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两百万钱票

李安宁说的那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姓毛,名叫毛彦。毛彦这个名字或许不是很响亮,若是提起兰心堂的名号,则是无人无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在士林之中,绝对是如雷贯耳。

徽州兰心堂,从唐末开始就专门制墨,生产的兰心墨曾被宋室选为御用的供品,名气大到了天上去。

除了制墨之外,兰心堂还经营笔、砚、纸张、书籍,号称天下第一“文商”。

时至今日,经营范围已经扩大了许多倍,不仅生产文房用具,更有桐油、大漆、染料等产品,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兰心堂其实已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化工集团”。

而这个“油头粉面”的毛彦,就是兰心堂新晋的大东家。

虽然李安宁说他是个年轻人,其实一点都不年轻,已三十有六,只是生的面嫩而已。

至于那三个老头子,除了金铃堂的胡老太爷是真的苍老之外,其他的二人并不是如何的老迈。

比如说庐州的江和翁,还不到花甲之年,生的魁梧高大一脸的络腮胡子,看起来很有几分形容丑陋样貌凶顽的架势,其实是专门做女人生意的。

灌海堂江家专门经营胭脂水粉和绫罗衣衫,绸缎庄遍布九州四海,全天下的胭脂水粉,有一多半都是出自江家之手。

另外一个身材修长看起来好像是个私塾先生的老者,那就更了不得了,休宁承山堂的皮宗茂,专门从事开矿、冶炼等“重工业”。

承山堂皮家出产的锡器成色最好,冠绝宇内,他们自行铸造的平字号银锭可以比肩官府的库银。

至于说偷偷摸摸的开采铜矿、冶炼贩卖铜器,那就是见不得光的“灰色生意”了,获利更加丰厚。

这四个人全都是徽商的龙头,他们的家族和家族产业,几乎可以代表大半个徽商群体。

“近闻大帅寿辰已近,仓促之间来不及准备像样的贺礼。我等锱铢必较之辈,面前凑了点微薄的仪程,还望大帅笑纳!”

金铃堂的胡老爷子把一沓子毛边的桑皮纸放在桌上,笑呵呵的说道:“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东西虽少终究是我等商贩的一点小小心意。这是二百万两钱票子,是十七家徽商凑出来的。”

二百万两钱,好大的手笔。

崇祯年间,朝廷一年的军费,折算下来才一千多万两。

而这四个人代表的十七家徽商,一下子就拿出来二百万两,绝对是下了血本儿!

当然,钱票不能直接和现银划等号。

钱票不是银票,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

众所周知,银票可以直接兑换等值的金银,但钱票却不能。

仅仅只是拿着钱票的话,连一个铜板都兑换不出来,因为这东西根本就不能直接兑换金银。

所谓的钱票,就是大型商号的内部票据,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之下在内部流通。

明末的商业活动已经非常活跃,而且出现了资本运作的雏形。

比如说金铃堂,在各地开设的分号、联号有几百家之多。

货物和资金的往来非常频繁,因为本就是属于一个集团内部的分公司,不可能总是动用现银,所以就发明了这种钱票子。

所谓的钱票子,就是集团内部核账销账用的票据,让大额资金的运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不用在成箱成车的使用大量铜钱和银子,只要集团内部做票据的核销就可以实现资金和货物的二次流通。

在电汇出现之前,钱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且这玩意根本就不怕造假。

因为钱票是一式三份,必须经过分号和总号的二次确认才能当银子使用。

否则的话,就算是有再多的钱票,也相当于是废纸。

这二百万两的钱票,虽然不能在市面上兑换出哪怕一枚铜板,但却可以在不使用金银铜钱等货币的情况下,在相对应的商家直接提货。

也就是说,哪怕张启阳一文钱都没有,只要找到这十七家徽商,就可以拿到价值两百万的物资。

“两百万呀,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用手指轻轻的敲打着厚厚的钱票,张启阳深有感触的说道:“有了这两百万,至少可以增加两成胜算!诸位的拳拳之心,吐血反哺之意,让我钦佩!”

被说成是“油头粉面”的毛彦面带微笑:“大帅言重了,其实这些钱票并不值那么多,还有我们的赚头在里边呢。充其量也就是一百六七十万的样子。”

“经商讲究的就是赚钱,若是赚不到钱,谁还会做生意?”张启阳笑道:“一百六十七万也好,两百万也罢,这些财货白白给了我,诸位肯定是要亏的,而且是血亏。”

“做生意图的就是一个长远,”灌海堂江和翁说道:“王师用我们这十七家的货物,大军所到之处,就是我们的卖场,仔细计算的话,也不算是亏。大帅旗开得胜之日,就是我们的货物行销天下之时,到时候根本就不需刻意的排挤,竞争对手也只能把市场拱手相让给我们徽商了!”

