄国的援助?”当彭毅得到消息后曾经十分震惊徐杰的选择,美国人的心思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华夏这样做不是帮助美国人挖自己的墙角吗?徐杰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美国人愿意花钱我们为何不帮他?以俄国人现在的力量想要在2战中牵扯同盟国的军力根本不可能,现在的俄国太弱了,甚至连作为一枚棋子都很勉强。我们试图重新武装俄国人,但是后来发现仅仅靠输血式的武装对战局的影响很小。这样组建起来的俄军最多只能再战役层次发挥作用,想要独挡一面根本不可能。俄国需要一定的力量,需要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这是必须的,无论是华夏也好还是美国也好,总要有一个人来出钱。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出钱了,俄国人不一定会听他的。这个道理你懂?”徐杰笑着说道。

“举个例子吧,如果你是俄国人,美国人帮助你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在战争爆发后。当你无力抵挡德军的进攻的时候,你会向谁求助?谁才是你生存下来的关键?是美国还是华夏?”徐杰的问题简单而又尖锐,就这样一个问题将原本有些生气的彭毅彻底弄的没脾气了。

徐杰的意思很简单,即使美国人百分百的付出了诚意。但是最终决定俄国命运的依然是华夏,华夏随便找点理由就可以掐断美国和俄国之间那条至关重要的物资通道。而美国给的华夏可以给,比如说物资、设备和技术,而华夏可以给的,美国人给不了,比如说运输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肯定会选择华夏而不是曾经下大力气帮助过自己的美国!

“可是美国人也不傻,他们难道看不出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俄国人同样也能认识到这个问题吧?难道他们只是想从美国人身上赚一把就走?另外你说的前提是俄国挡不住同盟国进攻。而如果俄国能挡住的话,那么这个你刚才说的就都是一个伪命题。”很快,彭毅似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即徐杰的假设是建立在俄国人挡不住的基础上的,如果俄国能够依靠美国人在战前的工业援助保持在前线和德国部队打过平手的话,那么华夏通道的重要性就会大大下降。那么俄国和美国之间的真正结盟就成为了现实。

“你总算说道问题的关键了!美国人和俄国人赌的就是经过双方的努力之后,由美国武装的俄国军团可以挡住同盟国的东欧军团!而我赌的是俄国人挡不住德国人的兵锋,你信吗?”徐杰笑着说道。

“你从来就不是一个愿意用国运去赌的人!这不符合你的做事原则,没有完全的把握,你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彭毅皱了皱眉头,他现在发现自己越发看不懂这位老伙计了。比十几年前还看不懂。

“这个问题要是说开了的话。恐怕几个月都说不完,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了。我们不妨做个假设。来权衡一下我们现在对俄国政策的得失。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美国人打算依靠英法俄三国来击败同盟国,而同盟国也想在南下印度之前先把法国解决掉。那么好了,双方目前博弈的焦点就在欧洲西线!”

“美英法三国是铁打的盟友,无论如何他们都会竭尽全力抵抗德国,但是俄国不一定,他孤立无援。如果法国失败了,那么德国人回过头来就会找他的麻烦,而如果法国守住了,甚至于开始向德国反攻的话,那么俄国晚点时候加入照样可以获得好处,如果我是俄国领导人的话,我无疑会选择第二条路!”

“当然,我们也可以站在英法的角度给他们开个挂,我们假设俄国一开始就竭尽全力攻击德国。那么新情况下形势依然不会有什么改变,原因很简单。法国赢则协约国集团大获全胜,法国输则同盟国占优势。俄国人只能起到牵制作用,而无法决定战争的胜负。其实我们的战略时建立在法国输的基础之上,如果法国能挡住德国人的进攻的话,那么我们的所有计划都将变成一堆废纸,而可惜的是我们很难干涉遥远欧洲的战况。所以说,无论俄国人和美国人如何操作,只要法国输了,那么决定俄国命运的选择权就会落到我们手中,而反之。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去干涉。我们不可能对俄国动手。你说是不是这样?”徐杰细心的解释道。

“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俄国人,毕竟连德国人都对俄国毫不上心,美国人的举动德国人多少肯定知道一些,但是他们却无视这些。这其中有力有未逮的原因,但是同时也有德国对战争形势的自信,德国人都不着急,你着急干什么?”徐杰最后半开玩笑的说道。

正如徐杰所说,德国人确实知道美国正在试图联合俄国。而对于这种行为,德国人确实采取了一种半漠视的态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国感到现在有些力有未逮。德国人的第一目标是法国,这一战直接决定了这次大战的走向,德国人如果能把法国占领的话,那么就可以集中大量力量用于其它战场,而且协约国在失去了法国这个重要盟友之后无论是从实力还是从地理上来说都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华夏有句俗话叫得陇望蜀。法国如果都被占领的话,那么英国就陷入了危机之中。如果英国完蛋了,那么无论是美国还是华夏,想要反攻欧洲大陆基本就不可能了!法国就是这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一旦倒下引起的反应将是连锁的无法控制的!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最后大战爆发之时德国能集中力量应对西线,应该在战争爆发之前先清理一下东线避免两面作战的局面。德国人也确实考虑过这个建议,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俄国毕竟是个大国,打败俄国军队很容易,但是想要控制那片广袤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却是一个相当费力的事情,按照德国人的估计,如果想要控制5000多万俄国人的话,那么他们必须在俄国部署至少80万以上的部队和警察!而如果仅仅是这个代价的话,那么也还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毕竟德国还有许多盟友,凑出这支部队不算太困难。

