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清泉驿

据司州,一分兵据王师北伐,一遣使者问民疾苦,搜重敛之税,弛离宫之禁,罢无用之器,去侈靡之服,凡赵之苛政不便于民者皆除之。

曾华从霸城讲课完毕,就急急忙忙赶回长安,因为他很忙。

从霸城去长安必须要西渡霸水,在霸城西南的长直渡口上京兆官府已经搭建了一座浮桥,共使用了三十艘大船和大量的木板和竹子,不过最让人侧目的是这座浮桥采用了铁链,胳膊粗的两条铁链贯穿三十艘大船,然后再分别紧紧地系在分在两岸的四个大“混凝土墩子”上。

只露出六尺高的混凝土墩子其实足足埋了有三丈深,粗壮的“身材”两个人都抱不过来。铁链牢牢地系在墩子上,除了听到铁链被船只拉动的哗哗声外,给人一种纹丝不动的感觉。

曾华策动着坐骑,在数十名侍卫军骑兵的护卫下,缓缓地在长直浮桥上向西走动着,近两丈宽的桥面看上去非常宽阔,而且分成左右两边,中间用低低的木栏隔开。浮桥上可以同时对开两部驿邮马车,只不过速度很慢,在保卫浮桥的水军司士兵指挥下,缓缓地行驶在浮桥上。

曾华策马走在缓行的队伍中间,看着旁边一人多高的扶栏,听着耳边巨大的哗哗流水声,感觉到这浮桥在霸水波涛上微微摇晃。不过比起坐船渡河要强多了,至少自己座下的风火轮还能很轻松地缓缓行进着。不像在渡船上,再大地船也能颠得风火轮有些腿抖。

可能是浪稍微大了一点,浮桥微微往下游一抖,在铁链的吱呀声中,浮桥上每艘大船上链接铁链的铁环蹦达地响了一下,然后又悄悄地稳住了。闻着霸水激浪卷来的清新水味,一只鹢鸟嗖地一声飞进曾华的视线,然后突然停在远离桥面的船头。硕小的鸟头在左右摆动。机警的眼睛注视着来来往往地人、马和车。

“素常先生、夫。你们说这座桥如何?”

紧跟在身后地史朴点点头说道:“这桥修得真是不错,比以前我过得那些浮桥安稳多了,加上这铁链,看上都觉得安全,只是太费钱了。”做为武昌公府地右长史,朴自然知道这座浮桥造价不扉,让掌钱的车胤肉痛了好几天。

“此桥甚好。如果在这关陇地界上多架几座这样的桥,无论哪里有事情我们都可以快速出动,畅通无阻。只是这浮桥是连接交通的要道,对于我们是便利,对于心怀不规的也是便利,不知这些守桥的水军司看不看得住?”做为侍卫军司都督,柳看到这浮桥自然想到的是其军事作用,而且他统领地由原来左右护军营扩编的侍卫军左右十二营。共计两万五千余人都是从近二十万厢军中挑选出来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柳有点看不上新成立的水军那是自然的事。

“夫,地上打仗你当然可以看不起他们。但是到了这水面上,你要是不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灌上一肚子的水。”曾华先打击了一下柳,拿他不熟水性开玩笑。

柳听到这里,想了想,这术有专攻,自己在这水面上的确不是人家地对手,人家不正是叫水军吗?便点头笑了笑不再言语了。

“素常,这桥地确花费不少,光是这铁链就占去了我多少生铁,感觉就在掏我的心窝窝一样。你不要看我们镇北军表面风光,可是缺东西呀。六十六厢步军有一半的部队还没有换上新装备,你看看,除了在河朔、并州、秦州陇西地镇北军,其余的厢军,不管是镇守在三辅还是梁益,甚至连弘农、上洛的镇北军拿的都是北赵留下的兵器。骑军还好些,毕竟他们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兵器装备。”曾华摇着头说。

“大人,不必太担心了。我们军队扩展的太快,咸阳兵工场生产赶不上来,而且我们定制的兵器虽然好用,但是制作相对复杂,所以时间也要得久一些。不过过了今年就好了,这三分之二的镇北军应该都可以换上新式定制的兵器和装备了。”朴安慰道。

“我知道,我这只是一时感叹而已。”