果然不愧是做大生意的,果然眼光独到,张启阳甚至已经从灌海堂江家的身上看到了后世另外一个超大型企业的经营理念: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能够行销世界,就是因为始终伴随着美军的步伐,想不到的是,早就在四百年前,徽商就已经有了这个思想。

“江总柜说的不错,若我毅勇军真的能够击败清军,你的货物必然会行销天下。”张启阳的语气稍微一顿,语气变得有些低沉:“若是能够打败清军,诸位自然会跟着沾光,可要是我们战败了,诸位岂不是血本无归?如此大力度的支持,是不是太冒险了呢?”

能把生意做的这么大,早已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漫长积累,最要紧的就是一个“稳”字。

不奢求一夜暴富,而是追求稳重,这才真正的大商家的持恒保泰之道。

突然之间就给出了这么大力度的支持,明显已经严重违背了他们的经营原则。

“大帅虎威!”胡老太爷笑呵呵的说道:“以寡兵临敌境,震动湖广,我辈虽是锱铢必较的商贾。其中的厉害也能看得出来,黄州之战,虽是千军万马,然真正的主力却是那两千学生兵。”

“能以两千未曾成军的学子,击破数万汹汹之敌,斩杀数千清兵,这份战力虽不敢说旷古未有,也足以让我等看出些什么了。”胡老太爷很有把握的说道:“这样的无敌精兵,也不许太多,只要有三五万人马,必可光复我煌煌大明。”

商人的眼光最敏锐,对于局势的改变也最为敏感,能够从细微的风吹草动中看出大势,要是没有这点眼光,他们的生意不会做的这么大,也不会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而长盛不衰。

三五万学生兵就能光复大明?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夸大之言,而是低估了学生们的厉害。

如新华军校那样的学生兵们,只要有一万,张启阳就有横扫天下的把握。

要是真有三五万人的话,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打遍世界无敌手。

“看来诸位对我的学生们很有信心呢。”

“信心满满。”

“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我要是败了呢?”张启阳笑眯眯的看着这四个商业巨头:“打仗的事情,谁敢轻言必胜?万一我若是败了,诸位岂不是亏的很大?”

“万一大帅不胜,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儿。”胡老太爷眯缝着眼睛说道:“若是连大帅都败了,这天下就真的要亡了。就算不是马上亡天下,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我辈商贾素来讲究一个稳住,绝不赚取冒险的钱财。但这当今之世已说不得了。”

“我们不仅赌的是大帅必胜,而是在赌国运。”

胡老太爷的语气并不高亢,甚至显得有些沉重,却自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果断决绝,大商人的气势在一瞬间展露无遗:“我还就不信了,我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气运就会在这个时候断绝。晋商敢赌清廷的气运,我们就敢赌大明的气运。左右不过是放手一搏,接下来就看我中华气运是不是会绵延千古了。”

作为一个商人,最大的本钱绝不是经营之道,而是气运。

当年的吕不韦赌的是国君,赌赢了之后是什么样的局面就不必多言了,史书上早有记载。

徽商这个群体比最成功的商人吕不韦赌的还要大,他们赌的是国运!

和赌国运相比,两千年前的吕不韦孤注一掷的赌一个国君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这一把赌对了,以后就算是卖大碗茶都能富可敌国,若是赌输了,那也无话可说!

事实上,徽商的衰败也正是因为赌国运的失败,明清交替之际的豪赌失败之后,没过多久就被晋商排挤出去,逐渐衰落了下去,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赌国运这三个字,真的说到张启阳的心坎上,猛的一拍桌子:“说的好,既然诸位愿意陪着我赌这一把,说什么也不会让诸位失望!”

“虽然这场豪赌的盅盖还没有揭开,最终的胜负尚未可知,但我等却早已看出大帅已稳操胜券了。这一把豪赌,我们想输都难。”

听了这话,张启阳顿时就笑了:“看来诸位对我很有信心呐。”

“不是信心,而是事实。”胡老太爷笑道:“两百万的钱票不是一个小数字,换做货物必然也有很多。我等徽商的根本就在安庆、徽州、庐州一带,大帅却不要求我等启运,分明就是就地提货的意思。在淮右之地提货却不用大规模运送,恐怕大帅的兵锋所指不是淮扬吧?”

商人的嗅觉最敏锐,而且又是事实上参与其中,通过种种蛛丝马迹已经觉察到了点什么。

张启阳当然明白胡老太爷说的是什么意思,却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正色道:“军国大事,诸位最好不要胡乱猜测。”

“我等身家性命,子孙后代的希望都系此一战,大帅尽管放心,有些话就算是带到棺材里,也绝对不会对任何人提起。”

年纪最小的毛彦神色郑重的说道:“行军打仗和经商其实是一个道理,最讲究的就是一个秘字了,这其中的轻重利害,我等心中有数!”

