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七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一)

李勋在家吃罢午饭,然后小息了一会儿,养足精神,这才动身前往皇宫,拜见圣驾。

到了明政殿,李勋告诉护卫,让他立即进去通报,说自己求见圣上。

侍卫进了殿内通报,片刻之后便是出来,随他一起出来的,还有小乐子。

“小乐子,你不在里面伺候着皇上,跑出来干什么?”

李勋见到小乐子,笑着打招呼。

小乐子说道:“当然是出来迎你了,不然你以为我没事干,出来吹风呢。”

李勋呵呵笑道:“你可是皇宫大总管,除了皇上和太后,谁见了你不得礼让三分,我虽是相国,却也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吧。”

“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小乐子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他拉着李勋走到一旁,低声说道:“里面已经吵翻了,皇上数次发怒,都是不能制止局面,你现在最好不要进去凑这个热闹。”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将心比心,小乐子以前还不起眼的时候,李勋就对他非常和善,以真诚朋友待之,如今小乐子虽然发达了,但曾经的那份情义,却是不曾忘记,他同样把李勋看做朋友知交。

明政殿里面,二十多位大臣已经吵作一团,几个不长眼的官员前来拜见皇上,本来就是汇报一些小事,恰好遇到这么一个情况,皇上心情不佳,对这几名官员大肆责骂,好生出了一通怒气,这几个人想走不能走,正站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呢,甚是可怜,小乐子正想着下一个倒霉蛋会是谁呢,这时,侍卫进来禀报,兵部右侍郎李勋求见皇上,李乐不关心别人,但关心李勋,于是连忙出来,准备让李勋离开,今日还是不要见皇上的好。

原来是这么回事,怪不得一向见到自己笑眯眯的小乐子,此时却是如此面容严肃。

李勋看了看四周,然后拉着小乐子问道:“说的这么严重,何事如此?”

小乐子叹气一声:“新任户部左侍郎盛世通,性子太倔强了,谁的话都不听劝,把事情闹大了,现在不仅仅是许多大臣,连皇上都是下不了台....”

原来是盛世通,对于这个人,李勋最近才接触过几次,以前只是闻其名,而不见其人,但最近这几次的见面,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盛世通给李勋留下的印象却是非常深刻,他与周青的性格很是相似,严肃,刚毅,心中有正气。

盛世通年过六十,此人并不是进士出身,只是一个举人,但出身门阀世家,连续三次科举不中之后,所幸放弃科举,在二十五岁那年,得其父荫,出仕为官,此人有大才,可是仕途不顺。

初仕户部,不到两年的时间,其父便是病亡,盛世通辞官回家,为其父守孝三年,守孝期满,朝廷恢复他的职位,继续任职户部,还未起行,其母又是病亡,不得已,盛世通只得再次守孝三年,守孝的日子可不好过,连续六年的苦日子,让盛世通的身体虚弱,为此,他又是在家养病好几年。

近十年的留家不仕,又不是进士出身,就算盛世通出身门阀世家,但他的父亲已经亡故,人走茶凉,一切的门荫恩泽全部消散,加上他又不是家族的嫡子一脉,所以,盛世通的仕途,几乎已经断绝。

但有一句话说的好,是金子终归会发光。

广元元年,赵智刚刚继位,广开言路,以非常谦虚的态度,传召天下,询问治国之策。

当时在家的盛世通,写了一篇有关财政的建议书,交给丰县县令,原本也只是无心之举,并没有动过其他心思,但没有想到的是,丰县县令看懂了盛世通的建议书,并且对其建议深以为然,于是当即传报户部,当时主管户部日常事务的右侍郎正是尤元峰,他对盛世通的建议书极为赞赏,随后在皇上赵智面前,极力举荐此人,事情的最后,盛世通再次走上仕途,还是他最初的衙门,户部。

盛世通是少有的理财专家,他在财政与经济上的天赋,极为出众,世间少有。

广元三年。

盛世通复出不到两年,因其为人公正不阿,实心任事,加上其财政与经济上的出众能力,被赵智看重,并委以重任,调任地方,出任江南转运使,主管整个江南地区的财政税收。

当时的江南地区,因为地方节度使对抗朝廷,以致近十年战火不断,虽然最终被朝廷平定叛乱,但江南地区多受战火摧残,地方税收遭到重创,年岁税赋锐减,盛世通此时调任江南转运使,看似是连升好几级,被委以重任,实则赴汤蹈火,是去滚刀山的。

赵智重用盛世通,既是无人可用,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但是盛世通却是给了赵智一个大大的惊喜。

