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皇爷爷,我爱死你啦!(依旧1万1)

第265章 皇爷爷,我爱死你啦!(依旧1万1)

老朱在暗自感慨过一番后,直接命人交给边上的六部九卿官员。

众人离着老朱的龙椅较远,并未听到两人之间的对话,加上某个糟老头刻意将大孙单独誊写便笺扣下,没拿给下边的一众文官。

因此当众人看到朱允熥的两份奏折上没有一句批语之时,心中的欢喜可想而知。

很多人在心里不屑地想到,就这还是老皇帝亲自指点的皇孙?

也不过尔尔嘛!

六部九卿都是饱学之士,浏览奏章的速度很快的,不论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所批阅的奏折都是各地呈报的请求镇灾的折子,只是两人所选取的地点不同。

朱允炆特意选了两个应天府附近的,一处是镇江上报夏季江水决堤,淹毁农田无数。另一处是松江府奏报台风过境,毁坏民屋数百间,请求朝廷拨款镇灾云云。

朱允炆也不负众望,每个奏疏上都批示户部拨款镇灾,并减免两地秋税和明年的夏税之类。

众人在看过两人批阅的奏疏后,互相交换下眼神,心里立马有数了。

“您若是不舍得,那孙儿去广州也行!”

“皇爷爷,现在孙儿能选了吗?”

偶尔还让陈海领他们去近海转悠一圈,沿着海岸线试航。

老朱这话一出,朱允炆的心里当即小小地激动了一下,底下看热闹的部分官员,也隐隐地有点激动。

然而,朱允熥的眼里可没有凤阳。他先是看了看北边的长城,又转过身看了看大明绵延的海岸线,最终选择了星辰大海。

“说句丢人的话,咱大孙刚刚说的那些话,有些咱都想不到!”

朱㭎那逆子有一句话说得对,要是当皇帝啥事都被人牵着鼻子走,那还当个屁的皇帝!

“今天早晨孙儿上书请求就藩,实在是发自内心之想法,并未有任何其他杂念,还望皇爷爷成全!”

“朱允熥,你来给众人解释解释,你为何不着一墨。”

“孤既没有皇爷爷的雄才大略,又不像皇爷爷那般治国理政多年,对于大明各府县的人文地理,如同掌上观纹那般清晰,更不如皇爷爷对大明各级官员品行优劣那般了解。你让我如何凭借奏折上的只言片语,相信他们所言是真,而不是伪托灾情,骗取朝廷的镇灾银子呢?”

汉王朱楧被改封甘州,封肃王。

“因此,保定府的奏疏就算不是造假,也在一定事实的基础上夸大其词,有骗取朝廷减免赋税的嫌疑。”

咱圣明个屁,不过是哄你们玩玩罢了!

“附议!”

只是当他们跟工部尚书秦逵、户部尚书陈宗礼对视之时,总会飞速地将眼神挪开,仿佛看两人一眼都会脏了自己似的。

要知道,他是亲口听到大孙说过类似的话,并且看到大孙在纸上单独列出条陈的,这才知道大孙心中所想。

“诸位都看过两位皇孙批示的奏章了吧?”

朱允熥看到自己的战船也很高兴,当场赏了福建造船厂老板陈海三千两银子,权当是他辛苦造船的辛苦费了。

其他跟邱玄清交好的官员,看到邱玄清被人当死狗一样往出拖,也起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心情,赶忙跪地上为其求情。

干清宫。

至于想离京就藩,那更是门都没有。

“你倒是会选地方!”

老朱听到这话心里更开心了,激动地抱起大孙,俾睨地看向下方众人。

朱允熥看了看不断点脚的皇爷爷,又看了看自己的星辰大海,一时间也陷入了犹豫。

“请这位大人提问!”

“咣咣……”

“来人啊,将此狂悖之人拖下去乱棍打死!”

“大孙,你可想好了再放!”

老朱见大孙奔着海边去了,气得他当场咳嗽起来。

可他是真看不上凤阳啊!

陈宗礼埋怨的看了眼秦逵,秦逵无奈的耸耸肩。

没办法,朱允熥这个实际上的“沪王”,只能顶着个吴王的名头四处晃悠。

“MUAMUAMUA……”

然而,他这边刚打开奏折,还没看上几眼呢,就感觉有人拽他的袖子。

然而,詹微只是凭借两份空白的奏疏,就能想到这一层,这份机智和机敏,当得起天官两个字。

“孙儿知道自己不论才情还是能力,都远远比不上三弟,孙儿早在大本堂读书之时就意识到了。”

以他皇子的眼光来看,这批语也算是中规中矩吧。如果让太子大哥和父皇来批示,也就是这般处置。

然而,老朱见状又咳嗽几声。

“皇爷爷,孙儿万万不敢有此念啊!”

随着老朱的一声令下,顿时有几个太监抬着一幅硕大的地图出来,并且在大殿的地上摊开放平。

“即使这样,为了表示咱一碗水端平,咱还是要给你个机会。”

老皇帝若是执意想立朱允熥,这天下谁能拦得住?

老朱见两个皇孙都选定了封地,当场就给朱允炆赐予了封号——皖王!

接下来就是筹备封王典礼了,顺便还将几个之前就商量妥的改封之事落实。

又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海师终于完成试航训练,并且顺利返航之时,朱允熥的心再次长草。

皇帝陛下这话另有所指吧?

