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册立太子(一)

卯时的长安城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夜色中,显得庄严而又大气。远看灯火通明的太极殿在沉睡中被映衬的富丽堂皇,显出了它作为大唐最高权力中心所应有的霸气。李恪走近太极殿时已经有不少文武大臣等候在太极殿前。其中多为绯袍者,他们多为官居五品和四品之间的三省的侍中、黄门侍郎、中常侍等,也有六部的侍郎、郎中等,更有十二卫军的中郎将、御史台的御史中丞。李恪从很远就扫视众人,发现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大家看到他过来,都只是拱手行礼,然后各自三三两两的在一起窃窃私语,很少有大声喧哗的,李恪也一一回礼。岑文本绿色的官服在众多红色服饰中尤其显眼,当李恪走到他面前时,岑文本只是稍微拱手行礼之后,便隐身在众人之中。李恪知道他此举是为了不引起更多的人注意,便直接来到队伍的前面站定不语。

其实,李恪也想在还没有早朝这段时间多认识几个大臣。一是,想了解下大唐中枢和各部任要职的官员以便更了解朝廷格局;二是,想多跟他们接触接触,留下一个好的影响。所以,他来的比较早。可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竟然比他还要早,更让他郁闷的是,看到一大片不认识的人之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对于大唐朝廷是多么的无知。只能一个人默默的站在一边,等待自己到大唐之后第一个早朝的来临。

很快,陆陆续续来了一班的文臣武将中的大佬们。像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左武卫大将军秦琼,右武卫大将军、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右卫将军侯君集,左金吾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检校礼部侍郎、中枢侍郎温彦博,门下侍中、安州都督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兵部尚书杜如晦,还有就是谏议大夫魏征。李恪跟来的众人都拱手一一行礼,礼多人不怪,李恪一直秉持着这样的态度,所以他对于众人都比较客气。其余人如李靖,李绩,柴绍等都因为平定叛乱和驻兵要塞,不能参加今天的朝会。

李泰出现在太极殿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微笑的表情,在跟群臣们拱手行礼时表现出了他谦虚和和蔼的一面,对给他回礼问候的众人一种精神上的尊敬,让很多五六品的官员受宠若惊,对他更是恭敬有加,这使得他显得越发与众不同。李恪在李泰出现在太极殿前时就注意到了他,裁剪的得体的红色王袍罩在他挺拔的身躯上,让他显得更加文质彬彬。也许,他也知道今天是册封太子的大日子。所以,才打扮如此出众吧。李恪心里如此想着,毕竟最为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之一,他也拥有资格成为大唐王朝的太子。

他来到李恪面前微笑道:“三哥倒是来的早,愚弟不及也,不知道身体可否痊愈,数日不见,让青雀甚是想念。”

李恪看着眼前和自己一般大小,身体略显单薄的李泰,说话尽如此得体,道:“多谢四弟挂念,愚兄身体已无大碍。”随即,看到缓缓而来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两人,继续道:“其实,愚兄来的早又有是用呢?正所谓来的早不如来得巧,四弟是不是认同三哥这句话?”

李泰从李恪的言语中听出了弦外之音,他顺着李恪的目光看到了太极殿前跟众人拱手行礼的李承乾,当他看到李承乾身边的长孙无忌的时候,一惯保持微笑的表情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愤然之色。看着慢慢走近的两人,他的语气明显有点失落,还夹杂着一份的怨恨和不屑,就听见他狠狠的道:“确实如三哥所说,来的早不如来得巧啊!”

李恪看到刚才还是春光满面的李泰,因为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同时出现在太极殿前而变得阴沉的脸时,内心一阵好笑。毕竟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啊,沉浮不够深,喜怒之色显露在脸上,让人一览无余。

而李泰前后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是李恪早就预料到的,所以他才会在看到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的时候如此回答李泰。因为他知道李泰在怨恨着长孙无忌,也在怨恨着李承乾。

同样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子,同样和李承乾一样有继承太子之位的嫡子优势,李泰认为自己颇受太宗宠爱,比李承乾更合适做太子。

所以,当有大臣谏议李世民册立太子时,他认为长孙无忌会毫不犹豫的支持自己。而事实上长孙无忌没有表现出一个舅舅对外甥的公平和公正,他更喜欢性格懦弱的李承乾而不喜聪明好学的李泰,在太子人选问题上站在了李承乾的一边,力挺李承乾入主东宫。