第八十一章:吴三桂投清第345章:畏威不怀德第327章:拒绝第404章:狙击第487章:选择第553章:寻月初长成第152章:商女也知亡国恨第198章:抵达第162章:毁城第462章:你去搞清楚第270章:永福秘史第584章:别样浪漫第十四章:斗恶仆第七十四章:死社稷第218章:深宫会议第144章:毅勇军来也第194章:抄家第440章:国策第434章:不知情第487章:选择第469章:便宜第136章:奇袭第一章:穿越第九章:比武第六十五章:时间飞逝第300章:钱粮不够第263章:困苦第160章:竖旗第336章:舍不得也要舍第308章:金四爷第464章:双簧第382章:乞降第581章:西域战事第288章:排队枪毙第315章:溃败第498章:兄终弟及第147章:战斗2第591章:多虑第六十章:兄弟相争第502章:帝崩第168章:叶黥也会刘乾龙第222章:慌了第四十章:黑水金龙纛第596章:故人旧物第501章:异动第310章:一面倒的屠杀第407章:民族论第453章:宁长官第二章:疗伤第496章:召回永王第259章:我族万岁第293章:宴会第183章:断刀第225章:历史记录者第487章:选择第405章:打不过第371章:劫车第270章:永福秘史第525章:抢救一下第405章:打不过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二十三章:组建民团第434章:不知情第144章:毅勇军来也第217章:夷臣第388章:宁死不降第九十六章:劝你善良第395章:秘密第167章:我带你们去南京第437章:神第504章:旗人的新家第284章:文御武第十九章: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第172章:僵持第十九章: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第三十五章:金丝雀第540章:为官第183章:断刀第307章:开战第115章:一己私欲第438章:想法第558章:教学第216章:叶周氏上门第574章:倔强父子第七十三章:发疯的崇祯皇帝第400章:狐狸与老狐狸交锋第四十六章:袭扰第三十三章:喜当爹第335章:牺牲第六十二章:赐名毅勇军第537章:夜袭第114章:文兵第177章:战斗打响第二十四章:亲戚第381章:狮子大开口第324章:婚礼第八十三章:准备离开第267章:大火第491章:龙体欠安第262章:洪承畴的计划
第八十一章:吴三桂投清第345章:畏威不怀德第327章:拒绝第404章:狙击第487章:选择第553章:寻月初长成第152章:商女也知亡国恨第198章:抵达第162章:毁城第462章:你去搞清楚第270章:永福秘史第584章:别样浪漫第十四章:斗恶仆第七十四章:死社稷第218章:深宫会议第144章:毅勇军来也第194章:抄家第440章:国策第434章:不知情第487章:选择第469章:便宜第136章:奇袭第一章:穿越第九章:比武第六十五章:时间飞逝第300章:钱粮不够第263章:困苦第160章:竖旗第336章:舍不得也要舍第308章:金四爷第464章:双簧第382章:乞降第581章:西域战事第288章:排队枪毙第315章:溃败第498章:兄终弟及第147章:战斗2第591章:多虑第六十章:兄弟相争第502章:帝崩第168章:叶黥也会刘乾龙第222章:慌了第四十章:黑水金龙纛第596章:故人旧物第501章:异动第310章:一面倒的屠杀第407章:民族论第453章:宁长官第二章:疗伤第496章:召回永王第259章:我族万岁第293章:宴会第183章:断刀第225章:历史记录者第487章:选择第405章:打不过第371章:劫车第270章:永福秘史第525章:抢救一下第405章:打不过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二十三章:组建民团第434章:不知情第144章:毅勇军来也第217章:夷臣第388章:宁死不降第九十六章:劝你善良第395章:秘密第167章:我带你们去南京第437章:神第504章:旗人的新家第284章:文御武第十九章: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第172章:僵持第十九章:又是一出英雄救美第三十五章:金丝雀第540章:为官第183章:断刀第307章:开战第115章:一己私欲第438章:想法第558章:教学第216章:叶周氏上门第574章:倔强父子第七十三章:发疯的崇祯皇帝第400章:狐狸与老狐狸交锋第四十六章:袭扰第三十三章:喜当爹第335章:牺牲第六十二章:赐名毅勇军第537章:夜袭第114章:文兵第177章:战斗打响第二十四章:亲戚第381章:狮子大开口第324章:婚礼第八十三章:准备离开第267章:大火第491章:龙体欠安第262章:洪承畴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