还有朱允熥的三个师傅,更是可以代表江南士林。

老朱在二虎踹了几脚后,直至心里的那口恶气出掉一些,这才喝止了正在行凶的二虎。

松江府乃是长江出海口,海上的货物可以依托长江水运,轻松地销往大明各处。

然而,朱允炆是真喜欢凤阳,只想去那儿当个太平王爷。

这不应该呀?

可当他们看到朱允熥的两份空白奏疏后,一个个顿时面面相觑起来。

“老夫看完了,麻烦你再给一份!”

只有把大明交给这样的人,他才能放心地闭眼。

老朱的心头突然生出不祥的预感,正所谓事出反常则为妖,小逆孙主动读书叫见鬼!

“这两天多派些人手,给咱把他盯紧了,千万别让他上船!”

老朱才不舍得让大孙跑那么远呢,想着松江府离京城也挺近,不过是一两天的路程,也就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朱允熥从座位上站起来,面对底下站着的一众官员朗声说道。

朱允熥知道皇爷爷是故意给自己表现的机会,这才扣下自己单独另写的条陈。

“但有个人说得对,你毕竟担了那么多年皇长孙的虚名,咱总得给你个公平相争的机会,让你明白自己差在哪儿,而不是像某些人似的,只会暗戳戳地说咱偏心!”

“吴王殿下,战船草民算是给您送来了,只是不知道您有没有合适的人手驾驭这些海船?”

一众官员还以为皇帝陛下会当场立下皇太孙呢,没想到还有此等意外之喜,一个个不用交流了,直接山呼皇帝陛下圣明。

陈海倒是不缺这点钱,但对于吴王如此给面子,还是非常开心的。

“二皇孙朱允炆的批语并无不妥,既体现了他的仁义之心,又给予了明确的镇灾方案,可谓是面面俱到,入情入理。”

“皇爷爷,孙儿选好啦!”

其他人的心思也差不多,既震惊于朱允熥的言辞犀利,思维敏捷,又震惊于他的心思细密,竟能通过只言片语分析出这么多东西。

“相对而言,三皇孙之举却有取巧之嫌,很难说不是事先想好了这套说辞,故意混淆视听的……”

“皇爷爷,虽然三弟有孔融让梨之德,但孙儿年长,理应让着弟弟。”

“允炆呀,你要不再考虑考虑?”

事实上,老朱自打建都金陵就一直琢磨迁都之事,只是凤阳之地确实太过狭小,不足以作为一国之都,这才一度停止建造。

朱允熥闻言朝着邱玄清躬身一礼。

“孙儿天天苦读,但不论孙儿如何努力,在读书上都差了三弟好大一截……”

当然,这话老朱也就是心里想想,才不会说出来呢。

“诺!”

这些人都是锦衣卫军户子弟,但大明初期军户还是挺值钱的,每一户只能有一个人从军,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不过众人一想到刚刚老皇帝的态度,心里好不容易升起的那点热度登时冷却。

非但热情地介绍船只,还话里话外透着想投靠的心思。

“选吧!”

这话多多少少有点大逆不道,甚至有诅咒君上之嫌。

“但是,微臣觉得三皇孙的处置最为妥当。”

“陛下圣明!”

“嗯!”

这可比后世的李半城牛多了,咱现在是朱全城!

皇帝陛下这是打算当场分封吗?

老朱抱着大孙下了台阶,踩着地图走到“凤阳”边上,将大孙往下一放,指了指凤阳的位置道。

詹微感受到众人的目光,本能地就想退一步。但干清宫太小,他们站得又太靠后,再退就得踩后边人的靴子了,他这才硬着头皮胡诌一番。

Wωω _T Tκan _c○

老朱听到这两人的话点了点头,暗暗将两人记在小本本上,想着过两天就把两人发配云南喂虫子去。

众人听到这话,无不看向站在最左边的吏部尚书詹微。

然而,众人脸上的喜悦还没散掉,就听到詹微再次开口。

哪怕是质问朱允熥的邱玄清,看到朱允熥如此条理清晰,一句磕绊都没打,也被朱允熥这番话给震撼到了。

“你来回答邱玄清几个问题。”

“三皇孙贤明!”

每天让他们跟着陈海带来的人学习如何操纵船只,并熟悉水性之类的。

三人草草看过朱允炆批阅的奏折后,哪怕带着挑剔的心里,也不得不赞一声好文采,好书法,尤其是对镇灾的处置,称得上是仁义君子。

“皇爷爷放心吧,孙儿心里有数!”

两人听到陛下以“爱卿”相称,美得大鼻泡泡都快冒出来了。

“请吴王殿下放心,草民一定挑选族中优秀子弟,帮着吴王殿下训练士卒!”

“因为咱知道,咱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牵扯到大明成千上万的百姓身家性命,容不得咱不慎重。”

“你看本官这手,本官何曾抓过你……”

只要他不开心了,可以随时取消,随时册封皇太孙。到时候要是有人敢拦着,哼哼,就让他看看咱的刀快不快!

“来人,把咱的地图抬上来!”

“草民多谢吴王殿下大恩!”

“陛下,微臣认为二皇孙批阅的奏折最好。”

老朱无所谓地摆摆手道。

想个什么办法,能从糟老头的眼皮底下溜掉呢?

朱允熥闻言微笑着摇了摇头。

“诺!”

