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借鸡生蛋巧控价

明时一条鞭法与国而言是极为有利处的,是一善政。可中国历史上,从来都不是善政能善民的。张居正为首辅秉军国大政时,一条鞭法为善政。张居正下台,张居正的政敌上台时,则一条鞭法渐成恶政。

何为一条鞭法?便是将各类税收,徭役,包括地方政府名目繁多的各类摊牌都汇集到一起,按照银子收取。实际上,在这一条鞭法的施行的理想状况中,徭役被完全取消。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并入天赋之中消失不见,而百姓则可以单一地以白银来纳税,此外不再有其余更多的负担。

按说,如果这一政策得到完整有效的实施,对百姓而言当时极有利的减负政策。可实际上,一条鞭法施行后距离理想状态十分遥远。中央的政策下达到各省施行,大明十三省对政策的解读极可能出现十三个不同的解读。因为各省的利益诉求,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在对待中央的政策时,极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发生变化。若是与其有利的,则照章施行,若是不利的,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能给无限消弭了。

当然,这些对于扶苏而言并不难解决。云中郡和代郡对扶苏而言可能还有些麻烦,可雁门,政令的贯彻是可以得到绝对的保障的。

但无论是秦朝还是明朝,一个跨不过的坎儿却是有的。那便是:百姓没有足够的货币【秦半两或者白银】去交纳税赋,这该如何?

对于扶苏而言,人头税征收最大的难点便是在这里。尽管扶苏降低人头税,只是征收三十钱,比起往常一百二十钱足足少了九十钱。可能一户人家往往未必有这么多铜钱。

雁门不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百姓手中并没有余钱。很多时候,扶苏收税收上来的东西实物的份额都是极大的。若是扶苏不在雁门,这些奸商极可能趁着收税的时候大举压低物价,让百姓为了交税而手中实物大幅贬值。

好在,这齐玉雪的到来可以说极大的方便了扶苏。且不管齐玉雪是如何挑动雁门商户傻乎乎地去抬高物价,对于扶苏而言,此时将郡仓内的大笔实物卖出的确是一个极佳的机会。

“使君这么说。是想让齐氏商行做这恶人,帮助使君将郡仓之中的实物出售,迅速换成铜钱同时打压物价?”齐玉雪很快就明白了扶苏的意思。

扶苏点点头:“郡仓之中这么多实物,留着大多也只能抵价给了官署里的官吏。不过官吏能冲抵的毕竟不多,要是不尽快处理,光是维持这些鸡豚狗彘就是一大桩麻烦。能够一举两得,何不为之?”

齐玉雪对扶苏的观感此刻又是高了一层,扶苏倒不是个拘泥的人。此刻的扶苏和齐玉雪在屋里你来我往敲定着具体事项,为的,就是敲一敲雁门这些贪得无厌又傻乎乎的本地商户。用这,当做是对这些商户抬高物价,垄断市场的惩罚。

此时的扶苏,活像一个盯准了猎物的奸商。而且搭档还是一个妩媚明艳的女奸商。

始皇三十七年,七月三日。

东博出了小院,一拍手中的褡裢,看着里面叮当作响的声音,又是愁恼又是欣喜。而跟在东博身后的则是裘七,眼下善无县署的捕手,观察少吏的身份。工作时间县署管吃住,月食两石粮米。干足了三月的观察期后若是县署总捕头觉得可以,便才能成为正式的捕快,到时候月食四石米,真切的县署公人身份。

前日七月头一天,两人便在县署里领了薪俸。今日,却是出外买粮来了。原来,此次扶苏谕令仓曹发薪俸,一半都是秦半两,余下的一般才是禄米。以东博有秩的身份,是食末等俸,一月六石的。可到手的却只有三石禄米,其余的却是以二十钱一石米的价格下发了六十钱。裘七也是,领回家的也就一石米,另外的一石米则成了二十钱。

秦半两没甚不好,至少还免去了卖粮买菜的麻烦。可眼下雁门粮价高涨,几个月前才十钱一石粮,现在却足足翻了翻。货色好的粮食,一旦少说四十钱。便是寻常品相不错的,也需要三十钱左右。只有那品相差,口感不佳的才二十余钱一石。

