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竹竿

李君阁一路小跑出了村口,拐上一条小石板路,穿过几块水田,来到一个山坡下面。

山坡下全是竹林,竹林中分布着楠竹,西风竹,硬头黄,慈竹,水竹等多个品种。竹林间有一栋小房,房前有个坝子,左边堆放着很多正在晾晒的竹竿,右边是一个小凳,小凳旁边是一个木头的低矮长条案,上面全是刀痕,条案上面还丢着一把剖竹子用的柴刀,旁边有很多没有编完的竹器。

屋檐下,左边也倒吊着很多的竹竿,每根竹竿的底部系着一块石头,沉沉的把竹竿拉着,边阴干边取直。

右侧墙上则挂着各式各样编制好的竹器。

一上坝子,李君阁就大喊:“篾匠叔,篾匠叔在家没?”

一个中年汉子手里拿着搪瓷大杯子走到门前,上身是哔叽布的蓝色中山装,下身黑色裤子,脚上一双草鞋,腰间系着蓝布大围裙,上面全是刮竹子刨出的竹屑跟竹刨花,一见是李君阁,转身就往里屋走,作势就要关门。

“哎,哎!”李君阁连忙喊道,跑上前把门把住:“篾匠叔是我啊,皮娃啊,我来看望你了啊,还不欢迎咋的!”

中年汉子作势道:“你娃就是个夜猫子,老子见你就没好事,快走快走,我不想见。”

李君阁涎皮涎脸的笑道:“篾匠叔你真见外,赶紧的杯子给我,我这一路从大伯家跑过来,哎嘛渴死我了。”说完就去抓中年汉子手里的杯子。

汉子赶紧把杯子护住:“走开走开,不给你喝,渴死你活该!”

李君阁干脆一把抱住中年汉子摇晃。“哎呀我的好篾匠叔,快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吧,我可是听小堂哥说了,说你都在他面前得瑟几回了。”

汉子赶紧护着杯子不让水浪出来,说道:“诶诶诶!啥你的东西,我可还没给你呢。”

李君阁笑道:“哎呀你不就是惦记着我家跟大伯家那几丛竹子嘛,砍!明天就去我家砍!把大伯家的也砍了!”

汉子却不买账,冷笑道:“说得跟自己不知道冬天才选竹似的,还明天砍!一听就不实诚!”

李君阁又笑道:“那就是惦记着我山上发现的那几处野竹子了,好说好说,我们明天就进山,把几处地方都指给你。”

汉子却道:“少来!这几天活多,可没工夫陪你逛山。”

李君阁眼珠子一转说道:“我说篾匠叔,你这么推三阻四就没意思了哈,我想想,莫非这东西还有瑕疵,你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

汉子双眼一瞪,正要发怒,突然又冷笑道:“怎么着?想激我?没那么容易上当!”

李君阁没招了,对着汉子连连拱手,笑道:“哎哟篾匠叔,我这可就是没招了。”说完往门口一指说道:“这样,只要东西给我,今天我就躺你门口,认打认罚直到你高兴,咋样!”

汉子终于没忍住,扑哧一笑,说道:“你娃真的是二皮,这是赖上我了吧?东西就在里屋,自己去拿!”

“唉妈就等你这句话了!”李君阁一蹦三尺高,连忙往篾匠家里屋钻。

里屋的墙上竖着数下来一溜钉着三个长架子,每个架子上摆着一个浅棕色的绒布袋子,李君阁一一取下来打开,里面各是一支竹制鱼竿。

三支竿子都是每支四节,插接起来各自会成为一支完整的鱼竿,这种竿子在中国被称为“插节竿”,在日本被称为“并继竿”。

日本竹制手竿发源地是桥本市,地处纪州即和歌山的东北端,纪伊半岛的中部,北靠大坂、东接奈良。那里出产各类传统手工艺品。其中被指定为和歌山县第一号传统工艺品的纪州手竿更是为举世闻名,被称为“和竿”。

完全保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的纪州和竿,之所以能被世人誉为“竿中极品”永胜不衰,这不仅仅因为它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更主要的是每一支纪州手竿的诞生都倾注着几代纪州制竿艺匠“一丝不苟、一竿入魂”的心血。