“朝野上下皆知,您将三皇孙带入宫里抚养,三皇孙整日跟您吃住在一起,就算听到、看到您的一些想法,故意投您所好也是正常!”

朱允熥亲自去码头检阅了自己的舰队,十几艘巨大的福船横亘在扬子江上,带给两岸百姓极大的冲击力。

众人一看到这景象,心里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很多时候,一份几百字的奏章,咱要看上一天,再三琢磨之后才敢动笔。”

詹微在这种风言风语下,真正做到了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尤其是对于立储之事,哪怕满朝文武都说朱允炆贤明孝顺,他也不跟这个风,每天总是人前笑哈哈,人后想退路。

不愧是皇爷爷呀,说话就是豪横!

“皇爷爷,我爱死你啦!”

“诺……”

四份奏折很快就传到杨新炉、高明、秦亨伯三人手上。

“咱会给你和朱允熥每人一块封地,让你们两个独自治理,考验一下你俩的治理水平。”

老朱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当即僵住。但大孙已经说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朱允熥从福建商人手里订购的福船终于到了交付日期。

只有朱允炆满脸喜色,觉得自己终于挑了个好地方。

“允炆呀,你弟弟有孔融让梨之德,你就先挑个地方吧。”

朱允熥闻言淡淡地道。

“大孙啊,你二哥说让你先挑,你可得仔细点挑着,千万莫要辜负你二哥的心意呀!”

老朱闻言心里顿时再次不悦,后悔自己喊早了,应该让二虎再踹他几脚。

“大孙,看中哪里,就把吴王印放在哪儿,哪儿就是你的封地啦!”

因此,在经过一番纠结后,他还是毅然地将吴王印放在了松江府。

朱允熥一边说,一边瞄着广州的方向。这两个地方都适合当港口,乃是天然的良港。

“若是吴王殿下缺人,在下在福建倒是还有点人脉,可以帮你引见一二。”

“三皇孙如此年纪,就知道谨慎国事,不逞强,不斗气,实乃再贤明不过,当得起陛下的一声好圣孙称赞!”

然而,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朱允熥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朱允炆还想再说一些,却不料被老朱给打断了。

只是詹微是个老滑头,从来不愿意出头。仅有的一次出头,还是陪太子审问犯人的时候处置过重,跟太子犯了几句口角。

“咱虽然秉国二十几载,但每次面对奏折之时,仍然感觉肩头仿佛有万斤重担。”

“回禀皇爷,少主最近很少上船了,据跟着的锦衣卫说,少主最近喜欢上国子监了,天天去国子监听大儒讲学。”

二虎岂能轻易放过此人,当时对着此人踢了几脚,一边踢还一边骂骂咧咧。

“首先,我不知道两地确切的详细情况,因此无从判断两地是否有冰雹和蝗灾。”

“陛下,此人死不足惜,但若是因为此事,成全了此人的忠义之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也会使天下人耻笑三皇孙。”

“这才是天生皇帝胚子!”

“微臣出来说句公道话,三皇孙方才所言,哪怕是老夫也教不出来!”

他之所以不愿意让陈海引见外人,就是不想让舰队的控制权旁落。

“敢问三皇孙,您是如何看待保定府、河间府的两份报灾折子的?”

“皇爷爷,孙儿愿意一试!”

虽说他今天召见的官员不多,但也囊括了六部九卿,算是一个缩小版的朝堂了。

“陛下,詹微颠倒黑白,胡说八道,不配当吏部尚书,请陛下革去此人职务,流放云南……”

只是众人一想到刚刚詹微的话,无不在心里犯嘀咕,这孙子该不会是现学现卖吧?

朱㭎见三人看完,主动上前将四份奏折拿走,先是扔给汤和两份,随即自己拿两份翻看。

“皇爷爷,孙儿就喜欢这儿!”

“噫!”

因此,剩下的战船都是苍山船、火龙船之中体型较小,便宜耐用好维护的船只。

甚至还传出太子重病期间大喊,杀我者詹微也,并嘱咐一旁侍候的朱允炆,让他将来继位替自己报仇。

此子才思尚且不论,单说这个心思之缜密,将来若是当了皇帝,一定是个比老皇帝还难缠的主!

“这两个地方距离不远,可一个说自己境内遭遇冰雹,可能影响秋税的征收,请求朝廷减免。”

老朱在笑过之后,不由将目光落在朱允炆身上,朱允炆感受到皇爷爷的目光,吓得浑身一激灵。

徐六子满口答应下来,都没到傍晚,就给他招了一千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他生怕朱允熥一个不小心,就着了别人的道,到时候自己就算有心维护都来不及了。

“咣咣!”

老朱见众人都穿越了一遍,这才不怀好意的开口。

老朱狠狠地瞪了朱㭎一眼,随即也跟着为大孙喝彩。

可以说,跟金陵的皇宫相比,凤阳那个才是满血版,是老皇帝花费大心思建造的皇宫。

“所以还是让三弟先挑,三弟挑剩下的孙儿再挑!”

朱允熥高兴之下,蹭地窜到老朱的身上,惊得老朱赶忙伸手抱住这小逆孙。

众人听到这话无不心中一喜,暗暗想着詹微这个老狐狸总算是明确表态了。

高明也站出来为此人求情。

朱允熥直至这一刻,才感觉到生在皇家的好处。

另外,朱㭎代表的是皇室宗亲,汤和代表的是武将勋贵。

“其次,我对两位知府的人品、过往履历并不清楚,无从判断两人说的话是真是假。”

老朱见大孙这样说,也只好硬着头皮点点头。

然而,听到吴王殿下最后一句话,陈海的眼睛顿时一亮,赶忙给吴王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您就算杀了微臣,但您能堵得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吗?”

