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犄角 (1)

bookmark

许平观察了德州的城门楼,他看见上面有好几孔黑洞洞的炮口,许平凝思着问道:“德州城内有多少大炮?都部署在哪里?炮手训练如何?这些炮都能打多远?”

“德州城内有十门大炮,卑职把它们都部署在城楼最显眼处!”林光义流利地回答道:“但是没有一门能使用,所以也没有炮手。”

许平奇道:“你试过么?什么时候试的?”许平知道德州可能没有炮手,不过他此次带来三十个炮手,就打算让自己的炮手进城去试炮。

“不用试。”林光义飞快地说道:“它们一定会炸膛!卑职听说德州本来有四门山东指挥使司自己铸造的火炮,去年济南之战时已经被鲁军带走了。现在这十门大炮都是京师工部铸造,下发给山东指挥使司的。工部铸的炮,那还用得着试么?”

既然是大明工部铸造的武器,那确实没有试验的必要了。当年戚继光规定了大明鸟铳的制造标准,每门鸟铳都要用好铁二十斤来造,枪管需要由匠人钻出来,而且口径和长度也有统一的规定。按照戚继光定下的标准制造出来的火铳,号称连林间的飞鸟都不能逃脱,鸟铳也因此得名。等到戚继光死后,大明工部每年都要制造数以万计的鸟铳,报给朝廷的每支鸟铳的价格虽然不变,但枪口却越来越细,膛壁也越来越薄,但至少这种“新式鸟铳”半装药还能射击。但最“新式”的鸟铳制造标准已经是把边角铁钻孔,然后粘合成枪管。一根鸟铳的枪管往往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铁筒、铁片粘合而成,上面的铁片有方有圆,甚至有三角和多边形。这种鸟铳下发给大明军队后,根本没有士兵愿意使用。三眼火铳不能打人还能当榔头使,而大明工部的新式兵器——复合式鸟铳和棍棒相击都会解体散架。

“我军不进城了。”许平告诉林光义:“我军会驻在城外,和德州形成犄角之势。”

“这个”

林光义表示反对的话才开个头,许平身后的李无颜就先跳了起来:“许将军,万万不可啊,我军新兵满营,借助德州城墙防御才有胜算。”

见许平脸色又沉下来,李无颜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十分无礼,归根结底还是面前这位将军实在太年轻,李无颜难以产生足够的敬畏感,他急忙躬身道:“嗯,卑职是这样认为的,请许将军明示。”

“参谋部交给我军的任务不是防御德州这一座城池,而是阻止叛贼通过德州附近的官道。”许平把手臂向着德州郊外挥了一个大圈:“德州这里一马平川,没有山陵起伏,卫河也已经封冻,对行军没有丝毫的影响。如果我们躲在城中的话,叛贼只要留下少量部队监视我们,部署在城门外堵住我们,那他们的大部队照样可以毫无阻碍地从这大平原上经过,从侧后卷击我们的整条战线。”

“许将军明鉴,”林光义又叫道:“以德州现有的兵力,我们很难抵挡叛贼的强攻。”

“我率两千新军在城外扎营,叛贼断然不敢倾力强攻德州。”许平自信满满地道:“我军部署在城外,和部署在城内的效果是一样的。”

李无颜环视了一圈身边的这些补充兵,挠挠颈后,努力劝说道:“金将军的命令上没有说我们不可以在德州城内坚守。”

许平有些不耐烦起来:“我说得很明白了,叛军不是要拿德州,而是要通过德州袭击救火营的侧后,并沿途夺取我们的补给和储藏。”

林光义还是不死心:“许将军恕罪,万一叛军强攻德州呢?”