盛世通到任江南转运使,事必亲躬,清正廉明,严厉整治贪腐官员,短时间肃清整个转运使衙门内外,随后奏请赵智,上书建议,开始对地方财政税赋进行改革,收获巨大。

赵智一朝的后半期十多年,江南地区虽是天下最富之地,却也是税赋最重之所在,尤其是两次陇右之战的巨大消耗,中央朝廷财政一度崩溃,只得继续加重江南之税赋,这使得晋朝每年的税赋总收入,江南地区一度占据近乎半数之多,在如此严重的苛责之下,江南地区依旧能够保证足够的税赋收入,并让百姓还有活路可走,有了活路,百姓就不至于铤而走险,发动叛乱,江南地区十多年一直局势稳定,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盛世通可谓是居功至伟。

小乐子虽然没有说明政殿之内,众人为什么会发生争吵,以至于皇上赵询都不能制止局面,但李勋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缘由。

一个月前,盛世通被赵询任命为户部右侍郎,主管整个户部的日常事务。他布服敝车,悄悄进京。入宫授任后,第二天就到户部上任,他曾在户部任过职,深知户部弊端,尤其天下财赋总汇的文档房,积弊更深,对此,盛世通决心革除积弊,实行改革。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陇右,新的舞台(四)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纵与连横(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来的变局(十一)第两百六十九章 铁腕镇压(十六)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六十四章 募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隶校尉(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惨败(二)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七百零一章 惊天内幕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八百零六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十五章 郊游第三百九十九章 动荡(四)第六百零一章 喜悦第七百零七章 夺权与反击(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惊涛骇浪(十)第两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离京(四)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六十三章 当了回小人(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惨败(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第三百零五章 买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节度(九)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冲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战事临近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来的变局(六)第二百零二章 匪袭(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关门打狗(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三百七十七章 雪与血(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二十章 范中允第七百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帝王之命(四)第八百二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四)第二百零四章 匪袭(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与血(四)第六十七章 强硬的李勋(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部分化(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兰教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节度(五)第二百零三章 匪袭(二)第九十四章 拼死断后(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八百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二)第五十六章 朝会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惨败(五)第两百九十一章 垄断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锋(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归途(二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与贬职(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离京(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诬告(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门打狗(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权统一(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盘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六百五十章 回京(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八百零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四)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归途(八)第八十一章 坏人、骗子(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途(七)第五百一十三章 惊险(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节度(一)第四十六章 返回丰京第两百六十章 铁腕镇压(七)第四百三十三章 归途(二十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惊涛骇浪(十)第七百五十章 杨家的衰弱第五百五十六章 威震西域(十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转换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五百六十一章 威震西域(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遽变(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动荡(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归途(十三)第七百一十二章 夺权与反击(十)第七百零一章 惊天内幕第四百零七章 动荡(十二)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陇右,新的舞台(四)第四十二章 武林高手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纵与连横(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来的变局(十一)第两百六十九章 铁腕镇压(十六)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六十四章 募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隶校尉(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惨败(二)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七百零一章 惊天内幕第二百五十一章 祸起萧墙(三)第八百零六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十五章 郊游第三百九十九章 动荡(四)第六百零一章 喜悦第七百零七章 夺权与反击(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惊涛骇浪(十)第两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离京(四)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六十三章 当了回小人(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惨败(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方节度(十二)第三百零五章 买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方节度(九)第三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冲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情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战事临近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来的变局(六)第二百零二章 匪袭(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关门打狗(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第三百七十七章 雪与血(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年(十)第六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思(八)第二十章 范中允第七百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帝王之命(四)第八百二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四)第二百零四章 匪袭(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雪与血(四)第六十七章 强硬的李勋(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部分化(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兰教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方节度(五)第二百零三章 匪袭(二)第九十四章 拼死断后(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八百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二)第五十六章 朝会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惨败(五)第两百九十一章 垄断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锋(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归途(二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与贬职(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离京(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诬告(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生与死的较量(十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门打狗(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权统一(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沙盘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三)第六百五十章 回京(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冲突(五)第八百零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四)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归途(八)第八十一章 坏人、骗子(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途(七)第五百一十三章 惊险(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节度(一)第四十六章 返回丰京第两百六十章 铁腕镇压(七)第四百三十三章 归途(二十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帝王心思(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命(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惊涛骇浪(十)第七百五十章 杨家的衰弱第五百五十六章 威震西域(十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转换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五百六十一章 威震西域(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遽变(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动荡(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归途(十三)第七百一十二章 夺权与反击(十)第七百零一章 惊天内幕第四百零七章 动荡(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