另外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皇帝陛下几次三番想迁都凤阳。为此还在凤阳兴建了皇宫、城池,太庙等一应设施。

老朱看到被二虎打得鼻青脸肿的邱玄清,心情总算是舒坦一点了。

“那两位爱卿说说,这几份奏章该如何评断呢?”

二虎这边刚答应一声,就看到秦德顺急匆匆地跑进来。

“你这人扯着咱手干嘛,赶紧松开!”

老朱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他若是再看不出老朱的用意,那自己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哦,差点忘了,自己还没盖王府呢,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没自己的家。

朱允炆见到这么多人支持自己,那渐渐沉寂的心再次热切起来。就连看向朱允熥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挑衅的意味。

“陛下,詹微身为吏部尚书,不思忠君报国,只知阿谀奉承,实在是愧对陛下隆恩,请陛下诛杀此僚……”

老朱这话看着是对朱允炆说的,实际上是对着跪在下边的一众官员说的。

豫王朱桂被改封代郡,封代王。

老朱听到高明这话,当即叫住二虎。

此事更是惊动了五城兵马司,和金陵水师卫所前来巡视。

在众人的恭贺声中,大殿里还夹杂着老朱那夜枭一般的笑声。

“你倒也当得起这地方!”

因为他也想给大孙点压力,让大孙知道自己不是板上钉钉那般稳当,才能更加勤奋地跟着三位先生学本事!

至于封地之事嘛,不过是老朱的一石二鸟之计。

现在听到皇爷爷不满意自己的选择,他也来了点小脾气,当即远远地站到一旁。

这样看起来,此时大殿上的众人,可谓是将皇室勋贵、朝野上下都囊括了。

“另外,孤深感奏章责任重大,孤所做的随便一个决定,都会关乎上万人的安危祸福。孤一想到这里,只感觉手中之笔重逾千斤,更加不敢在奏折上乱写乱画了。”

老朱这番话一出口,底下的众人齐刷刷沉默了。

朱㭎闻言也是心里一震,再次拿起大侄子批阅的两份空白奏章看一遍,心里不禁疑惑起来,自家那只知道写艳情话本和抓蛤蟆的大侄子,批阅奏章的时候真能想到这么多?

皇帝刚刚说“倒也当得起”,岂不是认可了二皇孙事实上皇长孙的身份?

毕竟,凤阳在大明有着超然的地位,不仅是当今陛下的龙兴之地,还是大明历代先皇的陵寝就在凤阳。

为啥自己刚选了个地儿,皇爷爷就那话“点”自己呀,呜呜呜……

然而,当他打开另外两份的时候,他终于知道汤和为啥看得那么快了。

但即使如此,老朱依然将凤阳定为“中都”,还时常派遣亲王前往祭祖、练兵之类的。

明眼人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老皇帝是想让三皇孙选凤阳。

金陵水师指挥使和五城兵马司在得知此乃吴王私产,也就当场鸣金收兵了,连讨个红包的心思都不敢有。

朱允熥说完这番话,没等众人有啥反应呢,老朱就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一边拍着巴掌,一边给大孙叫好了。

虽说这些都是空穴来风,但无风不起浪,必定是宫里有什么人对他不满,这才传出如此多的风言风语。

“臣附议!”

既糊弄老天爷,免得天妒英才。又糊弄文武百官,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

“咱知道你是好孩子,不会因为这点事生出别的想法。”

“那小逆孙最近还整天围着那几艘破船转悠吗?”

总之,朱允熥的海师训练非常顺利,没有任何人打扰,朝堂上更是连个水花都没响。

现在这支舰队,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大明最强大的海师了,若是不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那还不如一把火烧了。

“伱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敢怀疑咱故意偏帮大孙,给大孙故意漏题!”

老朱本来满心的怨念,可随着大孙这一口接一口地啄着,怨念霎时消失,换成了满心的欢喜。

因为这些船实在是太大了,每一艘都有十几丈长,宽达三丈,远远望去,有如楼阁耸立。

“说得好!”

朱㭎听到这话大吃一惊,没想到大字都不识一筐的大老粗,看奏折的速度竟然这般快?

朱㭎将另一份递给汤和,自己则继续看朱允炆的批语。

“若是皇爷爷不喜,那孙儿再换个地方吧……”

老朱听到这话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将朱允熥叫过来,用脚不住的点在凤阳的地界上。

朱允熥这番长篇大论一出,宫殿内的所有人都被镇住了。

“行了!”

“陛下!”

搞了半天,另外两份奏折上根本没有一个字的批语啊!

“河间府的奏折也有问题,蝗灾往往遮天蔽日,牵连数省,很少有聚集在一地的事情发生。如果只是庄稼地里有部分庄稼被啃食,就急吼吼地上书朝廷请求镇灾,那朝廷的赋税缘何而来,朝廷收不到赋税,又如何维持运转,又如何抵御外侮,保国安民?”