“大人,能不能让兵工场制作简单些,时间也短些。那些兔崽子们只要用过了新定制的兵器,都说北赵留下的刀剑是菜刀,只催着赶快给他们换新定制的兵器。”柳建议道。

“再简单也不行了。我们兵器制作虽然复杂,但是由于流水分工已经快了不少,而且正因为这兵器制作复杂,所以就是别人得了去不得其法也无法制作或者像我们这样大规模制作。”曾华得意地说道,正是由于自己极力采用分工和流水作业,再加上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激励制度,这样才能使得咸阳兵工场的工艺极其先进和复杂。就拿石炮来说吧,就算来不及摧毁被敌人得了去,但是凭借达到二分之一毫米的精度和缺乏车床等设备,别人怎么也不可能复制得出来,而且用上一段时间没有标配的元件维修和替换,这石炮也跟废了没有什么区别了。

三人周围都是严阵以待的侍卫军,将闲杂人等在无形中都隔得远远的,所以他们三人才会低声谈着这些事情。

过了长直桥,本来可以直奔长安,但是负责警戒工作的柳非要在前面十里外的清泉驿休息一下,等后面跟着的一千侍卫军全部过完河后跟上来,坚决反对曾华想搞什么“微服私访”。

来到清泉驿站的茶馆时,发现这里已经是人满为患,没有什么空位留给曾华三人了。最后还是柳用自己“侍卫军军官”的身份找驿丞通融一下,这才挤出了两张桌子来。

曾华三人围着一张桌子。五、六个武艺高超地军官警惕地围坐另一张桌子,而其余的只好在茶馆外面找了空地,一边看马一边席地喝茶。

驿丞拎着一壶茶壶和几个茶杯亲自来到曾华这一桌,一边给曾华三人摆开茶杯倒茶,一边对柳说道:“老兄,我看到你那块侍卫军虎啸符牌就是羡慕不已。想当年我在南郑入军的,在雄武厢军里当了两年多兵,参加过收复秦州北司郡。打过他***凉州张家。本想可以参加左右护军营。对了,兄弟,那时侍卫军那时叫左右护军营是吧!”

看到柳含笑点点头,驿丞也倒好茶了,顺势就靠着柳坐在了那个空位上,“护军营我考了两次都没考上,第三次以为自己在战场上已经练出来了应该可以考上侍卫军士官了。谁知他娘的在平定略阳卢氏时左腿中了一刀,差点就交待在略阳了,伤好了但是左脚却不利索了,只好退伍了。我本是一名屯长了,又留有军功,就被派到

驿当了一名驿丞。”

这时,旁边一个商人模样的人不解地问道:“驿丞大人,你本是一个屯长了。怎么还想着去考侍卫军的士官呀。据我所知,这士官只是什长,可比屯长低不少。”

还没等驿丞开口答道。跟那位商人拼坐在一桌的人抢先开口说道:“你是外地商人吧?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知道这镇北军中最尊贵地除了陌刀手就是这侍卫军。这军中有这个说法,那就是斩首十级,不如陌刀一手;宁为侍卫军士,不为厢军屯长。你道这侍卫军是一般人等能当地?除了武艺还要看你地军功,他可是护卫镇北大将军和拱卫长安的亲军。”

先开口的商人在众人善意的大笑中恍然大悟,不由露出羞愧的神色,然后站起身来向周围拱手施礼:“在下是江州武昌郡的商人,来关陇没有两次,所以才闹出这笑话来,还请诸位原谅则个。”

众人哄然说道:“既是外地的商人,不清楚也无妨。你既是武昌郡人士,恰是我家大人封邑地人,和我们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在一场大笑中众人便恢复了正常,继续各自喝茶歇息。

驿丞笑了笑,将目光收回到柳的身上继续说道:“兄弟,看你的气势应该职位不小。不过你放心,不当问的我不会问。我只是想问,兄弟你是哪里入军的?成都、汉中还是关陇?”

“我是沮中入军的。”犹豫了一下,望着驿丞那迫切和期盼的眼神,柳终于实话答道。

“你是长水军出身?”驿丞惊叫道,立即引起众人的侧目。

柳无可奈何地点点头,脸上满是苦笑。

驿丞一把抓住柳地胳膊,眼睛里满是星星,激动地说道:“我就知道兄弟你不是凡人,我在清泉驿也有半年了,侍卫军军官也遇到好几个,但是长水军出身地却一个都没有碰到过。”而听到这话的众人也不由变得敬畏和景仰了。

那武昌商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赶紧向对面刚才应答他的关陇商人请教,对面地关陇商人将长水军的背景一说,那武昌商人顿时也是张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了。

驿丞和柳谈了几句,曾华突然开口道:“驿丞大人,你现在过得如何?还有这驿站情况如何?”