李泰自觉自己不比李承乾差,甚至有些地方还要比李承乾优秀,长孙无忌作为他和李承乾的亲舅舅为什么如此偏袒李承乾呢?难道就是因为他是长子,就因为他比自己早生一年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他认为长孙无忌是在有意的疏远自己,更多的是偏袒李承乾。所以,他对这个亲舅舅产生怨恨,同时也怨恨上了李承乾。

李恪听李泰把话说完,忙不适时宜拉着李泰迎了上去。在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前一米处站定后,先给长孙无忌拱手行礼,随后对李承乾道:“参见王兄。”

李承乾已经从舅舅长孙无忌口中知晓自己即将要被册立为太子的事情,所以显得格外兴奋。虽然,他在刻意的掩饰着自己的喜悦,但一个十多岁不到的孩子不管你如何掩饰都难免会露出那么一丝的疏漏。所以,这种现实在老于世故的众人面前到成了一种做作。但李承乾却不知众人心里的想法,面路喜色的对眼前的两人道:“三弟、四弟无需多礼,愚兄近来功课繁忙,疏忽了两位王弟,是愚兄之错,以后如果遇到什么需要愚兄的时候我一定会定力而为。”

李恪本以为李承乾只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和长孙无忌的关系才会被册立为太子,然而,刚才他的一番话让李恪改变了自己对李承乾的看法。李承乾说话得体,进退有据,并非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性格懦弱,优柔寡断。所以,开始怀疑前世在影视剧中和点滴的历史资料中知道并非就是真正的李承乾。而那个性格懦弱,因为李泰受太宗宠爱而怕被他夺走太子之位,尽然于侯君集等密谋造反,最终因为优柔寡断而泄密失败的李承乾是否是被胜利者篡改了真相的赝品呢?他想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因为耳濡目染,见过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所以都不是寻常之辈,李承乾也不例外,不至于会像书中描述的那么不堪。

李泰明显对李承乾带有敌意,他不紧不慢的说道:“大哥此话折辱青雀了,作为弟弟岂有埋怨兄长之礼。还有就是我们做弟弟真是不明德体,本该时常去看望兄长才对,怎么能让兄长时常挂念呢。”

看到李泰跟李承乾一见面就争锋相对,李恪内心暗道:“果然如史书描述一样,李承乾和李泰的储位斗争才是大唐贞观年间政zhi斗争的重点。”随即又想道:“难道李泰跟李承乾因为太子之位斗个你死我活的根源就是长孙无忌因为册立太子而偏袒李承乾所致”不过,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他们两个斗个你死我活的李恪乐意看到的,也是他是否能夺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所以,他不会阻止两个人,反而会推波助澜。

李承乾似乎对于李泰有意跟自己争锋相对而感到气愤,他淡淡的道:“四弟如此说话,不是承认错误,怕是另有所指吧?”

李泰看到李承乾有点恼怒,心中甚是得意,便说:“青雀所说并非大哥所想,大哥何必执拗于青雀之言呢。”

李恪也不适时宜的说道:“大哥误会四弟的意思了。”

长孙无忌站在距李承乾不远的三米处,三个人的对话他悉数听在耳中,内心震撼不已,没有想到三个不到十多岁的孩子尽然已经开始针锋相对。但因为即将册封太子,对于此时他不及细想,对三人吼斥道:“即刻便要早朝,你等三人不按班就部等待入朝,何故再次喧哗。”