在将他们按照大明军制,分成十二个百户后,朱允熥就不管了。

邱玄清抹了把眼泪,恨恨地道。

“不用麻烦了。”

再结合此子的年纪,说一句天生圣君都不为过。

“若孤心中困惑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孤是决不敢在奏折上动笔的。”

邱玄清故意咳了咳,然后像个出征的将军一般,昂首挺胸地说道。

杨新炉等人听到这话倒是眼前一亮,他们刚刚正纠结不知道该如何帮三皇孙往回圆呢。现在见到詹微另辟蹊径,从治国谨慎的角度来洗地,心里真就跟三伏天吃冰一般舒爽。

“本官没抓着你呀!”

问急了就说等朱桂成完亲再说。

朱㭎可没他们那么多顾虑,见大侄子说得如此精彩,当场就拍起巴掌叫起好来。

老朱听着众人高喊圣明的声音,心里只有阵阵冷笑。

詹微这番话一出口,整个干清宫就跟炸了锅似的。有一些官员当场就对其破口大骂,说他是阿谀奉承的小人,逮到个缝隙就能拍上一番马屁。

事实上,秦逵也挺失望的。在他想来,以朱允熥管理兵器局作坊的能力来说,区区两份报灾的折子,应该难不倒这位“好圣孙”啊。

至于舰队的士兵也简单,锦衣卫两万多军户呢,谁家没几个半大小子?

自己只要放出风去,想要上船的人能踏破自家门槛……

“信国公有事?”

“咣咣!”

朝廷水师的战船跟这些福船相比,如同一个大澡盆上边安了两只船桨,要多滑稽又多滑稽。

“尔等可还有异议?”

“你再不松手我还踢!”

“附……”

三皇孙跟他们三人也学了一段时间了,就算他第一次见到此等镇灾的奏折,也应该知道怎么批吧?

不过朱允熥这番话说得确实不错,可谓是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任何错来。

“另一个却说有蝗虫啃食庄稼,致使部分百姓颗粒无收,请求朝廷减免一部分赋税,与民休养生息。”

“陛下有此等好圣孙,实乃大明亿万百姓之福啊!”

但即使如此,老朱依然气得爆炸,抄起桌子上的茶盏就扔了过去。

“呃呃……”

只有老朱听得满心欢喜,感觉詹微这人眼光不错,一下就说到点子上了。

啥叫他都不敢随便动笔,这岂不是实锤了朱允炆轻佻,不足以王天下了吗?

“若不是听了咱大孙的话,咱都不知道冰雹多发于春夏相交之时……”

老朱见众人都说完了,这才看向一旁的大孙。

老朱之所以喜欢这孙子,就是看中了这孙子有主见,不会任由别人摆布!

说句难听点的话,他这个当皇爷爷的想摆布大孙,都得被大孙在脸上画个王八呢,更遑论别人了?

这破地方前后不着,屈居在内陆,交通也不咋地,实在不是个干事业的地方。

“你也不用想着给孤介绍什么江湖人物,就从你陈家找几个会操船的子侄,让他们帮孤训练下人手就行了!”

哪怕是一直不待见朱允熥的赵勉等人,听到朱允熥这番话,也在心里暗呼此子心思缜密,一下子就抓到了批阅奏折的关键点。

朱允熥一想到自己能拥有整座港岛,就感觉心里一阵激动。

这三小只在封王当天,哭得那叫一个凄惨,谁劝都不行的程度。

现在听说吴王这边缺人,别说只是下海,就是下刀山他们也得跟上啊。

而且凤阳之地百姓富庶,在那儿当王爷简直再好不过了。

老朱低下头一看,见朱允炆选了凤阳,心里顿时有点小不爽。

“人员倒是不缺,主要是缺几个教头。”

卫王朱植被改封广宁,封辽王。

“信息不足,无法判断。”

老朱就跟忘了这茬似的,绝口不提就藩的事。

“回禀陛下,微臣认为二皇孙所批阅之奏折,入情入理,仁义为怀,应该点为此次第一!”

“哈哈哈!”

“还有一点,冰雹往往覆盖面较小,多数时候都只局限在几里地的范围内,罕有大面积的冰雹现象。”

老朱照例在批完奏折后,将二虎叫过来问话。

“朱允熥,你可想好了再说,不懂的不要乱说!”

然而,他这边还没抱稳呢,就感觉自己的脸上被小狗啃了一口。

这人也算给老朱留面子,没直接说老朱亲自漏题,偷偷给朱允熥打小抄。

这哪里是考察两个皇孙对奏折的批示啊,分明是在考察两人的心性,对待国事的态度!

“既然你看中了松江府,那就把整个松江府赏给你了!”

“另外,冰雹一般多出现在春夏相交之季节,此时乃夏秋之际,不是冰雹的多发季节。”

不过,让他郁闷的是,朱允熥压根就没看他,他那挑衅的目光只是挑衅了个空气……

然而,邱玄清哪怕被二虎拖着,依然不住嘴地咆哮着。

“要是啥事都被底下的臣子牵着鼻子走,那还当个屁的皇帝,还不如放把火把皇宫烧了,找个寺庙当和尚算逑!”

虽然老朱知道朱允熥聪明,但朱允熥毕竟还小,又没接触过朝廷事物,哪是他们这种为官多年的对手?

因此,儿子多的军户家庭,其父母为了给其他儿子琢磨出路,往往愁得头发都能掉光。

“MUA!”

朱允熥在检阅了自己的舰队后,当天就将徐六子叫来,让他去锦衣卫的几个卫所帮他招呼一声。

“大孙好样的!”