驿丞一愣,看到曾华和柳差不多的披甲外套便袍,以为他和柳一样是侍卫军军官,也不敢怠慢,连忙回答道:“还不错,我从步军司转到转运司,除了功赏屯长钱饷一个不少。清泉驿站地处三辅要道,是一等驿站,有近百名也是退伍的驿丁,有数十匹良马。除了日常驿递、驿邮和驿馆外,我们还请准开了一家茶馆和饭馆,你看这生意都不错,凡是从长安东出的商旅,不论是出潼关还是出武关,都要在我这里歇下脚。你看这里的驿丁都忙不过来,这伙计厨师都是地方请来的。”

曾华欣慰地点点头:“那就最好了,退伍将士能这样,也不枉我-们大将军对兄弟们的一片关爱。”

“是啊,是啊,老子这辈子唯一作对的事情就是入了镇北军,跟了大将军。”驿丞感慨地答道。

众人一片唏嘘,那位武昌商人更是情绪感叹:“想我乡里有江陵军中退回来的,除了几斗米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了,叫他如何过日子,结果有的穷困而死,有的成了盗匪。”

过了一会,听得外面一阵微微动静,然后见一名侍卫军走进来,在柳耳边低声说了一句。柳点点头,然后丢下十几枚关陇铜钱,对驿丞大声说道:“兄弟,我们还有要事在身,先走了。”

驿丞丢下手里的活跑了过来,口里说道:“兄弟,这就走了?”

只见曾华一起身,不但柳悄然站在一边,旁边那桌的侍卫军官也骤然站了起来,隐隐围在曾华和朴周围。

曾华向驿丞拱拱手道:“这位兄弟,我们就此别过!”

已经意识到曾华是这群人首领的驿丞连忙恭敬回礼:“恭送大人了。”

曾华一走出驿站,外面一片肃静,好像人一下子都跑光了,让驿站里面的人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纷纷走出去看个究竟。只见驿站站立了上千身穿侍卫军红袍红缨服甲的骑军,策马安静地列队站立在那里,一院之隔的众人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站立了这么多侍卫军。

正当大家诧异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铃声从远处传来。这时,列队的侍卫军脸色大变,立即像是被刀劈开的水一样,一下子向两边闪开,让出一条大道来。

而驿丞也是脸色大变,连忙吼道:“三箭急件,快他娘的备马。”

就在驿丁急忙把三匹好马从后院牵出来时,一个背插三支篮旗的军士骑着一匹马冲了过来,刚冲到前面,插蓝旗的军士翻身下马道:“换马!”。

军士从那匹跑得气喘吁吁的坐骑脖子下面把那个挂着的可以发出奇怪声音的铃铛摘了下,往驿丁牵过来的良马脖子缰带上一挂,然后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没过几息时间,一阵跟刚才声音差不多,但是能听出差别的铃声传了过来。武昌商人以为是传说中的三箭急件已经走了,这个不知是什么事故,准备上前看个仔细。刚动脚却被刚才应答他的关陇商人一把拉住,低声喝道:“你不想活了?”

“怎么了,三箭急信不是走了吗?”武昌商人诧异道。

“糊涂,刚才那是前骑,你没有看到他插的是蓝旗,专门打前站给前面报信的,让前面的人马提前让路,并告诉前面的驿站是换人还是换马,后面插三支红箭的才是正主。镇北大将军府有令,凡是敢挡三箭急马者无论军民皆斩,你没看这侍卫军都让到一边去了。你这么冒失地上去要是给你一刀,死了也白死。”

这时,一个背插三支红箭的军士过来了,身后还有一名佩刀的骑兵跟随。两人迅速地翻身下马,驿丁立即把马牵了上来,军士把铃铛一换,一语不发立即翻身上马就向西急奔而去,骑兵也是紧跟在后,一起绝尘而去。