眼下郡署这么个兑换法子,的确是能买到那么多的粮食。可以县署下发的粮米对比市面上的,少说不低于三十钱才能买到。也就是说,平白的这些吃公门饭的竟然三分之一的钱粮。

这下,谁人肯心甘?有那觉得不公,分外委屈的少吏便叫屈了。一时间,仓曹里满是叫屈不甘的吏员。

实际上,这些吏员在而今使君的威势下,也就叫屈罢了,并不敢有何动作。可接下来,却是三班捕快出了两班,一齐都到了仓曹。吏员们还以为要生了什么祸事,没成想,接下来却是新任的县太爷方茹亲自给大家解释。

这县太爷方茹据说是九卿廷尉的学生,学识渊博,执政能力颇佳,是个厉害的人物。而且还是能够直接和扶苏对上面的县太爷!这么一个厉害的人,善无城中排前几的人物。今日却是笑容满面地安抚众吏员,声道,便是官员今日起也是领半饷半粮的薪俸。而且,莫要怕手中铜钱买不到足够的粮食,不出数日,定能买到。然后又是请大家相信郡署,相信使君云云……

一众辛福得快晕过去的吏员们感受到了县太爷的亲切,顿时都被打发回家,一个怨言都无。

东博和裘七自然也在县署里看到了方茹,有了长官的保证,两人自然也是心下先信了半分。今日,便是要验证长官的话到底对不对了。

两人出了门,带着身上的铜钱。从南城一路走到西市,西市是善无城的交易区。此时城市的格局还是棋盘式大街,坊市分割。坊是居住区,市是商品交易区。想要去买粮,自然只有去西市的商品交易区去。

若是乡下头回进城的,也许还真会被善无这横竖几千步的城市给弄得找不到地。可东博毕竟是有个少吏身份的有秩,县署里倒也有几个熟人。这善无市长徐季他就熟悉,这市长可非后世的市长。市长,也就是西市官吏交易区的市吏。品秩也是少吏,却是少吏之中仅此六曹的肥缺。因为管理市区,各个中小商家都要来拜码头,送礼品。便是不去贪贿,也能过上舒适的体面日子。

徐季没个大名,家中排行第三,于是便被称作徐季。就如刘邦,在沛县厮混的时候被称作徐季。就如后世刘三刘三,王二王二的意思。

待东博带着小弟裘七到了西市找徐季的时候,迎面恰好便见了县署里的司仓曹吏。当下,东博赶忙行礼道:“东博,见过杜佐吏。”

两厢行礼,算是见过。可等东博一进了市署,却又不得不跟着司仓曹吏一起行礼。因为里面满满当当都是县署里的吏员,六曹司吏除去排名最末的司仓曹吏最后来,全部都到齐了。感情自以为消息灵通的东博动作倒是最慢的!

又是好一顿礼节,弄得最后司吏曹吏也犯了。作为众吏之长,一挥手,发话了:“这又不是县署,此时又非公时。大家虽为公人,却不必再拘泥繁文缛节了。”实际上意思就是,大家都是来打酱油,买粮米的,就别叽歪啰嗦了。

于是,东博这才松了松笑都笑酸了的牙梆子,跟在了司仓曹吏的身后。东博作为有秩,主要工作范围就是在仓曹的管辖下,而今自然是要找准了老大去求罩了。

县署里除掉那些县官,一个个吏员大佬都是来了。却愣是没见着西市市长,当下几个人便是面色有点不好看了。这六个佐吏等你一个少吏,让上官等你一个下官。这徐季,是寿星老上吊,嫌命长了?