二虎听到老朱发话,这才一脚将邱玄清踢飞,然后重新回到门外站岗。

“大侄子说得好!”

“咱这回倒要看看,谁还敢质疑咱给大孙开小灶了!”

朱㭎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直至确定上边确实没写批语,这才气哼哼地将奏折扔到汤和大腿上。

朱允熥自然看出他这点小心思,但对于此人不是很熟,也就没敢给他明确的答复。

“陛下,太常卿所言有理。您就算杀了邱玄清,也堵不住天下人之口,只会给三皇孙制造更多的污名!”

朱元璋这话明显另有所指,但朱允炆也扛不住这番说辞呀,吓得他赶忙跪在地上请罪。

一众官员看到这一幕,当场斥责二虎大胆,然而二虎依然我行我素,硬说邱玄清抓着他不放。见到邱玄清自己否认,他还特意将邱玄清的手抓住,摆出一副跟他纠缠的样子。

不管大孙选择啥,只要这孩子开心,他这个当爷爷的就开心,哈哈哈!

在老朱跟大孙亲热之时,朱允炆心里充满了酸涩。

老朱听着众人的称赞,才不管他们是发自肺腑,还是违心之举呢,只觉得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哦?”

更何况吴王殿下还给钱,只要被选中,每个月都有二两银子的月钱,要是立了功还有额外的赏赐。

只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糟老头把他盯得死死的,只要他在岸上就一了百了,爱干啥干啥。但只要他一上船,立马会钻出几十个锦衣卫跟上,生怕他这个小皇孙被风给刮跑了。

“因为,孤担不起这份责任,更担不起天下臣民对孤的信任!”

就算咱大孙把封地治理得一团乱麻,咱也能给他拾掇利落喽!

“允炆,你觉得和你弟弟比如何?”

“此乃三皇孙天纵之才,天人之资,跟微臣等三个朽木无关,我等不敢贪天之功!”

“陛下圣明,此法再好不过。既可以磨炼两位皇孙,又可以让两位皇孙感受到压力,更迅速地成长起来!”

但一想到自己就要心愿达成,他也变得开心起来。

这等待遇,已经比南北镇抚司的正经锦衣卫力士都优渥了。

朱允熥这番话一出,朱允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无意间竟然犯了大错,犯了轻佻、不稳重的大错!

刚刚称赞朱允炆贤明仁义的官员,听到朱允熥这个解释也齐齐傻眼,暗道这理由简直绝了!

皇帝都没写字呢,谁敢在上边乱写乱画?

如果皇帝真信了这个理由,那朱允炆不论写得多花团锦簇,都会在陛下心中留下轻佻、浮躁的印象!

朱允炆可是真想就藩的,听到这话当场喜滋滋地来到地图前,摘下自己身上的一块玉佩,放在凤阳那个大红圈里。

“现在就请诸位评判一番,两位皇孙批阅的奏折孰优孰劣!”

“因此,孤只是另择一便笺,在纸上写下心中困惑。”

“陛下,三皇孙之言确实有理。但您在考核之处就曾说过,此次考核的内容,是看谁批阅的奏折合情合理。”

好家伙,偌大的一个松江府,说赏就赏了?

邱玄清被打得都快哭了,两只手更是在空中乱舞。

朱允熥不费吹灰之力,就从锦衣卫“大院”,招了一千二百人。

朱允熥都想好放哪儿了,脚都踩在松江府的边界上了,听到这话当即停下脚步,心想皇爷爷是不是点我呢,想让我先谦让一下?

“皇爷爷,孙儿觉得二哥年长,还是应该让二哥先挑!”

再加上锦衣卫本来就是好地方,多少人想往里边挤还挤不进去呢。

“二虎,放了此人!”

然而,他的欢喜只持续了一会儿,就被三个羡慕嫉妒恨的王叔,堵在太庙后的角落里揍了个鼻青脸肿。

然而,现实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把他的老脸都给打肿了。

朱允熥心里那个郁闷啊,整天望着大海的方向,渴望回到大海的怀抱。

朱允熥见陈海如此上道,心里对这人的评价也高了几分。

“行吧!”

不过,也有一些人心里不服,觉得一定是皇帝陛下提前嘱咐朱允熥,让他故意这样做的。

“诸位大人,孤之所以不着一墨,只是因为孤觉得国事繁重,不敢随便着墨。”

“皇爷爷,三弟乃天纵之才,孙儿本就无意相争。”

“臣等无异议!”

“三皇孙天纵之才!”

“你松不松?”

朱允炆听到这话,赶忙将自己的玉佩放到凤阳的红圈里。

“陛下,臣请求当庭问三皇孙几句话,若是三皇孙能答上来,臣自然是信服的!”

众人听到老皇帝这般说,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只能硬着头皮称赞。

什么考核不考核,表现不表现,说到底还不是老皇帝一句话的事。

老朱将大孙放在凤阳城边上,就是希望大孙能看到凤阳城上大大的红色圆圈,顺便将吴王印放在圈里。

本来朱允熥也想凑这个热闹的,但老朱压根就忘了他这茬,连圣旨都懒得重写一张。

“微臣附议!”

“最后,两人在奏折中语焉不详。比如说保定知府的奏折中说冰雹所降,颗粒无收。但他没写多大的冰雹,也没写冰雹持续的时间,更没写冰雹所覆盖的区域。是覆盖了保定府全境,还是只是保定府境内的某个县?”