看到两骑和那飘动的小红旗消失在路边,众人不由舒了一口气,回头一看,才发现刚才一直忙碌的驿丞和驿丁浑身都是汗,彷佛是从水里捞出来的。

曾华也连忙翻身上马,在上千侍卫军的围拥下,向西绝尘而去。

驿丞看着远处慢慢沉落下来的尘土,心里明白,今天可能是清泉驿值得纪念的一天。

第218章 侯洛祈的选择(四)第77章 建康(二)第44章 最牛的拉练第61章 余波(一)第36章 飞羽军第187章 虏家不解汉儿歌第33章 武都(1)第165章 第一次西征(四)第245章 谁家之天下(二)第38章 宕昌城(全)第94章 燕国第56章 关中(二)第105章 上元节第127章 万马度阴山(六)第216章 侯洛祈的选择(二)第110章 下一个目标第216章 侯洛祈的选择(二)第36章 飞羽军第135章 长安的冬天(四)第177章 冀州风云(五)第266章 南海攻略(四)第51章 初出关中(四)第51章 初出关中(四)第126章 万马度阴山(五)第112章 初战拓拔(二)第82章 野利循(二)第247章 谁家之天下(四)第170章 延城决战(二)第183章 王猛出关(一)第72章 周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238章 谈笑东瀛(一)第67章 金城之战(二)第25章 梁州(3)第135章 长安的冬天(四)第244章 谁家之天下(一)第125章 万马度阴山(四)第252章 尘埃落定(三)第43章 都护将军第56章 关中(二)第187章 虏家不解汉儿歌第124章 万马度阴山(三)第184章 王猛出关(二)第35章 武都3第57章 关中(三)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275章 - 圣主之剑(三)第239章 谈笑东瀛(二)第278章 - 伊斯法罕(三)第132章 长安的冬天(一)第186章 王者归来(二)第15章 塘沟之战(1)第10章 誓师西征第63章 余波(三)第41章 叶延和杨初的结局第6章 车胤第120章 北府的战争机器(三)第2章 南逃(2)第42章 西海,青海第244章 谁家之天下(一)第2章 南逃(2)第251章 尘埃落定(二)第194章 人生如梦五十年第76章 建康(一)第1章 南逃(1)第275章 - 圣主之剑(三)第269章 泰西封风云(二)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52章 初出关中(五)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260章 纳伊苏斯会战第159章 我们要西征(一)第245章 谁家之天下(二)第196章 渤海道(二)第111章 初战拓拔(一)第190章 旌旗招招皆向东(二)第44章 最牛的拉练第65章 讨胡令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49章 初出关中(二)第217章 侯洛祈的选择(三)第216章 侯洛祈的选择(二)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58章 关中(四)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283章 大争论(二)第126章 万马度阴山(五)第227章 战争还是和平?(二)第216章 侯洛祈的选择(二)第70章 宜阳(一)第236章 洛阳第267章 南海攻略(五)第204章 进学(二)第21章 接降第3章 襄阳第78章 建康(三)第34章 武都(2)第228章 战争还是和平(三)第269章 泰西封风云(二)
第218章 侯洛祈的选择(四)第77章 建康(二)第44章 最牛的拉练第61章 余波(一)第36章 飞羽军第187章 虏家不解汉儿歌第33章 武都(1)第165章 第一次西征(四)第245章 谁家之天下(二)第38章 宕昌城(全)第94章 燕国第56章 关中(二)第105章 上元节第127章 万马度阴山(六)第216章 侯洛祈的选择(二)第110章 下一个目标第216章 侯洛祈的选择(二)第36章 飞羽军第135章 长安的冬天(四)第177章 冀州风云(五)第266章 南海攻略(四)第51章 初出关中(四)第51章 初出关中(四)第126章 万马度阴山(五)第112章 初战拓拔(二)第82章 野利循(二)第247章 谁家之天下(四)第170章 延城决战(二)第183章 王猛出关(一)第72章 周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238章 谈笑东瀛(一)第67章 金城之战(二)第25章 梁州(3)第135章 长安的冬天(四)第244章 谁家之天下(一)第125章 万马度阴山(四)第252章 尘埃落定(三)第43章 都护将军第56章 关中(二)第187章 虏家不解汉儿歌第124章 万马度阴山(三)第184章 王猛出关(二)第35章 武都3第57章 关中(三)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275章 - 圣主之剑(三)第239章 谈笑东瀛(二)第278章 - 伊斯法罕(三)第132章 长安的冬天(一)第186章 王者归来(二)第15章 塘沟之战(1)第10章 誓师西征第63章 余波(三)第41章 叶延和杨初的结局第6章 车胤第120章 北府的战争机器(三)第2章 南逃(2)第42章 西海,青海第244章 谁家之天下(一)第2章 南逃(2)第251章 尘埃落定(二)第194章 人生如梦五十年第76章 建康(一)第1章 南逃(1)第275章 - 圣主之剑(三)第269章 泰西封风云(二)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52章 初出关中(五)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260章 纳伊苏斯会战第159章 我们要西征(一)第245章 谁家之天下(二)第196章 渤海道(二)第111章 初战拓拔(一)第190章 旌旗招招皆向东(二)第44章 最牛的拉练第65章 讨胡令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49章 初出关中(二)第217章 侯洛祈的选择(三)第216章 侯洛祈的选择(二)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58章 关中(四)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283章 大争论(二)第126章 万马度阴山(五)第227章 战争还是和平?(二)第216章 侯洛祈的选择(二)第70章 宜阳(一)第236章 洛阳第267章 南海攻略(五)第204章 进学(二)第21章 接降第3章 襄阳第78章 建康(三)第34章 武都(2)第228章 战争还是和平(三)第269章 泰西封风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