正当大家心中嘀咕的时候,却是来了县太爷方茹的长随。这长随也不啰嗦,朝着众人做了一辑道:“老爷下了谕令,各位先生也莫再这里为难市署的小吏了。还是去西市市中看吧,这能买到平价粮食的,便是齐氏商行。”

“齐氏商行?”方茹长随一说完,大家顿时都起身了。齐齐朝着市中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心中嘀咕。什么时候,这雁门有个齐氏商行了?但愿这个商行不要是个小商行,卖不了多少东西罢。

这般想着,却是司仓曹吏开口了:“齐氏商行?莫不是临淄大商齐荆的商行?那可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大商户啊!”

众人一顿,顿时双眼发亮。脚下步子不自觉地也快了起来!

刚走入市区,东博却是被裘七给扯住了。裘七拉着东博过去,赫然便看到往日要至少四十钱的一匹土布今日竟然只要二十钱便能买到!这下,裘七却挪不动脚了。裘家贫寒,两个嫂嫂嫁入裘家几年了也未见有匹新布做新衣裳。停住脚的裘七乐呵呵地买了大减价的土布!得了大好处的裘七自然不忘记东博这个兄长。于是,这才有了裘七扯住东博不去跟着佐吏们去齐氏商行。

第19章 原来乾坤尽掌中(上)第1章 沛县现风云人物(上)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上)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37章 此较艺吾等不服第23章 陈留陷落京亮剑(上)第49章 选贤任能第52章 邯郸城中腌臜事(下)第33章 论势第69章 劫粮冬衣纷争事(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99章 死中觅生途第50章 财赋首当论账簿第39章 攘外安内声东西(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下)第31章 烽火烟起枪戟锐(下)第74章 内有制肘克郏城(上)第106章 才出地狱又陷绝路第90章 天子鼓声定鼎时(上)第69章 劫粮冬衣纷争事(上)第119章 首罪乃贪婪第13章 秦墨搜山 死里逃生第36章 一言退绝世猛将(上)第37章 边军之论 伏击马贼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48章 失窃第2章 谁知帝王心第22章 风云激荡卷兵锋(上)第7章 公子一言惊四座(下)第30章 悄然扭转势不同(上)第30章 悄然扭转势不同(上)第26章 昭儿事由 将作少府第38章 抬棺入朝凌众臣(下)第14章 巨鹿烽火安阳静(上)第9章 怀王薄恩夺兵权(上)第68章 冷眼看机锋第45章 陷队之士破阵时(下)第29章 倾伏众将陷蒙营(下)第87章 龙旗变换固原城(上)第18章 巨鹿诡局安阳变(下)第120章 陇西末第68章 匠作改制孙甘部(下)第95章 北疆变局乱咸阳(下)第90章 弑王似梦若虚幻第11章 女人心第72章 入彀无知诛齐女第59章 一文钱难倒皇长子?第29章 重骑破阵刘邦逃(上)第63章 纷乱舞人心第74章 寿辰藏剑光第75章 王死城落余旗立(上)第66章 帝国骄傲甲弓弩(下)第85章 固原萧关兵戈待(下)第93章 大河两岸胜负事(上)第35章 变幻莫测易战机第63章 输庸代役轻徭役第26章 步骑结合不厌诈(上)第20章 凭得蛟龙索青天(上)第44章 青龙首秀如磐石(下)第1章 恩典未及国患深卷终章营门狗眼看人低二第29章 重骑破阵刘邦逃(下)第109章 打草再引蛇第44章 潜藏背刺伏千军第85章 固原萧关兵戈待(上)第7章 蹴鞠图得军国艺(下)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发白云第32章 要战便战三户津(下)第17章 一朝翻起风云荡(下)第1章 沛县现风云人物(下)第26章 昭儿事由 将作少府第三卷卷终章 残虎饿狼怎善后中第2章 红纱幔帐天下事(下)第7章 公子一言惊四座(上)第31章 收人心(上)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谜中趣字第100章 王离身死指南路(上)第83章 巨仓有万粟第8章 君意难测四营事(上)第2章 吕公美眷虞美人(上)第76章 病重托付岭南事(下)第92章 纸中露隐秘第5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2章 单骑入山 如水旖旎第29章 谁的玲珑女儿心(上)第31章 烽火烟起枪戟锐(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下)第75章 扶苏谋革商税律第34章 送往咸阳的两张蜀锦第99章 刘邦克丰章邯乱(上)第24章 山外山有人外人第46章 倒行逆施穷匕现(下)第37章 此较艺吾等不服第64章 死中博生军情急(上)第27章 王师此去大秦胜(下)第30章 生死崖,谁言情第14章 两相无奈怎生忍?(上)第94章 伪装潜入牢第107章 功亏一篑胡内讧第14章 巨鹿烽火安阳静(上)