自己要是跟小蛮搬过去,就不用费心劳力地建王宫了,可以直接搬进去住。

“二虎!”

原则上说,吏部尚书乃是有着天官之称的六部之首。

“邱玄清,你觉得如何才能让天下人信服,让你信服?”

二虎早就在门口气的咬牙切齿了,听到皇爷的命令都不招呼手下,自己拎着两个拳头就冲了进来,拽着邱玄清的衣领就将人往外拖。

“三皇孙心思缜密,实在是不可多得之贤王也……”

“不用过分谦虚,你也是个很好的孩子。”

他早就惦记上这个地方了,原因只有一个,这里的宫殿是现成的。

只是可惜,这般好才情,竟然落到了三皇孙身上……

其实大明也不是没有大船,但很多战船在打完鄱阳湖之战后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朝廷又不愿意花银子维护,几十年过去早就烂成一堆朽木。

“奏疏虽小,但却关乎天下兴衰,百姓祸福。三皇孙虽未置一词,但却体现了他谨小慎微,对待国事慎之再慎的胸怀。”

老朱听到朱允炆这样说,满意地点点头道。

“啊?”

他多希望挂在祖父身上的那个人是自己呀,可就算祖父俯下身子,他也不敢用手抱住祖父的脖子,更不敢在祖父的身上如此放肆。

高明等三人听到朱允熥这番话,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高明本人更是泪洒衣襟,感慨自己三生有幸,能教导这样一位聪明颖悟的圣君之才!

“这两份奏章上的日期非常近,就是这几天发生之事。皇爷爷都没在上边写字,孤不过是区区皇孙,何德何能敢在上边写字?”

“好吧!”

因此,坊间总有一些不好的议论,说太子仁慈见不得重刑,詹微为了讨好老皇帝,故意对犯人施以严惩,把太子给气病了……

广州那边也不错,加上还有个小破岛。

朱允炆听到这话气得都想哭了,皇爷爷刚刚不是说好了吗,这次要一碗水端平!

本来陈海听到吴王说不缺人,心里还有点小失望的,感觉自己失去了一个跟吴王拉近关系的机会。

“启禀皇爷,大事不好啦,奴婢的人刚刚回来奏报说,三皇孙殿下伙同代王、肃王、辽王乘船出海啦!”

老朱听到这话,惊得当场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不敢置信地看向门外。

二虎也是一脸的懵逼,心道不可能啊,他的人天天盯着三皇孙呢,怎么可能会让他出海?

原则上来说,下一章就该是第三卷了,我就不特意去分卷了,在这儿提一嘴吧。

另感谢“游走于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一万两纹银打赏!

吾皇最帅,吾皇棒棒哒!

(本章完)