三人被长孙无忌一阵痛斥,不在言语,站在自己的位置默然不语。

第142章 截杀突厥骑兵第570章 本王让你喷血第210章 又见李泰第507章 孝便是刀,杀你于无形第691章 北王的意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653章 吐蕃建新王国第533章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第596章 诸将的聚会(一)第430章 李恪发狠了第142章 截杀突厥骑兵第518章 两小儿真有福气第691章 北王的意第627章 秘术第490章 搭建角斗场第9章 五虎一太岁第694章 这是第一战第79章 朝堂争论第142章 截杀突厥骑兵第400章 阴谋很深第327章 当军神遇上枭雄(四)第194章 阴谋还是阳谋?第385章 又是一场大胜第589章 谁在算计谁呢?第384章 和军神的对话第445章 十万雄兵就这么得到了第247章 活阎王杜狱第30章 黑衣卫第167章 铁案第192章 训话第380章 背水一战(六)第628章 内奸第569章 鬼面骑的血战第608章 少年,战斗吧!第79章 朝堂争论第403章 舍得之论第657章 兵临逻些城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现第33章 第一次射猎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699章 发兵长安(一)第173章 我叫七杀第376章 背水一战(二)第361章 战争就是艺术第360章 突厥的现状第24章 名将归心第324章 当军神遇上枭雄(二)第222章 扑朔迷离第204章 两营对垒第299章 公主的心思第635章 攻克墨悦第458章 八方名动第146章 杀!杀!杀!第110章 宿州急报第453章 院长就你了第708章 攻克长安城第454章 火器构想第225章 历史的真相第226章 钱留下,人走吧第220章 不详的预感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173章 我叫七杀第668章 大王,殿下想请你回去第105章 御赐真迹第171章 哭泣的元宵佳节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685章 长安城的诡异第97章 心中情,画中人第572章 鬼面骑一战的传说第578章 禄兄,咱别这样第71章 缜密的分析第246章 各怀心思第149章 哎!噩耗啊!第127章 帐中对话第379章 背水一战(五)第435章 搜罗人才第28章 王府宴会,褚马归心第595章 继续,战斗第164章 黑衣七杀第561章 四千颗人头起到的效果第463章 那就给他走三步第545章 太宗的反应第704章 发兵长安城(六)第195章 黎明的反击第42章 球馆的组建第80章 赝品横行第415章 拨乱反正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1章 戒指也疯狂第408章 新的封赏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116章 那就和谈吧第169章 太子大婚第551章 大相是什么东西第587章 惨战(四)第667章 松赞干布跑路了第194章 阴谋还是阳谋?第280章 北伐之争(上)第519章 不能固步自封
第142章 截杀突厥骑兵第570章 本王让你喷血第210章 又见李泰第507章 孝便是刀,杀你于无形第691章 北王的意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653章 吐蕃建新王国第533章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第596章 诸将的聚会(一)第430章 李恪发狠了第142章 截杀突厥骑兵第518章 两小儿真有福气第691章 北王的意第627章 秘术第490章 搭建角斗场第9章 五虎一太岁第694章 这是第一战第79章 朝堂争论第142章 截杀突厥骑兵第400章 阴谋很深第327章 当军神遇上枭雄(四)第194章 阴谋还是阳谋?第385章 又是一场大胜第589章 谁在算计谁呢?第384章 和军神的对话第445章 十万雄兵就这么得到了第247章 活阎王杜狱第30章 黑衣卫第167章 铁案第192章 训话第380章 背水一战(六)第628章 内奸第569章 鬼面骑的血战第608章 少年,战斗吧!第79章 朝堂争论第403章 舍得之论第657章 兵临逻些城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现第33章 第一次射猎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699章 发兵长安(一)第173章 我叫七杀第376章 背水一战(二)第361章 战争就是艺术第360章 突厥的现状第24章 名将归心第324章 当军神遇上枭雄(二)第222章 扑朔迷离第204章 两营对垒第299章 公主的心思第635章 攻克墨悦第458章 八方名动第146章 杀!杀!杀!第110章 宿州急报第453章 院长就你了第708章 攻克长安城第454章 火器构想第225章 历史的真相第226章 钱留下,人走吧第220章 不详的预感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173章 我叫七杀第668章 大王,殿下想请你回去第105章 御赐真迹第171章 哭泣的元宵佳节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685章 长安城的诡异第97章 心中情,画中人第572章 鬼面骑一战的传说第578章 禄兄,咱别这样第71章 缜密的分析第246章 各怀心思第149章 哎!噩耗啊!第127章 帐中对话第379章 背水一战(五)第435章 搜罗人才第28章 王府宴会,褚马归心第595章 继续,战斗第164章 黑衣七杀第561章 四千颗人头起到的效果第463章 那就给他走三步第545章 太宗的反应第704章 发兵长安城(六)第195章 黎明的反击第42章 球馆的组建第80章 赝品横行第415章 拨乱反正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1章 戒指也疯狂第408章 新的封赏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116章 那就和谈吧第169章 太子大婚第551章 大相是什么东西第587章 惨战(四)第667章 松赞干布跑路了第194章 阴谋还是阳谋?第280章 北伐之争(上)第519章 不能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