第19章 原来乾坤尽掌中(上)第1章 沛县现风云人物(上)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上)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37章 此较艺吾等不服第23章 陈留陷落京亮剑(上)第49章 选贤任能第52章 邯郸城中腌臜事(下)第33章 论势第69章 劫粮冬衣纷争事(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99章 死中觅生途第50章 财赋首当论账簿第39章 攘外安内声东西(下)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下)第31章 烽火烟起枪戟锐(下)第74章 内有制肘克郏城(上)第106章 才出地狱又陷绝路第90章 天子鼓声定鼎时(上)第69章 劫粮冬衣纷争事(上)第119章 首罪乃贪婪第13章 秦墨搜山 死里逃生第36章 一言退绝世猛将(上)第37章 边军之论 伏击马贼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48章 失窃第2章 谁知帝王心第22章 风云激荡卷兵锋(上)第7章 公子一言惊四座(下)第30章 悄然扭转势不同(上)第30章 悄然扭转势不同(上)第26章 昭儿事由 将作少府第38章 抬棺入朝凌众臣(下)第14章 巨鹿烽火安阳静(上)第9章 怀王薄恩夺兵权(上)第68章 冷眼看机锋第45章 陷队之士破阵时(下)第29章 倾伏众将陷蒙营(下)第87章 龙旗变换固原城(上)第18章 巨鹿诡局安阳变(下)第120章 陇西末第68章 匠作改制孙甘部(下)第95章 北疆变局乱咸阳(下)第90章 弑王似梦若虚幻第11章 女人心第72章 入彀无知诛齐女第59章 一文钱难倒皇长子?第29章 重骑破阵刘邦逃(上)第63章 纷乱舞人心第74章 寿辰藏剑光第75章 王死城落余旗立(上)第66章 帝国骄傲甲弓弩(下)第85章 固原萧关兵戈待(下)第93章 大河两岸胜负事(上)第35章 变幻莫测易战机第63章 输庸代役轻徭役第26章 步骑结合不厌诈(上)第20章 凭得蛟龙索青天(上)第44章 青龙首秀如磐石(下)第1章 恩典未及国患深卷终章营门狗眼看人低二第29章 重骑破阵刘邦逃(下)第109章 打草再引蛇第44章 潜藏背刺伏千军第85章 固原萧关兵戈待(上)第7章 蹴鞠图得军国艺(下)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发白云第32章 要战便战三户津(下)第17章 一朝翻起风云荡(下)第1章 沛县现风云人物(下)第26章 昭儿事由 将作少府第三卷卷终章 残虎饿狼怎善后中第2章 红纱幔帐天下事(下)第7章 公子一言惊四座(上)第31章 收人心(上)第16章 青山上踏青,字谜中趣字第100章 王离身死指南路(上)第83章 巨仓有万粟第8章 君意难测四营事(上)第2章 吕公美眷虞美人(上)第76章 病重托付岭南事(下)第92章 纸中露隐秘第58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2章 单骑入山 如水旖旎第29章 谁的玲珑女儿心(上)第31章 烽火烟起枪戟锐(上)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下)第75章 扶苏谋革商税律第34章 送往咸阳的两张蜀锦第99章 刘邦克丰章邯乱(上)第24章 山外山有人外人第46章 倒行逆施穷匕现(下)第37章 此较艺吾等不服第64章 死中博生军情急(上)第27章 王师此去大秦胜(下)第30章 生死崖,谁言情第14章 两相无奈怎生忍?(上)第94章 伪装潜入牢第107章 功亏一篑胡内讧第14章 巨鹿烽火安阳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