第109章 我去护城河里抓蛤蟆!第193章 第一白九十三章 张宗浚的烦恼第99章 这是变相禁足?第529章 皇太孙呀,你可要为臣等做主呀!第493章 妾愿意!第566章 孔讷教女!第448章 我是孔彦缙呀!第639章 我难道连任免教皇的权利都没有?第428章 父皇还有口谕?第391章 你爹到底犯了啥事?第530章 务必将老孔头给孤抓回来!第346章 大明第一福!第316章 三皇孙万岁万万岁!第269章 水太凉,浪太大!第31章 朱允熥哪来的勇气?第336章 齐泰的凡尔赛第581章 难不成皇爷爷在装病?第609章 罗斯人的诚意?第278章 官方指定科举参考书!第141章 这个狐媚子太可恶了!第376章 孤真该把这两人千刀万剐!第507章 你们佛门也不缺这种把戏吧?第290章 咱大明有此圣孙,何愁大明不兴!第657章 异军突起!第102章 齐先生竟是个大色批!第316章 三皇孙万岁万万岁!第428章 父皇还有口谕?第4章 只当了四年皇帝的废物,哪来的脸对我第618章 恭喜杨氏,你儿子中啦!第23章 朱允熥,你还我的炖鸡!第319章 你说得没错,但这就是战争!第60章 连你三叔都敢训?第276章 朱允熥,你给我等着,哇呜呜……第641章 米沙兰的坚持!第218章 臣为陛下贺,为吴王贺!第37章 老朱的午餐第621章 大明这片天还真不知道是啥颜色哩!第597章 叔侄再相会!第319章 你说得没错,但这就是战争!第297章 二舅,我母妃是被人害死的,呜呜呜第453章 竟然敢命人打本宫!第535章 世修降表的世家吗?第310章 白莲教的野望第77章 殿下异于常人第636章 他们要是不来,朕就带着军队过去!第512章 这才是孤心心念念的江山啊!第26章 我们老朱家不会出了个圣人吧?第105章 昨天还有存货不?第658章 自己终于可以成家了吧?第88章 哭灵比赛第382章 孤不是与民争利!第216章 看来咱们这次押对宝喽!第350章 大明就是世界的灯塔!第145章 咋不见那孙子有点良心哩!第128章 小逆孙,要不搬来跟咱一起住?第349章 这混球好生不晓事!第64章 你想让咱咋补偿你?第112章 上位这是不放心自己啊!第467章 皇爷,您想要多低的?第506章 殿下,您太心急了……第11章 朱允熥,你竟敢对本宫如此无礼!第469章 你想当正妃,那得先死个爹!第434章 朱植朱青天!第528章 我大明从不干伤天害理之事!第427章 父皇还有口谕?第423章 咱圣明,咱仁慈?第233章 天诛大明第352章 女扮男装?第458章 让周王去黄金洲给他抓鸟!第320章 传国玉玺第112章 上位这是不放心自己啊!第371章 皇爷那边应该能满意了!第260章 老夫当不起一个贤名吗?第28章 咱大孙可怜哟,呜呜呜……第273章 太子妃又咋惹到你了?第177章 三家之学第609章 罗斯人的诚意?第89章 能让蓝玉吃瘪之人第223章 咱还就不信了,不能给咱大孙挑几个第5章 你是不是傻,我说的是你亲弟弟!第347章 春秋大梦!第84章 这是在累傻小子呢?第108章 好日子在后头呢!第539章 诸位将士,可敢追随本王进宫面圣!第310章 白莲教的野望第167章 请不来的话,你就去搬石头去吧!第618章 恭喜杨氏,你儿子中啦!第92章 这特么是人干的事?第252章 一个姓,一条心!第104章 从今以后,我朱植认定你了!第98章 自损一百第83章 这才是武将集团的未来!第57章 这是要变天吗?第32章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第321章 周王这个逆子!第490章 那逆孙竟然还有后手?第220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第199章 这老倌还欠咱一个交代哩!(月票)第600章 大孙,这都是你想出来的?第336章 齐泰的凡尔赛
第109章 我去护城河里抓蛤蟆!第193章 第一白九十三章 张宗浚的烦恼第99章 这是变相禁足?第529章 皇太孙呀,你可要为臣等做主呀!第493章 妾愿意!第566章 孔讷教女!第448章 我是孔彦缙呀!第639章 我难道连任免教皇的权利都没有?第428章 父皇还有口谕?第391章 你爹到底犯了啥事?第530章 务必将老孔头给孤抓回来!第346章 大明第一福!第316章 三皇孙万岁万万岁!第269章 水太凉,浪太大!第31章 朱允熥哪来的勇气?第336章 齐泰的凡尔赛第581章 难不成皇爷爷在装病?第609章 罗斯人的诚意?第278章 官方指定科举参考书!第141章 这个狐媚子太可恶了!第376章 孤真该把这两人千刀万剐!第507章 你们佛门也不缺这种把戏吧?第290章 咱大明有此圣孙,何愁大明不兴!第657章 异军突起!第102章 齐先生竟是个大色批!第316章 三皇孙万岁万万岁!第428章 父皇还有口谕?第4章 只当了四年皇帝的废物,哪来的脸对我第618章 恭喜杨氏,你儿子中啦!第23章 朱允熥,你还我的炖鸡!第319章 你说得没错,但这就是战争!第60章 连你三叔都敢训?第276章 朱允熥,你给我等着,哇呜呜……第641章 米沙兰的坚持!第218章 臣为陛下贺,为吴王贺!第37章 老朱的午餐第621章 大明这片天还真不知道是啥颜色哩!第597章 叔侄再相会!第319章 你说得没错,但这就是战争!第297章 二舅,我母妃是被人害死的,呜呜呜第453章 竟然敢命人打本宫!第535章 世修降表的世家吗?第310章 白莲教的野望第77章 殿下异于常人第636章 他们要是不来,朕就带着军队过去!第512章 这才是孤心心念念的江山啊!第26章 我们老朱家不会出了个圣人吧?第105章 昨天还有存货不?第658章 自己终于可以成家了吧?第88章 哭灵比赛第382章 孤不是与民争利!第216章 看来咱们这次押对宝喽!第350章 大明就是世界的灯塔!第145章 咋不见那孙子有点良心哩!第128章 小逆孙,要不搬来跟咱一起住?第349章 这混球好生不晓事!第64章 你想让咱咋补偿你?第112章 上位这是不放心自己啊!第467章 皇爷,您想要多低的?第506章 殿下,您太心急了……第11章 朱允熥,你竟敢对本宫如此无礼!第469章 你想当正妃,那得先死个爹!第434章 朱植朱青天!第528章 我大明从不干伤天害理之事!第427章 父皇还有口谕?第423章 咱圣明,咱仁慈?第233章 天诛大明第352章 女扮男装?第458章 让周王去黄金洲给他抓鸟!第320章 传国玉玺第112章 上位这是不放心自己啊!第371章 皇爷那边应该能满意了!第260章 老夫当不起一个贤名吗?第28章 咱大孙可怜哟,呜呜呜……第273章 太子妃又咋惹到你了?第177章 三家之学第609章 罗斯人的诚意?第89章 能让蓝玉吃瘪之人第223章 咱还就不信了,不能给咱大孙挑几个第5章 你是不是傻,我说的是你亲弟弟!第347章 春秋大梦!第84章 这是在累傻小子呢?第108章 好日子在后头呢!第539章 诸位将士,可敢追随本王进宫面圣!第310章 白莲教的野望第167章 请不来的话,你就去搬石头去吧!第618章 恭喜杨氏,你儿子中啦!第92章 这特么是人干的事?第252章 一个姓,一条心!第104章 从今以后,我朱植认定你了!第98章 自损一百第83章 这才是武将集团的未来!第57章 这是要变天吗?第32章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第321章 周王这个逆子!第490章 那逆孙竟然还有后手?第220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第199章 这老倌还欠咱一个交代哩!(月票)第600章 大孙,这都是你想出来的?第336章 齐泰的凡尔赛