真正让德国人投鼠忌器望而却步的不是俄国人,而是俄国东面的华夏!德国如果悍然入侵俄国的话华夏不可能无动于衷,吃掉俄国的德国将直接和华夏接壤,这对于两个超级强国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安全的事情,华夏担心德国,而德国又何尝不惧怕华夏?当年1战结束后俄国之所以能存在,根本原因不在于俄国,而在于华夏和德国之间需要留下一个缓冲区!而德国要是现在攻击俄国的话,那么华夏至少会给俄军提供装备和训练,如果看情况不对的话,华夏部队再一次大举进入俄国也不是不可能的,那么德国最终将陷入一个比伊朗还要大的泥潭之中!而且因为关系到双方的根本利益,战争的规模越打越大甚至失控的可能性都是有的,要是这时候,协约国再在自己背后捅刀子的话,同盟国直接输掉战争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既然同盟国已经决定再打掉协约国之前和华夏保持克制,那么为了一个对西线影响并不大的俄国和华夏再打一次显然是不理智的!

那么既然打不了的话,德国人就必须评价一下俄国在发展了3年后会对同盟国东线造成什么压力了。而研究了一番之后,德国人认为就凭现在俄国的工业基础和国内环境,发展3年后还真对同盟国没啥压力。俄国人的底子太薄了,而发展时间也太短了,美国和俄国之间又隔着将近半个地球。再加上俄国国内糟糕的道路情况。3年后的俄国能把同盟国怎么样?按照德国人的估计,即使最悲观的情况,50万同盟国军队就足以抵御俄国军队的进攻了。这个成本和比用80万军队和警察控制俄国,还要冒着和华夏开片的危险要小的多了。所以想来想去,德国人还是决定先放放。而且德国不相信俄国人会在局势不明朗之前就匆忙的跳上协约国的战车!

感谢书友蜜丝之佛陀的打赏~~~,以及书友anhei016、jhb315的月票支持~~~~~。(。)xh211

第177章 战争新阶段第1212章 华夏装甲师2第867章 主力接战第1124章 谋划第5章 徐杰的野望第790章 生来就是死对头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277章 搁浅的巨鲸第759章 海陆从来就是冤家!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915章 危机时刻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军第799章 俄国海军第1026章 预备航母计划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第620章 阴影中的巨人第287章 改朝换代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1108章 南下第930章 固执的威廉第239章 碾盘武士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444章 落幕第699章 钢铁巨兽(二)第952章 拉人入伙第1273章 互相算计第1342章 我们好像在他们身后2第439章 日本海收网第1357章 盲目乐观2第525章 快速战舰风靡全球第1175章 法国和撒丁岛第465章 重量级选手第1185章 外援第314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第318章 制定计划第1516章 河口之战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042章 苏默VS叶铭2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1336章 前景堪忧啊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301章 舰队出访第1366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2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489章 马卡诺夫的计划第461章 消耗战第260章 千钧一发第890章 突围第914章 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第28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1271章 长角犀牛第878章 丹泽港外的战斗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第1517章 河口之战(2)第1253章 胡贝再次登场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1371章 犹豫的俄国人第95章 拜会刘公(三)第1405章 虎啸法兰西5第282章 惊天之变第1170章 攻防战(1)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964章 协商第1434章 急转直下第1318章 最后的追逐第835章 血战普米热尔第1305章 目标奥匈军团第1216章 快速机群2第161章 丰岛海战(一)第1093章 分配任务第236章 舆论战第575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756章 国家必须掌握的部分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778章 贝蒂的行动第195章 主力舰队的碰撞第1450章 目标英伦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531章 窗台行动第308章 铁血宰相第492章 战列巡洋舰计划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钱啊第536章 海陆齐进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2章 论舰第1301章 全力施为1第284章 谈判第1388章 登陆
第177章 战争新阶段第1212章 华夏装甲师2第867章 主力接战第1124章 谋划第5章 徐杰的野望第790章 生来就是死对头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277章 搁浅的巨鲸第759章 海陆从来就是冤家!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915章 危机时刻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军第799章 俄国海军第1026章 预备航母计划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第620章 阴影中的巨人第287章 改朝换代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1108章 南下第930章 固执的威廉第239章 碾盘武士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444章 落幕第699章 钢铁巨兽(二)第952章 拉人入伙第1273章 互相算计第1342章 我们好像在他们身后2第439章 日本海收网第1357章 盲目乐观2第525章 快速战舰风靡全球第1175章 法国和撒丁岛第465章 重量级选手第1185章 外援第314章 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第318章 制定计划第1516章 河口之战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042章 苏默VS叶铭2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1336章 前景堪忧啊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301章 舰队出访第1366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2第871章 螳臂当车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489章 马卡诺夫的计划第461章 消耗战第260章 千钧一发第890章 突围第914章 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第28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1271章 长角犀牛第878章 丹泽港外的战斗第248章 大事可定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第1517章 河口之战(2)第1253章 胡贝再次登场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1371章 犹豫的俄国人第95章 拜会刘公(三)第1405章 虎啸法兰西5第282章 惊天之变第1170章 攻防战(1)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964章 协商第1434章 急转直下第1318章 最后的追逐第835章 血战普米热尔第1305章 目标奥匈军团第1216章 快速机群2第161章 丰岛海战(一)第1093章 分配任务第236章 舆论战第575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756章 国家必须掌握的部分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778章 贝蒂的行动第195章 主力舰队的碰撞第1450章 目标英伦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531章 窗台行动第308章 铁血宰相第492章 战列巡洋舰计划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钱啊第536章 海陆齐进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2章 论舰第1301章 全力施为1第284章 谈判第1388章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