中国自古就有“一竿风月”的说法,指的是悠闲垂钓、尽享人生之潇洒风流。古人追求的这种境界,同样令众多的现代钓鱼人所神往。可是随着近代科学制竿的不断发展,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钓竿、钓具及制作工艺都不为人知且消失殆尽。

李君阁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他曾经从一本老杂志上看到过贺老总钓鱼的照片,其中贺老总手持的钓竿跟“和竿”的制式一样,知道这种制竿技艺并非日本独有。

于是他跟篾匠叔合计,试图恢复中国出中国的制竿工艺。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是选材,竹子选材必须在冬季。

冬季是竹子一年中生长最缓慢、肉质中内含水分最少的时期。在严冬采割下的竹子具有肉厚、强韧的特性,这是制竿必备的条件。

李君阁踏遍碧峰山,才在雪地中发现了几处合适的竹林,两三年下来,才在上千株的竹林中选出了二三十根合适的竹子。又晾晒了半年时间,才得到适合制作手竿的竹材。

将竹材交给篾匠叔,却也将烦恼交给了篾匠叔。

制作手工钓竿,光材料有竹,木,胶,浆,丝,漆多种,每一类材料都分出很多细类。

竿体根据每节用途和韧性要求,一般都得两种以上竹材选配组合。

根据玉口、节眼、节间等处不同的强度需求,艺匠们采取缠绕绢丝的方式进行补强加固。绢丝缠绕的长度和力度的不当,都将是导致强度不够,使用时会导致竿体和接口破裂。

还需要研制多种漆料,分别用于点节眼,漆绢丝,给竿体打底,铺面。

胶液用于粘合丝绢,节插,柄材。

即使材料准备完毕,接下来还有工艺。

严选采集来的竹子,首先需根据竹子的状态,排列在室外进行数周乃至数个月的晾晒后移至工坊室内长时间的自然干燥,待竹子中的水分蒸发,完全干燥后方可用来制竿使用。

此时竹子的柔韧性、弹性、弯曲度及粗细等的搭配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工序,这要求作者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

竹子的选配工序也是最能体现不同艺匠个性和品位的所在。

接下来是火烤,组合选配好的原竹经过火烤之后不仅可将竹子调修成笔直,更重要的是通过火烤紧收微调竹子的纤维质,使竹子更具强度和韧性。

然后是镂空,插节组合的手竿,一般会收为两节。除竿梢和第二节之外,剩余的几节都须将竹节镂空。第一节收入第三节内,第二节收入第四节内。以此类推。

镂空竹节时需要使用特殊的钻头。根据竹子内径大小的不同,所使用钻头的粗细、长短也不一样。

镂钻竹节时,力道的掌握十分困难,稍一疏忽往往前功尽弃,因而要求制竿师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细腻的手法。

之后是削制节插,为了能让上一节的节插和下节的玉口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节插须削制成一定的v字型角度。

角度的大小和平滑度需与玉口严丝合缝,使整根竿浑然一体,保证结合部位受力均匀。强度不受影响。

然后在竿体各处缠绕丝绢。

在上丝时,必须做到均一的力量和完全无间缝方可为接下来的上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丝绢采用最高档天然蚕丝手工编制而成。此类绢丝具有耐高温,质地纤细而柔韧的特性。

接下来第一次上漆。

第一次上漆指的是在玉口、节眼、节间等处缠有绢丝的表面采取上漆的方式再度进行补强加工。

通过上漆不仅可以提高竿的华贵感,更重要的是能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

这些漆都属天然树漆调治。

涂漆的漆笔也很特殊,漆笔的宽度、毛质、硬度等都非常讲究。

上漆次数一般为六到八遍,每上一遍漆之前都需进行反复的水砂打磨和自然干燥。

其后是玉口部的凿削。与前节相继的玉口部同样须凿削成与节插相吻合的v字型角度。

在凿削时首先分阶段慢慢地往内旋转削凿,待基本形状出来后再改用不同粗细规格的棒状钢锉将玉口内壁锉平磨光,使其达到与节插完全一致的角度。

之后是握柄的加工。

握柄是钓者与竿最常接触的部位,也是增加配重调整竿重心的重要部分,握柄手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用竿者的钓感,因而艺匠们对握柄的尺寸及形状分外注意。