“我们野战部队在城外,叛军怎么敢强攻德州?”许平开始生气:“我军要把叛军坚决地拖在德州城外,让他们进退不得,等待救火营和直卫来将他们一举歼灭。”

看着默默无语的林光义和李无颜,许平又补充一句:“如果我对金将军的命令没有理解错的话,就是这样。”

身边的人还是没有说话,于是许平再补充一句:“诸君,救火营和直卫正在赶来增援我们,他们随时都可能到达,我军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遵命,将军,卑职遵命!”李无颜只好服从。

“卑职遵命,将军,卑职立刻就去部署德州防御。”林光义急忙赶回城去。

德州虽然是大平原,但西南方向略高,许平最后决定将野战部队部署在这里,这个决定又引起李无颜、廖可宗的反对。

“许将军,虽然东北方向偏低,但叛贼大概会从东南方向来。我们如果把部队部署在西南,那么叛贼抵达时,我们的部署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条横线,我们就会和叛贼形成正面冲突!”

“李千总、廖千总,我们是在打仗,我们本来就是要和叛贼正面冲突的。”

“是的,将军,可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新兵满营,”李无颜说:“卑职以为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德州,即使我们不驻在德州城内。”李无颜苦劝不已:“如果我军在东北方向横向部署,那么叛贼首先会撞在德州上,德州后面是我军的右翼,右翼后面是将军的本部,将军的本部后面是我军的左翼后卫,叛军无法分割包围我们任何一部的退路。如果他们试图包抄我们,那么我军的战线和德州就会像一把宝剑,首先把叛军分割开,这对叛军的指挥和协调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这样我们更可以利用德州的城楼,把叛军的行动观察得清清楚楚。”

“卑职倒是认为我军应该部署在西北。大部分好处和李千总说的一样,可以利用德州的城墙,形成对叛军一条竖线防御。如此部署,每支军队后面都有友军,这样即使我军前锋被小挫,也可以退到身后友军的掩护里。看到背后有友军,对我们新兵的士气有很大的好处。”廖可宗提出了一条相对部署在东北更有利的原因:“来增援我们的直卫是从西南故城方向来的,我们这样部署更接近我们的援军,而且他们赶到战场后立刻可以和我军形成密切配合。”

“嗯。”许平几乎要被他们说服了,他一时间沉吟不决。

廖可宗看出许平的犹豫,得意洋洋地又为自己的部署计划加上一句:“我军部署在西北也同样可以掩护东南走向的的官道,如果叛军踏上这条道,那我军就从背后威胁着他们。”

李无颜也连连点头:“廖兄弟说得极是,无论是部署在西北还是东北,我们都把官道保护得很好,没有必要抱定在一线挡住叛军、不让他们接触到官道的念头。”

不想正是这两人得意的表情激怒了许平,他从这两个千总的眼中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的蔑视,感觉到了那种“你不就是靠有个好义父才爬到这么高位置的嘛!”的含义,许平断然说道:“不,本将决议已定,我军就是要部署在西南的高地上。”

李无颜和廖可宗愕然失声,片刻后同时大叫起来:“许将军请三思。”

“我已经三思过了。”许平不客气地反驳道:“如果如果我军部署在东北,那万一叛军真的强攻德州,我们是管还是不管,以德州的一群衙役真的能抵挡住叛军猛攻吗?”