柄把内部多使用一些质地坚硬的木材或直接采用竹子,部分艺匠则应用传统的包纸方式。

表层装饰握柄所使用的材料非常丰富,如鲍贝、蛇皮、羚角、鲛皮、金铂、羽根、竹片、卵壳、绵线、紫藤等,甚至有时根据钓鱼人的要求,镶饰珠宝玉器等物。

接下来是制作最困难,最能提现匠人水平的部分:制作竿梢。

竿梢采用六到七年的上等竹种为原材料。

碗口粗的一段竹子,能用来作竿梢使用的仅是背阳的一小块面积,通常直径在十八公分左右的一段经过加工后,最多只能制作作成二到四支的竿梢。

制作作竿梢时,首先得将竹子剖切成四方型的棒状后,再使用专门的刀具一支一支削制成竹片。

每一套削出的竹片都一模一样,就像像桔子瓣一样,可以拼成一个整体。

四片或者六片竹片用特殊胶水粘在一起后,能形成一支完美的竿稍,再进行刨削使之完美。

在刨削的过程中调整角度及走向,使竿稍的调性完美的配合全部竿体。

此项工序是制竿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一道。全凭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法。

然后是上漆。

其工艺完全保持传统的手工漆法——“拭式”漆法。

“拭式”漆法就是先用手指将漆均匀地涂在竿体上后,用专用布料轻轻地拭擦,以此给竿体表面覆上一层薄薄的漆层。

经自然干燥后再用不同目数的水砂纸反复打磨擦拭后再次上漆拭擦。

过上五六遍的底漆之后,再使用精度更高的光漆进行十数道的拭擦上漆。

竿子在每次上漆之后都须放到专门的“漆室”内自然晾干。漆室大小一般长度为两米,宽高均为六十公分左右。

此类漆与普通涂料的硬化方式完全相异。

普通油漆是通过涂料中内含溶剂的自然蒸发后硬化干燥,而这类漆则是利用与空气中水分的化学反应干燥成形,并且在特定的温度和高湿度的情况下方能得到良好的涂层。

因而艺匠们常在“漆室”内侧钉上纱布,并适当地喷洒水分,以保持漆室内的空气湿度。

竿体通过上漆之后,可达到抗酸、防水的效果。并能增加竿体表面的硬度和防腐性。艳丽精美的漆色更能突出竹竿的华贵感。

最终,上好漆的竿体将再次进行火烤微调,姿态完美后匠人都会在竿子上刻上或烙上印迹。

一支竹制鱼竿才算正式完成。

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笋子宴第一百七十四章 洗榜的来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笋子宴第三百七十章 星运第一千零四章 后记第五百四十章 开会闲话几句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野猪第一章 辞职第三百三十四章 猪儿粑第二百九十六章 《五溪河上的制竿师》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间第九十二章 鲜不过蘑菇第八百五十四章 凉面(为黄沙吹不尽盟主加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怎么扩大女红的影响第四百四十二章 稻种换麝种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比一比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开张管三年第八百三十章 栈道方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席间第六百八十九章 红色预警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丝工科狗的剧本第八百三十五章 求婚第八百四十六章 毁童年第九百零六章 抵死你哟第六百零六章 产业链第三百二十章 小猕猴第九百九十四章 惨况第七百零六章 盘鳌乡十八怪第六百六十六章 欧洲俱乐部第八百一十八章 植入广告第四百零二章 六人行几句话第四十七章 平事儿第三百九十六章 刘三娃的头牌和底牌第四百八十四章 巨笋第四百一十五章 天人合一的茶壶第九百六十章 还以为有多难呢第二百四十章 斗鸡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V第六百九十二章 找补第一百三十三章 主人杯第六百五十三章 何其相似第一百五十八章 石爬子第八百四十章 六个一工程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梁(下)第四百六十四章炼刀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火单第六百九十九章 孔子看不起农夫?!第四十五章 废墟第一百九十七章 苗娃的读书问题第九百五十二章 老熟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红星第四百五十七章 贝爷解说第三百四十六章 石号完工第九百四十章 种水藻(中秋节快乐)第二十九章 泥鳅钓鲶鱼第八百五十五章 龙舟赛第三百八十五章 纯化过度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三十八章 卖兰第四百零三章 游客接待开始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鹅蛋金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丰收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家沟的女人和男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栈道上山第九百五十八章 掰手腕第九百二十四章 又是首映礼(为yu0421盟主加更)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六百二十章 考察第一百九十七章 苗娃的读书问题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间第七十九章 湿地是宝库第四百三十章 哥大五人组再次到来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制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龙灯第十五章 