第42章 长青 (1)第331章 重逢 (1)第178章 彷徨 (1)第402章 劝降 (2)第350章 遣散第301章 覆灭 (1)第74章 兵贼第45章 迷惑 (2)第118章 交易 (2)第434章 糊涂 (2)第513章 家书 (2)第449章 军校第551章 走私 (2)第345章 前驱 (2)第235章 前路 (2)第398章 王牌第565章 突击 (2)第220章 炸营 (1)第499章 弃守 (1)第130章 修正 (2)第514章 军种 (1)第24章 世子 (1)第34章 失落 (1)第248章 内讧 (1)第156章 颓势 (1)第219章 夜袭 (2)第283章 应对 (2)第408章 坦诚第216章 劫营 (1)第366章 诈败第228章 交换 (1)第495章 一伐 (2)第457章 班师第554章 退缩 (1)第227章 默契 (2)第424章 养士第237章 潜流 (2)第485章 叛徒 (2)第584章 开始 (3)第302章 覆灭 (2)第73章 山口第379章 决裂 (2)第189章 清野 (2)第238章 矛盾 (1)第228章 交换 (1)第429章 自保 (2)第69章 意外 (1)第80章 隐姓 (1)第334章 断后第174章 新政 (1)第500章 弃守 (2)第560章 组阁 (1)第493章 直觉第551章 走私 (2)第428章 自保 (1)第81章 隐姓 (2)第103章 纷争 (1)第578章 淮安 (2)第9章 冒名 (2)第84章 成熟 (1)第221章 炸营 (2)第535章 换帅 (2)第143章 酝酿 (2)第21章 军法 (2)第484章 叛徒 (1)第64章 贪生 (2)第574章 伟人 (1)第188章 清野 (1)第64章 贪生 (2)第251章 入滇 (2)第415章 治国第232章 乱局 (1)第547章 军歌 (2)第413章 烈皇 (2)第386章 民心 (1)第141章 交易 (2)第275章 招摇 (2)第569章 腐败 (2)第307章 鞠躬尽瘁 (1)第514章 军种 (1)第456章 知识第408章 坦诚第161章 善后 (2)第569章 腐败 (2)第180章 司狱 (1)第154章 对射 (1)第21章 军法 (2)第447章 北返第483章 诉苦第420章 同享第238章 矛盾 (1)第116章 阅兵 (2)第185章 心路 (2)第134章 回忆 (1)第181章 司狱 (2)第288章 喘息 (2)第187章 谅解 (2)第441章 问答 (2)第528章 战机 (1)第180章 司狱 (1)
第42章 长青 (1)第331章 重逢 (1)第178章 彷徨 (1)第402章 劝降 (2)第350章 遣散第301章 覆灭 (1)第74章 兵贼第45章 迷惑 (2)第118章 交易 (2)第434章 糊涂 (2)第513章 家书 (2)第449章 军校第551章 走私 (2)第345章 前驱 (2)第235章 前路 (2)第398章 王牌第565章 突击 (2)第220章 炸营 (1)第499章 弃守 (1)第130章 修正 (2)第514章 军种 (1)第24章 世子 (1)第34章 失落 (1)第248章 内讧 (1)第156章 颓势 (1)第219章 夜袭 (2)第283章 应对 (2)第408章 坦诚第216章 劫营 (1)第366章 诈败第228章 交换 (1)第495章 一伐 (2)第457章 班师第554章 退缩 (1)第227章 默契 (2)第424章 养士第237章 潜流 (2)第485章 叛徒 (2)第584章 开始 (3)第302章 覆灭 (2)第73章 山口第379章 决裂 (2)第189章 清野 (2)第238章 矛盾 (1)第228章 交换 (1)第429章 自保 (2)第69章 意外 (1)第80章 隐姓 (1)第334章 断后第174章 新政 (1)第500章 弃守 (2)第560章 组阁 (1)第493章 直觉第551章 走私 (2)第428章 自保 (1)第81章 隐姓 (2)第103章 纷争 (1)第578章 淮安 (2)第9章 冒名 (2)第84章 成熟 (1)第221章 炸营 (2)第535章 换帅 (2)第143章 酝酿 (2)第21章 军法 (2)第484章 叛徒 (1)第64章 贪生 (2)第574章 伟人 (1)第188章 清野 (1)第64章 贪生 (2)第251章 入滇 (2)第415章 治国第232章 乱局 (1)第547章 军歌 (2)第413章 烈皇 (2)第386章 民心 (1)第141章 交易 (2)第275章 招摇 (2)第569章 腐败 (2)第307章 鞠躬尽瘁 (1)第514章 军种 (1)第456章 知识第408章 坦诚第161章 善后 (2)第569章 腐败 (2)第180章 司狱 (1)第154章 对射 (1)第21章 军法 (2)第447章 北返第483章 诉苦第420章 同享第238章 矛盾 (1)第116章 阅兵 (2)第185章 心路 (2)第134章 回忆 (1)第181章 司狱 (2)第288章 喘息 (2)第187章 谅解 (2)第441章 问答 (2)第528章 战机 (1)第180章 司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