藿香凉拌鲫鱼第三百五十四章 《走近科学》又来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浑水粑第五百八十三章 又到一年总结时第五百四十七章 傩技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诗套路第七百一十一章 小煎鸡,干煸鸡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第四百八十五章 造纸第九百五十五章 渔业是大产业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二百零五章 山歌招雨第五百六十一章 高难度泡妞第十章 大伯第五十章 刘爷第二百七十七章 煤砂罐第一百六十二章蜜炙板兔第六百八十六章 庆功会第七百三十一章 重启第四百七十五章 标准器第三百九十七章 搞艺术的又来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笋子宴第一百七十四章 洗榜的来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笋子宴第三百七十章 星运第一千零四章 后记第五百四十章 开会闲话几句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野猪第一章 辞职第三百三十四章 猪儿粑第二百九十六章 《五溪河上的制竿师》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间第九十二章 鲜不过蘑菇第八百五十四章 凉面(为黄沙吹不尽盟主加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怎么扩大女红的影响第四百四十二章 稻种换麝种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比一比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开张管三年第八百三十章 栈道方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席间第六百八十九章 红色预警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丝工科狗的剧本第八百三十五章 求婚第八百四十六章 毁童年第九百零六章 抵死你哟第六百零六章 产业链第三百二十章 小猕猴第九百九十四章 惨况第七百零六章 盘鳌乡十八怪第六百六十六章 欧洲俱乐部第八百一十八章 植入广告第四百零二章 六人行几句话第四十七章 平事儿第三百九十六章 刘三娃的头牌和底牌第四百八十四章 巨笋第四百一十五章 天人合一的茶壶第九百六十章 还以为有多难呢第二百四十章 斗鸡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V第六百九十二章 找补第一百三十三章 主人杯第六百五十三章 何其相似第一百五十八章 石爬子第八百四十章 六个一工程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梁(下)第四百六十四章炼刀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火单第六百九十九章 孔子看不起农夫?!第四十五章 废墟第一百九十七章 苗娃的读书问题第九百五十二章 老熟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红星第四百五十七章 贝爷解说第三百四十六章 石号完工第九百四十章 种水藻(中秋节快乐)第二十九章 泥鳅钓鲶鱼第八百五十五章 龙舟赛第三百八十五章 纯化过度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三十八章 卖兰第四百零三章 游客接待开始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鹅蛋金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丰收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家沟的女人和男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栈道上山第九百五十八章 掰手腕第九百二十四章 又是首映礼(为yu0421盟主加更)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六百二十章 考察第一百九十七章 苗娃的读书问题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间第七十九章 湿地是宝库第四百三十章 哥大五人组再次到来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制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龙灯第十五章 藿香凉拌鲫鱼第三百五十四章 《走近科学》又来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浑水粑第五百八十三章 又到一年总结时第五百四十七章 傩技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诗套路第七百一十一章 小煎鸡,干煸鸡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第四百八十五章 造纸第九百五十五章 渔业是大产业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二百零五章 山歌招雨第五百六十一章 高难度泡妞第十章 大伯第五十章 刘爷第二百七十七章 煤砂罐第一百六十二章蜜炙板兔第六百八十六章 庆功会第七百三十一章 重启第四百七十五章 标准器第三百九十七章 搞艺术的又来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